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素质教育,除了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外,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在知识更新日益加快的今天,教育必须由过去的重于继承转向重于创造。可以说,教会学生学习,实施创新教育,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赋予教师的历史使命。课改的要求、新课标全新的理念,都是对教师的一个全新的挑战,那么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教师该怎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1.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在提问中培养创新意识 让学生能想、敢想、善于想。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想的条件,讲课要具有启发性,能启迪学生思维。为此,我们在课堂上,充分理解学生的行为,欣赏学生的见解,分享学生的乐趣,为学生创设提问的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出问题,以激发其创新意识。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好奇中培养创新意识 数学兴趣是学生的一种力图接近、了解、探究数学知识和数学活动的心理倾向, 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它不仅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 努力地去进行创造性的活动, 成为创新的动力因素。布鲁纳认为, “学习的最好刺激, 乃是对材料的兴趣”。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要从数学素材中选取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如通过讲解“象棋发明者让印度国王往棋盘上放麦粒” 的故事来引起学生学习“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兴趣 使用一张薄纸对折若干次后, “可与珠峰试比高” 来引起学生的学习指数函数的兴趣“星期天以后的第22000天是星期几? ” 也能引起学生对二项式定理的兴趣 通过讲解中国电脑体育彩票获奖面的大小激起学生学习概率的兴趣, 等等。在兴趣的形成过程中,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 进而形成创新的意识。
3.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让学生在愉悦中培养创新意识 现在的初中学生,尤其是高三学生,由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高考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学生不同程度都存在着一定的心理压力。因此,在新的教学理念下的一线教师,就更应该以人为本,关心和爱护学生,让他们(她们)能够健康的成长,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尤为重要。“数学教学过程,应是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及师生之间复杂的心理信息相互作用和交融的过程,新数学课程标准下成功的数学教学过程往往是伴随着愉悦的情境与心态产生的。”这一点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下的教材设计和编写中显得较为突出,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显现得更为明显。通过具体的情境创造,消除学生紧张的情绪,控制学生学习中的疲劳,使其保持高度的学习兴趣和旺盛的精力,使内心世界变得活泼、开朗,使数学学习的过程从单纯的课内学习得到延伸,从而最优化地发挥数学认知、识记、想象、思维、创新和实践能力。为此在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力求能通过合适的情境创设,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活动创造一种宽松、舒适、和谐的氛围。通过精心创设的愉悦情境,充分地挖掘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
4.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环节 实施创新教育,重要的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改革现行教学方法。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师德高尚,教师要了解学生、关爱学生,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南针和引路人,要以自己的表率作用来教育和影响学生;以自己的良好师德风范为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奠定基础。创新教育要求教师走出传统教育的误区,改变过去那种一味灌输的刻板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求新求变,在教案的设计、新课的导入、质疑的激发、问题的提出、兴趣的激发、知识的传授、教学手段的采纳、疑难的讲解、情景的创设、高潮的营造以及能力的训练等一系列环节都能别出心裁,独具匠心,才能使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学有所得,学以致用。通过运用,把学来的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通过运用,使自己在实践中明确需要什么知识;通过运用,完善知识,培养创新能力。
看似平凡单调的数学教学中也有探索、创新带来的神奇、感动和力量,但它常常需要教师和学生用心去感悟, 用智慧去揭示, 用毅力去承载。让我们从自己的课堂教学做起, 这将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使命和责任所在。要创新,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多年来,初中教学普遍存在着“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倾向,却很少认真地思考过学生是不是在自主学习、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发展。这种应试教育的教学思想根深蒂固影响着老师们的教学观,也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魏书生老师曾这样说,“ 一名好的教师必须永远相信自己的学生,不管多么笨的学生,脑子里其实都埋藏着无穷无尽的能力。事实上,不是学生脑子里缺乏资源,而是我们缺少勘探和开发这些资源的能力”。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超越,大胆设想,标新立异;教育学生相信自我,欣赏自我,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以一个研讨者的身份,适时、平等地参与学生的讨论,阐述自己对问题的见解、感受和认识。
收稿日期:2011-08-12
1.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在提问中培养创新意识 让学生能想、敢想、善于想。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想的条件,讲课要具有启发性,能启迪学生思维。为此,我们在课堂上,充分理解学生的行为,欣赏学生的见解,分享学生的乐趣,为学生创设提问的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出问题,以激发其创新意识。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好奇中培养创新意识 数学兴趣是学生的一种力图接近、了解、探究数学知识和数学活动的心理倾向, 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它不仅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 努力地去进行创造性的活动, 成为创新的动力因素。布鲁纳认为, “学习的最好刺激, 乃是对材料的兴趣”。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要从数学素材中选取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如通过讲解“象棋发明者让印度国王往棋盘上放麦粒” 的故事来引起学生学习“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兴趣 使用一张薄纸对折若干次后, “可与珠峰试比高” 来引起学生的学习指数函数的兴趣“星期天以后的第22000天是星期几? ” 也能引起学生对二项式定理的兴趣 通过讲解中国电脑体育彩票获奖面的大小激起学生学习概率的兴趣, 等等。在兴趣的形成过程中,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 进而形成创新的意识。
3.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让学生在愉悦中培养创新意识 现在的初中学生,尤其是高三学生,由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高考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学生不同程度都存在着一定的心理压力。因此,在新的教学理念下的一线教师,就更应该以人为本,关心和爱护学生,让他们(她们)能够健康的成长,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尤为重要。“数学教学过程,应是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及师生之间复杂的心理信息相互作用和交融的过程,新数学课程标准下成功的数学教学过程往往是伴随着愉悦的情境与心态产生的。”这一点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下的教材设计和编写中显得较为突出,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显现得更为明显。通过具体的情境创造,消除学生紧张的情绪,控制学生学习中的疲劳,使其保持高度的学习兴趣和旺盛的精力,使内心世界变得活泼、开朗,使数学学习的过程从单纯的课内学习得到延伸,从而最优化地发挥数学认知、识记、想象、思维、创新和实践能力。为此在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力求能通过合适的情境创设,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活动创造一种宽松、舒适、和谐的氛围。通过精心创设的愉悦情境,充分地挖掘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
4.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环节 实施创新教育,重要的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改革现行教学方法。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师德高尚,教师要了解学生、关爱学生,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南针和引路人,要以自己的表率作用来教育和影响学生;以自己的良好师德风范为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奠定基础。创新教育要求教师走出传统教育的误区,改变过去那种一味灌输的刻板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求新求变,在教案的设计、新课的导入、质疑的激发、问题的提出、兴趣的激发、知识的传授、教学手段的采纳、疑难的讲解、情景的创设、高潮的营造以及能力的训练等一系列环节都能别出心裁,独具匠心,才能使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学有所得,学以致用。通过运用,把学来的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通过运用,使自己在实践中明确需要什么知识;通过运用,完善知识,培养创新能力。
看似平凡单调的数学教学中也有探索、创新带来的神奇、感动和力量,但它常常需要教师和学生用心去感悟, 用智慧去揭示, 用毅力去承载。让我们从自己的课堂教学做起, 这将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使命和责任所在。要创新,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多年来,初中教学普遍存在着“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倾向,却很少认真地思考过学生是不是在自主学习、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发展。这种应试教育的教学思想根深蒂固影响着老师们的教学观,也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魏书生老师曾这样说,“ 一名好的教师必须永远相信自己的学生,不管多么笨的学生,脑子里其实都埋藏着无穷无尽的能力。事实上,不是学生脑子里缺乏资源,而是我们缺少勘探和开发这些资源的能力”。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超越,大胆设想,标新立异;教育学生相信自我,欣赏自我,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以一个研讨者的身份,适时、平等地参与学生的讨论,阐述自己对问题的见解、感受和认识。
收稿日期:2011-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