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DS变革之常设上诉机制:困境、价值与路径选择

来源 :法治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s_1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机制目前正遭受合法性危机,建立常设上诉机制是ISDS机制改革的重要对策。上诉机制的常设性、独立性和纠偏性有助于解决ISDS机制下仲裁员缺乏独立性和公正性、仲裁裁决不一致、缺乏控制机制的问题,还有利于促进裁决一致性和准确性的统一。ISDS机制诸多问题均归因于投资仲裁的专案性特征,在常设上诉机制的改革方向下应坚持多边框架,既可以选择独立上诉机构作为现有仲裁制度的补充,也可以选择内设二级上诉机构的多边投资法院,而后者是更为系统和彻底的改革方案。无论选择何种路径,其作用的发挥仍将依赖于改革框架
其他文献
我国地方政府自2009年始,通过各种方式频频举债,虽未引起债务危机,但由于地方债缺乏市场化约束,其具体规模、真实性难以准确测算。本文以S省为例,运用改进后的KMV模型对地方政府发
“最好的社会政策就是最好的刑事政策”一语为我国刑法学界广泛引用,但其出处及写作背景却不为学界所知。考察发现,该名言并不是李斯特的原语表述,而是经由日本传入我国的“
目的观察抗白介素5(IL-5)单克隆抗体对哮喘小鼠嗜酸性粒细胞(Eos)从骨髓到气道迁移的影响。方法15只雄性C57BL/6小鼠。常规法复制哮喘,并在每次卵白蛋白(Ova)激发前2h鼻腔内滴入抗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