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联盟名称:
“7+1”高科技饲料企业联合体
成立时间:
2003年10月31日
首批成员:
8家
目前成员:
16家(截至到2008年3月)
联盟宗旨:
在自愿、平等、诚信、互利原则的基础上,采取联合研发、联合采购、统一宣传策划、人员培训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成员企业间的互补性合作,联合构建发展平台,确立成员企业在行业中代表高科技的主体地位,使成员企业在保持自身个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共性优势,形成产业链以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有人说:科技成果与产业化之间有一条很难跨越的‘死亡之谷’。为什么难以跨越?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科技中介没有发挥作用。而作为科研和技术中介单位的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假如能与业内的龙头企业联合起来,共同策划运作,优势互补,或许能在成果转化方面打开新的局面。”
在谈到最初提出“7+1”技术转移联合体模式的构想时,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所(简称:饲料所)产业化处处长、“7+1”高科技饲料企业联合体秘书长罗发洪如是说。
强强联合
打开成果转化新局面
罗发洪的“联合体”构想,很快得到所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2003年10月31日,在饲料所的发起下,代表北京饲料高科技的7家企业:北京大北农集团、北京资源集团、北京德佳牧业科技有限公司、禾丰牧业集团、北京伟嘉集团、北京九州大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挑战饲料科技集团,共同成立“7+1”高科技饲料企业联合体(简称:联合体)。联合体以“打造中国饲料科技硅谷”为目标,旨在打造饲料行业最强大的一条龙企业集团,建立全国农业科技成果高效转化新体系和新模式。
罗发洪指出,1个国家级科研机构和7个发起企业共建的联合体富有深刻的含义,1+7=8,即:一起发,但是,这绝对不是停留在这一数字的巧合,而是真正能形成强大的合力,推动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发展,并在配合科技部、农业部和北京市解决“三农”问题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7+1”模式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的普遍关注。饲料所也因此荣获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颁发的“北京技术市场金桥奖”、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颁发的“金桥奖”、北京市科委颁发的优秀科技中介奖等殊荣。而罗发洪也因为在技术转移方面取得的成绩,获得了第十一届北京技术市场金桥奖个人一等奖。
“7+1”联合体不但成功地将产业界与科技界串联在一起,而且还能够促进科技与经济互动,加速科技成果向产业转化,把市场需求与科研工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提高了科研成果的市场价值和转化效率。
携手共进
“7+1”模式初显成效
罗发洪告诉记者,联合体由饲料所运作管理,是一个利益共同体,通过多年的运作已经在内部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联合研发、成果转化、联合采购、统一宣传策划、联合参展、联合培训等机制,联合体所有成员在这一平台上都得到良好发展。目前,联合体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在横向发展方面,联合体成员的数量由最初的8家增长到16家;在纵向发展方面,以联合体为龙头把饲料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串联起来,集聚了400多家企业和饲料科研单位,在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
饲料所有很强的研发能力,而龙头企业有很强的采用新技术并使之产业化的能力。因此,“7+1”模式非常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二甲酸钾”成果的转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004年,通过联合体成员企业投资联合研发新型抗菌剂二甲酸钾,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形成了可物化的成果。与其他技术转移模式不同的是,“7+1”模式不需要为科技成果转化去找未知市场,而是有一个现成的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推广的市场,因此,这就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关注联合体联合研发的技术成果,于是该项技术成果很快得到菲律宾饲料公司的认可,并得到转化。从二甲酸钾的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可以明显看到联合体的优势。科研机构和龙头企业紧密合作,携手探索市场需要的技术;技术和资金在这里找到了风险较小的协作平台;产业发展借此依托于科技,科技成果又能因此而快速进入市场,从而使双方互相依托,彼此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因此,新模式既使科技研发能与市场紧密结合,又提高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和转化效率。
据统计,2003~2006年,联合体成员企业每年平均以20%以上的增长率快速增长,成为行业内成长速度最快的一个群体。联合研发大大提高了成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通过优势互补,联合体在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求加入的企业非常多,每次联合体秘书处发出吸纳新会员通知后,都有30~40个企业申请。由于联合体入会有严格的程序和要求,是有选择的吸纳会员,所以,每次能够进入的企业也就1~2家,入选率不到7%。
饲料所运作的联合体是作为实现“中立、公正、科学、权威”战略定位的重大举措,也是实现饲料所由有形产业向知识型产业转移的重要步骤。通过技术转移模式的创新,饲料所在成果转化方面得到较大突破,成立联合体前共对2个企业转化了科技成果,成立后到目前为止对12个企业转化了科技成果,从而也使得支撑饲料所的主要资金来源由有形产业转变为知识型产业。同时,饲料所在全行业奠定了饲料科技权威的地位,为推动饲料工业进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政府搭台
促进“7+1”模式快速发展
经过4年多的实践证明,“7+1”模式能够比较有效地解决现阶段我国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一些难点问题。特别是从2004年起,在北京市科委的支持下,该模式得以进一步完善,该模式已成为以企业为创新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样板,以及用高科技服务农村,带动农村经济建设的典范。
在罗发洪看来,政府的扶持和指导是“7+1”模式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在“7+1”模式的发展过程中,各级政府通过中国技术市场金桥奖、北京优秀科技中介奖、北京技术市场金桥奖等多种形式充分肯定了技术中介机构的成绩,给他们安上了发动机,增强了他们发展技术中介事业的决心和勇气。北京市科委的“八大主题计划”更是使技术中介机构看到了希望,带来了阳光。在北京市科委和中国农科院组织的“7+1”技术转移模式推介会上,各级政府领导、经济学专家和企业家对“7+1”模式进行了全面总结,许多指导意见和建议都很有价值,是一笔极为宝贵的财富,这对完善“7+1”模式的运行机制,提高技术转移水平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放眼未来
多种模式协调发展
为了在技术转移机制上得到突破,饲料所在“7+1”模式的基础上,成立“北京中农博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作为饲料所技术转移市场化操作的窗口,进一步发展“7+1”模式。
“7+1”模式是一个资源整合的模式,在此基础上,以北京中农博乐公司为载体把“7+1”技术转移联合体、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网、中国饲料经济专业委员会、北京中关村农业生物产业联盟等资源有效地整合在一起,技术转移工作由饲料领域扩展到农业领域,转移的项目由饲料所的扩展到全行业,甚至农业科技成果。
在为联合体不断发展而欣慰的同时,罗发洪也在积极考虑联合体下一步的发展问题。罗发洪介绍,联合体已经探索出多种成果转化模式:一是饲料所的新技术优先向联合体成员企业转化;二是通过二次开发后联合体成员企业回购或同时向社会转化。目前,饲料所正在探索第三种成果转化新模式,即利用饲料所的科技储备进行饲料产业链上下游的延伸,饲料所提供符合“7+1”成员企业发展需要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专利成果,成员企业共同投资建立新公司,新公司的产品一部分在联合体内部消化,另一部分在市场销售。这既避免了投资风险,还大大提高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
“7+1”高科技饲料企业联合体
成立时间:
2003年10月31日
首批成员:
8家
目前成员:
16家(截至到2008年3月)
联盟宗旨:
在自愿、平等、诚信、互利原则的基础上,采取联合研发、联合采购、统一宣传策划、人员培训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成员企业间的互补性合作,联合构建发展平台,确立成员企业在行业中代表高科技的主体地位,使成员企业在保持自身个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共性优势,形成产业链以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有人说:科技成果与产业化之间有一条很难跨越的‘死亡之谷’。为什么难以跨越?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科技中介没有发挥作用。而作为科研和技术中介单位的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假如能与业内的龙头企业联合起来,共同策划运作,优势互补,或许能在成果转化方面打开新的局面。”
在谈到最初提出“7+1”技术转移联合体模式的构想时,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所(简称:饲料所)产业化处处长、“7+1”高科技饲料企业联合体秘书长罗发洪如是说。
强强联合
打开成果转化新局面
罗发洪的“联合体”构想,很快得到所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2003年10月31日,在饲料所的发起下,代表北京饲料高科技的7家企业:北京大北农集团、北京资源集团、北京德佳牧业科技有限公司、禾丰牧业集团、北京伟嘉集团、北京九州大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挑战饲料科技集团,共同成立“7+1”高科技饲料企业联合体(简称:联合体)。联合体以“打造中国饲料科技硅谷”为目标,旨在打造饲料行业最强大的一条龙企业集团,建立全国农业科技成果高效转化新体系和新模式。
罗发洪指出,1个国家级科研机构和7个发起企业共建的联合体富有深刻的含义,1+7=8,即:一起发,但是,这绝对不是停留在这一数字的巧合,而是真正能形成强大的合力,推动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发展,并在配合科技部、农业部和北京市解决“三农”问题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7+1”模式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的普遍关注。饲料所也因此荣获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颁发的“北京技术市场金桥奖”、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颁发的“金桥奖”、北京市科委颁发的优秀科技中介奖等殊荣。而罗发洪也因为在技术转移方面取得的成绩,获得了第十一届北京技术市场金桥奖个人一等奖。
“7+1”联合体不但成功地将产业界与科技界串联在一起,而且还能够促进科技与经济互动,加速科技成果向产业转化,把市场需求与科研工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提高了科研成果的市场价值和转化效率。
携手共进
“7+1”模式初显成效
罗发洪告诉记者,联合体由饲料所运作管理,是一个利益共同体,通过多年的运作已经在内部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联合研发、成果转化、联合采购、统一宣传策划、联合参展、联合培训等机制,联合体所有成员在这一平台上都得到良好发展。目前,联合体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在横向发展方面,联合体成员的数量由最初的8家增长到16家;在纵向发展方面,以联合体为龙头把饲料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串联起来,集聚了400多家企业和饲料科研单位,在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
饲料所有很强的研发能力,而龙头企业有很强的采用新技术并使之产业化的能力。因此,“7+1”模式非常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二甲酸钾”成果的转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004年,通过联合体成员企业投资联合研发新型抗菌剂二甲酸钾,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形成了可物化的成果。与其他技术转移模式不同的是,“7+1”模式不需要为科技成果转化去找未知市场,而是有一个现成的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推广的市场,因此,这就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关注联合体联合研发的技术成果,于是该项技术成果很快得到菲律宾饲料公司的认可,并得到转化。从二甲酸钾的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可以明显看到联合体的优势。科研机构和龙头企业紧密合作,携手探索市场需要的技术;技术和资金在这里找到了风险较小的协作平台;产业发展借此依托于科技,科技成果又能因此而快速进入市场,从而使双方互相依托,彼此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因此,新模式既使科技研发能与市场紧密结合,又提高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和转化效率。
据统计,2003~2006年,联合体成员企业每年平均以20%以上的增长率快速增长,成为行业内成长速度最快的一个群体。联合研发大大提高了成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通过优势互补,联合体在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求加入的企业非常多,每次联合体秘书处发出吸纳新会员通知后,都有30~40个企业申请。由于联合体入会有严格的程序和要求,是有选择的吸纳会员,所以,每次能够进入的企业也就1~2家,入选率不到7%。
饲料所运作的联合体是作为实现“中立、公正、科学、权威”战略定位的重大举措,也是实现饲料所由有形产业向知识型产业转移的重要步骤。通过技术转移模式的创新,饲料所在成果转化方面得到较大突破,成立联合体前共对2个企业转化了科技成果,成立后到目前为止对12个企业转化了科技成果,从而也使得支撑饲料所的主要资金来源由有形产业转变为知识型产业。同时,饲料所在全行业奠定了饲料科技权威的地位,为推动饲料工业进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政府搭台
促进“7+1”模式快速发展
经过4年多的实践证明,“7+1”模式能够比较有效地解决现阶段我国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一些难点问题。特别是从2004年起,在北京市科委的支持下,该模式得以进一步完善,该模式已成为以企业为创新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样板,以及用高科技服务农村,带动农村经济建设的典范。
在罗发洪看来,政府的扶持和指导是“7+1”模式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在“7+1”模式的发展过程中,各级政府通过中国技术市场金桥奖、北京优秀科技中介奖、北京技术市场金桥奖等多种形式充分肯定了技术中介机构的成绩,给他们安上了发动机,增强了他们发展技术中介事业的决心和勇气。北京市科委的“八大主题计划”更是使技术中介机构看到了希望,带来了阳光。在北京市科委和中国农科院组织的“7+1”技术转移模式推介会上,各级政府领导、经济学专家和企业家对“7+1”模式进行了全面总结,许多指导意见和建议都很有价值,是一笔极为宝贵的财富,这对完善“7+1”模式的运行机制,提高技术转移水平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放眼未来
多种模式协调发展
为了在技术转移机制上得到突破,饲料所在“7+1”模式的基础上,成立“北京中农博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作为饲料所技术转移市场化操作的窗口,进一步发展“7+1”模式。
“7+1”模式是一个资源整合的模式,在此基础上,以北京中农博乐公司为载体把“7+1”技术转移联合体、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网、中国饲料经济专业委员会、北京中关村农业生物产业联盟等资源有效地整合在一起,技术转移工作由饲料领域扩展到农业领域,转移的项目由饲料所的扩展到全行业,甚至农业科技成果。
在为联合体不断发展而欣慰的同时,罗发洪也在积极考虑联合体下一步的发展问题。罗发洪介绍,联合体已经探索出多种成果转化模式:一是饲料所的新技术优先向联合体成员企业转化;二是通过二次开发后联合体成员企业回购或同时向社会转化。目前,饲料所正在探索第三种成果转化新模式,即利用饲料所的科技储备进行饲料产业链上下游的延伸,饲料所提供符合“7+1”成员企业发展需要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专利成果,成员企业共同投资建立新公司,新公司的产品一部分在联合体内部消化,另一部分在市场销售。这既避免了投资风险,还大大提高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