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盐就能不得高血压吗

来源 :家庭科学·新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e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人们对食盐的摄入越来越关注,因为很多专家与媒体都在说它关系到人的健康,尤其是与高血压病相关。众所周知,每个人每天都需要一定的食盐维持代谢活动,食盐的摄入究竟与人体健康有着何种关系?
  高血压不光和吃盐有关
  有一项研究资料显示,人群平均血压水平与食盐有关,人均摄盐量高的地区,高血压的发病率高。人均摄盐量低的地区,相对发病率低。发病率北方高于南方,北方以面食为主食,而面食者摄盐量较米食者高。食盐与血压真是这样的关系吗?
  上述资料似乎证明吃盐多就使血压升高,但影响人体血压高低的因素并非如此简单,据有关研究资料,下列因素均能影响血压水平。
  1、肥胖:随着体重的增加,血脂往往偏高,血液流经血管时阻力增大,心脏必须加倍努力才能把血液送至各血管,血压自然会升高。
  2、气候:人体在天热时血压可稍下降,遇到寒冷时血压会升高。吸烟,过量的酒精不仅使血压升高,还能增加热量引起体重增加。
  3、情绪:人在紧张兴奋焦虑恐惧时,血压自然升高,往往伴有血糖升高。
  4、外界刺激:强声,强光,低温,疼痛强烈刺激等能兴奋交感神经,使血压升高。
  当然还有很多因素影响血压,这里不能一一列举。因此,片面强调食盐对血压的影响会误导大众,如果某人血压确实较高,请不要误以为仅仅是食盐摄入过多引发的。
  关注“入”,还需关注“出”
  单纯关注人们对食盐的摄入量却不关注人体对食盐的代谢,所得结论也不能令人信服。我们研究食盐与血压的关系,不能只看食盐的入量,还应看其出量。有很多人虽然摄入食盐较多,但其代谢活跃,排泄能力较强,不易形成体内的水钠潴留,血压自然正常。而代谢不活跃,排泄能力不强的人则血压容易升高。另外,有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在严格限制食盐量后,仅有1/3患者血压下降,这种现象说明高血压人群血压下降不完全是因为减少食盐摄入,也不能排除同时存在的其它因素导致血压下降。
  控盐也需“因人而异”
  有文章说,人体每天仅需2克氯化钠就可满足生理需要,而世界卫生组织则建议,成年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以6克为宜,很多机构与专家都在大力推广这一标准,但笔者认为这一标准也需“因人而异”。因为人与人相比,个体差异较大,如年龄、体重、种族、食量、口味、状态、运动量等因素构成多种多样的个体差异,怎么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数值来要求所有个体都来遵守呢?
  在中医看来,任何物质不能不足,也不能过多,食盐的摄入也是如此。我们平时摄入食盐既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具体到每个人的每日食盐摄入量很难用精确的数值衡量控制,因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即使将6克食盐事先称好,实际进食时,人们也无法准确搞清自身到底摄入多少食盐,因为人们摄入的食盐主要有三个来源,即食物自身含的食盐,烹调时或食用时外加的酱油或盐,以及食品加工过程中为防腐、调味和着色而添加的盐。面对如此复杂的食盐相关因素,任何人都无法准确把握每天食盐摄入量。因此,“每天6克食盐”只能是一个参考值,还需要每个人根据自身的代谢情况、健康状况,必要时结合医生的指导来掌握。
其他文献
歌剧与文学有着相当深厚的渊源关系,中外有许多著名的歌剧都是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成。人们借用了文学作品中的叙事基础以及文学塑造形象、设计冲突等一些表现手法,创作出了许多优
奇经八脉是我们的生命线。只要你每天去触摸八脉上的大穴,以穴通经,以经通脉,就会感觉到人体仿佛有了一股清阳之气,这才是我们真正少生病、不生病的“万应灵丹”。  【申脉穴】:  祛寒回阳的妙穴  【本刊记者】 上期,您为我们介绍了公孙穴、内关穴的功用,现在,请您接着为我们讲解一下其它穴位的神奇妙用吧。  【武医师】 好。现在我们说说申脉穴。申脉别名阳跷,属足太阳膀胱经,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跷。这个穴可
童年经历对于个体的思想形成和心理发展是至为关键的。童年阶段丰富的阅读经验使得周作人能以一种个性化的知识储备为指导来思考传统文化的正统性,这为他其后复杂独异的思想提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萧红和张爱玲是风格独特的两位女作家。在那个容易失去自我话语的时代,二人没有顺应主流文学潮流,她们坚持自己的文学写作个性,开拓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文学天地
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出生于越南,19岁回法国。杜拉斯因家境贫寒招致白人上层阶级厌弃,广泛而细致地接触到东方居民的生活,白人身份使得她又拥有当地人所没有的特权;生为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