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输液防不了脑血栓

来源 :大众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sczsr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几何时,定期给脑血管病病人输一些活血化瘀、降低血黏度、抗血小板凝集的药物,已经成为许多大大小小医院的惯例和病人心目中的"救命良丹",似乎输了液就能防止脑卒中,即便是血栓已经形成了,也能使其化解。对此,专家的意见是--
  北京饭店的一位职员,40多岁,患了脑血管病,听人说每年输两次液可以预防脑血栓,便通过关系坚持去一家小医院输液,想不到却引起了肾功能衰竭。医生认为这是输液反应造成的。
  大概有10多年了,不知是何种原因忽然刮起了一阵以输液来预防脑血栓的风,而且久盛不衰。不仅医生会让脑血管病病人在季节转换时定期到医院输液,不少病人也会主动提出要求,就连在公园里晨练的老太太也会说:"输液好啊,有病治病,无病防病。"输液就真的那么灵?为此,记者走访了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北京医院神经内科著名教授王新德。王教授的回答是:"输液不可能预防脑血栓。"
  脑血管病是由脑血管病变所致的一种神经疾病,也叫做脑卒中,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主要症状是突然发生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出现偏瘫、失语、视觉缺损以及神志障碍等。脑血管病在我国是常见病、多发病。据调查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脑血管病人200万,每年死于脑卒中的达80万~100万人,而为数众多的脑卒中存活者,均遗留轻重不等的偏瘫、痴呆等残疾,其中3/4还不同程度地丧失了劳动力。
  
  脑卒中最危险的因素是高血压,而输液降不了血压
  
  王新德教授说,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很复杂,仅危险因素就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肥胖、吸烟、红细胞压积增高等20多种,只有有针对性地、坚持不懈地防治这些危险因素,才能更好地控制脑卒中的发生。以学术界公认的脑卒中的最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来说,它可造成血管狭窄、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或栓塞形成、出血。无论是收缩压或舒张压的升高,都可致脑卒中的危险性直线上升:收缩压大于150mmHg者,脑卒中的相对危险即增加28.8倍;舒张压大于90mmHg者,危险增加19倍;临界高血压者脑卒中的危险是正常者的8.7倍。降血压是一个长期的治疗过程,而输液根本降不了血压。同时,对心脏病和糖尿病应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而短期输液既不能治疗心脏病,也不能控制糖尿病,因而也就无从说到疗效。
  输液对哪些病有效?王新德教授认为只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有效。如脑栓塞、血栓形成的急性期等,应由医生视病情决定选择哪些药物静脉滴注,因有的药物能稀释血液、改善脑局部病灶的循环,增加脑血流量;有的可抗血小板凝集;有的有溶栓作用等。特别是溶栓治疗必须在有条件的大医院进行,因其有易引起出血的副作用。
  
  没有做过对照试验研究,无从证实输液可预防脑卒中
  
  王教授认为,一种医疗方法必须经过严格的科学研究,才能用于临床。每年两次输液用于预防血栓形成是否有效,只有在做过卒中后定期输液与卒中后不输液的长期对照试验后,再根据临床统计结果下结论,遗憾的是时至今日还没有人做过这方面的比较。但可以肯定的是,现有的科学根据说明,输液的药效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即便是对高血脂病人,仅靠一年两次的输液也根本解决不了预防的问题,何况输液停药后还有一部分人病情会呈现反弹,输液降脂来预防卒中是否有效还有待研究。
  
  输液可能带来过敏反应,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
  
  王新德进一步指出,更重要的是输液还可能带来过敏反应问题,像休克、心衰、肾衰等,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
  还有专家认为,目前输液所使用的药物并不能达到100%的提纯度或无菌,而输液治疗本身造成的感染机会就已经增加。一旦进入血管内的杂物引发血液感染,就可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损伤之处便可引起脂肪沉积,使动脉粥样硬化,久而久之形成新的梗塞。
  王新德郑重地指出:"我的原则是病人首先要解决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问题,坚持在医生的指导下长期有针对性地治疗,除脑血管病的急性期外,能口服治疗的就不输液,能少输液的就尽量少输液。"
其他文献
告别了漫长的严冬,我们终于又盼来了春暖花开的季节。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久居室内的您也许会邀上几位朋友,到户外去做一次尽情的运动,去唤醒沉睡的激情和活力;或者带上您的家人来到郊外,与大自然再一次亲密的接触。这样的时候别忘了带上一支小小的联邦镇痛膏,不要让一点意外的小伤痛给您愉快的生活带来不必要的烦恼。  联邦镇痛膏是一种纯天然植物成分的新型消炎镇痛复方软膏,最早是由联邦制药(香港)集团有限公司研究开
期刊
俄罗斯人终于又有了一个值得骄傲的理由:一个年仅3岁的男孩竟能双手各举起一个16公斤的壶铃。他身高力大,站在同龄的孩子中间,简直就像一座小山。这个幼儿大力士的名字借助媒体的传播,迅速传遍世界各地。他就是3岁的贾姆布拉特。这是《参考消息》2003年7月21日报道的。  3岁的贾姆布拉特体重44公斤。而正常的3岁儿童的体重应该是14公斤左右。两者相比,竟相差30公斤,小贾姆布拉特的体重相当于一个正常的1
期刊
2003年5月23日,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香港大学宣布:从果子狸标本中分离到SARS病毒;5月24日,农业部和广东省联合组成的科技攻关组也宣布,从蝙蝠、猴、果子狸以及蛇等数种动物体内检测到冠状病毒。  这些野生动物真的是非典的肇事者吗?带着这个疑问,记者拨通了从广东考察归来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张树义的电话。电话那端,他说:“我高兴地看到这些学者所取得的成绩,但同时也有一种莫大的担心:这
期刊
采访章友康院长约定在晚上8点。坐落于北京黄城根下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经有88年历史。早春时节,灰蓝的天幕为这座陈旧的建筑披上了一层庄重的色彩。  章友康的办公室设在医院门诊4楼一间能容纳百人的会议室里面。夜晚,整个门诊楼就像依附性极强的沙滩,一旦失去阳光的关照,立即冷清下来。推开会议室的大门,向左一拐,主人扭开一扇小门。瞬间,让人想到一般剧院角落里的灯光室或道具室。灯亮了,接着是有些难为情的声音
期刊
关键词:做梦  我经常做一个相同的梦,就是梦见自己的牙齿要掉。听说梦有时候可以反映出人身体内的潜在疾病,不知道我做这个梦是不是因为我有什么牙齿疾病?   四川崇州 任家绪   人们做梦的内容在大多数情况和以下三个方面有关。其一,躯体内外的感知觉刺激。如口渴而梦见在瓜地大嚼;憋尿而梦见寻找厕所;把金属落地响声梦成教堂钟声大作等。其二,“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境反映了日间生活的内容。如临近考试的学
期刊
请问,老年痴呆在老年人中是不是很普遍?  北京网友小亚:  当今社会,老年人口的增长是世界性的趋势。过去50年,世界上老年人口增长率接近7%,现在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达到1.2亿,因此总体来说,我国老年痴呆的患病人数也在逐渐增加。目前,老年痴呆已成为老年人第4大死亡原因,所以正在引起社会的关注。    我的父亲是老年痴呆患者,现在我也已经50出头了,家人和我自己都很担心我会患老年痴呆,请问这
期刊
我国对传染病进行分类管理  依据《传染病防治法》,我国对传染病进行分类管理,将法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甲类传染病通常传染性强,速度快,人群普遍易感,是已经明确了的传染病。而乙类传染病的上述性质较甲类要弱一些,属于监测中的传染病。我国现在对非典采取乙类的特殊类传染病进行管理。其他法定传染病具体分类为: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
期刊
作为关注艾滋病及艾滋病病人的国际性标志,"红丝带"在人们眼中已不再陌生。作为一个时期主题的延续,"相互关爱 共享生命"也是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  截至本刊发稿时的最新统计数据,2002年上半年我国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较去年同期增长16.7%。据权威人士估计,目前我国实际感染艾滋病病毒人数已超过100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截至去年底,包括中国在内的西太平洋地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总数超过12
期刊
在我国,平均每5位成年人中就有4位受到根部蛀牙的威胁。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以下简称牙防组)进行的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显示,我国12岁的儿童中,牙周不健康的多达69%,而成年人和老年人中,牙周不健康率竟分别高达97%和99%,牙龈萎缩率分别为82%和97%。牙周病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导致牙龈萎缩,牙龈萎缩的患者由于牙齿根面暴露,更容易发生根部蛀牙。为此,在佳洁士与全国牙防组共同举办的
期刊
零距离接触SARS  茅江峰     ICU的杜斌说:“不要害怕,我带领大家一个病人一个病人地看吧。”在这句话的鼓励下,我开始了SARS病房的工作。  穿着隔离衣,就像背着50多斤的包袱在干活,和病人的交流非常困难。因为戴了口罩,说话听不清,所以,非得靠到病人耳边大声叫。为了给病人更多的信心,我必须“面对面”地开导和教育病人。而这种面对面1米以内的交流,是SARS传播的“经典途径”,是大忌。  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