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析

来源 :锦绣·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xiuli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传统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中引入问题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的核心就是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提升生物课程教学质量。问题教学法的应用,需要教师选择合适切入点,塑造良好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一系列问题完成学习。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析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高中生物教学;应用策略;探析
  引言
  在目前教育环境下,问题教学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因其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改善学生在学习求知过程中的惰性,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通过现有资源发现、解决问题,进而理解生物学习实质并以此实现对生物原理的灵活应用,通过问题教学方法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其学习成绩。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中,各高中学校的教学模式也得到了不断创新。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了生物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以及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问题式教学法的特点
  高中生物教学中问题式教学法中的问题,通常来源于学生对生物教材的研究和讨论、来源于面对冗杂的生物实验时的困惑,同时也来源于学生对新知识和新事物的认知、思考和理解。“问题”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核心动力,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问题式教学法是高中生物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高中生物课堂应用问题式教学法,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和学生错误率较高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发现、探索和解决,从而能够全面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需要对考试中常见内容和难点进行指点,并将经常考查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实验深入探究,在实验过程中能够互相交流、共同解决问题,从而能够对问题有更为深入的理解,能够充分体现出问题的引导作用。
  二、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缺乏合理的课堂安排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占据着主体性地位,整个课堂学习时间大都是由教师掌握着,但是因为在传统思维理念的束缚下,教师的思想都是重理论而轻实践,这就使学生只是掌握了大量的基础知识,而没有实践的时间,更缺乏真正的自主探究,这样的理论缺乏实践的支撑,根本不能深入到学生的心中,直接影响着学校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二)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
  大多数生物教师都认为生物学习只是为了让学生取得好成绩,高考时拿到高分,所以问题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根本没有起到探究与导向的作用,甚至一些生物教学课程根本与教学的目标不一致。也就是说,教师的教学目标是为高考而制定的,这样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充满压力,很难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塑造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需要教师进一步转变生物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要想发挥问题教学方法的作用,塑造合适的教学情境,最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高中生已经具备完善的思考能力,满足问题教学法的基本要求,使得教学方法应用更加高效。这个环节教学质量受到情境创设的影响,良好问题创设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问时教师要注意一个问题:不要为了提问而提问,如果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之间没有联系,这个问题就是无效的。
  (二)问题紧密结合实际生活
  生物学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生活中的各种东西都和生物相关。在实际生活中,生物学应用广泛,从人一出生就会涉及,人的生老病死和衣食住行等方面和生物学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例如学习《伴性遗传》的时候,教师可以用一个小故事导入本节课程:一对健康的夫妇第五个孩子是一个色盲男孩,丈夫埋怨妻子连续生了5个孩子才生出一个男孩,结果还是色盲。妻子不服气,和丈夫争辩,生男生女也不是我一个人的事,色盲到底是谁遗传的还不知道呢!两个人争论不休。同学们,你们分析一下,他们谁有理?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生物学问题,带入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其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带着对问题的兴趣,能够增强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对知识进行深入和全面的探究,才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中夫妻二人的矛盾,能够灵活的运用知识,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采用多种设问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问题教学法能否得到有效应用,离不开生物教师在教学目标设计中的有效设问。多种设问方法并行,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就高中生物教学目标来说,教师作为主导,其所提出的问题必须保证有利于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才能让学生在问题教学法实施中得到提高[2]。教师如果只是进行一味提问,但超出学生能力的范围,会限制学生的思考,并降低学生学习生物的自信;如果提出的问题过于浅显低于学生的平均水平,则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不能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学习。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应注意问题的设置要环环相扣,使每个问题有意义,实现问题教学法的实际应用价值。
  (四)借助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高中生物课堂教师提问时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设计合适的生物课堂问题,并切实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责任,依据教学内容塑造问题情境。课堂提问时教师要保持和蔼态度,鼓励学生踊跃回答问题,提高师生互动质量与频率。学生会在不知不觉的时间中掌握相关知识,教师依据此设置合适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与分析问题,新课改要求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得学生可以在轻松氛围下完成课堂任务学习。教师教学时利用好课堂活动,构建高效生物课堂,推动整个生物教学活动健康发展。设计生物实践活动时,需要考虑学生情况与教学内容,预先设计好相应的教学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完成操作,实现理论知识的内化,提升学生生物素养。
  结束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将问题式教学法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中具有积极的意义。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问题的引导下对知识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究,教师需要积极进行反思,不断调整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问、适时提问、合理评价,利用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提升高中生物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强.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试题与研究,2019(04):187.
  [2]茅柳燕.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探研[J].成才之路,2019(01):94.
  [3]白楊.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下),2018(07):93.
其他文献
摘 要:美术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要求,也是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高中生的情感素质,陶冶学生的情操具有重要的作用。绘画作为高中美术教学的重要模块,是美术教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抒发学生情感的重要方式,有利于促进学生的高效发展。然而,高中在开展美术绘画模块教学时,重点强调对绘画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的审美能力、人文素养的培养,不利于绘画教学作用的充分发挥。因此,高中美术教师要加强核心素养与
期刊
摘 要:基于教学课堂不断改革与深入发展的背景下,英语逐渐走入到小学教学课堂当中。新课标背景下,明确提出了小学英语的教学需要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并且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保证学生具备简单的生活交际能力,保证英语课的教学质量与效果,形成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本文从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展开探究,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创新教学方式、创设合理的教学目标、引入多媒体设备等策略,希望为相关教育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学校是培养孩子音乐素养的重要场所,孩子接触、学习的音乐多了,对音乐有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的音乐素养自然也就提高了,同时对他们的全面发展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要做好学校音乐教育最重要的莫过于上好音乐课。但目前一些音乐教学还存在着误区,把音乐课上成了纯粹的歌唱课,教师一味的教,学生一味地听,教学方法一成不变、呆板枯燥。久而久之,音乐课偏离了审美教育的方向。学生渐渐失去了对音乐的兴趣,甚至讨厌上“
期刊
摘 要:钢琴基础课是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必修课,是音乐表演专业全体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课程。本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与更新是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的大趋势。钢琴基础课教学内容整合更新的指导思想要明确,改革的方向和路径要合理,适应时代的发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社会所需的实用人才,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复合型社会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音乐表演;钢琴基础;课程教学;课程改革  引言  钢琴基础课作为高校音乐教育
期刊
摘 要:多模态分析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在西方国家出现,随着时间的发展,多模态理论的应用分布在多种领域,关于多模态理论在教育方面的研究多集中在语言教学方面。因此本文主要探究多模态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结合的特征,以及多模态识字教学的策略,丰富多模态理论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的理论体系,促进多模态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关键词:多模态;多模态识字教学特征;多模态识字教学策略  引言  识字教学是
期刊
摘 要: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来说,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与抽象性,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不仅整体氛围枯燥,还会导致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所以,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合理的引入互动教学模式,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从小学数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展开探究,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创设动态学习氛围、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强化互动效果、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等方面的措施,不断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
期刊
一、教学案例背景分析  本节课以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为契机,根据教学目标让学生们通过讨论的方式提出问题,提出假设,进而进行实验的设计,然后,进行实验验证,最后通过验证来得出结论穿能够很好的落实本节课教学的目的,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让学生能够重视探究科学问题与小组合作之间的关系。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啊,而且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都能够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逐步培养了学生用事实说话的能力。为
期刊
摘 要:小学阶段的教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良好的教育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所以相关学校与老師有必要重视起来,选择正确的授课方式与教育理念。接下来将主要围绕养成教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展开探讨,希望可以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养成教育;小学;重要性  古代著名的教育学家、思想家孔夫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由此可见,小学时期孩子接受的教育
期刊
摘 要: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缺乏语文知识和写作素养的积累,独立完成一篇语文习作非常困难,因此,写作教学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难题。所以,教师结合学生天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引导学生借鉴范文,从词到句到段再到篇,逐层模仿训练,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和写作素养势在必行,为以后的写作打下夯实的基础。  关键词:低段仿写;内容;形式;创新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写
期刊
摘 要:数学思想方法作为数学知识的高度概括与总结,其是具体数学知识的载体。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倘若教师能充分发挥数学思想方法的作用,将其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不仅可以实现传统教学方式的转变,还可以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再创造过程,进而加深对所学的而理解,提升数学学习质量。因为,数学是一门以研究“数”与“形”为主的学科,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我往往采取以数助形和以数解形的方式灵活渗透数形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