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麻庭光
东南大学热能学士硕士,马里兰大学消防硕士,机械博士。目前在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教书,主要教授火灾动力学和水力学,主要研究气体可燃性与灭火理论,推导公式若干,也同时关注群体逃生的恐慌理论和气候变化导致的消防文化。
今天的北京城是在金代中都(南城)和元代新建大都(北城)基础上形成的。至元四年(1267年),忽必烈在原金中都城东北营建大都新城(又称北城),让精于《周易》及邵氏《经世书》的儒家代表人物刘秉忠担任规划设计师,从儒家《周礼》的基本原则出发,沿袭汉代闾里制和隋唐里坊制的某些经验,把原来金中都城的62个坊,扩充到南北两城共112个坊,用大街、小街、火巷和衖通(胡同)加以分隔。按元代成书的《析津志》记载:“大街二十四步阔,小街十二步阔。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衖通”。到明代,北京只剩下东城明时坊仍然保留了一条火巷。与此同时,胡同数从原来的29条,增加到459条,可见原来的火巷被改称胡同了。今天,数千条胡同已经作为北京的建筑文化特色之一,每天都得到外地游客的热捧和追访。
图1.元大都城市布局设计图。
根据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学术界对“胡同”一词含义和来源的解释通常有以下几种:“水井说”“浩特说”“胡人大同”(口号说)“霍通说”“辽金说”。笔者赞成后两种说法,即元代之前,胡同在北京就存在,只不过元代把大部分胡同改叫火巷,明代又改回去了。问题在于,为什么入主中原不久的蒙古统治者,需要在规划大都时设计那些火巷?
北京的火灾历史
和历代相比,宋代的火灾问题最多,超越汉唐,明清难敌。那么,宋代为何多火灾呢?宋太祖建国时所鼓吹的“火德说”(政治舆论)显然不能说明所有的问题。一个社会的火灾问题,往往与当地的气候、燃料和人口有关。 那么,这三个影响因素在宋代有什么特殊性呢?第一,宋代的生产水平提高,商品(表现为燃料负荷)急剧增加,增加了大火的风险;第二,某些城市(如首都开封和后来的临安)的人口增加,产生了大量的高层建筑;第三,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破墙开店,破坏了汉唐以来市坊制的隔离效果,宋代无法禁夜,但需要禁火;第四,按照竺可桢的研究,宋代的气候变化非常显著,气候的变化会增加失火和火势蔓延的概率;第五,也是最关键的一条,宋代的建筑特色是土坯墙瓦顶,处于从草竹屋向砖瓦房的过渡时期,因此建筑的防火效果不如后来的建筑。
在宋代城市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图2)中,除了卷首的荒郊野外和近郊开始的地方有一些茅草房屋之外,整幅画卷的建筑几乎都是土坯墙瓦屋面。由于当时的土坯墙没有很大的载荷能力,所以通常比较低矮,显示其从草屋顶而来的转化发生不太久。这意味着室内天花板必然也低,即室内的防火间距小,如果失火,室内达到轰燃(全面着火)的速度比较快,因此救火不方便。越巫曾经向汉武帝建议“高屋防火”,有着相当深刻的防火考量。通常草屋便于通风透气,所以可以低矮,改成瓦屋之后,一定要“邃宇高堂”,才能避免室内防火间距小、快速达到轰燃的危害,也可以避免通风不畅的情况。之所以产生这种局面,很可能是因为当时的汴河交通运输方便,可以提供廉价的木材,使得砖瓦替代不是那么紧迫。
图2.《清明上河图》中城市房屋以瓦屋面为主,却继承沿用了草木结构的土坯墙,比较低矮,难以防火。
相比之下,清代绘制的清院本《清明上河图》(图3),就反映了清代的砖墙瓦顶建筑,和宋代占地面积大却相当低矮的土墙瓦屋相比,显然有砖有瓦的建筑更防火,失火以后达到轰燃所需的时间更长、更耐火。
图3.清代的《清明上河图》中,砖墙瓦屋的设计就不再拥有土墙草屋的低矮特征,砖瓦高屋更利于防火。
由于上述原因,宋代面临严重的火灾问题,而北方辽金面临着相似的火灾困境。由于气候变化的周期性,南方杭州的火灾是周期性的,北方燕京的火灾也是周期性的。就在1132年、1134年、1137年的临安发生重大火情之后,“金皇统九年(1149年)乙丑,燕京(今北京市)大火,屋宇一空,死三干余人。金主以失火及不救火罪斩二百四十三人。”一个气候周期之中,就在临安1201年、1204年发生重大灾情之后,“金卫绍王大安三年(1211年)四月二十日,大悲阁发生火灾,连续烧了5天,蔓延烧毁10000多家。”
按照气候周期的60年规律,1270年前后应当是暖相气候高峰年(北京比南方晚10年左右),应当产生大量的火灾问题。不过,1215年蒙古政权攻占金中都的过程中,烧毁了皇宫,打破了火灾周期,让预期中的大火没有发生。但在这一轮暖相火灾形势面前,元大都的设计者不得不考虑城市规划中的防火间距问题。
宝佑五年(1257年)八月十八日,宋理宗召右本相兼枢密使陈元凤商议消防治理事宜,当时批准了临安府上奏的关于房屋保持两丈间距的意见。这一防火间距是否在杭州得到贯彻,我们没有数据,无法考证。可是这一防火间距,被运用到元大都的建设过程中。那么,元大都的火巷有多宽呢?1964年至1974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共同勘察了元大都的城垣、街道、河湖水系等遗迹。 调查结果发现,新城中轴线上的大街宽度为28米,其他主要街道宽度为25米,火巷宽约6米至7米。宋代一尺31.4厘米,一丈3.14米,两丈就是6.3米,刚好符合元代大都的火巷宽度标准。也就是说,1267年的元代大都建设过程中恰好贯彻了 10年前宋理宗批准确立的两丈宽防火间距。
元代火巷的消防特征
在消防理论当中,火巷是用两道防火墙封闭起来的受保护的消防逃生通道,其火场功能有三:防火隔离,逃生通道和救火便利。元代火巷至少有两丈宽,完全满足现代意义下防火隔离的需要。为救火便利,元大都街道分布的基本形式是:在南北向的主干大道的东西两侧,等距离地平列着许多东西向的火巷。从大街到达民居,非常方便,符合现代社会条件下救火便利的要求,当然,元代完全没有专业的救火队伍,救火便利不是主要考量指标。通常火巷两边有墙壁连续的密封阻隔,形成了受防火墙保护的安全逃生通道。按照《逃生学原理》中的定义,这是逃生通道的一部分,叫做Exit Access(出口到达),可以保护逃生者撤离。虽然当时的设计者完全忽视了逃生的要求,也缺乏这方面的意识,但元大都火巷具有这些功能,这可能是中外民族共同拥有的逃生经验或共识吧。 图4.典型的胡同设计。
关于火巷的宽度和笔直设计,过去有一种常见的解释是,由于蒙古人的马上文化,元朝在规划时,没有采用传统的窄巷和胡同作街道,而是选用更宽、更直、更有利于车马进出的火巷。从生活的便利角度来说,似乎是合理的。然而有多少人进出家门需要车马呢?显然,这种解释有些想当然了。是气候变化带来的防火需要,形成了火巷的最低宽度。那么,什么样的火灾气候,导致人们在设计街道宽度时需要考虑防火间距呢?通常暖相气候多大风,风大助火势蔓延,需要使用防火墙或防火巷来对抗火灾。对此,我们可以从当时的火灾发展特征和消防对策找到线索,还可以从其他方面找到气候变化的信息。
元代建都的气候线索
元代本来是游牧民族建立的,可是这些马上民族到达中原地带,也开始做原材料贸易,比如竹木交易。元初,北方的元政府每年都要砍下大量竹子进行官民贸易。1267年,批准怀孟(今河南沁阳)等路成立官办的司竹监;1285年,罢司竹监,采取官民两便的自卖纳税;1286年,在黄河北岸的卫州(今河南汲县)增设竹课提举司,统筹河南、湖北区域竹货贸易,复由陕西抽调官员前往协助办课;到1292年,黄河流域的竹资源渐告枯竭。时丞相完泽上奏:“怀孟竹课,频年砍伐已损,课无所出,科民以输,宣罢其课,长养数年”。迫于现实,忽必烈遂下令停止沁阳一带竹课。也就是说,从1267年到1292年的25年间,元政府对竹木贸易进行课税,赚了不少钱。
通常北方的竹子需要暖相气候才能顺利生长,竺可桢先生在其《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认为:竹是亚热带植物,因为华北变冷所以竹子北限南移了3度左右,从而使广大地区不适合竹的生长,故竹资源锐减乃至消失。竺可桢据此得出的结论是14世纪全球变冷导致华北竹林消失,而反驳者(牟重行先生)根据《北游录》中记录“卫辉、淇县多竹,摄政王剪竹沥,除课民剪,每巨竹可沥十斤”,否定了他的结论。显然,他们都没有意识到,影响竹林兴衰的气候变化周期,远远比他们认为的要小,其实只有60年,因此如果你在不同的周期,看到不同的竹林兴衰效果,以此来判断该世纪的暖相和冷相,当然是不妥的。元代之所以能够在北方对竹子征收25年的交易税,这是因为气候周期的30年暖相刚好覆盖该时段。
从当时的火政角度,也可以看出当时气候变化的端倪。通常冷相防点火,暖相防蔓延。1257年,宋理宗同意把杭州的防火间距定为两丈,这是典型的防蔓延,因此是暖相(气候应对措施)。可是到1286年的马可波罗到访行在(Kinsai,即杭州)的时候,气候已经转冷,所以马可波罗看到的防火措施主要是禁火、停水和遮荫哨所,这三样是防点火的应对措施。与此同时的1295年,皖南旌德县尹王桢研究防火并提出《法制长生屋》,也是防止点火(冷相),不是防蔓延(暖相),这是从农学家王桢的眼中得出的结论。从当时的火政对策,我们可以认为,由于冷相气候导致北方的竹林无法顺利成长,于是忽必烈不得不停止竹监司的运作。后来华北的竹林有所恢复,从另一方面证明气候的周期性变化。
那么,为什么要暖相气候才能建都?历史上,隋代的大兴城(582年),五代后周的开封城(955年)和元代的大都城(1267年),都是在暖相气候中动工的。而且开封在1016年和1075年分别进行的扩建过程,也发生在暖相气候。其中重要的原因是,暖相气候雨水多、收成好、木材便宜、有多余的劳动力和经济收入投入到浩大的工程建设当中。那么,暖相气候一定要防火吗?显德二年(955年,暖相),周世宗柴荣两次发布诏书,要求对开封城市全面扩建,理由是“旧城狭窄,常有火烛之忧”。所以,五个完整的气候周期之后,元代大都的重建工作需要借鉴开封的城市设计经验,把防火间距纳入城市规划。该重建工程虽然没有发布类似的诏书,但从同时代宋理宗对火灾和防火巷的认识可以看出,元大都建设的时段也有相似的火灾形势,需要认真考虑防火规划。
城市规划的影响
那么,火巷管用吗?非常管用。大规模的城市大火,除了皇宫发生的灾情,从未在新建成的大都、后来的北京城内发生过,靠得就是这些有效的防火隔离。清代北京虽然发生500余起火灾,但主要是建筑火灾,如皇宫和衙门等,大规模的城市民居火灾则一次没有。仰赖这些防火设计,北京的第一支救火会在道光统治末期的1848年才组织形成,比邻居天津晚了186年(3个气候周期)。通过设计符合防火要求的城市布局,北京城从此远离城市大火,完成了从“野蛮”社区(竹木建筑)向“文明”社区(砖瓦建筑)的转变过程。放眼全国,只有这一座城市从一开始就做到这一点,这是因为首都的规划大都发生在暖相气候周期。
东南大学热能学士硕士,马里兰大学消防硕士,机械博士。目前在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教书,主要教授火灾动力学和水力学,主要研究气体可燃性与灭火理论,推导公式若干,也同时关注群体逃生的恐慌理论和气候变化导致的消防文化。
今天的北京城是在金代中都(南城)和元代新建大都(北城)基础上形成的。至元四年(1267年),忽必烈在原金中都城东北营建大都新城(又称北城),让精于《周易》及邵氏《经世书》的儒家代表人物刘秉忠担任规划设计师,从儒家《周礼》的基本原则出发,沿袭汉代闾里制和隋唐里坊制的某些经验,把原来金中都城的62个坊,扩充到南北两城共112个坊,用大街、小街、火巷和衖通(胡同)加以分隔。按元代成书的《析津志》记载:“大街二十四步阔,小街十二步阔。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衖通”。到明代,北京只剩下东城明时坊仍然保留了一条火巷。与此同时,胡同数从原来的29条,增加到459条,可见原来的火巷被改称胡同了。今天,数千条胡同已经作为北京的建筑文化特色之一,每天都得到外地游客的热捧和追访。
图1.元大都城市布局设计图。
根据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学术界对“胡同”一词含义和来源的解释通常有以下几种:“水井说”“浩特说”“胡人大同”(口号说)“霍通说”“辽金说”。笔者赞成后两种说法,即元代之前,胡同在北京就存在,只不过元代把大部分胡同改叫火巷,明代又改回去了。问题在于,为什么入主中原不久的蒙古统治者,需要在规划大都时设计那些火巷?
北京的火灾历史
和历代相比,宋代的火灾问题最多,超越汉唐,明清难敌。那么,宋代为何多火灾呢?宋太祖建国时所鼓吹的“火德说”(政治舆论)显然不能说明所有的问题。一个社会的火灾问题,往往与当地的气候、燃料和人口有关。 那么,这三个影响因素在宋代有什么特殊性呢?第一,宋代的生产水平提高,商品(表现为燃料负荷)急剧增加,增加了大火的风险;第二,某些城市(如首都开封和后来的临安)的人口增加,产生了大量的高层建筑;第三,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破墙开店,破坏了汉唐以来市坊制的隔离效果,宋代无法禁夜,但需要禁火;第四,按照竺可桢的研究,宋代的气候变化非常显著,气候的变化会增加失火和火势蔓延的概率;第五,也是最关键的一条,宋代的建筑特色是土坯墙瓦顶,处于从草竹屋向砖瓦房的过渡时期,因此建筑的防火效果不如后来的建筑。
在宋代城市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图2)中,除了卷首的荒郊野外和近郊开始的地方有一些茅草房屋之外,整幅画卷的建筑几乎都是土坯墙瓦屋面。由于当时的土坯墙没有很大的载荷能力,所以通常比较低矮,显示其从草屋顶而来的转化发生不太久。这意味着室内天花板必然也低,即室内的防火间距小,如果失火,室内达到轰燃(全面着火)的速度比较快,因此救火不方便。越巫曾经向汉武帝建议“高屋防火”,有着相当深刻的防火考量。通常草屋便于通风透气,所以可以低矮,改成瓦屋之后,一定要“邃宇高堂”,才能避免室内防火间距小、快速达到轰燃的危害,也可以避免通风不畅的情况。之所以产生这种局面,很可能是因为当时的汴河交通运输方便,可以提供廉价的木材,使得砖瓦替代不是那么紧迫。
图2.《清明上河图》中城市房屋以瓦屋面为主,却继承沿用了草木结构的土坯墙,比较低矮,难以防火。
相比之下,清代绘制的清院本《清明上河图》(图3),就反映了清代的砖墙瓦顶建筑,和宋代占地面积大却相当低矮的土墙瓦屋相比,显然有砖有瓦的建筑更防火,失火以后达到轰燃所需的时间更长、更耐火。
图3.清代的《清明上河图》中,砖墙瓦屋的设计就不再拥有土墙草屋的低矮特征,砖瓦高屋更利于防火。
由于上述原因,宋代面临严重的火灾问题,而北方辽金面临着相似的火灾困境。由于气候变化的周期性,南方杭州的火灾是周期性的,北方燕京的火灾也是周期性的。就在1132年、1134年、1137年的临安发生重大火情之后,“金皇统九年(1149年)乙丑,燕京(今北京市)大火,屋宇一空,死三干余人。金主以失火及不救火罪斩二百四十三人。”一个气候周期之中,就在临安1201年、1204年发生重大灾情之后,“金卫绍王大安三年(1211年)四月二十日,大悲阁发生火灾,连续烧了5天,蔓延烧毁10000多家。”
按照气候周期的60年规律,1270年前后应当是暖相气候高峰年(北京比南方晚10年左右),应当产生大量的火灾问题。不过,1215年蒙古政权攻占金中都的过程中,烧毁了皇宫,打破了火灾周期,让预期中的大火没有发生。但在这一轮暖相火灾形势面前,元大都的设计者不得不考虑城市规划中的防火间距问题。
宝佑五年(1257年)八月十八日,宋理宗召右本相兼枢密使陈元凤商议消防治理事宜,当时批准了临安府上奏的关于房屋保持两丈间距的意见。这一防火间距是否在杭州得到贯彻,我们没有数据,无法考证。可是这一防火间距,被运用到元大都的建设过程中。那么,元大都的火巷有多宽呢?1964年至1974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共同勘察了元大都的城垣、街道、河湖水系等遗迹。 调查结果发现,新城中轴线上的大街宽度为28米,其他主要街道宽度为25米,火巷宽约6米至7米。宋代一尺31.4厘米,一丈3.14米,两丈就是6.3米,刚好符合元代大都的火巷宽度标准。也就是说,1267年的元代大都建设过程中恰好贯彻了 10年前宋理宗批准确立的两丈宽防火间距。
元代火巷的消防特征
在消防理论当中,火巷是用两道防火墙封闭起来的受保护的消防逃生通道,其火场功能有三:防火隔离,逃生通道和救火便利。元代火巷至少有两丈宽,完全满足现代意义下防火隔离的需要。为救火便利,元大都街道分布的基本形式是:在南北向的主干大道的东西两侧,等距离地平列着许多东西向的火巷。从大街到达民居,非常方便,符合现代社会条件下救火便利的要求,当然,元代完全没有专业的救火队伍,救火便利不是主要考量指标。通常火巷两边有墙壁连续的密封阻隔,形成了受防火墙保护的安全逃生通道。按照《逃生学原理》中的定义,这是逃生通道的一部分,叫做Exit Access(出口到达),可以保护逃生者撤离。虽然当时的设计者完全忽视了逃生的要求,也缺乏这方面的意识,但元大都火巷具有这些功能,这可能是中外民族共同拥有的逃生经验或共识吧。 图4.典型的胡同设计。
关于火巷的宽度和笔直设计,过去有一种常见的解释是,由于蒙古人的马上文化,元朝在规划时,没有采用传统的窄巷和胡同作街道,而是选用更宽、更直、更有利于车马进出的火巷。从生活的便利角度来说,似乎是合理的。然而有多少人进出家门需要车马呢?显然,这种解释有些想当然了。是气候变化带来的防火需要,形成了火巷的最低宽度。那么,什么样的火灾气候,导致人们在设计街道宽度时需要考虑防火间距呢?通常暖相气候多大风,风大助火势蔓延,需要使用防火墙或防火巷来对抗火灾。对此,我们可以从当时的火灾发展特征和消防对策找到线索,还可以从其他方面找到气候变化的信息。
元代建都的气候线索
元代本来是游牧民族建立的,可是这些马上民族到达中原地带,也开始做原材料贸易,比如竹木交易。元初,北方的元政府每年都要砍下大量竹子进行官民贸易。1267年,批准怀孟(今河南沁阳)等路成立官办的司竹监;1285年,罢司竹监,采取官民两便的自卖纳税;1286年,在黄河北岸的卫州(今河南汲县)增设竹课提举司,统筹河南、湖北区域竹货贸易,复由陕西抽调官员前往协助办课;到1292年,黄河流域的竹资源渐告枯竭。时丞相完泽上奏:“怀孟竹课,频年砍伐已损,课无所出,科民以输,宣罢其课,长养数年”。迫于现实,忽必烈遂下令停止沁阳一带竹课。也就是说,从1267年到1292年的25年间,元政府对竹木贸易进行课税,赚了不少钱。
通常北方的竹子需要暖相气候才能顺利生长,竺可桢先生在其《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认为:竹是亚热带植物,因为华北变冷所以竹子北限南移了3度左右,从而使广大地区不适合竹的生长,故竹资源锐减乃至消失。竺可桢据此得出的结论是14世纪全球变冷导致华北竹林消失,而反驳者(牟重行先生)根据《北游录》中记录“卫辉、淇县多竹,摄政王剪竹沥,除课民剪,每巨竹可沥十斤”,否定了他的结论。显然,他们都没有意识到,影响竹林兴衰的气候变化周期,远远比他们认为的要小,其实只有60年,因此如果你在不同的周期,看到不同的竹林兴衰效果,以此来判断该世纪的暖相和冷相,当然是不妥的。元代之所以能够在北方对竹子征收25年的交易税,这是因为气候周期的30年暖相刚好覆盖该时段。
从当时的火政角度,也可以看出当时气候变化的端倪。通常冷相防点火,暖相防蔓延。1257年,宋理宗同意把杭州的防火间距定为两丈,这是典型的防蔓延,因此是暖相(气候应对措施)。可是到1286年的马可波罗到访行在(Kinsai,即杭州)的时候,气候已经转冷,所以马可波罗看到的防火措施主要是禁火、停水和遮荫哨所,这三样是防点火的应对措施。与此同时的1295年,皖南旌德县尹王桢研究防火并提出《法制长生屋》,也是防止点火(冷相),不是防蔓延(暖相),这是从农学家王桢的眼中得出的结论。从当时的火政对策,我们可以认为,由于冷相气候导致北方的竹林无法顺利成长,于是忽必烈不得不停止竹监司的运作。后来华北的竹林有所恢复,从另一方面证明气候的周期性变化。
那么,为什么要暖相气候才能建都?历史上,隋代的大兴城(582年),五代后周的开封城(955年)和元代的大都城(1267年),都是在暖相气候中动工的。而且开封在1016年和1075年分别进行的扩建过程,也发生在暖相气候。其中重要的原因是,暖相气候雨水多、收成好、木材便宜、有多余的劳动力和经济收入投入到浩大的工程建设当中。那么,暖相气候一定要防火吗?显德二年(955年,暖相),周世宗柴荣两次发布诏书,要求对开封城市全面扩建,理由是“旧城狭窄,常有火烛之忧”。所以,五个完整的气候周期之后,元代大都的重建工作需要借鉴开封的城市设计经验,把防火间距纳入城市规划。该重建工程虽然没有发布类似的诏书,但从同时代宋理宗对火灾和防火巷的认识可以看出,元大都建设的时段也有相似的火灾形势,需要认真考虑防火规划。
城市规划的影响
那么,火巷管用吗?非常管用。大规模的城市大火,除了皇宫发生的灾情,从未在新建成的大都、后来的北京城内发生过,靠得就是这些有效的防火隔离。清代北京虽然发生500余起火灾,但主要是建筑火灾,如皇宫和衙门等,大规模的城市民居火灾则一次没有。仰赖这些防火设计,北京的第一支救火会在道光统治末期的1848年才组织形成,比邻居天津晚了186年(3个气候周期)。通过设计符合防火要求的城市布局,北京城从此远离城市大火,完成了从“野蛮”社区(竹木建筑)向“文明”社区(砖瓦建筑)的转变过程。放眼全国,只有这一座城市从一开始就做到这一点,这是因为首都的规划大都发生在暖相气候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