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来源 :江苏教育·教师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bin19860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策划人语·
  一人行快,众人行远。区域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是互喻文化社会的产物,它指向的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自我砥砺,是“协同作战”的相互成全,是“为他者”的仁者胸襟,是“迷恋他人成长”的豁达情怀。
  这也是教育改革走进“深水区”后教师发展的必然选择。面对新出现的问题与挑战,共同体成员从不同视角、不同维度、不同层面进行洞察、解构与介入,以复杂思维范式与系统运营管理来求得问题之解,这已经成为教师教育研究生活新常态。区域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需要在四个方面着力。一是“文化主张”的确立。这是共同体“安身立命”的“灵魂”,是核心价值的照耀、引领与驱动,是共同体成员共同的成长信念,能够聚合众人的内生力与动力源。二是“反思空间”的营造。这是共同体“基业长青”的“场域”,是共同体成员发展位差产生的“动能”,能够激发教师走出“舒适区”,在“鲶鱼”激活的成长氛围中激发优势潜能,直面成长劣势,确立“最近发展区”。三是“对话平台”的建立。这是共同体“多边合作”的“抓手”,共同体成员基于主题、课题或项目,结成同盟,找准角色定位,在对话未知、对话可能、对话未来中,实现文化互补、资源共享、机制联动,从而实现综合育人。四是“赋能机制”的形成。这是共同体“自我迭代”的“动力”,共同体成员在共同经验与个体反思中实现成长的跃迁,在团队交往与思想建构中优化教育的理解,在整体展示与自我超越中實现生命的增值。
  本期“独家策划”,我们努力在“问题求解”与“实践反思”中厘清区域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建构的价值、意义与方略。邀请张忠艳从调研报告入手,回望与追问质量评价视角下共同体建设的种种要求;邀请冯卫东、黄艳梅、王芳等从区域布局与设计来思考共同体建设的核心、支点、要点及难点;邀请季春梅从高位来俯瞰“应然”与“实然”,从而理性建构行走路径。当然,这些只是透视了“区域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某些横截面,还有更多的问题与挑战需要去破解。其实,此刻我们也正构建着以作者、编者、读者为主体的“区域专业学习共同体”。
其他文献
在我的眼里,  大自然是一个美丽的姑娘  春天,她是一棵柳树  长长的头发  在春风中飘飞  夏天,她是一阵凉风  当你在玩耍时  她向你袭来  秋天,她顽皮地爬上树  把一片片叶子  放飞  冬天,她提着篮子跑到天上  把美丽的雪花  抛撒  啊,我爱大自然  我爱大自然姑娘
时间过得真快啊。从小玉来到修锅店的那个晚上算起,一下子就过去半年了,秋天也渐渐走到了尽头。一天,新月爷爷正在附近的村子里帮大家修锅,忙了一整天,到太阳下山的时候,他才结束了手中的活计,向车站走去。  寒风向大家宣告冬天来临的同时,也一阵一阵地吹过黄昏的天空。眼前的高山,前两天还又红又黄的绚丽着,如今已经只剩下萧瑟的褐色了。新月爷爷想到即将到来的漫长冬天,不禁叹了一口气:“如果人也可以像山上的动物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