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经济发展有时代价就是环境污染,污染水资源对生活与健康破坏是不可逆的。所以怎样保证饮用水质量已经成为待解决的核心问题。通过实际问题,开展实践化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本课题就是通过实践、案例以及项目等教学方法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给水管材,物质迁移,实践化教学,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P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5-0217-01
时代在发展,应时代的要求,高校的办学理念已经从单一的讲知识过渡到培养市场迫切需要的应用创新型人才[1]。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就是创新型实践化教学,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运用已有的知识结构体系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力,主动去学习探索新知识的能力。
1提高师资队伍建设
学生能学到的大部分都是从老师身上获取的,所以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是培养人才的首要突破点。教师的专业性和综合性对学生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假期实践,通过企业单位参加实践锻炼,加强产学、科研项目合作,以科研促教学,切实提高专业教师实践能力,使专业教师既有扎实、系统的理论功底,又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2]。在企业通过实际项目,提高自己项目设计能力、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将新技术与理念引进课堂,迈出实践化教学的第一步。同时能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要方向,了解就业市场,将理论课程的重点方向加以调整。完成、改善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大纲。
2聘请行业教师
聘请行业的专业人员作为行业教师进课堂,他们不仅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体系,不仅能把他们多年的设计经验带来,还能提供案例和项目,为学生“自主学,动手学”创造机会。不仅学生受益,也能让良久没有接触到行业的教师们得到提升,更好的把握课堂更新知识储备。业师能结合理论与实际工程,便于更好的让学生接受和消化难以理解的书本理论。教材注重理论,范围也有局限性,更新速度也有限。而业师能提供行業内最新的技术,让学生接触到前沿技术,紧跟行业脚步,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就业提供了优先条件。
3案例教学方法
单纯的讲解课本知识要点会让学生感觉难懂、枯燥和乏味。学生听不懂,不想听,老师的讲课效果得不到反馈,久而久之学生会对专业课程失去信心,造成恶性循环。在课堂中引入案例的教学方法,通过真实的工程实例,调动同学的积极性,让学生能融进课程。把要讲的知识点揉进案例中,课程中多以提问和讨论的方式经行教学,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这么是问题更深刻的印在脑中,达到了主动学的效果。
4项目教学法
本课程老师给出学生项目题目,让学生能够实操实练。项目过程中,自己独立进行项目方案设计、信息的收集等环节,这样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有机会把自己的学过的知识搜索出来,运用和重复理解,对所学知识加深印象。老师在这一环节中起到把关和指导的作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开发与拓展思维结合的教学理念。
5实训基地建设
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我校现有污水处理实验室和工训实验楼,通过演示、操作完成理论知识教学,加强学生对理论部分的认知。现场教学更清晰、更生动。带动学生,提高学生学习能动性,利于学生主动学、动手学。实训基地的建设能促进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6“互联网+”课堂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信息化教学,加大微课,慕课,精品资源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和使用力度,实现资源共享。在教学场所上,逐步拓展“课堂”的外延,将“课堂”拓宽至传统教室、实验室(工作室)、实践实训基地、课外活动、网络课堂,五个“课堂”相互配合,充分利用各场所的优势,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果[3]。
7引入新技术、新平台
搭建创新实践平台和基地,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探索建立训练中心、创业园、产业园,加快推进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3]。鼓励学生参加“挑战杯”、“创青春”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及社会上有企业承办的专业行比赛。扎实推进“卓越工程师”、“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加强技术的更新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结合计划建设。
总之,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实现政行企校协同育人、打造"双师双能"教师队伍、搭建学生"动手实践"平台等方式,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4]。
参考文献
[1]易津湘.污水处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与应用[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97-98
[2]曲剑巍,郭仁东,骆雯,段少陪,汪洋.给排水课程在生活水处理中实践教学的研究[J].教育,2017(01):312
[3]深改与迎评办公室.着力六大举措构建“全人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成都文理学院校报,2018(109):4
[4]侯爽. 转型发展时期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 沈阳大学应用技术学院2017(04):133-134
[关键词]给水管材,物质迁移,实践化教学,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P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5-0217-01
时代在发展,应时代的要求,高校的办学理念已经从单一的讲知识过渡到培养市场迫切需要的应用创新型人才[1]。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就是创新型实践化教学,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运用已有的知识结构体系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力,主动去学习探索新知识的能力。
1提高师资队伍建设
学生能学到的大部分都是从老师身上获取的,所以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是培养人才的首要突破点。教师的专业性和综合性对学生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假期实践,通过企业单位参加实践锻炼,加强产学、科研项目合作,以科研促教学,切实提高专业教师实践能力,使专业教师既有扎实、系统的理论功底,又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2]。在企业通过实际项目,提高自己项目设计能力、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将新技术与理念引进课堂,迈出实践化教学的第一步。同时能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要方向,了解就业市场,将理论课程的重点方向加以调整。完成、改善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大纲。
2聘请行业教师
聘请行业的专业人员作为行业教师进课堂,他们不仅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体系,不仅能把他们多年的设计经验带来,还能提供案例和项目,为学生“自主学,动手学”创造机会。不仅学生受益,也能让良久没有接触到行业的教师们得到提升,更好的把握课堂更新知识储备。业师能结合理论与实际工程,便于更好的让学生接受和消化难以理解的书本理论。教材注重理论,范围也有局限性,更新速度也有限。而业师能提供行業内最新的技术,让学生接触到前沿技术,紧跟行业脚步,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就业提供了优先条件。
3案例教学方法
单纯的讲解课本知识要点会让学生感觉难懂、枯燥和乏味。学生听不懂,不想听,老师的讲课效果得不到反馈,久而久之学生会对专业课程失去信心,造成恶性循环。在课堂中引入案例的教学方法,通过真实的工程实例,调动同学的积极性,让学生能融进课程。把要讲的知识点揉进案例中,课程中多以提问和讨论的方式经行教学,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这么是问题更深刻的印在脑中,达到了主动学的效果。
4项目教学法
本课程老师给出学生项目题目,让学生能够实操实练。项目过程中,自己独立进行项目方案设计、信息的收集等环节,这样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有机会把自己的学过的知识搜索出来,运用和重复理解,对所学知识加深印象。老师在这一环节中起到把关和指导的作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开发与拓展思维结合的教学理念。
5实训基地建设
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我校现有污水处理实验室和工训实验楼,通过演示、操作完成理论知识教学,加强学生对理论部分的认知。现场教学更清晰、更生动。带动学生,提高学生学习能动性,利于学生主动学、动手学。实训基地的建设能促进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6“互联网+”课堂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信息化教学,加大微课,慕课,精品资源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和使用力度,实现资源共享。在教学场所上,逐步拓展“课堂”的外延,将“课堂”拓宽至传统教室、实验室(工作室)、实践实训基地、课外活动、网络课堂,五个“课堂”相互配合,充分利用各场所的优势,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果[3]。
7引入新技术、新平台
搭建创新实践平台和基地,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探索建立训练中心、创业园、产业园,加快推进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3]。鼓励学生参加“挑战杯”、“创青春”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及社会上有企业承办的专业行比赛。扎实推进“卓越工程师”、“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加强技术的更新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结合计划建设。
总之,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实现政行企校协同育人、打造"双师双能"教师队伍、搭建学生"动手实践"平台等方式,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4]。
参考文献
[1]易津湘.污水处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与应用[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97-98
[2]曲剑巍,郭仁东,骆雯,段少陪,汪洋.给排水课程在生活水处理中实践教学的研究[J].教育,2017(01):312
[3]深改与迎评办公室.着力六大举措构建“全人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成都文理学院校报,2018(109):4
[4]侯爽. 转型发展时期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 沈阳大学应用技术学院2017(04):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