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单”并非是入门级数码单反的衍生物,而更像是可交换镜头的旁轴相机的数码版。在去掉了反光板之后,微单可以做得非常轻巧。
如果要评选2011年度数码相机市场最热门词汇,“微单”当选几乎毫无悬念。这种可交换镜头的便携式数码相机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席卷了整个高端便携数码相机领域。它其实并非是入门级数码单反的衍生物,而更像是可交换镜头的旁轴相机的数码版。在去掉了反光板之后,微单可以做得非常轻巧,而不逊于单反的感光元件尺寸保证了优秀的画质,至于被省略掉的光学取景器——用液晶屏取景反而更顺应数码相机的操作习惯,再加上不算昂贵的售价,那些在寻找一台画质、便携性与灵活性兼顾的数码相机的摄影爱好者,没道理不为其动心。
作为微单潮流的开创者,OLYMPUS与PANASONIC所组成的Micro 4/3联盟依然是整个市场中最受欢迎的产品。说到可交换镜头的微单,就不能不说说镜头群。Micro 4/3拥有所有微单系统中最丰富的镜头群,除了入门级的套机镜头之外,还有拥有纳米镀膜和超级防手震系统的LUMIX GX 14-42mm F3.5-5.6 ASPH饼干变焦镜头,以及如OLYMPUS M.ZUIKODIGITAL ED 12mm F2.0这样价格不菲的顶级定焦镜头,覆盖了从低端到高端,从变焦到定焦的整个产品线。
Micro 4/3联盟最大的对手,无疑是SONY。由于采用了比4/3更大尺寸的APS-C感光元件,SONY的NEX微单系统在画质上一直处于优势。但真正让业界动容的却是其旗舰机型NEX-7——这台定位于专业摄影,代表了2011年微单阵营最高水准的相机,无论是画质还是操控性,都已不逊于中端的数码单反。它拥有高达2400万像素背照式CMOS,236万像素的OLED Tru-Finder电子取景器效果甚至超越了光学取景器,Trinavi三拨盘操控系统也大大提升了拍摄时的便利性。SONY为其搭配的套机镜头是一枚24mm F1.8的蔡司镜头,也足以体现NEX-7的地位。
相比OLYMPUS、PANASONIC和SONY的高调,PENTAX显得相当特立独行。他们先是推出了一款被命名为PENTAX Q的微单系统——它可谓真正的“微”单,体积比大多数卡片相机还要小,甚至能被挂在钥匙链上。而在人们猜测PENTAX会不会止步于Q系统时,PENTAX请来了当今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工业设计师之一的Marc Newson,设计了他们的第一款堪称旗舰的微单机型——K-01。从命名就可以猜到,这是一台与PENTAX的单反共享同-K卡口的微单系统——各家大厂担心微单威胁到自家单反系统的顾虑,PENTAX却完全不予理睬。同期发布的微单单反通用、薄度堪比奥立奥饼干的DA 40mm F2.8 XS超级饼干镜头也让人垂涎。
或许是受传统单反的拖累,面对蓬勃发展的微单市场,传统光学大厂NIKON可谓姗姗来迟,其态度也十分暧昧。NIKON 1系统(包括J1和V1两台微单机身)所采用的感光元件比Micro 4/3更小,分辨率也仅有1010万像素,远不及其他微单,这让其画质天生就处于下风。但另一方面,1系统的优势也十分明显,1系统所采用的影像处理芯片是比NIKON单反更先进的EXPEED 3,这让1系列微单除景深之外画质劣势难以用肉眼察觉,同时,与纯电子快门的组合,也让1系列拥有了微单中最快的对焦速度和高达60fps的连拍速度,十分适合抓拍。当然,其小巧的体积与“萌系”配色的加入,也颇让人动心。
至于在2012年初才加入战团的FUJIFILH,则完全是无心插柳——在X100及X10高画质复古数码相机大卖之后,推出X-PR01可以说完全是“顺应民意”。除了复古的外形,以及沿袭自X100的光学/EVF混合取景器之外,X-PR01也更纯粹地追求画质。它所搭载的X-Trans CMOS传感器的画质完全可以“媲美全幅单反”,将其他微单远远甩在了后面。为了保证顶尖画质,FUJIFILM在为X-PR01搭配镜头时放弃了变焦镜头,而给出了三枚大光圈定焦镜头。当然,X-PR01系统的价钱也远远超越了“入门级”,几乎可以与高端单反相提并论了。它就像是胶片时代的X-PAN——优雅、昂贵,但却注定是小众产品。但有X100昂贵却依然大卖的先例,X-PR01或许依然能创造微单的销售奇迹,也未可知。
如果要评选2011年度数码相机市场最热门词汇,“微单”当选几乎毫无悬念。这种可交换镜头的便携式数码相机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席卷了整个高端便携数码相机领域。它其实并非是入门级数码单反的衍生物,而更像是可交换镜头的旁轴相机的数码版。在去掉了反光板之后,微单可以做得非常轻巧,而不逊于单反的感光元件尺寸保证了优秀的画质,至于被省略掉的光学取景器——用液晶屏取景反而更顺应数码相机的操作习惯,再加上不算昂贵的售价,那些在寻找一台画质、便携性与灵活性兼顾的数码相机的摄影爱好者,没道理不为其动心。
作为微单潮流的开创者,OLYMPUS与PANASONIC所组成的Micro 4/3联盟依然是整个市场中最受欢迎的产品。说到可交换镜头的微单,就不能不说说镜头群。Micro 4/3拥有所有微单系统中最丰富的镜头群,除了入门级的套机镜头之外,还有拥有纳米镀膜和超级防手震系统的LUMIX GX 14-42mm F3.5-5.6 ASPH饼干变焦镜头,以及如OLYMPUS M.ZUIKODIGITAL ED 12mm F2.0这样价格不菲的顶级定焦镜头,覆盖了从低端到高端,从变焦到定焦的整个产品线。
Micro 4/3联盟最大的对手,无疑是SONY。由于采用了比4/3更大尺寸的APS-C感光元件,SONY的NEX微单系统在画质上一直处于优势。但真正让业界动容的却是其旗舰机型NEX-7——这台定位于专业摄影,代表了2011年微单阵营最高水准的相机,无论是画质还是操控性,都已不逊于中端的数码单反。它拥有高达2400万像素背照式CMOS,236万像素的OLED Tru-Finder电子取景器效果甚至超越了光学取景器,Trinavi三拨盘操控系统也大大提升了拍摄时的便利性。SONY为其搭配的套机镜头是一枚24mm F1.8的蔡司镜头,也足以体现NEX-7的地位。
相比OLYMPUS、PANASONIC和SONY的高调,PENTAX显得相当特立独行。他们先是推出了一款被命名为PENTAX Q的微单系统——它可谓真正的“微”单,体积比大多数卡片相机还要小,甚至能被挂在钥匙链上。而在人们猜测PENTAX会不会止步于Q系统时,PENTAX请来了当今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工业设计师之一的Marc Newson,设计了他们的第一款堪称旗舰的微单机型——K-01。从命名就可以猜到,这是一台与PENTAX的单反共享同-K卡口的微单系统——各家大厂担心微单威胁到自家单反系统的顾虑,PENTAX却完全不予理睬。同期发布的微单单反通用、薄度堪比奥立奥饼干的DA 40mm F2.8 XS超级饼干镜头也让人垂涎。
或许是受传统单反的拖累,面对蓬勃发展的微单市场,传统光学大厂NIKON可谓姗姗来迟,其态度也十分暧昧。NIKON 1系统(包括J1和V1两台微单机身)所采用的感光元件比Micro 4/3更小,分辨率也仅有1010万像素,远不及其他微单,这让其画质天生就处于下风。但另一方面,1系统的优势也十分明显,1系统所采用的影像处理芯片是比NIKON单反更先进的EXPEED 3,这让1系列微单除景深之外画质劣势难以用肉眼察觉,同时,与纯电子快门的组合,也让1系列拥有了微单中最快的对焦速度和高达60fps的连拍速度,十分适合抓拍。当然,其小巧的体积与“萌系”配色的加入,也颇让人动心。
至于在2012年初才加入战团的FUJIFILH,则完全是无心插柳——在X100及X10高画质复古数码相机大卖之后,推出X-PR01可以说完全是“顺应民意”。除了复古的外形,以及沿袭自X100的光学/EVF混合取景器之外,X-PR01也更纯粹地追求画质。它所搭载的X-Trans CMOS传感器的画质完全可以“媲美全幅单反”,将其他微单远远甩在了后面。为了保证顶尖画质,FUJIFILM在为X-PR01搭配镜头时放弃了变焦镜头,而给出了三枚大光圈定焦镜头。当然,X-PR01系统的价钱也远远超越了“入门级”,几乎可以与高端单反相提并论了。它就像是胶片时代的X-PAN——优雅、昂贵,但却注定是小众产品。但有X100昂贵却依然大卖的先例,X-PR01或许依然能创造微单的销售奇迹,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