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年之计在于春,农时不等人。清明时节,梅河口市农业农村局的近10支春耕服务小分队,已经分赴各个村屯,从生产资金筹措、农机具检修到农用物资准备,为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操心、把脉。眼下正是水稻育秧的关键时节,小分队细致、实用的技术指导,给农户们送来了“及时雨”。这样的一幕近段时间以来几乎每天都在全省乡村的田间地头上演。
作为国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年初以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的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早动员、早安排、早落实,有力推进全省备春耕生产的扎实开展。
针对今年的备春耕生产形勢,省委、省政府出台系列扶持政策,指导支持全省各地备春耕生产。近日,我省又出台了《进一步确保粮食生产和安全及扩大“菜篮子”产品生产政策措施》,针对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等5个方面,提出了26条政策措施,重点支持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特别是产粮大县全力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保障粮食等主要产品供给。同时,以2019年为基数,向全省市、县下达粮食播种面积指导性计划指标,要求全省各地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今年粮食播种面积不减少,努力夯实粮食生产安全基础。
省农业农村厅先后印发《关于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统筹抓好当前备春耕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应对当前疫情做好春耕农作物大田种子保障工作的指导性意见》等文件,组织指导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为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奠定坚实基础。同时,省农业农村厅还成立了春耕物资保供组,并与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交通运输厅、市场监督厅、供销合作社等部门建立了春耕农资保供工作协同机制,重点抓好农资生产和市场余缺调剂,为163个种子、农药、肥料生产经营企业开具农资保供企业资质证明,极大地方便了农资下乡进村入户。
通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今年我省春耕生产农资十分充裕,能够确保满足供应。
长春市:备春耕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长春市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农业生产工作,积极做好备春耕各项工作。
2020年长春市粮食作物计划播种面积1890.7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大豆和杂粮杂豆面积将有所增加。2月初长春市就制定下发了《关于长春市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当前农业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了10条具体措施,同时制定下发《2020年长春市主要农作物主推品种指导意见》,指导各地制订落实种植计划。
2020年长春市备春耕生产计划投入资金51.4亿元,截至2月末已筹集33.7亿元,协调农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门加大支农力度,解决备春耕生产资金缺口问题,并积极组织粮食入库。同时,搞好农资调度,积极组织货源,加强农技指导,落实重大技术。年前大规模组织开展冬春科技培训,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977期,培训10.5万人次,印发各类宣传资料55.13万份。年后在应对疫情防控的同时,创新培训指导方式,开展农技“云课堂”助力农民“线上备耕”。
长春市还积极落实帮扶措施,解决困难群体的春耕生产难题;搞好农情调度,提早做好抗灾准备;科学安排春耕生产进度,确保不误农时。从4月初开始旱田倒地整地,4月中旬陆续开犁,下旬掀起春播高潮,力争5月上旬结束玉米播种。水田生产计划5月中旬陆续开始插秧,力争实现“不插六月秧”。
吉林市:加强农情调度,狠抓综合协调
吉林市积极克服疫情影响,加强农情调度,狠抓综合协调,不折不扣抓好备春耕工作。
吉林市预计2020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8万公顷,基本与上年持平,其中,玉米50.7万公顷,水稻13.7万公顷,大豆和杂粮约3.6万公顷。播种面积不减,为确保正常年景粮食总产110亿斤打下了基础。
全市农村需要各类种子2.1万吨,现已基本备齐。市农业部门正在积极引导农资经营业户采取网上展销、在线团购、线上订购和线下配送等方式,种子已经开始陆续入户。
吉林市抢早开展农业科技培训,疫情之前就已举办各类培训班406期,培训农民19.37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4.09万份。目前,全市还积极开展网上培训,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传播,推荐适宜种植的30个玉米品种、20个水稻品种和9个大豆品种,推广玉米农机农艺结合、水稻提质增效和大豆玉米间作等20项增产增效技术。
此外,吉林市计划备春耕投入资金28.8亿元,至3月中旬已筹集资金14.5亿元;检修农机具11.3台套;清理秸秆面积9.5万公顷;目前土壤底墒较好,水库蓄水总量高于历年同期水田灌溉,用水可以保证。
四平市:科技助力,政策引导
四平市高度重视备春耕生产工作,农业部门主动站位,早谋划、早部署、早安排,加大惠农政策引导,保障资金物资供给,通过科技助力等多项举措,推进备春耕生产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向前。
四平市重点抓好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等政策的宣传与引导。坚持稳字当头,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指导各地明确种植意向。
2020年,四平市玉米、水稻、大豆等粮食作物面积原则上不作调减,计划面积821.31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玉米计划面积696.03万亩,占比84.7%;水稻计划面积63.28万亩,占比7.7%;大豆计划面积26.33万亩,占比3.2%;其他粮食作物计划面积35.67万亩,占比4.4%。整体计划,能够满足正常年景总体产能。
积极组织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物资,解决好有效供给问题。疫情防控期间,为畅通农资购销渠道,四平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农业农村局、商务局等部门采取开通线下农资销售第一书记专柜、开通线上农资直购平台等科学有效方式,引导农民及时采购,确保不误农时。
为解决好良种、良法、良技配套问题,四平市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线上培训保春耕指导服务,积极开展保护性耕作、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等重大农业集成技术培训,计划落实保护性耕作技术面积360万亩,同比增长23%,继续引领全省该技术发展新方向。 为适应疫情防控形势,四平市市、县两级农业部门充分发挥12316农村热线、12582农信通等平台作用,组织农业专家、乡土人才利用电视、报纸开展访谈、讲座、答疑,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指导农民科学备耕,提高他们备春耕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辽源市:战“疫”情、备春耕、保春种
辽源市紧紧围绕确保稳定农业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盘”,坚持疫情防控和备春耕两不误,全力战“疫”情、备春耕、保春种。
落实生产计划。积极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针对疫情带来的影响,组织农业专家提早研判备春耕形势。大力宣传强农惠农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研究制定了2020年粮食生产种植计划,计划全市农作物种植面积344.85万亩,与去年基本持平。其中,主要作物玉米288万亩、水稻28.9万亩、大豆6.8万亩。
加快种肥入户。针对当前疫情防控实际,依托“小鱼易联”媒介召开专家讨论会,研判备春耕形势。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引导企业和农民通过网上直销、手机微信和快手APP营销等多种方式,开展种子、化肥等农资销售和预定预购,加快推进种肥入户。
不遗余力筹措资金。及时发放农业支持保护资金,推动余粮销售,鼓励引导粮食收储、加工企业等收购主体适时复工,及时调度发布粮食市场价格信息,引导农民及时销售手中余粮,加快余粮变现,提高农民自我筹集资金能力。协调银信部门加快放贷解决备春耕资金缺口。帮助贫困户落实生产计划,解决种肥问题,确保贫困户把地种在“火候”上。
农技指导服务到户。成立了4个指导组开展备春耕生产指导服务。积极转变工作方式方法,充分利用广播、電视、互联网等信息咨询传播载体,通过12316和12582短信平台、微信、快手等新媒体进行农技培训,实现技术指导服务到户。
强化农资市场管理。下发了《2020年全市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严厉查处假冒伪劣农资,净化农资市场,加强农资经营网点备案管理,做到一户一档,确保农资供应货真价实。
加快农机检修。发挥农机技术人员和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的龙头作用,提早保养检修农机具,强化农机安全。
通化市:备春耕抢前抓早
通化市早部署、早准备、早组织,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备耕,科学制定农业生产种植计划,全市农作物计划种植面积379万亩,全力推进农业稳产保供。
保障资金和物资供应。积极组织备耕资金和物资调运储备,全力满足春耕生产需要。截至3月中旬,全市备耕资金已筹集6.29亿元,占计划的65%;种子、化肥储备量达到计划用量的70%,农药、农膜储备量达到计划用量的50%;维修农机具1.25万台。同时,积极指导农资生产企业完善防控措施,加快复工复产。目前,8家种子生产企业已全部恢复生产,年生产种子300万公斤。
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和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行为,净化农资市场,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不受损失。加强农资经营网点备案管理,采取一户一档,确保农资供应货真价实。开辟绿色通道,确保农业生产所需的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运输畅通无阻,保障农资有效供给。
开展线上购、销、训服务。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成669个标准型益农信息社,农民可以通过网络与农资经营商家对接,足不出户选购备耕物资、销售农产品。同时,充分利用12316三农热线、12582短信服务、“易农宝”APP、“智农通”可视农业云平台等,通过电话、短信、视频、微信群等形式,为农民提供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业应用技能培训、农业专家远程技术指导。目前,有数百名在线专家实时为农民解决备春耕遇到的问题。
白山市:特色备耕促进“一谷一城”建设
白山市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紧紧围绕种植业结构调整、强农惠农政策、绿色发展方式等,与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相结合,稳步开展特色备春耕,促进中国绿色有机谷·长白山森林食药城任务落实。
绿色有机备耕,擦亮生态底色。白山市围绕“一谷一城”建设,制定“三早促三保”政策,要求全市上下早宣传,确保政策领会到;早调配,确保春耕物资充足;早协调,确保农用物资物流畅通。为让农民足不出户购买农资,各县(市)区农业部门成立了包保服务队,对各乡镇进行包保服务,由乡镇通过农民微信群向农户提供信息,做到家喻户晓,确保广大农民足不出户就能提前预订到自己所需的农资。
目前,白山全市特色经济作物总面积达到58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40%以上。农药化肥使用量,在2019年的基础上再减半,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2%以上,实现耕地质量居全省前列。全市6个县(市、区)同步启动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建设,打造1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80个绿色基地。以参、蛙、菌、药、菜、牧、果、蜂、渔九大特色产业为主导的大健康产业,占比农业总产值70%以上,绿色现代农业已成为全市“一谷一城”建设主力军。
松原市:打好备耕春耕主动仗
为打好备春耕主动仗,松原市紧紧抓住一个“早”字,早调运、早生产、早帮扶、早筹资、早预测,充分调动农民种植积极性,为农业稳产打下坚实基础,预计今年全市播种面积达1837万亩。
早调运。在疫情严管严控期间,松原市就迅速启动春耕物资调运工作,全力打通运输各环节。对内,开辟“绿色通道”,保障了春耕物资的顺利运输和送达;对外,积极协调省内其他市州和周边地区,对松原春耕物资运输车辆尽可能优先检测、优先放行,累计调运物资32万吨。
早生产。在农用物资生产企业复工复产上给予重点支持,组织市、县两级干部深入企业现场办公指导,全力保障水电气等要素需求,帮助企业紧急招聘人员650人,协调金融机构发放复产贷款10亿元。至3月中旬,14家化肥、柴油等生产企业复产率达92%,预计春耕前可累计生产化肥180万吨、柴油5.5万吨。其中,化肥除自用外,还可调拨40%供应全省乃至东北地区市场。 早帮扶。重点关注贫困群众备春耕情况,逐村走访、逐户摸排,坚持“一村一策、一户一策”,通过“包保部门帮一点、企业资助一点、社会捐助一点”等举措,累计送去化肥、种子等物资1.2万吨,保障了贫困群众都能种上地、种好地。
早筹资。组织中储粮、嘉吉生化等182家粮食收购和深加工企业敞口收购粮食,帮助农民变现备耕资金,共收粮110亿斤,占比达82.7%。提早落实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国、省、市、县四级惠农政策,累计下发资金1.3亿元。积极开展银保担对接活动,协调农联社等12家金融机构发放贷款3.2亿元。
早预测。组织气象部门对春耕期间气象条件、土壤墒情进行研判、制定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春季透雨晚、面临阶段性干旱的实际,着眼于抗旱保春耕、一次性播好种拿全苗,超前安排好大棚育苗、坐水种、打抗旱井、人工影响天气等工作。目前,大棚育苗3万亩。
白城市:疫情防控不松,备耕生产不误
白城市积极组织农资经营企业和农民群众进行备耕生产准备,确保防疫、春耕两不误。
全力做好春耕物资储备。2020年白城市计划使用种子2.77万吨,其中,玉米计划用种9880吨,水稻计划用种10034吨,截至2月末,已储备2万吨,占计划74%;种子已到户11115吨,到户率为40%。计划施用底化肥58.8万标吨,已储备37.2万标吨,占计划的63%;已到户20万标吨,到户率34%。计划使用农药1650吨,已储备960吨,占计划用量的58%;已到户381吨,到户率23%。计划使用农膜9780吨,已储备6608吨,占计划用量的68%;已到户4170吨,到户率42%。随着农资“绿色通道”的开通,农资产品将陆续进入白城市,能够满足春耕需求,为确保春季农业生产全面有序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保障生产资金充足。白城市备春耕计划需用资金34.6亿元,已筹集资金18.42亿元,占计划需用资金的53%。后期通过农民自筹和农商行、建行等银信部门贷款,春耕生产资金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做好春季农用机械检修。全市拖拉机和农机具需检修17.76万台套,已检修10.6万台套,占应检修的60%。
延边州:抢抓农时备春耕
延边州积极应对农资生产、供应高峰期出现延迟,农资供应期缩短等给备春耕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网上技术指导,全力保障备春耕工作顺利进行。
延边州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尊重农民意愿为前提,大力发展马铃薯、苏子、杂粮杂豆等作物。充分利用延边白力王面业有限公司小麦加工能力,大力发展小麦订单农业,鼓励农户扩大小麦种植面积,落实春小麦面积500公顷以上。依托延边州山区资源优势,发展油用芍药、元宝枫、非林地人参等特色经济作物5000公顷以上,打造生态特色产业基地。预计全州农作物播种面积41.1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面积38.9万公顷。
针对疫情期间备春耕物资到户率偏低、农户购买农资难问题,延边州开通农民卖粮、农资运输、蔬菜销售绿色通道,引导农资企业加强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储备,通过网上直销、手机微信等多种购销方式,组织农资经销企业配送种子、化肥等农资,满足农户备春耕物资需求。协调金融部门开通绿色信贷通道,目前共发放担保贷款3亿元。
疫情防控期间,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积极转变技术指导方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传播载体破解农业技术培训难题,实现了足不出户防疫情、学农技、助春耕。目前,全州农作物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备春耕物资货源充足,农资价格稳定。
公主岭市:三早落实备春耕
针对当前疫情,公主岭市实施“三早”备春耕,为粮食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种植计划早落实。今年公主岭市种植结构调整以稳粮、减豆、增加经济作物为重点,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优化作物品质,增加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益。计划粮食作物面积456.7万亩,其中,普通玉米面积423.5万亩,比去年增加5.4万亩;水稻面积15.99万亩;大豆面积7万亩,比去年较少5万亩;鲜食玉米6万亩,比去年增加0.9万亩;马铃薯面积2万亩,比去年减少2万亩;其他杂粮杂豆等作物2.21万亩,比去年减少0.2万亩;蔬菜等其他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5.1万亩,比去年增加3.5万亩。
资金物资早落实。及时发放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资金,组织农民抓紧筹集备耕资金,引导农民适时售粮变现,提高农民自我筹集资金能力。积极协调银信部门加快放贷,解决备春耕资金缺口。摸清物资需求,保障物资到位。全市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保有量达到5万台,配套农具达到9.8万台套。
市场监管早落实。春节前,公主岭市组织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公安局等部门开展了农资市场联合检查,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劣种子、无证生产经营、未审先推、经营违禁高毒农药、肥料成分不足等违法行为,规范了农资市场经营,切实保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梅河口市:抓农时,备春耕
根据疫情发展形势和农时不等人的现实情况,梅河口市提高思想认识,抢抓机遇,抢抓农时,高标准、高质量地抓好备春耕生产工作,确保疫情防控和备春耕生产工作两不误,为实现2020年农业丰收打好基础。
为确保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基本稳定,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宣传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全市计划落实水稻绿优米面积约3万公顷、优质玉米面积约6.1万公顷、高油大豆面积约1333公顷、薯类面积约667公顷。随着天气转暖,各乡镇水稻种植户正忙着筛床土、平地、扣棚,为培育秧苗做准备。
为尽快帮助农民回笼资金,市农业部门引导农民适时销售手中余粮,提高自我筹集资金能力,并由市农业农村局牵头组织召开“政银企助春耕”对接会,协调解决农资经营业户贷款需求事宜,市财政和农担公司通过贷款贴息方式分别给予农资经营业户50%贴息扶持,农资经营业户零利息贷款,为解决备春耕生产资金缺口问题提供坚实保障。同时,市财政部门加大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力度,争取早日将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资金发放到户。
2020年,全市春耕生产需农作物种子约3250吨、化肥约69500吨、农药约700吨、农膜约650吨。梅河口市充分发挥梅河口“七种精神”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因素,加强沟通协调,做好余缺調剂,保障农资货源充足、品种齐全。通过企业送货上门、镇村定点错峰采购、电商网上购买等多种方式,确保在春耕生产工作开始前将所需农资全部下摆到户。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抓好粮食生产和春耕生产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备春耕、勤劳耕沃土,必将为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雷 博
作为国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年初以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的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早动员、早安排、早落实,有力推进全省备春耕生产的扎实开展。
针对今年的备春耕生产形勢,省委、省政府出台系列扶持政策,指导支持全省各地备春耕生产。近日,我省又出台了《进一步确保粮食生产和安全及扩大“菜篮子”产品生产政策措施》,针对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等5个方面,提出了26条政策措施,重点支持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特别是产粮大县全力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保障粮食等主要产品供给。同时,以2019年为基数,向全省市、县下达粮食播种面积指导性计划指标,要求全省各地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今年粮食播种面积不减少,努力夯实粮食生产安全基础。
省农业农村厅先后印发《关于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统筹抓好当前备春耕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应对当前疫情做好春耕农作物大田种子保障工作的指导性意见》等文件,组织指导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为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奠定坚实基础。同时,省农业农村厅还成立了春耕物资保供组,并与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交通运输厅、市场监督厅、供销合作社等部门建立了春耕农资保供工作协同机制,重点抓好农资生产和市场余缺调剂,为163个种子、农药、肥料生产经营企业开具农资保供企业资质证明,极大地方便了农资下乡进村入户。
通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今年我省春耕生产农资十分充裕,能够确保满足供应。
长春市:备春耕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长春市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农业生产工作,积极做好备春耕各项工作。
2020年长春市粮食作物计划播种面积1890.7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大豆和杂粮杂豆面积将有所增加。2月初长春市就制定下发了《关于长春市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当前农业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了10条具体措施,同时制定下发《2020年长春市主要农作物主推品种指导意见》,指导各地制订落实种植计划。
2020年长春市备春耕生产计划投入资金51.4亿元,截至2月末已筹集33.7亿元,协调农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门加大支农力度,解决备春耕生产资金缺口问题,并积极组织粮食入库。同时,搞好农资调度,积极组织货源,加强农技指导,落实重大技术。年前大规模组织开展冬春科技培训,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977期,培训10.5万人次,印发各类宣传资料55.13万份。年后在应对疫情防控的同时,创新培训指导方式,开展农技“云课堂”助力农民“线上备耕”。
长春市还积极落实帮扶措施,解决困难群体的春耕生产难题;搞好农情调度,提早做好抗灾准备;科学安排春耕生产进度,确保不误农时。从4月初开始旱田倒地整地,4月中旬陆续开犁,下旬掀起春播高潮,力争5月上旬结束玉米播种。水田生产计划5月中旬陆续开始插秧,力争实现“不插六月秧”。
吉林市:加强农情调度,狠抓综合协调
吉林市积极克服疫情影响,加强农情调度,狠抓综合协调,不折不扣抓好备春耕工作。
吉林市预计2020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8万公顷,基本与上年持平,其中,玉米50.7万公顷,水稻13.7万公顷,大豆和杂粮约3.6万公顷。播种面积不减,为确保正常年景粮食总产110亿斤打下了基础。
全市农村需要各类种子2.1万吨,现已基本备齐。市农业部门正在积极引导农资经营业户采取网上展销、在线团购、线上订购和线下配送等方式,种子已经开始陆续入户。
吉林市抢早开展农业科技培训,疫情之前就已举办各类培训班406期,培训农民19.37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4.09万份。目前,全市还积极开展网上培训,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传播,推荐适宜种植的30个玉米品种、20个水稻品种和9个大豆品种,推广玉米农机农艺结合、水稻提质增效和大豆玉米间作等20项增产增效技术。
此外,吉林市计划备春耕投入资金28.8亿元,至3月中旬已筹集资金14.5亿元;检修农机具11.3台套;清理秸秆面积9.5万公顷;目前土壤底墒较好,水库蓄水总量高于历年同期水田灌溉,用水可以保证。
四平市:科技助力,政策引导
四平市高度重视备春耕生产工作,农业部门主动站位,早谋划、早部署、早安排,加大惠农政策引导,保障资金物资供给,通过科技助力等多项举措,推进备春耕生产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向前。
四平市重点抓好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等政策的宣传与引导。坚持稳字当头,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指导各地明确种植意向。
2020年,四平市玉米、水稻、大豆等粮食作物面积原则上不作调减,计划面积821.31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玉米计划面积696.03万亩,占比84.7%;水稻计划面积63.28万亩,占比7.7%;大豆计划面积26.33万亩,占比3.2%;其他粮食作物计划面积35.67万亩,占比4.4%。整体计划,能够满足正常年景总体产能。
积极组织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物资,解决好有效供给问题。疫情防控期间,为畅通农资购销渠道,四平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农业农村局、商务局等部门采取开通线下农资销售第一书记专柜、开通线上农资直购平台等科学有效方式,引导农民及时采购,确保不误农时。
为解决好良种、良法、良技配套问题,四平市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线上培训保春耕指导服务,积极开展保护性耕作、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等重大农业集成技术培训,计划落实保护性耕作技术面积360万亩,同比增长23%,继续引领全省该技术发展新方向。 为适应疫情防控形势,四平市市、县两级农业部门充分发挥12316农村热线、12582农信通等平台作用,组织农业专家、乡土人才利用电视、报纸开展访谈、讲座、答疑,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指导农民科学备耕,提高他们备春耕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辽源市:战“疫”情、备春耕、保春种
辽源市紧紧围绕确保稳定农业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盘”,坚持疫情防控和备春耕两不误,全力战“疫”情、备春耕、保春种。
落实生产计划。积极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针对疫情带来的影响,组织农业专家提早研判备春耕形势。大力宣传强农惠农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研究制定了2020年粮食生产种植计划,计划全市农作物种植面积344.85万亩,与去年基本持平。其中,主要作物玉米288万亩、水稻28.9万亩、大豆6.8万亩。
加快种肥入户。针对当前疫情防控实际,依托“小鱼易联”媒介召开专家讨论会,研判备春耕形势。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引导企业和农民通过网上直销、手机微信和快手APP营销等多种方式,开展种子、化肥等农资销售和预定预购,加快推进种肥入户。
不遗余力筹措资金。及时发放农业支持保护资金,推动余粮销售,鼓励引导粮食收储、加工企业等收购主体适时复工,及时调度发布粮食市场价格信息,引导农民及时销售手中余粮,加快余粮变现,提高农民自我筹集资金能力。协调银信部门加快放贷解决备春耕资金缺口。帮助贫困户落实生产计划,解决种肥问题,确保贫困户把地种在“火候”上。
农技指导服务到户。成立了4个指导组开展备春耕生产指导服务。积极转变工作方式方法,充分利用广播、電视、互联网等信息咨询传播载体,通过12316和12582短信平台、微信、快手等新媒体进行农技培训,实现技术指导服务到户。
强化农资市场管理。下发了《2020年全市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严厉查处假冒伪劣农资,净化农资市场,加强农资经营网点备案管理,做到一户一档,确保农资供应货真价实。
加快农机检修。发挥农机技术人员和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的龙头作用,提早保养检修农机具,强化农机安全。
通化市:备春耕抢前抓早
通化市早部署、早准备、早组织,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备耕,科学制定农业生产种植计划,全市农作物计划种植面积379万亩,全力推进农业稳产保供。
保障资金和物资供应。积极组织备耕资金和物资调运储备,全力满足春耕生产需要。截至3月中旬,全市备耕资金已筹集6.29亿元,占计划的65%;种子、化肥储备量达到计划用量的70%,农药、农膜储备量达到计划用量的50%;维修农机具1.25万台。同时,积极指导农资生产企业完善防控措施,加快复工复产。目前,8家种子生产企业已全部恢复生产,年生产种子300万公斤。
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和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行为,净化农资市场,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不受损失。加强农资经营网点备案管理,采取一户一档,确保农资供应货真价实。开辟绿色通道,确保农业生产所需的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运输畅通无阻,保障农资有效供给。
开展线上购、销、训服务。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成669个标准型益农信息社,农民可以通过网络与农资经营商家对接,足不出户选购备耕物资、销售农产品。同时,充分利用12316三农热线、12582短信服务、“易农宝”APP、“智农通”可视农业云平台等,通过电话、短信、视频、微信群等形式,为农民提供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业应用技能培训、农业专家远程技术指导。目前,有数百名在线专家实时为农民解决备春耕遇到的问题。
白山市:特色备耕促进“一谷一城”建设
白山市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紧紧围绕种植业结构调整、强农惠农政策、绿色发展方式等,与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相结合,稳步开展特色备春耕,促进中国绿色有机谷·长白山森林食药城任务落实。
绿色有机备耕,擦亮生态底色。白山市围绕“一谷一城”建设,制定“三早促三保”政策,要求全市上下早宣传,确保政策领会到;早调配,确保春耕物资充足;早协调,确保农用物资物流畅通。为让农民足不出户购买农资,各县(市)区农业部门成立了包保服务队,对各乡镇进行包保服务,由乡镇通过农民微信群向农户提供信息,做到家喻户晓,确保广大农民足不出户就能提前预订到自己所需的农资。
目前,白山全市特色经济作物总面积达到58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40%以上。农药化肥使用量,在2019年的基础上再减半,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2%以上,实现耕地质量居全省前列。全市6个县(市、区)同步启动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建设,打造1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80个绿色基地。以参、蛙、菌、药、菜、牧、果、蜂、渔九大特色产业为主导的大健康产业,占比农业总产值70%以上,绿色现代农业已成为全市“一谷一城”建设主力军。
松原市:打好备耕春耕主动仗
为打好备春耕主动仗,松原市紧紧抓住一个“早”字,早调运、早生产、早帮扶、早筹资、早预测,充分调动农民种植积极性,为农业稳产打下坚实基础,预计今年全市播种面积达1837万亩。
早调运。在疫情严管严控期间,松原市就迅速启动春耕物资调运工作,全力打通运输各环节。对内,开辟“绿色通道”,保障了春耕物资的顺利运输和送达;对外,积极协调省内其他市州和周边地区,对松原春耕物资运输车辆尽可能优先检测、优先放行,累计调运物资32万吨。
早生产。在农用物资生产企业复工复产上给予重点支持,组织市、县两级干部深入企业现场办公指导,全力保障水电气等要素需求,帮助企业紧急招聘人员650人,协调金融机构发放复产贷款10亿元。至3月中旬,14家化肥、柴油等生产企业复产率达92%,预计春耕前可累计生产化肥180万吨、柴油5.5万吨。其中,化肥除自用外,还可调拨40%供应全省乃至东北地区市场。 早帮扶。重点关注贫困群众备春耕情况,逐村走访、逐户摸排,坚持“一村一策、一户一策”,通过“包保部门帮一点、企业资助一点、社会捐助一点”等举措,累计送去化肥、种子等物资1.2万吨,保障了贫困群众都能种上地、种好地。
早筹资。组织中储粮、嘉吉生化等182家粮食收购和深加工企业敞口收购粮食,帮助农民变现备耕资金,共收粮110亿斤,占比达82.7%。提早落实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国、省、市、县四级惠农政策,累计下发资金1.3亿元。积极开展银保担对接活动,协调农联社等12家金融机构发放贷款3.2亿元。
早预测。组织气象部门对春耕期间气象条件、土壤墒情进行研判、制定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春季透雨晚、面临阶段性干旱的实际,着眼于抗旱保春耕、一次性播好种拿全苗,超前安排好大棚育苗、坐水种、打抗旱井、人工影响天气等工作。目前,大棚育苗3万亩。
白城市:疫情防控不松,备耕生产不误
白城市积极组织农资经营企业和农民群众进行备耕生产准备,确保防疫、春耕两不误。
全力做好春耕物资储备。2020年白城市计划使用种子2.77万吨,其中,玉米计划用种9880吨,水稻计划用种10034吨,截至2月末,已储备2万吨,占计划74%;种子已到户11115吨,到户率为40%。计划施用底化肥58.8万标吨,已储备37.2万标吨,占计划的63%;已到户20万标吨,到户率34%。计划使用农药1650吨,已储备960吨,占计划用量的58%;已到户381吨,到户率23%。计划使用农膜9780吨,已储备6608吨,占计划用量的68%;已到户4170吨,到户率42%。随着农资“绿色通道”的开通,农资产品将陆续进入白城市,能够满足春耕需求,为确保春季农业生产全面有序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保障生产资金充足。白城市备春耕计划需用资金34.6亿元,已筹集资金18.42亿元,占计划需用资金的53%。后期通过农民自筹和农商行、建行等银信部门贷款,春耕生产资金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做好春季农用机械检修。全市拖拉机和农机具需检修17.76万台套,已检修10.6万台套,占应检修的60%。
延边州:抢抓农时备春耕
延边州积极应对农资生产、供应高峰期出现延迟,农资供应期缩短等给备春耕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网上技术指导,全力保障备春耕工作顺利进行。
延边州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尊重农民意愿为前提,大力发展马铃薯、苏子、杂粮杂豆等作物。充分利用延边白力王面业有限公司小麦加工能力,大力发展小麦订单农业,鼓励农户扩大小麦种植面积,落实春小麦面积500公顷以上。依托延边州山区资源优势,发展油用芍药、元宝枫、非林地人参等特色经济作物5000公顷以上,打造生态特色产业基地。预计全州农作物播种面积41.1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面积38.9万公顷。
针对疫情期间备春耕物资到户率偏低、农户购买农资难问题,延边州开通农民卖粮、农资运输、蔬菜销售绿色通道,引导农资企业加强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储备,通过网上直销、手机微信等多种购销方式,组织农资经销企业配送种子、化肥等农资,满足农户备春耕物资需求。协调金融部门开通绿色信贷通道,目前共发放担保贷款3亿元。
疫情防控期间,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积极转变技术指导方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传播载体破解农业技术培训难题,实现了足不出户防疫情、学农技、助春耕。目前,全州农作物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备春耕物资货源充足,农资价格稳定。
公主岭市:三早落实备春耕
针对当前疫情,公主岭市实施“三早”备春耕,为粮食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种植计划早落实。今年公主岭市种植结构调整以稳粮、减豆、增加经济作物为重点,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优化作物品质,增加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益。计划粮食作物面积456.7万亩,其中,普通玉米面积423.5万亩,比去年增加5.4万亩;水稻面积15.99万亩;大豆面积7万亩,比去年较少5万亩;鲜食玉米6万亩,比去年增加0.9万亩;马铃薯面积2万亩,比去年减少2万亩;其他杂粮杂豆等作物2.21万亩,比去年减少0.2万亩;蔬菜等其他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5.1万亩,比去年增加3.5万亩。
资金物资早落实。及时发放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资金,组织农民抓紧筹集备耕资金,引导农民适时售粮变现,提高农民自我筹集资金能力。积极协调银信部门加快放贷,解决备春耕资金缺口。摸清物资需求,保障物资到位。全市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保有量达到5万台,配套农具达到9.8万台套。
市场监管早落实。春节前,公主岭市组织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公安局等部门开展了农资市场联合检查,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劣种子、无证生产经营、未审先推、经营违禁高毒农药、肥料成分不足等违法行为,规范了农资市场经营,切实保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梅河口市:抓农时,备春耕
根据疫情发展形势和农时不等人的现实情况,梅河口市提高思想认识,抢抓机遇,抢抓农时,高标准、高质量地抓好备春耕生产工作,确保疫情防控和备春耕生产工作两不误,为实现2020年农业丰收打好基础。
为确保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基本稳定,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宣传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全市计划落实水稻绿优米面积约3万公顷、优质玉米面积约6.1万公顷、高油大豆面积约1333公顷、薯类面积约667公顷。随着天气转暖,各乡镇水稻种植户正忙着筛床土、平地、扣棚,为培育秧苗做准备。
为尽快帮助农民回笼资金,市农业部门引导农民适时销售手中余粮,提高自我筹集资金能力,并由市农业农村局牵头组织召开“政银企助春耕”对接会,协调解决农资经营业户贷款需求事宜,市财政和农担公司通过贷款贴息方式分别给予农资经营业户50%贴息扶持,农资经营业户零利息贷款,为解决备春耕生产资金缺口问题提供坚实保障。同时,市财政部门加大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力度,争取早日将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资金发放到户。
2020年,全市春耕生产需农作物种子约3250吨、化肥约69500吨、农药约700吨、农膜约650吨。梅河口市充分发挥梅河口“七种精神”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因素,加强沟通协调,做好余缺調剂,保障农资货源充足、品种齐全。通过企业送货上门、镇村定点错峰采购、电商网上购买等多种方式,确保在春耕生产工作开始前将所需农资全部下摆到户。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抓好粮食生产和春耕生产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备春耕、勤劳耕沃土,必将为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雷 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