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交通运输需求的越来越大,船舶制造行业获得了迅猛的发展。从当前我国船舶制造行业来看,制造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我国船舶制造业的发展水平,降低船舶制造企业的经济效益。论文主要针对船舶生产制造管理的标准化进行分析。
关键词:造船;生产;管理;标准化
引言
船舶制造业是衡量我国制造业水平的一個重要因素,作为传统的综合性工业,船舶工业制造水平直接关系着我国船舶行业的发展。
一、船舶生产标准化实施的意义
明确指出标准的船舶制造流程和规范的安全行为,并设立安全生产的相关制度是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过程,为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预防机制,要全力排除和避免在具有危险和安全隐患的地方开展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船舶生产企业有序运行。同时,为确保每一个生产环节都是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规范运作,也具备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基本要求,以确保在合理的条件下生产人员和设备都有安全保证,并指出其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不断进行改进与完善的结果,并使企业生产活动的标准化水平得到一定的提升。针对造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法规要在体现在相关的规范和标准中,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的关键方式中,其可以规范企业生产活动的标准化,在为生产技术不断地完善和创新提供了有关的资源和支持,同时也更清晰地指出船舶制造行业中生产安全经营的标准。加强和改进船舶安全生产的监管,保障其安全生产,是船舶企业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措施,也是船舶企业今后安全工作的关键。
二、当前船舶生产技术的现状分析
2.1信息化技术促进工业自动化和船舶智能化
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加强,船舶建造智能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如今基于不断精进的信息化技术、电控技术、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以及电子化、网络化技术的巨大发展,船舶设计和建造工艺得到了巨大发展和进步,同传统的建造方法和建造水平形成鲜明对比。现今,船舶建造的速度越来越快,船舶需要的配套设施和资源越来越齐备,使得传统意义上的船舶生产技术难度有效降低。为船舶生产过程中的模型设计、导航系统设计、电子设备设计、装配工艺设计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船舶具备了自动规划航线、障碍自动避让以及危险报警、安全辅助等智慧化功能,为实现智慧航行提供可能。同时,船舶与陆地及船舶之间实现了信息的即时互通、信息自动识别、数据自动记录,不只建全了船舶的网络控制系统,让船舶具备集成化、模块化特点,且能对船舶航行状态实现实时性监控及科学调度,为船舶远航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2.2船舶生产技术绿色化发展趋势增强
所谓船舶绿色化技术是指借助于高新技术实现建造资源的充分利用,有效防止环境污染和降低生产成本的技术。绿色技术概念对于当前的船舶建造技术而言是一种革命性的发展,它渗透于船舶生产的各个环节,不仅可极大地满足船舶实际使用中的性能要求,并且利于加强对船舶建造流程的规范性控制,能极大地降低资源损耗率,促进船舶生产事业的良性发展。我国较早提出了“船舶建造的绿色计划”,制定了较为严格的建造标准和减排规范。在船舶建造中注重使用较多的绿色原材料和执行标准化生产流程,避免工业制造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同时加强制造工艺革新,加强加工环节的精准度,减少部件加工失误率。据此,三维模拟设计和可视化检测技术以及大数据分析技术得到充分运用,对建造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和资料计划、技术运用和问题分析都做出了假设和预判,进一步避免了设计缺陷,降低失误率。
2.3我国船舶生产技术上的不足
虽然我国船舶技术总体上有很大发展,但同一些老牌船业制造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比如,韩国、日本在船舶设计上有较大优势,其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利用率较高,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技术发展成熟,借助于全程数字化制造系统,为船舶生产以及现场管理提供了较大便利。因我国计算机技术普及较晚,集成制造技术不规范不完善,设计制造周期相对较长,因此同这些造船国家还有一些差距,但随着我国近年电子化技术的不断精进,这一差距正在逐步缩减。当前主要差距表现为:区域建造模式不完善,分道制造依旧盛行;起关键作用的高精尖技术有待提高;远航、特大航、载重航轮建造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三、船舶生产的管理标准化方法
集成化系统技术是船舶生产中非常重要的制造技术,也是各国各造船企业发展的重点。其着重强调船舶的标准化设计、数据信息共享和统一性管理,为船舶建造作整体性规划。可有效降低制造成本,缩减生产周期。
3.1加强船舶制造的规范性管理
借助于集成化信息系统,统一处理建造过程中的相关信息,确保信息处理和建造管理的程序化、规范化。当前需要注重以下层面:
1)船舶生产管理部门要加强管理业务程序。即要积极地以现代化制造理论引导鼓励制造单位树立先进的建造理念,加强对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树立发展的大局观,实时优化和提升建造水平,加强对设计、施工、测试、模拟等方面的生产流程和制造工艺进行整合。同时,船舶建造管理部门要立足制造行业现状,针对具体的制造企业在设计制造能力、企业管理方式、高新技术开发、组织结构等方面进行调整和完善,以此优化制造单位组织机构、提升人员职业素质。
2)加强点、线、面的全面管理。点的管理方面:必须加强一线员工管理体系的完善。要广泛且深入地组织员工职业技能提升活动,开展技术考评工作、技术竞赛活动、关键技术专题交流谈论活动,以此提升员工的职业素质。同时,加强职工思想意识教育,培育爱岗敬业,敢于专研、勇于拼搏的职业人才,提高员工的自我修养,自觉落实责任。线的管理方面:构建完整的生产计划体系。须建立标准化作业流程,规划好生产进度和资源配置,同时加强对不同阶段不同侧重点的控制,采取重点优先的策略把握好不同生产重点的建造周期,最大化缩减工期。面的管理方面:加强全员责任意识,落实大局观念,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加强行业合作和强强联合,重点管理制造工程上的质量、成本、进度、资源利用等问题,做好整体性、方向性的规划。
3.2进一步发展运用信息集成技术
工业4.0时代,制造行业全面走向信息集成化,大数据资源化、智能制造进度进一步增强。当前的船舶制造行业必须与时俱进,在制造过程中,注意集成化技术的有效应用,提升设计建模能力、系统优化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实际制造效率。生产管理部门须重视设计环节,注重设计细节,保证设计方案准确和完善,要求各管理单位积极地推进船舶设计、制造和管理的深度融合。生产中若设计信息失真或参数不合理,会导致整个船舶生产环节的失误,影响工艺水平和船舶实际使用功效甚至由于质量缺陷引发安全事故。同时,要加快完善数据信息的整理,建立完备的技术数据资料库,利用大数据系统平台整合有用信息,为之后的建造提供技术参考。另外,要加强各部门各岗位人员的协调合作能力,加快数据信息的收集,提升船舶建造管理中的信息集成化水平。
四、结束语
积极推动现代造船企业生产管理方法标准化是造船工作者的神圣职责,笔者结合造船企业的生产管理特点,对造船企业实施生产管理标准化的方法,旨在提高造船企业造船质量、劳动生产率和综合效益,促进和带动我国造船企业生产管理的重大变革。
参考文献:
[1]毛亮.船舶建造质量提升方法探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22):246.
[2]曹阳.浅析如何加强北方海区航标船舶管理工作[J].航海,2017(06):43-44+42.
关键词:造船;生产;管理;标准化
引言
船舶制造业是衡量我国制造业水平的一個重要因素,作为传统的综合性工业,船舶工业制造水平直接关系着我国船舶行业的发展。
一、船舶生产标准化实施的意义
明确指出标准的船舶制造流程和规范的安全行为,并设立安全生产的相关制度是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过程,为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预防机制,要全力排除和避免在具有危险和安全隐患的地方开展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船舶生产企业有序运行。同时,为确保每一个生产环节都是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规范运作,也具备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基本要求,以确保在合理的条件下生产人员和设备都有安全保证,并指出其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不断进行改进与完善的结果,并使企业生产活动的标准化水平得到一定的提升。针对造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法规要在体现在相关的规范和标准中,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的关键方式中,其可以规范企业生产活动的标准化,在为生产技术不断地完善和创新提供了有关的资源和支持,同时也更清晰地指出船舶制造行业中生产安全经营的标准。加强和改进船舶安全生产的监管,保障其安全生产,是船舶企业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措施,也是船舶企业今后安全工作的关键。
二、当前船舶生产技术的现状分析
2.1信息化技术促进工业自动化和船舶智能化
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加强,船舶建造智能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如今基于不断精进的信息化技术、电控技术、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以及电子化、网络化技术的巨大发展,船舶设计和建造工艺得到了巨大发展和进步,同传统的建造方法和建造水平形成鲜明对比。现今,船舶建造的速度越来越快,船舶需要的配套设施和资源越来越齐备,使得传统意义上的船舶生产技术难度有效降低。为船舶生产过程中的模型设计、导航系统设计、电子设备设计、装配工艺设计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船舶具备了自动规划航线、障碍自动避让以及危险报警、安全辅助等智慧化功能,为实现智慧航行提供可能。同时,船舶与陆地及船舶之间实现了信息的即时互通、信息自动识别、数据自动记录,不只建全了船舶的网络控制系统,让船舶具备集成化、模块化特点,且能对船舶航行状态实现实时性监控及科学调度,为船舶远航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2.2船舶生产技术绿色化发展趋势增强
所谓船舶绿色化技术是指借助于高新技术实现建造资源的充分利用,有效防止环境污染和降低生产成本的技术。绿色技术概念对于当前的船舶建造技术而言是一种革命性的发展,它渗透于船舶生产的各个环节,不仅可极大地满足船舶实际使用中的性能要求,并且利于加强对船舶建造流程的规范性控制,能极大地降低资源损耗率,促进船舶生产事业的良性发展。我国较早提出了“船舶建造的绿色计划”,制定了较为严格的建造标准和减排规范。在船舶建造中注重使用较多的绿色原材料和执行标准化生产流程,避免工业制造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同时加强制造工艺革新,加强加工环节的精准度,减少部件加工失误率。据此,三维模拟设计和可视化检测技术以及大数据分析技术得到充分运用,对建造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和资料计划、技术运用和问题分析都做出了假设和预判,进一步避免了设计缺陷,降低失误率。
2.3我国船舶生产技术上的不足
虽然我国船舶技术总体上有很大发展,但同一些老牌船业制造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比如,韩国、日本在船舶设计上有较大优势,其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利用率较高,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技术发展成熟,借助于全程数字化制造系统,为船舶生产以及现场管理提供了较大便利。因我国计算机技术普及较晚,集成制造技术不规范不完善,设计制造周期相对较长,因此同这些造船国家还有一些差距,但随着我国近年电子化技术的不断精进,这一差距正在逐步缩减。当前主要差距表现为:区域建造模式不完善,分道制造依旧盛行;起关键作用的高精尖技术有待提高;远航、特大航、载重航轮建造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三、船舶生产的管理标准化方法
集成化系统技术是船舶生产中非常重要的制造技术,也是各国各造船企业发展的重点。其着重强调船舶的标准化设计、数据信息共享和统一性管理,为船舶建造作整体性规划。可有效降低制造成本,缩减生产周期。
3.1加强船舶制造的规范性管理
借助于集成化信息系统,统一处理建造过程中的相关信息,确保信息处理和建造管理的程序化、规范化。当前需要注重以下层面:
1)船舶生产管理部门要加强管理业务程序。即要积极地以现代化制造理论引导鼓励制造单位树立先进的建造理念,加强对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树立发展的大局观,实时优化和提升建造水平,加强对设计、施工、测试、模拟等方面的生产流程和制造工艺进行整合。同时,船舶建造管理部门要立足制造行业现状,针对具体的制造企业在设计制造能力、企业管理方式、高新技术开发、组织结构等方面进行调整和完善,以此优化制造单位组织机构、提升人员职业素质。
2)加强点、线、面的全面管理。点的管理方面:必须加强一线员工管理体系的完善。要广泛且深入地组织员工职业技能提升活动,开展技术考评工作、技术竞赛活动、关键技术专题交流谈论活动,以此提升员工的职业素质。同时,加强职工思想意识教育,培育爱岗敬业,敢于专研、勇于拼搏的职业人才,提高员工的自我修养,自觉落实责任。线的管理方面:构建完整的生产计划体系。须建立标准化作业流程,规划好生产进度和资源配置,同时加强对不同阶段不同侧重点的控制,采取重点优先的策略把握好不同生产重点的建造周期,最大化缩减工期。面的管理方面:加强全员责任意识,落实大局观念,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加强行业合作和强强联合,重点管理制造工程上的质量、成本、进度、资源利用等问题,做好整体性、方向性的规划。
3.2进一步发展运用信息集成技术
工业4.0时代,制造行业全面走向信息集成化,大数据资源化、智能制造进度进一步增强。当前的船舶制造行业必须与时俱进,在制造过程中,注意集成化技术的有效应用,提升设计建模能力、系统优化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实际制造效率。生产管理部门须重视设计环节,注重设计细节,保证设计方案准确和完善,要求各管理单位积极地推进船舶设计、制造和管理的深度融合。生产中若设计信息失真或参数不合理,会导致整个船舶生产环节的失误,影响工艺水平和船舶实际使用功效甚至由于质量缺陷引发安全事故。同时,要加快完善数据信息的整理,建立完备的技术数据资料库,利用大数据系统平台整合有用信息,为之后的建造提供技术参考。另外,要加强各部门各岗位人员的协调合作能力,加快数据信息的收集,提升船舶建造管理中的信息集成化水平。
四、结束语
积极推动现代造船企业生产管理方法标准化是造船工作者的神圣职责,笔者结合造船企业的生产管理特点,对造船企业实施生产管理标准化的方法,旨在提高造船企业造船质量、劳动生产率和综合效益,促进和带动我国造船企业生产管理的重大变革。
参考文献:
[1]毛亮.船舶建造质量提升方法探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22):246.
[2]曹阳.浅析如何加强北方海区航标船舶管理工作[J].航海,2017(06):43-4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