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靠近,让他成为纪录片“名导”
陈晓卿1965年出生于安徽灵璧,父亲是一所高中的校长。高考时因成绩不错,他被北京广播学院录取,学习摄影专业。后来,读完研究生的他进入中央电视台工作,从此开始了他的纪录片生涯。
他在《地方台30分》栏目组工作两年后,才有机会摸到摄像机。一次,他把海南某个地区的十几个县拍了个遍,可拍出来的东西却让台里的剪辑弄得面目全非。从那时起,陈晓卿下决心自己做编导。
1991年南方发大水的时候,他拍的与洪水抗战的片子《孤岛纪事》,获得了不错的评价,于是他又开始策划一部反映保姆生活的片子——《远在北京的家》。
陈晓卿在学生时代就想过这个主题。有几次,他在回家的火车上碰到来北京做保姆的女孩,听见她们说话时故意卷着舌尖说北京话,就觉得很有意思,特别想用摄像机把那种情形拍下来。看起来这仅仅是一种语言习惯的变化,其实反映出保姆们许多心理、生理甚至生活追求上的变化,从一定意义上也可看出中国社会的变化。
在安徽无为县妇联的帮助下,陈晓卿与摄制组找到了22个第一次去北京做保姆的女孩,从离家的那一刻起,一直跟拍到她们在北京做保姆。摄制组是临时组建的,经费有限,出差只能坐火车,有时还得自己往里头贴钱,而且拍摄都在业余时间完成。为了与她们保持联系,即使不拍片陈晓卿也要去看一看这些保姆。
作品完成后,陈晓卿把粗编带给老师朱羽君看,朱老师感动得哭了。1993年《远在北京的家》在四川国际电视节上获得纪录片大奖。
此后陈晓卿在纪录片界名声大震,片约不断。2006年拍摄《森林之歌》时,他一开始就对编剧说:“你知道好莱坞的编剧是怎么卖剧本的吗?要卖一个100分钟的电影剧本,你必须在3分钟内说服投资人和导演。我也这么要求你——3分钟内必须感动我,然后再告诉我你要怎么拍摄,情节点在哪儿,高潮在哪儿,什么地方是铺垫。”结果,每个编剧写的剧本被打回去四五次成了家常便饭。陈晓卿让编导们根据总剧本确定镜头脚本,也是严格得可怕。每一个分镜头都要定出每天的拍摄流程,如哪天拍动物的爪子,哪天拍动物的皮毛,写得巨细靡遗。
拍片前,他请了国外资深制作人、导演以及摄影师来给大家做培训,教他们如何与凶猛动物打交道。最后他们将拍摄到的非常珍贵的野生动物镜头,以60比1的比率收录在11集的纪录片中。片子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
民间,赋予他寻觅的源源动力
陳晓卿身上“著名纪录片导演”的光环很容易让人忽略他美食专栏作家的身份。其实早在10年前,他就是七八家电视台的美食节目嘉宾,平时的爱好就是品尝和研究美食。陈晓卿的手机里珍藏着无数自己拍摄的美食照片,以及有北京乃至全国好几百家餐馆的数据库,包括餐馆的名称、地址、电话,以及餐馆的招牌菜。他还有一张令人吃惊的“美食地图”。
陈晓卿的绰号叫“扫街嘴”,没事就沿着北京的大街小巷展开“地毯式搜索”,凡是看上去还不错的餐馆,都要找机会尝尝,并且有心地把餐馆的名字和地址都记下来。陈晓卿说这完全是因为梁实秋的文字,让他对北京小吃产生了浓厚兴趣,他甚至按图索骥,找到几处梁文中记述的小吃。那时陈晓卿经常去的有西单的庆丰、护国寺和隆福寺的小吃店,常吃灌肠、爆肚、炒肝、卤煮,这些平民美食的味道一家比一家出色。
陈晓卿的美食专栏关注的很多都是街头小吃:螺蛳粉、牛肉面、卤煮,但是这些再常见不过的小吃,在他的笔下都熠熠生辉。对于螺蛳粉,他是这样描述的:“粉端出来了,满满的一大碗,上面撒满了炸腐竹。拨开酥脆的腐竹片,下层码着厚厚的一层切得很精细的木耳丝和酸笋丝,衬托它们的则是颗粒饱满的花生。红红的粉汤衬着雪白的米粉,还有玻璃生菜托底。先喝一口汤,尽管没有螺蛳肉,但那种鲜味肯定是螺蛳和猪骨在汤锅里反复亲密接触后的产物。”如此精致细腻的文字,足以勾起每一位老饕肚子里的“馋虫”。
陈晓卿不会在专栏里写价格昂贵的美食,哪怕是受人邀请去品尝,或是要好的朋友在那儿当厨师,他都不买账。不是怕别人觉得不公正,而是他一直坚持一个理念:好吃的东西并不一定要花很多钱。
他的美食文章让人看得垂涎欲滴,很多出版社闻风而动,希望能集结成书。有家出版社开出了条件,版税10%,起印3万册;另一家出版社赶紧“加码”,版税11%,起印5万册;还有家出版社提出了版税12%,起印5万册。在中国,版税率一般多在6%到10%之间。如此高的筹码让陈晓卿始料未及。结果,三家出版社为了争夺出版权,打得不可开交。这下可难为了他,只得把三家出版社的美女编辑约到一家饭馆,一边吃一边商量解决方案。
身为好友的浙江卫视纪录片高级编辑夏燕平,曾多次领教过陈晓卿的“吃货”功力。他在北京为吃犯愁的时候,只要给陈晓卿发一条短信,十几条推荐短信霎时就会塞进他的手机。不仅在北京,陈晓卿的“活地图”在全国各地都管用。照例是路边摊和民间私房菜,基本和大饭店里的菜品绝缘。“他最早发现‘江南驿’的时候,杭州人都还不知道。”夏燕平说。 甚至有时候不光推荐了馆子,他还直接给餐馆打电话订位,顺带把菜都点好了。
渐渐地,“老男人饭局”在京城媒体圈子里颇有名气,参与者大多是北京的媒体人,除了陈晓卿以外,还有《读库》主编张立宪、《三联生活周刊》的王小峰、作家兼出版人杨葵、网络红人王小山等等。大家闲时聚在一起,不聊工作,话题通常都是研究博大精深的华夏美食文化,从中获得乐趣。
舌尖,美食与感动激荡
陈晓卿品鉴各地美食的同时,琢磨着做一个比较大型的纪录片,从美食的角度,展现中国人生活当中的状态和智慧。恰好2011年央视纪录片频道成立,亟需片源。除了反映历史、文化、自然、社会生活现实的,纪录片频道同时也有美食旅游类内容的需求,当时陈晓卿向台里报了这个选题。结果很快就得到批准,要知道,过去很多选题都是领导派下来的。
拍摄前,陈晓卿曾与美食家蔡澜、沈宏非深入探讨,达成共识——所谓美食,其实就是热爱生活的一种方式,不一定非要高居庙堂。他们决定以此为拍摄基调,找寻质朴、安然的中国原味的态度。“中国人热爱美食,是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大味必淡,往往在最边远闭塞的厨房里,你才能品尝到最好的人间味道。”陈晓卿说。
最终,《舌尖上的中国》摄制组20多人走访了国内60多个地方,花了13个月,通过食材、主食、转化、储藏、烹饪、调和、生态7个方面,讲述了食物与人的故事。如何寻找食物的故事以及故事里的主人公,最令摄制组头疼。编导张铭欢把这个过程形容成“大海捞针”。在《时间的味道》一集中,原本计划在香港大澳岛拍摄腌制咸鱼。但来到大澳岛以后,却找不到初定的那个人。几经周折,张铭欢通过当地最受欢迎的虾酱牌子找到了岛上的一个偏僻小作坊,作坊门口坐着一位老奶奶。“老奶奶说啥,我都没听懂,但我看作坊的墙上挂着好多照片,老奶奶看着照片,忽然哭了。原来,照片上的人是她故去的老伴,他俩做了一辈子的虾酱,但先生先走了。”纪录片将这些细节忠实呈现,让人看了不仅有食指大动的冲动,还体会到了美食背后的悲欢离合。
这部纪录片,记录了许多普通劳动者的劳作。农妇一大早带着家人摘辣椒;渔民踩着高跷捕鱼;深夜湖塘中的挖藕人……看似普通的竹笋、莲藕、江鱼等食材,其获取却极为不易。纪录片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浙江慈城,一对空巢老人最开心的时刻,是儿孙从宁波回来为他们制作可口的年糕。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年糕唠家常,其乐融融。然而短暂的团聚后,儿孙们各自开车离去,家里又剩下这对老人。这种触动情感的内容,让不少海外游子看得热泪盈眶,拨动了他们那根叫“乡愁”的心弦,根植于童年的回忆赋予了美食更多的意味。
陈晓卿还说,这是国内首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美食纪录片。高清技术将制作过程的细节还原到极致——翻炒,拍打,擀面,出锅……厨房里司空见惯的动作都被清晰、真实地拍摄下来。醉蟹、酱排骨、水煮鱼、兰州拉面、米皮螺蛳粉、卤汁肉夹馍……五花八门的美食,在高清镜头下异彩纷呈。唯美的画面,让人在垂涎三尺之余,顿生亲自下厨的冲动。
2012年5月14日,《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的那晚,陈晓卿在博客上做了一个谦虚的推荐:“今晚没事都看看吧。不难看,真的。”
不仅陈晓卿,就连央视领导都没料到,这部美食纪录片播出后竟打败热播电视剧,迅速站上微博热门话题排行榜,甚至让很多不怎么看电视的人也守在电视机前,一集不落地观看。网络上流传着大量赞美之词,“这纪录片就是吃货的福利啊,酥油煎松茸、螺蛳粉、全鱼宴、油炆冬笋,口水都流了一地”。还有人说:“《舌尖上的中国》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感动。看着笋被挖出来,火腿被吊起来,渔网里的鱼闪闪发亮,蒸笼里冒着白花花的蒸汽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驮着黄馍馍的人的朴素的笑,都让人激动得想落泪,多么可爱的中国。”
《魅力纪录》栏目首播的前两部都是高价引进的“进口片”,而《舌尖上的中国》是第一部“国产片”。更让陈晓卿得意的是,该片还参展了第65届戛纳电影节。组委会主席南尼·莫莱蒂特意点名观看,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令BBC震惊的是,他们拍的《美丽中国》共6集,每集52分钟,拍摄、制作历时5年,耗资500万英镑。《舌尖上的中国》投资是450万人民币,仅为BBC的十分之一,水准却相当地高,且充满创意。这部纪录片又仅播映权就卖到了30多个国家,海外收入甚至超过电视剧《宫》。
如今,这部7集美食纪录片在全球又刮起一股“中国美食旋风”,在纽约、渥太华、悉尼等地,中餐馆生意火爆异常。在品味美食的同时,很多人对学汉语和研究中国文化也产生了浓厚兴趣。
陈晓卿说,美食是我们真正的软实力,因为人人喜爱,它可以不受任何阻碍地让世界了解中国。对此,《人民日报》评论:《舌尖上的中国》告诉我们,即便是“爱国主义”的宏大主题,也可以充满细节与温情;即便是对外传播中国形象,也应该展示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在这方面,陈晓卿创造了一个奇迹。
令全世界“吃货”惊喜的是,从今年9月开始,陈晓卿还要拍摄《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和第三季。这场饕餮盛宴无疑让人充满了期待,而陈晓卿这个超级吃货将继续发扬他“扫街嘴”的精神,将美食扫街进行到底!
(本文独家采写,未经许可严禁转载及上网。违者必究。)
(编辑:木勺[email protected])
陈晓卿1965年出生于安徽灵璧,父亲是一所高中的校长。高考时因成绩不错,他被北京广播学院录取,学习摄影专业。后来,读完研究生的他进入中央电视台工作,从此开始了他的纪录片生涯。
他在《地方台30分》栏目组工作两年后,才有机会摸到摄像机。一次,他把海南某个地区的十几个县拍了个遍,可拍出来的东西却让台里的剪辑弄得面目全非。从那时起,陈晓卿下决心自己做编导。
1991年南方发大水的时候,他拍的与洪水抗战的片子《孤岛纪事》,获得了不错的评价,于是他又开始策划一部反映保姆生活的片子——《远在北京的家》。
陈晓卿在学生时代就想过这个主题。有几次,他在回家的火车上碰到来北京做保姆的女孩,听见她们说话时故意卷着舌尖说北京话,就觉得很有意思,特别想用摄像机把那种情形拍下来。看起来这仅仅是一种语言习惯的变化,其实反映出保姆们许多心理、生理甚至生活追求上的变化,从一定意义上也可看出中国社会的变化。
在安徽无为县妇联的帮助下,陈晓卿与摄制组找到了22个第一次去北京做保姆的女孩,从离家的那一刻起,一直跟拍到她们在北京做保姆。摄制组是临时组建的,经费有限,出差只能坐火车,有时还得自己往里头贴钱,而且拍摄都在业余时间完成。为了与她们保持联系,即使不拍片陈晓卿也要去看一看这些保姆。
作品完成后,陈晓卿把粗编带给老师朱羽君看,朱老师感动得哭了。1993年《远在北京的家》在四川国际电视节上获得纪录片大奖。
此后陈晓卿在纪录片界名声大震,片约不断。2006年拍摄《森林之歌》时,他一开始就对编剧说:“你知道好莱坞的编剧是怎么卖剧本的吗?要卖一个100分钟的电影剧本,你必须在3分钟内说服投资人和导演。我也这么要求你——3分钟内必须感动我,然后再告诉我你要怎么拍摄,情节点在哪儿,高潮在哪儿,什么地方是铺垫。”结果,每个编剧写的剧本被打回去四五次成了家常便饭。陈晓卿让编导们根据总剧本确定镜头脚本,也是严格得可怕。每一个分镜头都要定出每天的拍摄流程,如哪天拍动物的爪子,哪天拍动物的皮毛,写得巨细靡遗。
拍片前,他请了国外资深制作人、导演以及摄影师来给大家做培训,教他们如何与凶猛动物打交道。最后他们将拍摄到的非常珍贵的野生动物镜头,以60比1的比率收录在11集的纪录片中。片子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
民间,赋予他寻觅的源源动力
陳晓卿身上“著名纪录片导演”的光环很容易让人忽略他美食专栏作家的身份。其实早在10年前,他就是七八家电视台的美食节目嘉宾,平时的爱好就是品尝和研究美食。陈晓卿的手机里珍藏着无数自己拍摄的美食照片,以及有北京乃至全国好几百家餐馆的数据库,包括餐馆的名称、地址、电话,以及餐馆的招牌菜。他还有一张令人吃惊的“美食地图”。
陈晓卿的绰号叫“扫街嘴”,没事就沿着北京的大街小巷展开“地毯式搜索”,凡是看上去还不错的餐馆,都要找机会尝尝,并且有心地把餐馆的名字和地址都记下来。陈晓卿说这完全是因为梁实秋的文字,让他对北京小吃产生了浓厚兴趣,他甚至按图索骥,找到几处梁文中记述的小吃。那时陈晓卿经常去的有西单的庆丰、护国寺和隆福寺的小吃店,常吃灌肠、爆肚、炒肝、卤煮,这些平民美食的味道一家比一家出色。
陈晓卿的美食专栏关注的很多都是街头小吃:螺蛳粉、牛肉面、卤煮,但是这些再常见不过的小吃,在他的笔下都熠熠生辉。对于螺蛳粉,他是这样描述的:“粉端出来了,满满的一大碗,上面撒满了炸腐竹。拨开酥脆的腐竹片,下层码着厚厚的一层切得很精细的木耳丝和酸笋丝,衬托它们的则是颗粒饱满的花生。红红的粉汤衬着雪白的米粉,还有玻璃生菜托底。先喝一口汤,尽管没有螺蛳肉,但那种鲜味肯定是螺蛳和猪骨在汤锅里反复亲密接触后的产物。”如此精致细腻的文字,足以勾起每一位老饕肚子里的“馋虫”。
陈晓卿不会在专栏里写价格昂贵的美食,哪怕是受人邀请去品尝,或是要好的朋友在那儿当厨师,他都不买账。不是怕别人觉得不公正,而是他一直坚持一个理念:好吃的东西并不一定要花很多钱。
他的美食文章让人看得垂涎欲滴,很多出版社闻风而动,希望能集结成书。有家出版社开出了条件,版税10%,起印3万册;另一家出版社赶紧“加码”,版税11%,起印5万册;还有家出版社提出了版税12%,起印5万册。在中国,版税率一般多在6%到10%之间。如此高的筹码让陈晓卿始料未及。结果,三家出版社为了争夺出版权,打得不可开交。这下可难为了他,只得把三家出版社的美女编辑约到一家饭馆,一边吃一边商量解决方案。
身为好友的浙江卫视纪录片高级编辑夏燕平,曾多次领教过陈晓卿的“吃货”功力。他在北京为吃犯愁的时候,只要给陈晓卿发一条短信,十几条推荐短信霎时就会塞进他的手机。不仅在北京,陈晓卿的“活地图”在全国各地都管用。照例是路边摊和民间私房菜,基本和大饭店里的菜品绝缘。“他最早发现‘江南驿’的时候,杭州人都还不知道。”夏燕平说。 甚至有时候不光推荐了馆子,他还直接给餐馆打电话订位,顺带把菜都点好了。
渐渐地,“老男人饭局”在京城媒体圈子里颇有名气,参与者大多是北京的媒体人,除了陈晓卿以外,还有《读库》主编张立宪、《三联生活周刊》的王小峰、作家兼出版人杨葵、网络红人王小山等等。大家闲时聚在一起,不聊工作,话题通常都是研究博大精深的华夏美食文化,从中获得乐趣。
舌尖,美食与感动激荡
陈晓卿品鉴各地美食的同时,琢磨着做一个比较大型的纪录片,从美食的角度,展现中国人生活当中的状态和智慧。恰好2011年央视纪录片频道成立,亟需片源。除了反映历史、文化、自然、社会生活现实的,纪录片频道同时也有美食旅游类内容的需求,当时陈晓卿向台里报了这个选题。结果很快就得到批准,要知道,过去很多选题都是领导派下来的。
拍摄前,陈晓卿曾与美食家蔡澜、沈宏非深入探讨,达成共识——所谓美食,其实就是热爱生活的一种方式,不一定非要高居庙堂。他们决定以此为拍摄基调,找寻质朴、安然的中国原味的态度。“中国人热爱美食,是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大味必淡,往往在最边远闭塞的厨房里,你才能品尝到最好的人间味道。”陈晓卿说。
最终,《舌尖上的中国》摄制组20多人走访了国内60多个地方,花了13个月,通过食材、主食、转化、储藏、烹饪、调和、生态7个方面,讲述了食物与人的故事。如何寻找食物的故事以及故事里的主人公,最令摄制组头疼。编导张铭欢把这个过程形容成“大海捞针”。在《时间的味道》一集中,原本计划在香港大澳岛拍摄腌制咸鱼。但来到大澳岛以后,却找不到初定的那个人。几经周折,张铭欢通过当地最受欢迎的虾酱牌子找到了岛上的一个偏僻小作坊,作坊门口坐着一位老奶奶。“老奶奶说啥,我都没听懂,但我看作坊的墙上挂着好多照片,老奶奶看着照片,忽然哭了。原来,照片上的人是她故去的老伴,他俩做了一辈子的虾酱,但先生先走了。”纪录片将这些细节忠实呈现,让人看了不仅有食指大动的冲动,还体会到了美食背后的悲欢离合。
这部纪录片,记录了许多普通劳动者的劳作。农妇一大早带着家人摘辣椒;渔民踩着高跷捕鱼;深夜湖塘中的挖藕人……看似普通的竹笋、莲藕、江鱼等食材,其获取却极为不易。纪录片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浙江慈城,一对空巢老人最开心的时刻,是儿孙从宁波回来为他们制作可口的年糕。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年糕唠家常,其乐融融。然而短暂的团聚后,儿孙们各自开车离去,家里又剩下这对老人。这种触动情感的内容,让不少海外游子看得热泪盈眶,拨动了他们那根叫“乡愁”的心弦,根植于童年的回忆赋予了美食更多的意味。
陈晓卿还说,这是国内首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美食纪录片。高清技术将制作过程的细节还原到极致——翻炒,拍打,擀面,出锅……厨房里司空见惯的动作都被清晰、真实地拍摄下来。醉蟹、酱排骨、水煮鱼、兰州拉面、米皮螺蛳粉、卤汁肉夹馍……五花八门的美食,在高清镜头下异彩纷呈。唯美的画面,让人在垂涎三尺之余,顿生亲自下厨的冲动。
2012年5月14日,《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的那晚,陈晓卿在博客上做了一个谦虚的推荐:“今晚没事都看看吧。不难看,真的。”
不仅陈晓卿,就连央视领导都没料到,这部美食纪录片播出后竟打败热播电视剧,迅速站上微博热门话题排行榜,甚至让很多不怎么看电视的人也守在电视机前,一集不落地观看。网络上流传着大量赞美之词,“这纪录片就是吃货的福利啊,酥油煎松茸、螺蛳粉、全鱼宴、油炆冬笋,口水都流了一地”。还有人说:“《舌尖上的中国》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感动。看着笋被挖出来,火腿被吊起来,渔网里的鱼闪闪发亮,蒸笼里冒着白花花的蒸汽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驮着黄馍馍的人的朴素的笑,都让人激动得想落泪,多么可爱的中国。”
《魅力纪录》栏目首播的前两部都是高价引进的“进口片”,而《舌尖上的中国》是第一部“国产片”。更让陈晓卿得意的是,该片还参展了第65届戛纳电影节。组委会主席南尼·莫莱蒂特意点名观看,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令BBC震惊的是,他们拍的《美丽中国》共6集,每集52分钟,拍摄、制作历时5年,耗资500万英镑。《舌尖上的中国》投资是450万人民币,仅为BBC的十分之一,水准却相当地高,且充满创意。这部纪录片又仅播映权就卖到了30多个国家,海外收入甚至超过电视剧《宫》。
如今,这部7集美食纪录片在全球又刮起一股“中国美食旋风”,在纽约、渥太华、悉尼等地,中餐馆生意火爆异常。在品味美食的同时,很多人对学汉语和研究中国文化也产生了浓厚兴趣。
陈晓卿说,美食是我们真正的软实力,因为人人喜爱,它可以不受任何阻碍地让世界了解中国。对此,《人民日报》评论:《舌尖上的中国》告诉我们,即便是“爱国主义”的宏大主题,也可以充满细节与温情;即便是对外传播中国形象,也应该展示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在这方面,陈晓卿创造了一个奇迹。
令全世界“吃货”惊喜的是,从今年9月开始,陈晓卿还要拍摄《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和第三季。这场饕餮盛宴无疑让人充满了期待,而陈晓卿这个超级吃货将继续发扬他“扫街嘴”的精神,将美食扫街进行到底!
(本文独家采写,未经许可严禁转载及上网。违者必究。)
(编辑:木勺[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