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批评角度解读《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x5528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扬·马特尔在其畅销小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书中,进行了大量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环境的描写,体现了少年派通过远离现代文明的生存体验而逐步形成的人与自然是一个生态整体的生态观。在人与自然矛盾不断升级、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的今天,从生态批评理论角度解读扬·马特尔《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这部作品中所蕴含的生态思想,可以提醒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关键词:人与动物 人与自然 生态批评 生态思想
  加拿大作家扬·马特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问世就畅销全球,其销量超过千万册,被翻译为了四十多种语言,在全球都备受推崇。本书还收获了英国布克奖、德国国家图书大奖等六项国际大奖,在文学界得到了高度的肯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被誉为当代经典小说之一。它还被列入了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等欧美国家高中生必读书目之一,小说改编的电影也颇为成功,获得了多项奥斯卡大奖,增加了其知名度与影响力。在中国,《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也拥有大量的忠实读者,颇受欢迎。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讲述了十六岁的印度少年派与一只孟加拉虎理查德·帕克,在太平洋上漂流227天里面的殊死搏斗与和谐相处,并且最后获得重生的传奇经历。很多读者把《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看作是一本包含了成长、探险、生存、奇迹、希望和信仰等元素的奇幻冒险小说,也有许多的专家学者从宗教内涵的角度深入探讨并研究了该部作品,但是大多数人忽略了这本书所蕴含的生态意义。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去解读这本著作,可以发现作者通过主角派逐步构建起了属于自己的生态观,即人与自然万物本是相互联系的一个生态整体,因此我们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一味地索取、破坏和控制,从而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的生态整体圈,才有益于人类和自然共同的长远的发展。
  一、生态批评概述
  很多人对于文学的生态批评有着误解,认为其理论似乎是简单地把生态学和文学批评结合起来即可,事实上文学批评家们确实是从生态学得到了灵感,但生态批评的真正概念只是借鉴了生态学基本的生态思想去深入解读文学作品中蕴含的生态内涵。最广为接受的对于生态批评的定义出自于彻瑞尔·格劳特菲尔蒂《生态批评读本》导言,她说生态批评是“对文学与自然环境之关系的研究”。
  人们普遍认为生态文学开端的标志是蕾切尔·卡森于1962年发表的《寂静的春天》,诚然,该作品确实影响力较大,并且为唤醒读者的生态意识起到了启蒙的作用。但事实上“生态批评”这个词第一次出现是在美国生态文学批评家威廉·鲁克特《文学和生态学:生态批评的尝试》一文中。到了1992年,伴随着文学与环境研究协会的成立,生态批评正式成为一种文学流派。随后,生态批评迅速发展,很多优秀的作品和生态批评学家应运而生,如劳伦斯·布依尔的《环境想象:梭罗、自然写作与美国文学的形成》(1996),乔纳森·贝特的《大地之歌》(2000),《浪漫的生态:华兹华斯与生态传统》等。随着工业的发展以及生态危机的日益加重,生态批评也流传到了世界各地,我国各界人士也开始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在文学界涌现了大量优秀的生态批评学者、学术论文和研究著作,较有影响力的是厦门大学王诺教授的生态批评文学团队,他们的著作和论文对中国的生态文学和生态批评研究者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少年派生态观的形成过程
  第一阶段,初步形成带有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观。
  这部作品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印度本地治理的一家动物园里面。少年派在十六岁之前对于自然尤其是动物的认识基本来自于这个动物园。在小说的开头,作者借用派的口吻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这所动物园里面的美好,包括葱郁的树木、优雅的藤蔓、可爱的小动物和雄壮的大型动物等等。从作者描写这些场景中所用到的各种溢美之词可以看出,主人公少年派对自然界尤其是动物的喜爱,但是我们也可以从中发现派以及当时绝大多数人的一种主流思想,即由人类饲养的动物在生活环境和生存空间方面是远远优于自然世界的动物的,这是一种典型的带有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观。
  自工业革命之后,人类挖掘了自身改造自然的巨大潜能,进而为了自身利益,超出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无休止地索取和进行所谓的征服。而后逐步形成了以人類为中心的现代文明,认为人类可以主宰自然,是自然的主人,也把自然界的植物和动物都当作了可支配资源和弱势群体。因此,在故事发生的那个年代,人类普遍认为,动物园里面的动物生活更加优渥,因为他们不用面对像自然世界动物那样的恶劣生存环境,至少不用担忧吃食和生命安危,少年派就是成长在这样一种生态环境和思想氛围中的。
  从故事的开头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派很热爱自然,也很热爱自然界的动物,并且派与父亲也把这些动物照料得很好,但这虽然使它们没有了自然世界中为了生存所必要的生杀,却也被剥削了生活的自由权,让它们完全被人类和人类的贪念所支配着。因此,虽然从小与自然界的动物亲密接触,也形成了较为良好的关系,但是本质上来说,派对动物的认知与喜爱都是基于人类中心主义的。所以,在齐姆楚姆号邮轮沉没之前,派在工业生产环境的大背景下以及在与动物园里的动物长期相处中,初步形成了带有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观。
  第二阶段,通过与自然关系的转变形成了人与自然是一个生态整体的生态观。
  故事的第二个阶段,派由于齐姆楚姆号邮轮的沉没,从而被迫踏上了远离现代文明社会的海上漂流之旅,而旅途中只有一个同伴,一只名为理查德·帕克的孟加拉虎。在整个太平洋上的漂流过程中,作者通过大量地描写派与自然环境、老虎的矛盾冲突,到逐步适应自然环境并与老虎和谐共处,最后对老虎的不舍与感恩,体现了主角派在经历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之后形成了彼此相互联系的生态整体的观念,从而表达了作者提倡人与自然应当和谐共处、共同创造美好生态环境的生态思想。
  人类现代文明的象征之一远洋巨轮,征服了原本浩淼无边的大洋,但在这部作品中巨轮齐姆楚姆号却沉没了,只剩下一只原始的“方舟”,这隐喻了在第一次工作革命时人类所面临的严重的生态危机。危机中的三个因素分别是派、孟加拉虎理查德·帕克和大海。派代表着人类,理查德·帕克代表了自然界的动物,而大海既是前二者危机发生的场所,也是他们共同生存的生态环境。作品的主体部分,作者花了大量笔墨来描述这三个因素的关系的变化和形成。
其他文献
摘 要:鲁迅以自叙传性质的切身体验叙写儿时教育情状,由此延伸出传统而时新的教育命题。教师该如何施教?应具备怎样的品与学?施教效果该如何检验?这一系列教育命题都得以文学直感的方式做出或逆向或正向的回答,进而引发社会对于读书、教书、写书等时代问题的深切思考。  关键词:儿时教育 鲁迅叙写 教育与文学  鲁迅对儿时教育多有叙写。中国孩子认识鲁迅多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始。这篇写于1926年9月18日的
摘 要:自西蜀、南唐以来,词的香艳传统使它更多地带有女性化的特点,而词史上普遍出现的“男子而作闺音”的现象,说明词非常适合表现女性的生活及其思想感情。然而,清以前的女词人甚少,唯易安居士在中国古代词坛上一枝独秀。词坛上巾帼群体的形成是在清朝,其中较著名的有徐灿、顾太清、吴藻、吕碧城、熊琏等。本文将从吴藻和熊琏两位女词人的生平经历、词作感情、词作风格三方面来进行研究。  关键词:吴藻 熊琏 红颜薄命
摘 要:商晚筠是马来西亚华文文坛的一位重要女作家,她创作于留台时期的短篇小说《痴女阿莲》刻画了一位重要的女性形象——阿莲。她笔下的阿莲具有痴傻善良、倔强自卑、向往自由和找寻自我四个方面的特征。阿莲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与三个因素息息相关,即作者自身的经历、小说的时代因素和作者对女性命运的再认识。  关键词:商晚筠 《痴女阿莲》 阿莲  在马来西亚华文文坛上有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商晚筠,她是最早获得台湾
摘要:2005年豫剧版《红旗渠》与2011年话剧版《红旗渠》在戏剧矛盾特性、结构特征、艺术蕴藉等方面具有比较研究的价值。  关键词:《红旗渠》戏剧研究  豫剧版《红旗渠》与话剧版《红旗渠》是在河南省林县引漳河水造渠的真实事件上所进行的艺术改编。近年来,对红旗渠的研究常见于宣传红旗渠精神,而对红旗渠文学价值挖掘较少。笔者将基于文学价值的角度,从不同层面,对以上两个剧作做比较研究。戏剧与戏曲的界限一直
摘要:《诗经》中的“何”有本用和借用两种用法:“背负;承担”义是本用;“什么;怎么;为什么”等疑问代词,是假借。  关键词:诗经 何 动词 疑问代词  现代汉语中的“何”是疑问代词,没有“承担;背负”义,表示“承担;背负”这个意思用“荷”,如“负荷”“持枪荷弹”“电荷”,读作“he”。文言文中,读者更习惯于“荷”是“承担;背负”义,如“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论语·微子第十八》),在这
摘 要: 阿城的小说《棋王》作为“寻根文学”的先声,一方面代表着对传统文化的再发现,另一方面却又隐藏着一种“文化失落”的轨迹。从小说人物倪斌的形象切入,这种轨迹表现为“高雅文化”与“生存文化”在斗争中迈入命运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高雅文化”对自身特性的苦苦坚守;第二阶段是“高雅文化”对“生存文化”的妥协与融合;第三阶段是“高雅文化”被异化而遗弃。通过这三个阶段,斗争最终以“高雅文化”走向“文化失
摘 要:《台湾通史》是我国一部地区性的通史。著名爱国人士连横沿袭《史记》的体例,以纪传体的笔法,记载台湾自隋大业元年,到清光绪二十一年割台止。他以《台湾通史》保存中华民族的文化和精神,“略仿龙门之法”,承继祖国正史之通用体例,书写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一脉相承的华夏文化,将强烈的家国情怀浓缩在1290年史实的书写之中,因而被誉为“台湾的司马迁”。  关键词:连横 《台湾通史》 家国书写 正史 华夏文化
摘要:《试论蘑菇痴儿》是彼得·汉德克在2013年出版的新作。本文尝试通过分析《试论蘑菇痴儿》中“寻找”母题,认为寻找蘑菇这一过程,体现着自我的构建以及对自我与世界关系的反思。这种从理性地寻找蘑菇,到自我封闭与完美世界的建立,再到自我感知的不断加深,最后由“我”出发去感知世界的过程,正是自我渐进性成长的体现。  关键词:蘑菇 寻找 自我 感知  一、引言  “寻找”是汉德克作品中一个永恒的母题。从《
许多人对中国诗歌和诗人的记忆还停留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似乎到北岛、顾城、舒婷、海子那里就结束了。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在普通大众的心目中,中国诗坛复归沉寂,诗人和诗歌好像从视野中消失了,失忆一般,成了一片空白。随之而来的碎片化、商品化和多元文化的气息,在影响人们生活和认识世界方式的同时,也导致了诗歌主流形态的松弛与崩塌。正是在那个诗歌秩序遭受冲击、毁坏与重建的时代,李尚朝开始了他的诗歌创作,并
摘 要: 范小青的小说《灭籍记》为我们展现了一段特殊历史时期下小人物的人生际遇。本文以小说中两位主要女性人物的人生轨迹和人格之变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生存困境和个人选择对人性和命运的影响,从而引发更多关于人性与命运相互关系与影响的反思。  关键词:范小青 《灭籍记》 生存困境 人性展现  《灭籍记》是苏州作家范小青近年出版的作品。这部作品采用现实与虚幻、真实与虚假相结合的叙事风格,用诙谐、戏谑、简练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