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近三十年来诸多刘天华音乐研究文章中筛选出有价值的部分,分别从刘天华音乐思想研究、刘天华音乐作品研究、刘天华音乐教育实践研究及其他研究四个方面加以综述;揭示刘天华音乐研究的现状并寻求不足,以期待推进该题研究的深入。
关键词:刘天华音乐思想 ; 国乐;二胡
笔者收集到研究刘天华(下文简称刘氏)的文章400多篇,依据质量和视角,筛选出80多篇作为主要综述对象。其中研究刘氏音乐思想的有10多篇,研究刘氏作品的有20多篇,研究刘氏音乐教育实践的有17篇,其他研究的有20多篇。
一、刘天华音乐思想研究
刘天华的音乐思想研究观点在学界趋于一种共识:即中西兼顾,立足国乐并加以改造的思想观点不同于萧友梅、黄自等人的音乐思想,所以几乎没有引起争议。梁茂春《刘天华的音乐思想》[1](1982)认为刘天华音乐观可以概括为三点:平民音乐观、国乐改造观以及东西合作观。他认为这是我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美学思想在音乐方面鲜明的表现。相似观点的论文还有:宋东文《刘天华“顾及民众”观研究》[2](2010)分析了刘氏“大众化”音乐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及他在音乐创作及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赵建斌《立足传统·中西调和·改进国乐——刘天华国乐改进思维探究》认为刘氏的国乐改进思维不同于萧友梅、王光祈等人以西为师、效法俄国民族乐派来创造中国新音乐。一方面驻守传统,顾及民众; 另一方面放眼世界,广纳西方音乐先进技术为我所用。“顾及民众”和“中西调和”是刘氏国乐改进的主导思想。陈婧雅《刘天华民族音乐思想研究》 (2010)认为刘氏在其国乐改进为核心的艺术理想指导下, 借鉴外国音乐科学理论, 以国乐传统为基础、西洋技法为辅助,改革民族乐器、民族音乐,搜集创作、民族音乐,让音乐既要根植于民族又要打开窗户与世界同步的思想在当时乃至今天都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二、刘天华音乐作品研究
刘天华的音乐作品包括两类,一类是创作的十首二胡曲、三首琵琶曲和一首合奏曲,另一类是他整理的戏曲、佛乐等乐谱。对于这些音乐作品的研究较多集中在形态上的探究,有整体分析、探索音乐形态的文章,也有单独就某一作品进行考察,还有探索创作源流和创作技法的文章。二胡作品形态、技法研究。胡志平《刘天华二胡曲乐音形态分析与探讨》(上、下,2007)[3]对刘天华二胡曲的乐音形态、技法特点、内涵气质进行分析探讨认为:(1)他的旋律创作是一种七声框架内的五声性旋律思维。(2)结构形态主要是三段体、四段体和多段体结构, 旋律的发展多以变奏和核心音调的衍展变化贯穿全曲, 段落之间多环环相扣, 连绵不断, 或以速度、节奏的变化形成鲜明的段落对比变化。(3)核心材料是在下徵七声音阶框架内,对于五正声的运用, 形成了三种核心音高材料。(4)二胡曲左手作韵技法的表现, 突出体现在吟、猱、绰、注四个字上。尚德义《刘天华在曲式上的继承与创新——刘天华十四首器乐作品曲式分析》 (1982)分析了刘氏十四首器乐作品,除《悲歌》属于单乐段之外, 其他十三首作品大致可分为变奏曲式、单三部曲式、复合曲式以及变奏与再现相结合的曲式。陈国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刘天华作品曲式特点与建国后民乐创作之比较》(1992)和张先永《刘天华二胡曲的核心音调》(2011)也研究曲式问题。姜元禄《试论刘天华二胡曲的旋律特征》(1980)认为刘氏二胡曲旋律有以下特点:(1)旋律具有十分感人的抒情性和歌唱性;(2) 在旋律的调式、旋律线、节奏型以及旋律发展的手法和民族民间音乐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3)旋律的连续性和不间断性;(4)六度、七度、九度、十度的大跳也是一个特点。张先永《刘天华二胡独奏曲作曲技法研究》(2009)对刘氏二胡曲作曲技法作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李飞燕《刘天华二胡作品的创作特征探析》(2007)以刘氏十首二胡作品为研究对象,探析刘天华二胡作品的创作特征。张慧元《刘天华二胡曲京剧因素的识辩》[4](1996)认为京剧音乐的因素以一种隐性方式的形态出现,是通过移位变形、分解穿插、衍展联缀等方法, 隐伏于刘氏音乐创作之中的。对某一首二胡曲的研究。张慧元《刘天华二胡曲《闲居吟》考析》(1997)详细考究、对比刘氏该作品与京剧等民间音乐的相似音乐语汇。陈鲜义《试析刘天华的二胡曲《光明行》》(1987)详细分析该作品的结构及其细节,并认为这是一首代表刘天华作为知识分子追求光明的作品。赵寒阳在乐器杂志连续发表《刘天华的二胡名曲》五篇论文,从演奏家的角度对作品予以阐释。
刘天华琵琶曲的研究。对于刘氏琵琶作品进行整体解析的文章是李晖的《刘天华的三首琵琶曲解析》[5](2007)。该文通过对每首作品创作背景、结构特征、演奏技法的研究,认为刘氏的琵琶创作具有承接古代琵琶创作,开启现代琵琶创作的历史意义和特征。周谦《革故鼎新 一代宗师——刘天华先生在琵琶艺术上的贡献》(1992)是另一首全面研究和肯定刘氏三首琵琶曲价值的文章。单一研究刘氏琵琶曲的文章有林石城《刘天华先生创作的琵琶曲《虚籁》》(1998)和盛雪《融会贯通洋为中用——试析刘天华先生和他的琵琶作品《虚籁》》(2008)两篇文章。前者主要从记谱和演奏的角度予以辨析和校正;后者就记谱、演奏中的西方音乐元素的运用以及对琵琶这件乐器的发展产生的影响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其他关于刘天华音乐作品的研究。另外,刘雨声《试谈刘天华二胡曲的创作风格》(1988)、王性昌《刘天华所编的《梅兰芳歌曲谱》》(1996)、袁静芳的《刘天华作品的时代精神》(1992)和王性昌《刘天华所编的《梅兰芳歌曲谱》》(1996)这几篇的研究视角值得学习,也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三、刘天华音乐教育实践研究
刘天华的音乐教育得益于蔡元培。通过兄长刘半农的引荐,刘天华被聘为北京大学音乐教员。因长期在基层的教学实践以及国乐思想的推动,最终促使他选择二胡和琵琶作为践行其国乐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具体的做法是改革乐器,创作理想的国乐,并把二胡、琵琶引入國民高等教育体系。刘天华与北京大学音乐教育研究。这是一种较为独特的研究视角,是把刘天华在北京大学音乐机构特定时期的全部音乐事项作为研究目标进行研究。李静《国乐大师刘天华与北京大学音乐教育》(2009)认为刘氏在北大的六年中,在国乐研究、创作、演奏、教学等方面取得了出色的成果, 为后人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经验, 为整个民族音乐及其音乐教育谱写了新的篇章。他对我国近代民族音乐的历史贡献是多方面的, 包括音乐教育、音乐创作、乐器改良、音乐思想以及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发扬等。乐器改革。曹月《贯通中西 革故鼎新——刘天华先生对近代琵琶艺术贡献的再认识》(2004)认为刘氏把原来四项八品的琵琶改成了六项十三品且采用十二平均律演奏的琵琶,并编写了系统的琵琶练习曲教材,具有贯通中西、革故鼎新的意义。杨扬《刘天华的艺术视野与二胡艺术创造》(2010)认为刘天华将二胡进行了革新,并将其纳入到高等教育之中,为二胡艺术在新世纪全面、迅速、高水平的发展揭开了历史新篇章,提升了二胡的历史地位和改变其社会功能。二胡教育。张蕊蕊《刘天华二胡学派的创建对二胡教学体系的贡献》(2010)认为在教学方面刘氏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为二胡编写了系统的教材,重视基本功的开发训练,创作了47首练习曲和十首作品,采用练习曲和乐曲相结合的方法,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舒希《刘天华与现代二胡学派的孕育和创立》(2009)认为1)刘氏的教学业绩是把“地位庸微”的二胡列为高等艺术院校正式学科的音乐教育家。2)通过他的教材和作品将二胡的艺术表现力和技法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3)他规范了二胡的定弦,将传统的三把位扩充为五把位,同时吸收了小提琴的新把指法,使换把更为完善。他还对左右手技法进行了规范,制定了系列的技法符号。 四、其他研究
除了以上三项研究,还有许多关于刘天华及其音乐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刘天华年谱、《刘天华全集》及其相关研究、刘天华与华彦钧音乐比较研究以及刘天华后人、学者为其写的纪念性文论。这些文章普遍认可刘天华在中国近代音乐历史中的巨大贡献,并通过文献整理把刘天华音乐研究逐渐引向深入。例如有关年谱的文章有:秦启明《刘天华年谱》(1987)、梁欣《刘天华生平简介》(1994);有关《刘天华全集》的文章有:刘育和《《刘天华全集》前言》(2004);纪念性的例如:胡志平《继承、借鉴与创新——“纪念民族音乐家刘天华逝世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作品音乐会”述评》(1992)、汪毓和《尊重前辈业绩发扬民族音乐传统──纪念刘天华诞辰百年》(1995)、张富岩《“纪念刘天华研讨会”记略》(1992)、傅建生《 纪念刘天华诞辰110周年系列活动综述》(2006)、项阳《刘天华百年感怀》(1995)等。比较研究的文章有:孙焕英《华彦钧與刘天华比较》(2002)、杨瑞庆《比较研究刘天华和华彦钧的二胡曲》(2001)、李西安《阿炳与刘天华之比较研究》(1983)等。
综上所述,刘天华音乐研究在各方面取得成果。由于刘天华与其同时代人不同的音乐思想——即以国乐为主,借鉴西乐技术改进之的道路越来越多受到学界的理解和认可,所以几乎很少有人批判他的学术思想。关于刘天华音乐研究,最可惜的就是他整理、记谱的那些佛乐、京剧乐谱、民间音乐曲谱多数没有收入《全集》,或已经失散,如果真是如此,是很大的损失。在中西音乐并存于中国的当下,刘天华的道路似乎还有继续探索的价值,因此,把刘天华音乐实践放在多元文化视野来审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也许能够获得扩展。
参考文献:
[1]梁茂春.刘天华的音乐思想[J].中国音乐,1982(4).
[2]宋东文.刘天华“顾及民众”观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10.
[3]胡志平.刘天华二胡曲乐音形态分析与探讨(下)[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7(3).
[4]张慧元.刘天华二胡曲京剧因素的识辩[J].中国音乐学,1996(2).
[5]李 晖.刘天华的三首琵琶曲解析[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7(2).
(作者单位:宁夏大学音乐学院)
关键词:刘天华音乐思想 ; 国乐;二胡
笔者收集到研究刘天华(下文简称刘氏)的文章400多篇,依据质量和视角,筛选出80多篇作为主要综述对象。其中研究刘氏音乐思想的有10多篇,研究刘氏作品的有20多篇,研究刘氏音乐教育实践的有17篇,其他研究的有20多篇。
一、刘天华音乐思想研究
刘天华的音乐思想研究观点在学界趋于一种共识:即中西兼顾,立足国乐并加以改造的思想观点不同于萧友梅、黄自等人的音乐思想,所以几乎没有引起争议。梁茂春《刘天华的音乐思想》[1](1982)认为刘天华音乐观可以概括为三点:平民音乐观、国乐改造观以及东西合作观。他认为这是我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美学思想在音乐方面鲜明的表现。相似观点的论文还有:宋东文《刘天华“顾及民众”观研究》[2](2010)分析了刘氏“大众化”音乐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及他在音乐创作及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赵建斌《立足传统·中西调和·改进国乐——刘天华国乐改进思维探究》认为刘氏的国乐改进思维不同于萧友梅、王光祈等人以西为师、效法俄国民族乐派来创造中国新音乐。一方面驻守传统,顾及民众; 另一方面放眼世界,广纳西方音乐先进技术为我所用。“顾及民众”和“中西调和”是刘氏国乐改进的主导思想。陈婧雅《刘天华民族音乐思想研究》 (2010)认为刘氏在其国乐改进为核心的艺术理想指导下, 借鉴外国音乐科学理论, 以国乐传统为基础、西洋技法为辅助,改革民族乐器、民族音乐,搜集创作、民族音乐,让音乐既要根植于民族又要打开窗户与世界同步的思想在当时乃至今天都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二、刘天华音乐作品研究
刘天华的音乐作品包括两类,一类是创作的十首二胡曲、三首琵琶曲和一首合奏曲,另一类是他整理的戏曲、佛乐等乐谱。对于这些音乐作品的研究较多集中在形态上的探究,有整体分析、探索音乐形态的文章,也有单独就某一作品进行考察,还有探索创作源流和创作技法的文章。二胡作品形态、技法研究。胡志平《刘天华二胡曲乐音形态分析与探讨》(上、下,2007)[3]对刘天华二胡曲的乐音形态、技法特点、内涵气质进行分析探讨认为:(1)他的旋律创作是一种七声框架内的五声性旋律思维。(2)结构形态主要是三段体、四段体和多段体结构, 旋律的发展多以变奏和核心音调的衍展变化贯穿全曲, 段落之间多环环相扣, 连绵不断, 或以速度、节奏的变化形成鲜明的段落对比变化。(3)核心材料是在下徵七声音阶框架内,对于五正声的运用, 形成了三种核心音高材料。(4)二胡曲左手作韵技法的表现, 突出体现在吟、猱、绰、注四个字上。尚德义《刘天华在曲式上的继承与创新——刘天华十四首器乐作品曲式分析》 (1982)分析了刘氏十四首器乐作品,除《悲歌》属于单乐段之外, 其他十三首作品大致可分为变奏曲式、单三部曲式、复合曲式以及变奏与再现相结合的曲式。陈国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刘天华作品曲式特点与建国后民乐创作之比较》(1992)和张先永《刘天华二胡曲的核心音调》(2011)也研究曲式问题。姜元禄《试论刘天华二胡曲的旋律特征》(1980)认为刘氏二胡曲旋律有以下特点:(1)旋律具有十分感人的抒情性和歌唱性;(2) 在旋律的调式、旋律线、节奏型以及旋律发展的手法和民族民间音乐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3)旋律的连续性和不间断性;(4)六度、七度、九度、十度的大跳也是一个特点。张先永《刘天华二胡独奏曲作曲技法研究》(2009)对刘氏二胡曲作曲技法作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李飞燕《刘天华二胡作品的创作特征探析》(2007)以刘氏十首二胡作品为研究对象,探析刘天华二胡作品的创作特征。张慧元《刘天华二胡曲京剧因素的识辩》[4](1996)认为京剧音乐的因素以一种隐性方式的形态出现,是通过移位变形、分解穿插、衍展联缀等方法, 隐伏于刘氏音乐创作之中的。对某一首二胡曲的研究。张慧元《刘天华二胡曲《闲居吟》考析》(1997)详细考究、对比刘氏该作品与京剧等民间音乐的相似音乐语汇。陈鲜义《试析刘天华的二胡曲《光明行》》(1987)详细分析该作品的结构及其细节,并认为这是一首代表刘天华作为知识分子追求光明的作品。赵寒阳在乐器杂志连续发表《刘天华的二胡名曲》五篇论文,从演奏家的角度对作品予以阐释。
刘天华琵琶曲的研究。对于刘氏琵琶作品进行整体解析的文章是李晖的《刘天华的三首琵琶曲解析》[5](2007)。该文通过对每首作品创作背景、结构特征、演奏技法的研究,认为刘氏的琵琶创作具有承接古代琵琶创作,开启现代琵琶创作的历史意义和特征。周谦《革故鼎新 一代宗师——刘天华先生在琵琶艺术上的贡献》(1992)是另一首全面研究和肯定刘氏三首琵琶曲价值的文章。单一研究刘氏琵琶曲的文章有林石城《刘天华先生创作的琵琶曲《虚籁》》(1998)和盛雪《融会贯通洋为中用——试析刘天华先生和他的琵琶作品《虚籁》》(2008)两篇文章。前者主要从记谱和演奏的角度予以辨析和校正;后者就记谱、演奏中的西方音乐元素的运用以及对琵琶这件乐器的发展产生的影响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其他关于刘天华音乐作品的研究。另外,刘雨声《试谈刘天华二胡曲的创作风格》(1988)、王性昌《刘天华所编的《梅兰芳歌曲谱》》(1996)、袁静芳的《刘天华作品的时代精神》(1992)和王性昌《刘天华所编的《梅兰芳歌曲谱》》(1996)这几篇的研究视角值得学习,也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三、刘天华音乐教育实践研究
刘天华的音乐教育得益于蔡元培。通过兄长刘半农的引荐,刘天华被聘为北京大学音乐教员。因长期在基层的教学实践以及国乐思想的推动,最终促使他选择二胡和琵琶作为践行其国乐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具体的做法是改革乐器,创作理想的国乐,并把二胡、琵琶引入國民高等教育体系。刘天华与北京大学音乐教育研究。这是一种较为独特的研究视角,是把刘天华在北京大学音乐机构特定时期的全部音乐事项作为研究目标进行研究。李静《国乐大师刘天华与北京大学音乐教育》(2009)认为刘氏在北大的六年中,在国乐研究、创作、演奏、教学等方面取得了出色的成果, 为后人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经验, 为整个民族音乐及其音乐教育谱写了新的篇章。他对我国近代民族音乐的历史贡献是多方面的, 包括音乐教育、音乐创作、乐器改良、音乐思想以及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发扬等。乐器改革。曹月《贯通中西 革故鼎新——刘天华先生对近代琵琶艺术贡献的再认识》(2004)认为刘氏把原来四项八品的琵琶改成了六项十三品且采用十二平均律演奏的琵琶,并编写了系统的琵琶练习曲教材,具有贯通中西、革故鼎新的意义。杨扬《刘天华的艺术视野与二胡艺术创造》(2010)认为刘天华将二胡进行了革新,并将其纳入到高等教育之中,为二胡艺术在新世纪全面、迅速、高水平的发展揭开了历史新篇章,提升了二胡的历史地位和改变其社会功能。二胡教育。张蕊蕊《刘天华二胡学派的创建对二胡教学体系的贡献》(2010)认为在教学方面刘氏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为二胡编写了系统的教材,重视基本功的开发训练,创作了47首练习曲和十首作品,采用练习曲和乐曲相结合的方法,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舒希《刘天华与现代二胡学派的孕育和创立》(2009)认为1)刘氏的教学业绩是把“地位庸微”的二胡列为高等艺术院校正式学科的音乐教育家。2)通过他的教材和作品将二胡的艺术表现力和技法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3)他规范了二胡的定弦,将传统的三把位扩充为五把位,同时吸收了小提琴的新把指法,使换把更为完善。他还对左右手技法进行了规范,制定了系列的技法符号。 四、其他研究
除了以上三项研究,还有许多关于刘天华及其音乐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刘天华年谱、《刘天华全集》及其相关研究、刘天华与华彦钧音乐比较研究以及刘天华后人、学者为其写的纪念性文论。这些文章普遍认可刘天华在中国近代音乐历史中的巨大贡献,并通过文献整理把刘天华音乐研究逐渐引向深入。例如有关年谱的文章有:秦启明《刘天华年谱》(1987)、梁欣《刘天华生平简介》(1994);有关《刘天华全集》的文章有:刘育和《《刘天华全集》前言》(2004);纪念性的例如:胡志平《继承、借鉴与创新——“纪念民族音乐家刘天华逝世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作品音乐会”述评》(1992)、汪毓和《尊重前辈业绩发扬民族音乐传统──纪念刘天华诞辰百年》(1995)、张富岩《“纪念刘天华研讨会”记略》(1992)、傅建生《 纪念刘天华诞辰110周年系列活动综述》(2006)、项阳《刘天华百年感怀》(1995)等。比较研究的文章有:孙焕英《华彦钧與刘天华比较》(2002)、杨瑞庆《比较研究刘天华和华彦钧的二胡曲》(2001)、李西安《阿炳与刘天华之比较研究》(1983)等。
综上所述,刘天华音乐研究在各方面取得成果。由于刘天华与其同时代人不同的音乐思想——即以国乐为主,借鉴西乐技术改进之的道路越来越多受到学界的理解和认可,所以几乎很少有人批判他的学术思想。关于刘天华音乐研究,最可惜的就是他整理、记谱的那些佛乐、京剧乐谱、民间音乐曲谱多数没有收入《全集》,或已经失散,如果真是如此,是很大的损失。在中西音乐并存于中国的当下,刘天华的道路似乎还有继续探索的价值,因此,把刘天华音乐实践放在多元文化视野来审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也许能够获得扩展。
参考文献:
[1]梁茂春.刘天华的音乐思想[J].中国音乐,1982(4).
[2]宋东文.刘天华“顾及民众”观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10.
[3]胡志平.刘天华二胡曲乐音形态分析与探讨(下)[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7(3).
[4]张慧元.刘天华二胡曲京剧因素的识辩[J].中国音乐学,1996(2).
[5]李 晖.刘天华的三首琵琶曲解析[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7(2).
(作者单位:宁夏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