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短暂而不平凡的留学经历
罗沛霖被誉为“红色科学家”。早在1938年3月,他就秘密奔赴延安,进入中央军委三局,创建了延安(盐店子)通信材料厂,同时还担任延安军委无线电通信学校教师,为抗日前线培养通信人才。
解放战争胜利前夕,罗沛霖应组织要求,前往美国留学,准备为新中国建设服务。
1948年9月,在好友钱学森的推荐下,怀揣着党的地下组织筹集的500美元和一套西服,罗沛霖正式进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学习。
对于一个35岁的人来说,重入大学之门捧起书本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然而在罗沛霖内心,“党派我来留学,要对得起党”的信念让他坚定了克服一切困难努力学习的决心。
当年曾和罗沛霖住在一个宿舍的郑哲敏对此印象深刻。“罗老自认为精力不如我这样20出头的年轻小伙子,因此他学习更加刻苦,每周学习、工作70多个小时,有时天蒙蒙亮才睡。由于他注重学习方法,分析能力强,因此学习成绩也很好。”
凭借着这种勤奋精神,罗沛霖只用23个月便完成了课程和论文,直接获得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
在努力完成学业之外,罗沛霖还从事着另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据我所知,罗沛霖一直与当时的留美科技人员协会保持密切联系,这个协会主要工作之一便是动员留美人员回国建设新中国。他是这个协会加州理工学院支会的负责人。”郑哲敏回忆说,“那个时候,每周六罗沛霖都会带着《大公报》《华侨日报》等报纸去钱学森家,和他交流新中国建设情况。”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而此时美国联邦调查局开始调查钱学森,钱学森与罗沛霖商量后决定两人同时回国,罗沛霖还为此提前进行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郑哲敏回忆说,由于形势紧迫,当时罗沛霖回国颇费了一番周折。“罗老从洛杉矶坐飞机到夏威夷,然后再乘船途经日本、菲律宾返回中国。”而就在罗沛霖刚刚离开美国,联邦调查局就到学校寻找他的下落。与此同时,钱学森则遭美政府迫害并被扣押,在5年后才得以回国。
实际上,正是在罗沛霖等人的影响和支持下,1950年,庄逢甘、郑哲敏、鲍文奎等一大批知名留美科研人员集中回国,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中国建设事业。
2 参与新中国第一个科技规划
1950年罗沛霖回到北京。1951~1953年,他两度独自赴民主德国考察谈判,负责组建我国第一个大型综合电子元件联合工厂——华北无线电器材厂,并出任该厂总工程师兼第一副厂长,为我国电子工业的自力更生发展和电子设备生产配套打下基础。
1956年一个重大任务落在了罗沛霖的肩上。他被抽出参与讨论并制订“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简称“十二年科技规划”)的工作。这是新中国建立后由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第一个科技发展规划。规划工作由周恩来总理直接领导,副总理陈毅、李富春、聂荣臻主持。
“十二年科技规划”除制定57项重大研究任务外,最重要的是确定了6项紧急措施,亦即原子能、导弹、电子计算机、半导体、无线电电子学和自动化技术。钱学森担任该规划综合组组长,罗沛霖任电子学组副组长。
1958年,吴佑寿曾在中科院电子所研制“超远程雷达”。这是他第一次在罗沛霖领导下参与研究工作。
“由于这是‘十二年科技规划’电子领域启动的第一个重大科研项目,当时我们都没有经验。”吴佑寿回忆说,“幸好罗老学术造诣深、见多识广,给大家介绍微弱信号检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结合实际提出采用‘门波积累’来解决问题,对大家很有启发。”
3 倡议成立中国工程院
20世纪90年代初,一份《关于早日建立中国工程与技术科学院的建议》的报告送到了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的案头。
江泽民看完后,马上批示“家宝同志,此事已提过不少次,看来要与各方面交换意见研究决策,请酌。”随后,温家宝、宋健、罗干分别作出批示,并由时任中科院院长周光召牵头准备。
1994年6月,中国工程与技术科学界终于迎来了一件盼望已久的盛事:中国工程院正式成立,我国工程科技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
而罗沛霖正是这篇报告的执笔人,同时他也是这份建议最早的倡议人之一。
实际上,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罗沛霖就在考虑一个问题:中国要不要设置工程院?对此,吴佑寿印象深刻,他回忆说:“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时,我和他在同一小组。他在小组会上深入分析美、歐各国发展的经验,指出原来比较落后的美、日两国之所以能够赶上西欧的原因,在于他们在重视基础科学的同时,也抓紧应用科学与技术的研究。随后罗老在各种会议和刊物上反复发表这一重要观点。”
进入90年代,罗沛霖开始起草《关于早日建立中国工程与技术科学院的建议》。他征求了王大珩、张光斗、师昌绪、张维、侯祥麟几位老科学家的意见,由他们6人共同在建议上署名,呈给中央领导同志。党中央、国务院经过研究,最终批准了这一建议。
师昌绪院士回忆说:“罗老不仅亲自执笔完成这份建议,还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比如中国工程院与中科院的合作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评选的资格与标准问题等。可以说,他为中国工程院的成立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我最敬佩罗老孜孜不倦、从不服老的学习精神。”吴佑寿感叹道,“罗老退休后开始自学计算机知识,还学会了用计算机制作贺年卡,每年我都能收到他亲手制作的新年贺卡。”
实际上,退休后的罗沛霖一刻都没有闲下来,仍然坚持学习和研究,除了致力于软科学研究之外,还参与了大量科普丛书出版工作,热衷于电子科技人才培养。
“罗老为人正直,敢于直言。由于知识渊博,他的意见往往具有战略性。”师昌绪表示,“他的逝世是我国科技界的一个重大损失,他身上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罗沛霖心语
党派我来留学,要对得起党。
现代社会是信息时代,而信息时代的前途是文化信息时代。不管会出现什么新因素,例如生物工程、纳米工程等,文化信息总会统领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所见到的景象是漫无边际沙漠中的一个行走的个人。这个景象以世界的宏大和个人的渺小引起我的顿悟。
因为我们有伟大的理想,实践了对理想的追求。
我只不过做了些开头的工作。这些工作最后都是别人完成的,仅此而已。
建设这个使中国拥有无线电基础元器件品种齐全的万人联合厂,使中国的无线电工业彻底翻身,是国防的需要,是中央军委决定、经周恩来总理批示的保密军工厂。
中国要不要设置工程院。就中国科技界当时的认识而言,对基础研究、应用技术及基本技术的理解应当说是比较明确的,但是对技术科学的理解就谈不上那么清晰了。
中国要重视基本科学,还必须更加重视现场技术、基本技术和应用科学的发展。
这个院的中心任务应是为国家、为政府的重大工程和技术科学决策以及技术经济问题,提供具有权威性的咨询、论证和评议,对特别重大的工程技术和技术科学成果做鉴定。
我每周学习、科学研究、工作七十几个小时,有时天蒙蒙亮才睡。还克服了十二指肠溃疡的病痛。我的主课是电工,副课选取了物理和数学,有相当的难度。那时我已35岁,离开学校生活也13年了,但我并不气馁,尽量利用我的理解能力,搞好各科学习。
罗沛霖被誉为“红色科学家”。早在1938年3月,他就秘密奔赴延安,进入中央军委三局,创建了延安(盐店子)通信材料厂,同时还担任延安军委无线电通信学校教师,为抗日前线培养通信人才。
解放战争胜利前夕,罗沛霖应组织要求,前往美国留学,准备为新中国建设服务。
1948年9月,在好友钱学森的推荐下,怀揣着党的地下组织筹集的500美元和一套西服,罗沛霖正式进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学习。
对于一个35岁的人来说,重入大学之门捧起书本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然而在罗沛霖内心,“党派我来留学,要对得起党”的信念让他坚定了克服一切困难努力学习的决心。
当年曾和罗沛霖住在一个宿舍的郑哲敏对此印象深刻。“罗老自认为精力不如我这样20出头的年轻小伙子,因此他学习更加刻苦,每周学习、工作70多个小时,有时天蒙蒙亮才睡。由于他注重学习方法,分析能力强,因此学习成绩也很好。”
凭借着这种勤奋精神,罗沛霖只用23个月便完成了课程和论文,直接获得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
在努力完成学业之外,罗沛霖还从事着另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据我所知,罗沛霖一直与当时的留美科技人员协会保持密切联系,这个协会主要工作之一便是动员留美人员回国建设新中国。他是这个协会加州理工学院支会的负责人。”郑哲敏回忆说,“那个时候,每周六罗沛霖都会带着《大公报》《华侨日报》等报纸去钱学森家,和他交流新中国建设情况。”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而此时美国联邦调查局开始调查钱学森,钱学森与罗沛霖商量后决定两人同时回国,罗沛霖还为此提前进行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郑哲敏回忆说,由于形势紧迫,当时罗沛霖回国颇费了一番周折。“罗老从洛杉矶坐飞机到夏威夷,然后再乘船途经日本、菲律宾返回中国。”而就在罗沛霖刚刚离开美国,联邦调查局就到学校寻找他的下落。与此同时,钱学森则遭美政府迫害并被扣押,在5年后才得以回国。
实际上,正是在罗沛霖等人的影响和支持下,1950年,庄逢甘、郑哲敏、鲍文奎等一大批知名留美科研人员集中回国,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中国建设事业。
2 参与新中国第一个科技规划
1950年罗沛霖回到北京。1951~1953年,他两度独自赴民主德国考察谈判,负责组建我国第一个大型综合电子元件联合工厂——华北无线电器材厂,并出任该厂总工程师兼第一副厂长,为我国电子工业的自力更生发展和电子设备生产配套打下基础。
1956年一个重大任务落在了罗沛霖的肩上。他被抽出参与讨论并制订“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简称“十二年科技规划”)的工作。这是新中国建立后由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第一个科技发展规划。规划工作由周恩来总理直接领导,副总理陈毅、李富春、聂荣臻主持。
“十二年科技规划”除制定57项重大研究任务外,最重要的是确定了6项紧急措施,亦即原子能、导弹、电子计算机、半导体、无线电电子学和自动化技术。钱学森担任该规划综合组组长,罗沛霖任电子学组副组长。
1958年,吴佑寿曾在中科院电子所研制“超远程雷达”。这是他第一次在罗沛霖领导下参与研究工作。
“由于这是‘十二年科技规划’电子领域启动的第一个重大科研项目,当时我们都没有经验。”吴佑寿回忆说,“幸好罗老学术造诣深、见多识广,给大家介绍微弱信号检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结合实际提出采用‘门波积累’来解决问题,对大家很有启发。”
3 倡议成立中国工程院
20世纪90年代初,一份《关于早日建立中国工程与技术科学院的建议》的报告送到了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的案头。
江泽民看完后,马上批示“家宝同志,此事已提过不少次,看来要与各方面交换意见研究决策,请酌。”随后,温家宝、宋健、罗干分别作出批示,并由时任中科院院长周光召牵头准备。
1994年6月,中国工程与技术科学界终于迎来了一件盼望已久的盛事:中国工程院正式成立,我国工程科技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
而罗沛霖正是这篇报告的执笔人,同时他也是这份建议最早的倡议人之一。
实际上,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罗沛霖就在考虑一个问题:中国要不要设置工程院?对此,吴佑寿印象深刻,他回忆说:“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时,我和他在同一小组。他在小组会上深入分析美、歐各国发展的经验,指出原来比较落后的美、日两国之所以能够赶上西欧的原因,在于他们在重视基础科学的同时,也抓紧应用科学与技术的研究。随后罗老在各种会议和刊物上反复发表这一重要观点。”
进入90年代,罗沛霖开始起草《关于早日建立中国工程与技术科学院的建议》。他征求了王大珩、张光斗、师昌绪、张维、侯祥麟几位老科学家的意见,由他们6人共同在建议上署名,呈给中央领导同志。党中央、国务院经过研究,最终批准了这一建议。
师昌绪院士回忆说:“罗老不仅亲自执笔完成这份建议,还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比如中国工程院与中科院的合作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评选的资格与标准问题等。可以说,他为中国工程院的成立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我最敬佩罗老孜孜不倦、从不服老的学习精神。”吴佑寿感叹道,“罗老退休后开始自学计算机知识,还学会了用计算机制作贺年卡,每年我都能收到他亲手制作的新年贺卡。”
实际上,退休后的罗沛霖一刻都没有闲下来,仍然坚持学习和研究,除了致力于软科学研究之外,还参与了大量科普丛书出版工作,热衷于电子科技人才培养。
“罗老为人正直,敢于直言。由于知识渊博,他的意见往往具有战略性。”师昌绪表示,“他的逝世是我国科技界的一个重大损失,他身上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罗沛霖心语
党派我来留学,要对得起党。
现代社会是信息时代,而信息时代的前途是文化信息时代。不管会出现什么新因素,例如生物工程、纳米工程等,文化信息总会统领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所见到的景象是漫无边际沙漠中的一个行走的个人。这个景象以世界的宏大和个人的渺小引起我的顿悟。
因为我们有伟大的理想,实践了对理想的追求。
我只不过做了些开头的工作。这些工作最后都是别人完成的,仅此而已。
建设这个使中国拥有无线电基础元器件品种齐全的万人联合厂,使中国的无线电工业彻底翻身,是国防的需要,是中央军委决定、经周恩来总理批示的保密军工厂。
中国要不要设置工程院。就中国科技界当时的认识而言,对基础研究、应用技术及基本技术的理解应当说是比较明确的,但是对技术科学的理解就谈不上那么清晰了。
中国要重视基本科学,还必须更加重视现场技术、基本技术和应用科学的发展。
这个院的中心任务应是为国家、为政府的重大工程和技术科学决策以及技术经济问题,提供具有权威性的咨询、论证和评议,对特别重大的工程技术和技术科学成果做鉴定。
我每周学习、科学研究、工作七十几个小时,有时天蒙蒙亮才睡。还克服了十二指肠溃疡的病痛。我的主课是电工,副课选取了物理和数学,有相当的难度。那时我已35岁,离开学校生活也13年了,但我并不气馁,尽量利用我的理解能力,搞好各科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