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初决定读这本书,是希望能和刚出生的女儿建立亲密的依恋关系,尽最大的努力为女儿奠定人生的安全基石。而后反复阅读这本书并想把它推荐给身边的人,则是因为这本书从依恋视角看待关系,能让我们对现实层面的养育关系以及心理治疗关系产生新的觉察和领悟。
一、依恋视角下的养育建议
从现实层面的养育关系来说,作者总结依恋领域的经典研究,将实证研究成果转化为独特的养育建议。
对于养育者而言,提供高质量的依恋关系能够为子女奠定一生的安全基石。可什么样的依恋关系才是安全的呢?作者说,安全的依恋关系是“安全基地”。安全基地是指当儿童和母亲之间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时,儿童能够将母亲作为安全基地来使用,能够敢于探索外界的陌生环境。与不安全依恋的同龄人相比,安全型依恋的儿童表现出更高程度的自尊、情绪健康和社交能力。对于儿童后来的发展而言,早期发展出安全依恋的儿童有着更强的心理复原力,能发展出更为整合的自我。
显然,就个体成长与发展而言,生命早期能否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显得至关重要。如何才能构建安全的依恋关系呢?作者给出的答案是:决定依恋关系安全与否的关键在于早期母婴之间的沟通品质。高质量的母婴沟通具有合作性、随机应变性和情感调谐性的特点,具体来说:(1)合作性是指母亲或养育者应当接纳孩子的全部体验,而不只是对孩子表达的痛苦做出反应;(2)随机应变性是指养育者应当契合、适配或共鸣孩子的情绪体验,采用不同的感知方式来共情孩子的感受,如孩子高兴地大声喊叫,母亲用晃动身体的方式进行反应,这一过程不仅能让孩子感到自己的主观体验是正当的、可被分享的,而且养育者的共情性反馈能让孩子感到自己被感受到了;(3)情感调谐性是指当养育者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出现问题时,养育者应当主动去修复关系,这样做能让孩子心生期望:通过和他人互动,自己情绪上的失衡有可能得以恢复。
二、依恋视角下的咨访关系建构
从心理治疗中的咨访关系来看,作者从依恋视角重新诠释并建构具有疗愈性质的咨访关系,将咨访关系转化成重要的心理治愈情境。
就像生命最初的依恋关系能让儿童得以发展一样,与治疗师建立新的依恋关系最终能够让来访者发生变化,这是作者对咨访关系的重新诠释。我们作为咨询师,如果能够像母亲一样和来访者建立一种安全的依恋关系,这种关系就能为来访者提供一个安全基地,在这个安全基地中,来访者敢于触及、表达那些未曾言表以及无法言表的各种被否认或被解离的体验。
如何才能建构具有“依恋”性质的咨访关系呢?作者反复强调,建构新的依恋关系需要咨询师在心理治疗中促进合作性沟通。具体到临床操作策略,作者建议:(1)让对话具有包纳性。咨询师要处在情绪层面当下,让自己有足够的接受性、参与性,要尽可能多地容纳来访者的主观体验,并且还要及时将自己的感受反馈给来访者,让来访者感到自己被深深地理解和接纳,进而感到安全;(2)主动发起修复。当咨访关系出现破裂时,咨询师要主动借助共情、有意的自我暴露或者解释等咨询技术去修复咨访双方的关系,咨询师主动修复的姿态能增强来访者的信心,让来访者看到可以依靠关系去容纳并处理那些困难的感受;(3)具有面质、设定限制,与来访者一起努力的意愿。咨询师应当利用面质、设定限制等方式去反对来访者的自我挫败行为。咨询师积极参与的意愿,则是合作性沟通得以持续进行的关键,这些建议对于如何建构咨访关系,如何利用新的具有“依恋”性质的咨访关系促进治愈性改变,如何使心理治疗工作的焦点清晰化等问题,均具有重要的临床借鉴意义。
正如这本书的标题所示,作者从养育谈到治愈,由理论走向临床实践,将发展心理学研究和以关系为焦点的心理治疗结合起来。这种独特的尝试为心理治疗打开了一扇新窗,透过这扇窗,我们能够感受到依恋对于个体成长与发展的重要作用,也能知曉依恋关系就像一所学校,在这个关系里我们学习有效地调节情绪,学习安心地适应这个世界,从而更好地发展自我。希望每一位读到这本书的人都能开启一段独特的依恋之旅。
一、依恋视角下的养育建议
从现实层面的养育关系来说,作者总结依恋领域的经典研究,将实证研究成果转化为独特的养育建议。
对于养育者而言,提供高质量的依恋关系能够为子女奠定一生的安全基石。可什么样的依恋关系才是安全的呢?作者说,安全的依恋关系是“安全基地”。安全基地是指当儿童和母亲之间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时,儿童能够将母亲作为安全基地来使用,能够敢于探索外界的陌生环境。与不安全依恋的同龄人相比,安全型依恋的儿童表现出更高程度的自尊、情绪健康和社交能力。对于儿童后来的发展而言,早期发展出安全依恋的儿童有着更强的心理复原力,能发展出更为整合的自我。
显然,就个体成长与发展而言,生命早期能否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显得至关重要。如何才能构建安全的依恋关系呢?作者给出的答案是:决定依恋关系安全与否的关键在于早期母婴之间的沟通品质。高质量的母婴沟通具有合作性、随机应变性和情感调谐性的特点,具体来说:(1)合作性是指母亲或养育者应当接纳孩子的全部体验,而不只是对孩子表达的痛苦做出反应;(2)随机应变性是指养育者应当契合、适配或共鸣孩子的情绪体验,采用不同的感知方式来共情孩子的感受,如孩子高兴地大声喊叫,母亲用晃动身体的方式进行反应,这一过程不仅能让孩子感到自己的主观体验是正当的、可被分享的,而且养育者的共情性反馈能让孩子感到自己被感受到了;(3)情感调谐性是指当养育者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出现问题时,养育者应当主动去修复关系,这样做能让孩子心生期望:通过和他人互动,自己情绪上的失衡有可能得以恢复。
二、依恋视角下的咨访关系建构
从心理治疗中的咨访关系来看,作者从依恋视角重新诠释并建构具有疗愈性质的咨访关系,将咨访关系转化成重要的心理治愈情境。
就像生命最初的依恋关系能让儿童得以发展一样,与治疗师建立新的依恋关系最终能够让来访者发生变化,这是作者对咨访关系的重新诠释。我们作为咨询师,如果能够像母亲一样和来访者建立一种安全的依恋关系,这种关系就能为来访者提供一个安全基地,在这个安全基地中,来访者敢于触及、表达那些未曾言表以及无法言表的各种被否认或被解离的体验。
如何才能建构具有“依恋”性质的咨访关系呢?作者反复强调,建构新的依恋关系需要咨询师在心理治疗中促进合作性沟通。具体到临床操作策略,作者建议:(1)让对话具有包纳性。咨询师要处在情绪层面当下,让自己有足够的接受性、参与性,要尽可能多地容纳来访者的主观体验,并且还要及时将自己的感受反馈给来访者,让来访者感到自己被深深地理解和接纳,进而感到安全;(2)主动发起修复。当咨访关系出现破裂时,咨询师要主动借助共情、有意的自我暴露或者解释等咨询技术去修复咨访双方的关系,咨询师主动修复的姿态能增强来访者的信心,让来访者看到可以依靠关系去容纳并处理那些困难的感受;(3)具有面质、设定限制,与来访者一起努力的意愿。咨询师应当利用面质、设定限制等方式去反对来访者的自我挫败行为。咨询师积极参与的意愿,则是合作性沟通得以持续进行的关键,这些建议对于如何建构咨访关系,如何利用新的具有“依恋”性质的咨访关系促进治愈性改变,如何使心理治疗工作的焦点清晰化等问题,均具有重要的临床借鉴意义。
正如这本书的标题所示,作者从养育谈到治愈,由理论走向临床实践,将发展心理学研究和以关系为焦点的心理治疗结合起来。这种独特的尝试为心理治疗打开了一扇新窗,透过这扇窗,我们能够感受到依恋对于个体成长与发展的重要作用,也能知曉依恋关系就像一所学校,在这个关系里我们学习有效地调节情绪,学习安心地适应这个世界,从而更好地发展自我。希望每一位读到这本书的人都能开启一段独特的依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