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旧事十三章

来源 :莫愁·小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ny_c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蓓佳大姐主编的“年华璀璨”儿童文学丛书,已经推出两辑共计三十本,这中间有不少书的作者是多年耕耘在儿童文学园地的资深名家,如曹文轩、程玮、徐鲁、金曾豪、王一梅、章红等;也有近年来在童书领域英气勃发新作不断的新锐中坚,如赵菱、孙卫卫、沈习武、小河丁丁、杨筱艳、王苗等;但令人惊喜的是,还有一些“新”面孔、“老”熟人也加盟其中,令人眼睛一亮,如梁晴、荆歌、庞余亮等。当我看到在这个行列中的《耳朵湖》出现了姜琍敏这一名字的时候,还颇为认真地审视了一番,这是我熟知的姜琍敏先生否?仔细一看,“果然”是他,这个“果然”,为何加了引号?暂且按下不表。
  《耳朵湖》讲述的少年故事与众不同。故事的时代背景、发生场域,我们大可忽略不计,虽然它有时代痕迹,应该是在“上山下乡”的年月,但任何时代的情感发轫、良善天性都是难以遏制,不可阻挡的。根据姜琍敏先生的讲述,故事发生在江南一座古城与距离古城不太遥远的乡下,一个有一湖泊的江南水乡。这个水乡的湖泊不是烟波浩渺的太湖,更不是西湖、蠡湖、石湖,也许由于它过于袖珍玲珑不为人知之故,被姜琍敏先生唤作耳朵湖。善于讲述故事的姜琍敏欲擒故纵,云山雾罩,含蓄从容,质朴无华,整部小说共计十三章,但看过大半故事,“耳朵湖”却还没有出现,却是为何?小说开篇写天真无邪的少年旧事朦胧情感,尤其是同学顾永林一语道破“我”与许瑶貌似矛盾重重、彼此对立,实则心心相印、彼此默契的少年纯情,真是拿捏准确,娓娓道来,令人叹服。
  这样的校园怀春彼此牵挂欲说还休的少年心事,会怎样发展下去呢?且慢,姜琍敏先生故意吊起读者的胃口,他开始讲述同学顾永林的故事,斗蟋蟀、偷黄瓜,也可以如此惊心动魄,引人入胜,这已经不是《促织》《口技》那样的尺幅之间的彼此缠斗、你高我低了。但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我”念念不忘的还是许瑶姑娘啊。班主任为了调解“我”与许瑶之间的纠葛,还请“我”吃饭沟通,由此展开了当时历史情境之下的师生关系,温润如春,宛若一幅风情画。而“我”带领许瑶参观自己的隐秘领地“司令部”,一一展示在一个大院内成长的丝丝缕缕,细节种种,民国建筑的神秘气息,彼此家庭的大致情况。许瑶父母远在北京的“诗意远方”,也为许瑶与“我”的从此别离埋下伏笔,引发少年怀春者的无尽惆怅内心撕扯。许瑶就要远行北上,送“我”一支钢笔,大致是作为少年纯情的一种见证信物。这样的告别,似乎意想不到,却美好而忧伤。从此,遥隔迢迢,地北天南,虽然可以书信往来,但谁又能把握自己的命运沉浮此去经年呢?
  与许瑶的故事会就此结束转入“我”的乡下生活吗?姐姐插队,父母去了农场,自己一个人留在古城,真是百无聊赖,形单影只。姐姐回家探望,对“我”的处境至为忧虑,她大胆决定带“我”到乡下去彼此相依为命,这才有了“我”在水鄉的独特体验。“我”在这里所看到的知青生活,知青与当地干群的彼此关系,不是王安忆笔下的“小鲍庄”,更不是古华笔下的“芙蓉镇”里“爬满青藤的小木屋”。这里的生产队长阿兴,有着农民的质朴善良,也有着柳青笔下梁生宝一样的自我约束与觉悟,他请“我”吃猪肝面这样的情节,一定不是完全向壁虚构,而是有着真实生活体验的。还有阿兴儿子小三子顽强的生存技能,这样的生存本领,通透达观,一旦风云际会,机会来临,绝不会坐废困顿,一无作为。看看如今在长江三角洲蓬蓬勃勃方兴未艾的乡镇企业,就能想见这些人的当年模样。难道故事就这样结束?许瑶再也不会出现了?且慢,许瑶的姐姐许玲与“我”的姐姐不都在这里插队呢,这就有了许瑶来探视姐姐的可能性啊。
  许瑶真的来了,还是阿兴队长去迎接的呢!人家是从伟大首都来的客人,是不是有点《山楂树之恋》的期待?原来的同学同桌,如今的异地重逢,这样的青马竹梅,已经过了两小无猜的年华,怎能没有故事发生?“我”邀请许瑶游耳朵湖,小三子也自告奋勇前来助阵,但伶俐乖巧的小三子很快就识相地悄然而退。两人荡舟湖上,真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这个时候,姜琍敏先生异峰突起,让船倾覆。读者的胃口为此紧张高悬:许瑶会溺水而亡就此陨落?“耳朵湖绝唱”竟然会如此残酷令人扼腕?好在有惊无险,虽然险象环生,生死就在须臾,但最终还是安然无恙,避免了悲剧的发生。此后还有新的故事发生否?姜琍敏先生引用了大词人柳永的“竟无语凝噎”,戛然而止,余音绕梁,令人回味无穷。
  文章到此,再说拙文起首“果然”为何增添引号。姜琍敏先生小说开篇,讲到“我”与同桌许瑶,回答老师提问“果然”是何意。许瑶回答说是“真的”,而“我”自作聪明地补充说“也就是事情不出意料的意思”,但“我”的爱表现出风头令许瑶颇为反感,大概还有嫉妒,就此两人因“果然”而发生了“激烈冲突”,想来都是令人玩味再三的少年旧事如烟呢。
  王振羽:资深出版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理事,南京市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出版专著《漫卷诗书》《书卷故人》《折角的页码》《龚自珍传》《江南彩衣堂》《吴梅村别传》《诗人帝王》《瓶庐遗恨》《龙飞光武》《布鲁克林的星光》《用伤口飞翔》等多部,曾主编《中国文化家族丛书》《读书台文丛》《新鸡鸣丛书》《六朝松文库》等。《瓶庐遗恨》获南京紫金山文学大奖。
  编辑 木木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我是贪婪的小商人  向迎春花、葵花、荷花、茶花和月季  都推销过我灿烂的笑  我们交换的不是金币银币  而是诚实的快乐、天真的安宁  花朵们像我一样掉落几颗牙齿  却仍旧笑得坦荡热烈、没心没肺  狂欢的花朵们  朝着我的面颊抛撒着昂贵的花粉  花销不完的几粒花粉  最后都长成“四季牌”少儿雀斑  ——嗨,这算不算一次亏本的买卖  我还是爱捣蛋的小商人  向狐狸、大灰狼、蛇、巫婆和魔鬼大人  售卖过
期刊
以为是一朵朵细丝的蘑菇  在和行人的花伞比大小  生气地嘟着嘴  因为输了  一个猛子扎到河里躲避  以为是一声声清晰的滴答声  在和硕大的秒针比赛跑步  落在树的发梢  落在楼的头顶  汗漬了一大堆的路  以为是一张能捕鸟的网  在和透明的渔网比结实  当燕子的羽毛划过潮湿  才知道自己只能捕捞城市  夜晚的焰火  谭红林: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 沈不言 [email protected]
期刊
汤桥中学是我人生起航的地方。1975年9月到1979年7月,我在这里完成了初中、高中的学习。当时的汤桥中学,没校门,没围墙,但老师敬业爱生,学生朝气蓬勃,文体活动丰富,氛围和谐向上。四年的时光,老师之爱亲如父母,同学之情情同手足。  我清晰地记得,史琳凤老师对我的批评、教导。我带着“作文神童”的光环进入初中,却很快现出了顽劣少年的原形。各种调皮捣蛋,以致班干部职务越做越低,被“请”到老师办公室写检
期刊
1  “把口袋里的东西都掏出来吧。”阿元探长的语气不容置喙。  黄斌磨磨蹭蹭地掏出笔记本和钢笔,李密倒是爽快,两口袋一模,东西全拿出来了,其他人也将东西摆了出来。  “探长,黄斌的这支笔……”李星辰看到之后似乎有些犹疑,“好像是录音笔?”  阿元拿起钢笔,看着黄斌,黄斌瞬间紧张起来,“不,不是我,我没有。”  李密皱了皱眉头,“居然是你?公司待你不薄啊。”  阿元将钢笔收进口袋里,“暂且不下定论,
期刊
如果没有创新,没有融入个人情感和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只是千篇一律的复制,即使这种复制再精巧,也将使手工失去其应有的价值。  ——采访札记  1  蒯良荣做壶超过五十年,有一批忠诚的客户。他们称蒯良荣为“窑火的魔术师”,认为他的壶艺风格和工艺开一代新风,堪称开宗立派的一代宗师。山西的一位同行与蒯良荣有过接触,对他在制壶工艺上的追求给予四个字的评价:前无古人。一位熟悉蒯良荣的朋友对我说:目前在国内,他是
期刊
南京文昌巷有家茶吧,青藤蔓过屋檐,室内盆花盛开,闲适幽静。然而,吸引我的并不是它的高雅格调,而是店内的藏书和与之连通的“迷你书屋”。每到休息日,我都会来这里,一本书一盏茗,一盘炒面一碗素汤。在书页的翻动中,愉快而有意义的一天就过去了。  窗外来往的路人行色匆匆,全然不知我書里的故事,也不理会我厚厚摘抄本中潜藏的密码。我多么渴望他们能驻足侧目一下倚窗细读的我,品味一下这富有书香的画面啊。  又是一个
期刊
生活节奏越快,人的流动性越大,植物也概莫能外。我们要用很长时间,才会认识那些迁居的植物,要用更长久的岁月,等待它们蔚然成林。每遇河边合抱不过来的大树,心中顿生亲切之感,它们与我一般,活得有了年岁。如与百岁以上的老树相对,我就心生敬畏,天灾、战火、人祸,都不曾将之奈何。人老了不好看,但树必须要有年龄。那些新植下不久的纤细苗木,须等到我鬓白齿落,才会有些端凝风姿。  伏地长成的花要简单许多,它们是不需
期刊
河面上的船  是把快乐的剪刀  清亮地划过  裁剪出两瓣好看的布  河面上的船  是条晶亮的拉链  静静地驶过  拉开了美丽的水链  我在小河的岸邊  常常看得  忘记了回家  张华:浙江省“春蚕奖”获得者,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学高级教师。  编辑 沈不言 [email protected]
期刊
今年4月4日是清明节,我们一家人在乡下老家过节。爸爸带我到后院看香樟树,他说,这是我曾爷爷生前种下的,这棵香樟树的年龄比我大多了,有三十多岁了。  香樟树的主干是棕色的,特别粗,我都抱不过来。树干上有一个个白色的小泡泡,那是小虫子的家,白泡泡上有一个小洞,那是小虫的“家门”。树枝是绿色的,每根树枝又都有两三个分叉,上面满满地长着树叶。树叶有深绿色的、浅绿色的,还有橙红色的。深绿色的是老叶,浅绿色的
期刊
隔壁四婶子家送来了一碗大白米饭,几片猪肉搁在最上面。大米瓷白,肉色敦厚,仿佛连盛饭的那只碗都在飘香,实在让我们生馋。  可是母亲不准我们动,一筷子都不准动,态度很是坚决。  以前可不这样。左邻右舍的,谁家来了个亲戚什么的,煮了饭,烧了肉,都要这样送来送去的,让小孩子们解解馋。母亲总是将人家送来的饭啊肉的分成三份,我们弟兄三人一人一份。所以即使在饥饿年代,我们小孩子也常常有意外的口福。于是,我们就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