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药物流产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及处理对策。方法: 对我院妇科门诊780例药流病例进行归纳分析,找出影响药流效果的原因及治疗措施。结果: 780例患者,完全流产670例,成功率85.9%;药流不全82例,占10.5%;药流失败28例,占3.6%。瘢痕子宫,重复药流,子宫位置异常(明显后倾后屈)患者药流不全发生率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位置后倾后屈药流失败发生率最高,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影响药物流产效果的相关因素是多方面的,临床医生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并针对上述因素预防和控制药流不全的发生,一旦发生药流不全应及时清宫;子宫位置明显后倾后屈的患者,应采用负压吸引术终止妊娠。
关键词:药物流产; 药流失败; 药流不全
【中图分类号】
R9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7-0138-02
米非司酮(Ru486)与米索前列醇(PGE)配伍终止早孕在临床上已普遍应用,大大降低人工流产的痛苦和并发症,减少人工流产手术对女性生殖器官的损伤,减轻患者对人流术的恐惧感。为了更好掌握药物流产临床效果,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自愿要求药物流产终止妊娠的健康妇女,年龄20-40岁,停经≤49天,B超提示宫内孕,孕囊三经线平均直径≤25mm,无药物流产禁忌症。
1.2 服药方法:第一天、第二天下午各服米非司酮75mg,第三天晨起服米索前列醇600ug,服药前后两小时禁食,温水送服。
1.3 流产效果:参照《中华妇产科学》评定标准[1]:(1)完全流产 用药后胚囊自行完整排出或未完整排出,B超未见妊娠图像,出血自行停止,尿HCG阴性,子宫恢复正常,月经自然来潮;(2)不完全流产 用药后胚囊自然排出,但在随诊过程中因出血过多或时间延长而行清宫术;(3)失败 至用药第8天未见胚囊排出,经B超证实胚囊继续增长,胎心搏动存在,或胚囊停止发育,最终用负压吸引术终止妊娠。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X2 检验
2 结果
2.1 780例药流患者完全流产率85.9%;不全流产率10.5%;失败率3.6%。见表1
2.2 瘢痕子宫、重复药流、子宫位置后倾后屈药流不全率较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位置后倾后屈药流失败率最高,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见表2
3 讨论
本文通过临床观察,肯定药物流产的临床应用(成功率85.9%),但我院门诊药流不全及药流失败比率有所上升,分析表明这与孕妇本身合并有瘢痕子宫、重复药流、多次人流及子宫位置明显异常有关。
3.1 孕妇既往分娩方式为剖腹产,术后子宫有瘢痕及粘连,致使宫腔形态和子宫位置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子宫节律性收缩,致使胚囊组织不能及时顺利排出,导致不全流产,因此对合并剖腹产史者,应慎重选择药物流产。
3.2 重复药流及多次人流者,药物流产效果不好。原因是流产次数越多,子宫内膜损伤越重,术后易引起子宫内膜炎,使胚胎组织粘连不宜排出[2]。一旦选择药物流产,要特别注意阴道流血情况,必要时及时清宫,并抗炎缩宫素治疗。
3.3 子宫位置明显后倾后屈的,使宫腔最低点低于宫颈内口水平,给胚囊排出造成障碍,导致不全流产及失败,应采用负压吸引术终止妊娠。
4 处理措施
4.1 分析患者具体情况,严格掌握适应证。是否瘢痕子宫、流产次数、子宫位置异常等影响药物流产的结局[3]。
4.2 应慎重选择药物流产。在临床工作中应严格掌握药物流产的适应证及禁忌证,对于要求药物流产患者必须按医嘱服药,并详细交待服药方法及注意事项。妇科炎症等并发症明确告知患者,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争取患者的主动配合,尽量避免药流后出血量多、出血时间长及宫腔内感染等情况发生。
4.3 药物流产期间应严密观察,特别注意阴道流血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出血,并给予相应处理。
4.4 加强药物流产及流产后管理。做好流产后的随访工作,告之患者药物流产后按时复诊的意义和重要性,以便及时发现药流失败或不全,及时处理,以免给患者造成重大损害[4]。
综上所述,药物流产作为计划外妊娠的补救措施,疗效肯定,但仍有相当比例药流不全及失败病例,且阴道出血时间较长,增加盆腔感染机会。为了提高药流效果,除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外,应综合考虑上述影响药流效果的相关因素,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尽量不采取药物流产。对选择药流的患者,药流期间应严密观察,特别是注意阴道出血情况,发现异常出血,及时清宫,并抗炎促宫缩治疗。同时做好药流后的随访工作,告知患者随诊的重要性,定期复诊[4],并且做好宣教与避孕,以免再行流产。
参考文献
[1]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585-2591。
[2] 郑或.影响药物流产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基层医学论坛,2008,1(12):29-30。
[3] 田大彤,武昕.影响药物流产的多因素分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8,24:149-151。
[4] 莫兰凤.影响药物流产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处理对策.广西医科大学报,2007,24:39-40。
关键词:药物流产; 药流失败; 药流不全
【中图分类号】
R9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7-0138-02
米非司酮(Ru486)与米索前列醇(PGE)配伍终止早孕在临床上已普遍应用,大大降低人工流产的痛苦和并发症,减少人工流产手术对女性生殖器官的损伤,减轻患者对人流术的恐惧感。为了更好掌握药物流产临床效果,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自愿要求药物流产终止妊娠的健康妇女,年龄20-40岁,停经≤49天,B超提示宫内孕,孕囊三经线平均直径≤25mm,无药物流产禁忌症。
1.2 服药方法:第一天、第二天下午各服米非司酮75mg,第三天晨起服米索前列醇600ug,服药前后两小时禁食,温水送服。
1.3 流产效果:参照《中华妇产科学》评定标准[1]:(1)完全流产 用药后胚囊自行完整排出或未完整排出,B超未见妊娠图像,出血自行停止,尿HCG阴性,子宫恢复正常,月经自然来潮;(2)不完全流产 用药后胚囊自然排出,但在随诊过程中因出血过多或时间延长而行清宫术;(3)失败 至用药第8天未见胚囊排出,经B超证实胚囊继续增长,胎心搏动存在,或胚囊停止发育,最终用负压吸引术终止妊娠。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X2 检验
2 结果
2.1 780例药流患者完全流产率85.9%;不全流产率10.5%;失败率3.6%。见表1
2.2 瘢痕子宫、重复药流、子宫位置后倾后屈药流不全率较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位置后倾后屈药流失败率最高,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见表2
3 讨论
本文通过临床观察,肯定药物流产的临床应用(成功率85.9%),但我院门诊药流不全及药流失败比率有所上升,分析表明这与孕妇本身合并有瘢痕子宫、重复药流、多次人流及子宫位置明显异常有关。
3.1 孕妇既往分娩方式为剖腹产,术后子宫有瘢痕及粘连,致使宫腔形态和子宫位置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子宫节律性收缩,致使胚囊组织不能及时顺利排出,导致不全流产,因此对合并剖腹产史者,应慎重选择药物流产。
3.2 重复药流及多次人流者,药物流产效果不好。原因是流产次数越多,子宫内膜损伤越重,术后易引起子宫内膜炎,使胚胎组织粘连不宜排出[2]。一旦选择药物流产,要特别注意阴道流血情况,必要时及时清宫,并抗炎缩宫素治疗。
3.3 子宫位置明显后倾后屈的,使宫腔最低点低于宫颈内口水平,给胚囊排出造成障碍,导致不全流产及失败,应采用负压吸引术终止妊娠。
4 处理措施
4.1 分析患者具体情况,严格掌握适应证。是否瘢痕子宫、流产次数、子宫位置异常等影响药物流产的结局[3]。
4.2 应慎重选择药物流产。在临床工作中应严格掌握药物流产的适应证及禁忌证,对于要求药物流产患者必须按医嘱服药,并详细交待服药方法及注意事项。妇科炎症等并发症明确告知患者,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争取患者的主动配合,尽量避免药流后出血量多、出血时间长及宫腔内感染等情况发生。
4.3 药物流产期间应严密观察,特别注意阴道流血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出血,并给予相应处理。
4.4 加强药物流产及流产后管理。做好流产后的随访工作,告之患者药物流产后按时复诊的意义和重要性,以便及时发现药流失败或不全,及时处理,以免给患者造成重大损害[4]。
综上所述,药物流产作为计划外妊娠的补救措施,疗效肯定,但仍有相当比例药流不全及失败病例,且阴道出血时间较长,增加盆腔感染机会。为了提高药流效果,除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外,应综合考虑上述影响药流效果的相关因素,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尽量不采取药物流产。对选择药流的患者,药流期间应严密观察,特别是注意阴道出血情况,发现异常出血,及时清宫,并抗炎促宫缩治疗。同时做好药流后的随访工作,告知患者随诊的重要性,定期复诊[4],并且做好宣教与避孕,以免再行流产。
参考文献
[1]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585-2591。
[2] 郑或.影响药物流产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基层医学论坛,2008,1(12):29-30。
[3] 田大彤,武昕.影响药物流产的多因素分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8,24:149-151。
[4] 莫兰凤.影响药物流产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处理对策.广西医科大学报,2007,24: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