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为了探索不同玉米品种在会宁县的适宜播种期,以先玉335、郑单958为试验材料,进行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播期试验。结果表明,在会宁中部半干旱地区玉米适宜晚播,现阶段生产水平下的最适宜播种日期为4月22日、23日左右,先玉335应较郑单958早播。
关键词 玉米;播期;产量;甘肃会宁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08-0011-02
适宜的播期是决定玉米高产的主要因子,也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最易控制的高产调控措施-2。为了探索不同播期在不同玉米品种上的表现及对不同品种生长的影响,研究不同播期对玉米单株生产力和产量的影响,确定全膜双垄沟播的最适宜播期,为制定最有效的栽培技术规程提供科学依据,保证玉米产业的迅速发展,开展了玉米播期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选择位于会宁县西北部,距会宁县城67km的汉岔镇,海拔1900m,年平均气气温6.2C,≥10C的积温23009C,常年降雨量320mm左右,无霜期160d左右,在旱作农业上具有典型代表性。试验地块为旱川地,成土母质为冲洪积黄土母质,土层深厚,肥力中上等,质地中壤,前茬作物为玉米。
1.2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以不同品种为主处理,品种有先玉335郑单958;不同播期为副处理,播期分为4月11日、4月16日(CK)、4月21日、4月26日、5月6日。2次重复,小区面积44m2(5.0mx8.8m)。
1.3试验过程
3月22日整地施肥,施用农家肥45t/hm2、施可丰(26-11-11)750kg/hm2。采用全膜覆盖宽窄行种植,宽行70cm、窄行40cm,株距依处理而定,每个处理种植5行,收获时中间行连续取样10株进行考种,收取中间2行两边,计产面积17.6m2(8.0mx2.2m)3-4。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品种对产量的影响
不同品种处理产量差异显著。不同播期处理先玉335平均产量为13897.7kg/hm2,比郑单958高1613.6kg/hm,增产13.1%,达到显著水平,表明半干旱地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品种以先玉335为好。
因产量随播期变化类似二次抛物线,用一元二次回归方程模拟则得,不同品种平均产量与播期的代码回归方程为y=-10.462x2 239.27x 12445(R2=0.8949)(x为距离4月11日的天数),其中先玉335处理下产量与播期的代码回归方程为y=-9.11721x2 197.81x 13458(R2=0.977)(x为距离4月11日的天数),郑单958处理下产量与播期的代码回归方程为y=-11908x2 280.73x 11433(R2=0.7932)(x为距离4月11日的天数);方程均拟合良好,对产量随播期变化的实际情况能做出正确的反映,进一步分析就可得到准确的适宜播期和最大产量。
对回归方程求一阶导数,并令其等于0,则得:x=11.4时(即4月22日),有最大产量13813kg/hm2,先玉335在x=10.8(即4月22日),有最大产量14531kg/hm2,郑单958在x=11.9(即4月23日),有最大产量13087kg/hm2,表明会宁中部半干旱地区现阶段生产水平下,全膜玉米最适宜播期为4月22-23日,产量可望达到13813kg/hm2。
2.2不同播期对产量的影响
不同播期在试验所设不同品种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不同品种均以4月21日播种产量最高,平均产量为14346.6kg/hm2,较CK增产937.5kg/hm2,增产率7.0%。其余处理均较CK减产,以4月26日播种减产最少,减产284.1kg/hm2,减产2.1%;以5月6日播种减产最多,减产1392.05kg/hm2,减产10.4%,表明半干旱地区玉米在不影响成熟的前提下宜适期晚播。
2.3品种与播期交互对产量的影响
不同品种及播期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先玉335、郑单958处理均以4月21日播种为好,产量分别为14659.1、14034.1kg/hm2,分别较对照增产284.1、1590.9kg/hm2,增幅分别为2.0%、12.8%。不同处理均以先玉335为好,产量高低依次为4月21日、4月16日、4月26日、4月11日、5月6日,折合产量分别为14659.1、14375.0、14147.7、13522.7、12784.1kg/hm2,分别较郑单958增产1931.8、1931.8、625.0、2045.4、1534.1kg/hm2,增产率分别为16.7%、15.5%、4.5%、16.9%、13.6%。
试验结果经方差分析,主处理间F=3546.62
关键词 玉米;播期;产量;甘肃会宁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08-0011-02
适宜的播期是决定玉米高产的主要因子,也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最易控制的高产调控措施-2。为了探索不同播期在不同玉米品种上的表现及对不同品种生长的影响,研究不同播期对玉米单株生产力和产量的影响,确定全膜双垄沟播的最适宜播期,为制定最有效的栽培技术规程提供科学依据,保证玉米产业的迅速发展,开展了玉米播期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选择位于会宁县西北部,距会宁县城67km的汉岔镇,海拔1900m,年平均气气温6.2C,≥10C的积温23009C,常年降雨量320mm左右,无霜期160d左右,在旱作农业上具有典型代表性。试验地块为旱川地,成土母质为冲洪积黄土母质,土层深厚,肥力中上等,质地中壤,前茬作物为玉米。
1.2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以不同品种为主处理,品种有先玉335郑单958;不同播期为副处理,播期分为4月11日、4月16日(CK)、4月21日、4月26日、5月6日。2次重复,小区面积44m2(5.0mx8.8m)。
1.3试验过程
3月22日整地施肥,施用农家肥45t/hm2、施可丰(26-11-11)750kg/hm2。采用全膜覆盖宽窄行种植,宽行70cm、窄行40cm,株距依处理而定,每个处理种植5行,收获时中间行连续取样10株进行考种,收取中间2行两边,计产面积17.6m2(8.0mx2.2m)3-4。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品种对产量的影响
不同品种处理产量差异显著。不同播期处理先玉335平均产量为13897.7kg/hm2,比郑单958高1613.6kg/hm,增产13.1%,达到显著水平,表明半干旱地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品种以先玉335为好。
因产量随播期变化类似二次抛物线,用一元二次回归方程模拟则得,不同品种平均产量与播期的代码回归方程为y=-10.462x2 239.27x 12445(R2=0.8949)(x为距离4月11日的天数),其中先玉335处理下产量与播期的代码回归方程为y=-9.11721x2 197.81x 13458(R2=0.977)(x为距离4月11日的天数),郑单958处理下产量与播期的代码回归方程为y=-11908x2 280.73x 11433(R2=0.7932)(x为距离4月11日的天数);方程均拟合良好,对产量随播期变化的实际情况能做出正确的反映,进一步分析就可得到准确的适宜播期和最大产量。
对回归方程求一阶导数,并令其等于0,则得:x=11.4时(即4月22日),有最大产量13813kg/hm2,先玉335在x=10.8(即4月22日),有最大产量14531kg/hm2,郑单958在x=11.9(即4月23日),有最大产量13087kg/hm2,表明会宁中部半干旱地区现阶段生产水平下,全膜玉米最适宜播期为4月22-23日,产量可望达到13813kg/hm2。
2.2不同播期对产量的影响
不同播期在试验所设不同品种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不同品种均以4月21日播种产量最高,平均产量为14346.6kg/hm2,较CK增产937.5kg/hm2,增产率7.0%。其余处理均较CK减产,以4月26日播种减产最少,减产284.1kg/hm2,减产2.1%;以5月6日播种减产最多,减产1392.05kg/hm2,减产10.4%,表明半干旱地区玉米在不影响成熟的前提下宜适期晚播。
2.3品种与播期交互对产量的影响
不同品种及播期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先玉335、郑单958处理均以4月21日播种为好,产量分别为14659.1、14034.1kg/hm2,分别较对照增产284.1、1590.9kg/hm2,增幅分别为2.0%、12.8%。不同处理均以先玉335为好,产量高低依次为4月21日、4月16日、4月26日、4月11日、5月6日,折合产量分别为14659.1、14375.0、14147.7、13522.7、12784.1kg/hm2,分别较郑单958增产1931.8、1931.8、625.0、2045.4、1534.1kg/hm2,增产率分别为16.7%、15.5%、4.5%、16.9%、13.6%。
试验结果经方差分析,主处理间F=354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