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在于教给学生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者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也就是《新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
一、在语文教学中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新课标》十分强调体验和感悟,在体验和感悟中受到“熏陶感染”,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学内容的价值观导向。要把“熏陶感染”落到实处,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1.把自己当作一把火,点燃学生心中的火。语文课程,要使学生有感悟,教师首先要有感悟;要使学生能体验,教师首先要能体验;要使学生受感动,教师首先要受感动。只有当教师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热情洋溢、激情四射的时候,学生才能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但这里并非以往那种“教师是一根红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的以燃完烧尽自己来给予学生所谓感悟的“奉献”方式,而是以教师的热情、真情、激情这一火把,点燃学生心中的火,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不同层次去碰撞出体验的火花,让学生各自拥有一片独特的光明,而不是教师的“无私”赐予。这样的感悟、体验才是真实的,才是永恒的,甚至是终生的、可升华为价值观的体验。
2.领進书海,让学生与作者交流。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是的,优秀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较高的艺术水准。读了这些书我们就能很形象地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样的人生是有价值的人生,什么样的感情是美好的感情……在得到精神陶冶的同时还会明白,什么样的文章才是真正出色的文章。在阅读优秀作品的时候,我们接受了作者的思想,聆听了他们的教诲,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精神领域受到一种隐性的、长效的、综合的影响。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始终要明白,自己不是在教导学生、控制学生,只是通过种种优秀的作品与学生共同构建一个活泼的、开阔的语文实践平台,在这一平台上与学生共享知识的财富。教学中,不要告诉和训诫学生什么是理性知识,而是推荐、提供一些优秀的作品,让学生作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去感觉、去领悟、去精思、去玩味。激励学生自信地学,自主地学,自觉地学。让学生与作者对话,通过阅读畅游上下五千年,驰骋十万八千里,结交有志之士,领略世界风光,探索宇宙奥秘。
二、在语文实践中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
强调语文的实践性,是《新课标》的一个新理念。探究学习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语文实践,体验与感悟也是语文实践,积累与运用还是语文实践。语文实践无所不在,无处不有。要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经历过程与方法,逐步提高语文素养。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清醒地意识到教师的讲,讲不来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靠的是语文实践。在我校“问题——自读”模式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课堂上,笔者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只在关键处、疑难处加以点拨、启发。教学《索溪峪的“野”》时,在复习已学过的写景的文章《桂林山水》、《迷人的张家界》后,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查找的有关索溪峪材料,让学生对索溪峪有感性的认识;接着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然后品读喜欢的段落,领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最后,让学生边看画面边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使景和文结合,文和情结合,情和人结合。在学文的同时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语感的培养、审美能力的熏陶。课外鼓励学生“从无字句处读书”,多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多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力求做到“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相等”。不是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吗?
三、在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中贯彻知识与能力目标
王尚文先生指出:“具体到语文课程,它正是通过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这是有别于其他课程的特殊途径,使其成为人的灵魂的教育的。在上个世纪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舍人文而求语文,那当然是缘木求鱼。因为语言文字的运用绝不仅仅是语文的知识、技能、技巧的问题,而是和思想、情感、个性等人文因素密不可分的。语文素养和人文具有深刻的相关性。但矫枉不能过正,舍语文而求人文,同样也有语文、人文两失的危险。”我们的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要自觉、坚决地摒弃的是机械的、被动的接受学习,所以,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还是需要的。
在教学实践中,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进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就能达到语文、人文两不误。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经常组织学生课前交流预习材料,课中交流学习方法,课后比一比谁懂得更多,记得更牢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同时还让学生进行读读背背的训练。语文素养的培养没有一定量的积累,是很难有质的飞跃的。
语文教学不仅是教学生学习一篇篇文章,围绕课文读读、议议、写写、练练,也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爱语文的感情、用语文的习惯,体现情感态度的价值观目标;语文教学应该是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相结合,真正把三维目标落到实处,让它们相辅相承,共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在语文教学中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新课标》十分强调体验和感悟,在体验和感悟中受到“熏陶感染”,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学内容的价值观导向。要把“熏陶感染”落到实处,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1.把自己当作一把火,点燃学生心中的火。语文课程,要使学生有感悟,教师首先要有感悟;要使学生能体验,教师首先要能体验;要使学生受感动,教师首先要受感动。只有当教师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热情洋溢、激情四射的时候,学生才能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但这里并非以往那种“教师是一根红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的以燃完烧尽自己来给予学生所谓感悟的“奉献”方式,而是以教师的热情、真情、激情这一火把,点燃学生心中的火,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不同层次去碰撞出体验的火花,让学生各自拥有一片独特的光明,而不是教师的“无私”赐予。这样的感悟、体验才是真实的,才是永恒的,甚至是终生的、可升华为价值观的体验。
2.领進书海,让学生与作者交流。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是的,优秀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较高的艺术水准。读了这些书我们就能很形象地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样的人生是有价值的人生,什么样的感情是美好的感情……在得到精神陶冶的同时还会明白,什么样的文章才是真正出色的文章。在阅读优秀作品的时候,我们接受了作者的思想,聆听了他们的教诲,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精神领域受到一种隐性的、长效的、综合的影响。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始终要明白,自己不是在教导学生、控制学生,只是通过种种优秀的作品与学生共同构建一个活泼的、开阔的语文实践平台,在这一平台上与学生共享知识的财富。教学中,不要告诉和训诫学生什么是理性知识,而是推荐、提供一些优秀的作品,让学生作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去感觉、去领悟、去精思、去玩味。激励学生自信地学,自主地学,自觉地学。让学生与作者对话,通过阅读畅游上下五千年,驰骋十万八千里,结交有志之士,领略世界风光,探索宇宙奥秘。
二、在语文实践中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
强调语文的实践性,是《新课标》的一个新理念。探究学习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语文实践,体验与感悟也是语文实践,积累与运用还是语文实践。语文实践无所不在,无处不有。要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经历过程与方法,逐步提高语文素养。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清醒地意识到教师的讲,讲不来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靠的是语文实践。在我校“问题——自读”模式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课堂上,笔者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只在关键处、疑难处加以点拨、启发。教学《索溪峪的“野”》时,在复习已学过的写景的文章《桂林山水》、《迷人的张家界》后,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查找的有关索溪峪材料,让学生对索溪峪有感性的认识;接着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然后品读喜欢的段落,领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最后,让学生边看画面边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使景和文结合,文和情结合,情和人结合。在学文的同时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语感的培养、审美能力的熏陶。课外鼓励学生“从无字句处读书”,多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多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力求做到“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相等”。不是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吗?
三、在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中贯彻知识与能力目标
王尚文先生指出:“具体到语文课程,它正是通过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这是有别于其他课程的特殊途径,使其成为人的灵魂的教育的。在上个世纪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舍人文而求语文,那当然是缘木求鱼。因为语言文字的运用绝不仅仅是语文的知识、技能、技巧的问题,而是和思想、情感、个性等人文因素密不可分的。语文素养和人文具有深刻的相关性。但矫枉不能过正,舍语文而求人文,同样也有语文、人文两失的危险。”我们的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要自觉、坚决地摒弃的是机械的、被动的接受学习,所以,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还是需要的。
在教学实践中,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进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就能达到语文、人文两不误。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经常组织学生课前交流预习材料,课中交流学习方法,课后比一比谁懂得更多,记得更牢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同时还让学生进行读读背背的训练。语文素养的培养没有一定量的积累,是很难有质的飞跃的。
语文教学不仅是教学生学习一篇篇文章,围绕课文读读、议议、写写、练练,也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爱语文的感情、用语文的习惯,体现情感态度的价值观目标;语文教学应该是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相结合,真正把三维目标落到实处,让它们相辅相承,共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