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虽然目前对于新媒体的含义,学术界尚未达成一致,但是这并不影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新媒体的关注与应用,例如越来越多人开始通过智能手机上的新闻APP获取最新资讯,每天通过浏览微信朋友圈获得社会热点等等。由此可见,用户信息获取习惯的变化使得传统广播新闻传播优势逐渐丧失,而作为新闻编辑者必须要认识到这种变化,并结合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特点实现自我转型。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播新闻编辑;新定位
1 新媒体时代要求广播新闻编辑有新定位
“新闻传播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落后于社会发展,落后于受众期盼,受众就不爱看、不爱听、不爱读,就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广播新闻编辑要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的讲话精神,顺应互联网发展的大趋势,树立“互联网+”的理念,利用互联网的特点和优势,在传统定位基础上,不断学习新知识、学习新技术,研究新闻传播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一要做好稿件的组织者。作为地方广播电台的一名编辑工作者要与时代同步,时时刻刻都要站在“两个舆论场”的角度,关心本地群众的需求。在编辑新闻时,让本土新闻成为主角,多报道一些跟本地民众利益息息相关的政策的变化、市场的变化、食品安全、医疗、住房、情感等,把老百姓关心的话题讲清楚、讲明白,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本地民众的收听热情,让其对我们的电台产生依赖感。二要做好舆论的引导者。由于传播者认知的局限性,往往出现片面性和碎片化情况。受众又因为缺乏对新闻信息真实性的核查、判断能力,就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变身为“网络水军”“网络推手”等故意歪曲事实真相,编造谎言,欺骗受众,更有甚者,编造政治谣言,诋毁党和政府的形象,在社会上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广播新闻编辑有责任和义务用自己手中的笔,用手中的话筒解疑釋难,帮助群众认清事实真相,引导正确的舆论分析,以正视听。第三,做好社会舆论引导者的工作。新闻是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新闻编辑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在新媒体环境下,言论自由在虚拟空间不断被放大,甚至成为一些人造谣、传谣的“挡箭牌”,而这些虚假信息的存在不仅严重干扰了受众的视听,更是影响了社会舆论的走向。针对此,广播新闻编辑应基于自身专业性的特点,提升责任意识,将引导社会舆论工作作为新闻编辑的主要出发点。
2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中的问题
第一,广播电视新闻时效性不足。广播电视新闻编辑需要一定时间,而新媒体的网络信息具有传输速度快、信息量大和信息更新频率高等特点。广播电视新闻播出时人们已经从新媒体获取信息,不愿意重复观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们收听收看的意愿,导致广播电视新闻收视率的降低。第二,广播电视新闻权威性下降。在网络环境下,人们通过互联网获取的信息,有大量的负面虚假信息和谣言,对人们的价值观和思想态度产生错误引导,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人们对广播电视新闻信任度。第三,广播电视新闻形式单一。当前广播电视新闻形式单一,内容乏味,难以吸引社会大众观看。另外,广播电视新闻在陈述客观事实过程中,可能出现重复性文字叙述,影响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质量。
3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新闻编辑的发展
3.1发展新闻编辑的多元化思维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新时代,提升新闻的传播速度与时效性是确保广播电视新闻收听、收视率的关键。随着手机终端的普遍应用,很多广播电视媒体过度依赖网络,直接从网络上获取新闻,导致新闻编辑失去了其原本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大大降低了节目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工作者更应具备多元化的思维,全面提高新闻编辑自身的编辑水平与能力。首先,新闻编辑应对新事物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纷繁复杂的信息进行分析与探究,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多样化的新闻信息。其次,新闻编辑应与受众通过微博、微信、微视频、客户端等实现有效互动。这样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下的互动,会有效地提升重要和重大新闻的传播效果。
3.2实现新闻编辑方案的丰富性
在新媒体技术下,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新闻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一些人在没有充分了解事件真相的情况下,靠营造新闻热点和操控舆论走向提高新闻点击率,这导致一件很小的事情也可能引起巨大波浪,从而失去了新闻原本的真实性,不利于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基于此,广播电视台作为传播新闻的主要载体,为了让新闻受众更多地接收到真实可靠的新闻信息,同时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力,提高媒体影响力,有必要跟进社会潮流,革新编辑内容和创作形式,根据实际情况编制科学合理的新闻内容,以此来有效提升新闻质量和收视效果。除此之外,新闻编辑必须清晰地认识到,广播电视台的服务目标在于群众,在保证新闻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的基础上,要深入了解观众需求,科学安排节目播出时间,按照新闻类型和重要程度合理制定节目播出计划,尽可能确保新闻传播的丰富性和时效性、热点性,以此来有效地改善广播电视的竞争激烈现状,逐渐巩固自身优势。
3.3创新编辑人员的工作模式
广播电视行业中的新闻编辑人员,需要对收集到的新闻信息进行二次处理,对其进行创新加工包装等。再将包装后的全新信息投放到大众视野中,逐渐探索出更加受欢迎的编辑形式,帮助新闻编辑人员创造出更多高质量信息稿件,大幅度提升广播电视在社会的竞争力。首先,新闻编辑工作人员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并遵守多变性以及协调性的发展原则。通常情况下,新闻编辑人员在撰写稿件时,其收集到的信息主要以时代发展事件以及政治类型居多。因此,新闻编辑人员对这些信息展开创新时需要注意整体页面的布局,让新闻稿件具有协调性,满足人民群众的视觉美感。其次,新闻编辑人员需要重视新闻稿件的内容以及形式结合产生的美感,在传统新闻稿件的版面固有的特征作为基础,对新闻内容进行合理的搭配,从而实现新闻变现的多元化。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呈现出诸多新特点,而广播新闻编辑作为新闻传播中的关键角色,需要对自身工作进行重新梳理,认识到传统以内容的记录与呈现为主的编辑方式与现代人新闻需求之间的落差,并重新定位,探索新闻编辑新路径,以实现组织者、评论者、引导者、记录者的角色转变。
参考文献
[1]刘雪梅.探讨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的创新策略[J].传播力研究,2019,(5):126.
[2]潘虹.新媒体环境下广播新闻编辑的新定位探讨[J].新闻研究导刊,2018,9(05):151.
[3]涂佃春.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技巧探究[J].新闻采编,2019,244(01):39-40.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播新闻编辑;新定位
1 新媒体时代要求广播新闻编辑有新定位
“新闻传播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落后于社会发展,落后于受众期盼,受众就不爱看、不爱听、不爱读,就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广播新闻编辑要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的讲话精神,顺应互联网发展的大趋势,树立“互联网+”的理念,利用互联网的特点和优势,在传统定位基础上,不断学习新知识、学习新技术,研究新闻传播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一要做好稿件的组织者。作为地方广播电台的一名编辑工作者要与时代同步,时时刻刻都要站在“两个舆论场”的角度,关心本地群众的需求。在编辑新闻时,让本土新闻成为主角,多报道一些跟本地民众利益息息相关的政策的变化、市场的变化、食品安全、医疗、住房、情感等,把老百姓关心的话题讲清楚、讲明白,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本地民众的收听热情,让其对我们的电台产生依赖感。二要做好舆论的引导者。由于传播者认知的局限性,往往出现片面性和碎片化情况。受众又因为缺乏对新闻信息真实性的核查、判断能力,就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变身为“网络水军”“网络推手”等故意歪曲事实真相,编造谎言,欺骗受众,更有甚者,编造政治谣言,诋毁党和政府的形象,在社会上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广播新闻编辑有责任和义务用自己手中的笔,用手中的话筒解疑釋难,帮助群众认清事实真相,引导正确的舆论分析,以正视听。第三,做好社会舆论引导者的工作。新闻是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新闻编辑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在新媒体环境下,言论自由在虚拟空间不断被放大,甚至成为一些人造谣、传谣的“挡箭牌”,而这些虚假信息的存在不仅严重干扰了受众的视听,更是影响了社会舆论的走向。针对此,广播新闻编辑应基于自身专业性的特点,提升责任意识,将引导社会舆论工作作为新闻编辑的主要出发点。
2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中的问题
第一,广播电视新闻时效性不足。广播电视新闻编辑需要一定时间,而新媒体的网络信息具有传输速度快、信息量大和信息更新频率高等特点。广播电视新闻播出时人们已经从新媒体获取信息,不愿意重复观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们收听收看的意愿,导致广播电视新闻收视率的降低。第二,广播电视新闻权威性下降。在网络环境下,人们通过互联网获取的信息,有大量的负面虚假信息和谣言,对人们的价值观和思想态度产生错误引导,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人们对广播电视新闻信任度。第三,广播电视新闻形式单一。当前广播电视新闻形式单一,内容乏味,难以吸引社会大众观看。另外,广播电视新闻在陈述客观事实过程中,可能出现重复性文字叙述,影响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质量。
3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新闻编辑的发展
3.1发展新闻编辑的多元化思维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新时代,提升新闻的传播速度与时效性是确保广播电视新闻收听、收视率的关键。随着手机终端的普遍应用,很多广播电视媒体过度依赖网络,直接从网络上获取新闻,导致新闻编辑失去了其原本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大大降低了节目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工作者更应具备多元化的思维,全面提高新闻编辑自身的编辑水平与能力。首先,新闻编辑应对新事物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纷繁复杂的信息进行分析与探究,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多样化的新闻信息。其次,新闻编辑应与受众通过微博、微信、微视频、客户端等实现有效互动。这样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下的互动,会有效地提升重要和重大新闻的传播效果。
3.2实现新闻编辑方案的丰富性
在新媒体技术下,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新闻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一些人在没有充分了解事件真相的情况下,靠营造新闻热点和操控舆论走向提高新闻点击率,这导致一件很小的事情也可能引起巨大波浪,从而失去了新闻原本的真实性,不利于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基于此,广播电视台作为传播新闻的主要载体,为了让新闻受众更多地接收到真实可靠的新闻信息,同时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力,提高媒体影响力,有必要跟进社会潮流,革新编辑内容和创作形式,根据实际情况编制科学合理的新闻内容,以此来有效提升新闻质量和收视效果。除此之外,新闻编辑必须清晰地认识到,广播电视台的服务目标在于群众,在保证新闻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的基础上,要深入了解观众需求,科学安排节目播出时间,按照新闻类型和重要程度合理制定节目播出计划,尽可能确保新闻传播的丰富性和时效性、热点性,以此来有效地改善广播电视的竞争激烈现状,逐渐巩固自身优势。
3.3创新编辑人员的工作模式
广播电视行业中的新闻编辑人员,需要对收集到的新闻信息进行二次处理,对其进行创新加工包装等。再将包装后的全新信息投放到大众视野中,逐渐探索出更加受欢迎的编辑形式,帮助新闻编辑人员创造出更多高质量信息稿件,大幅度提升广播电视在社会的竞争力。首先,新闻编辑工作人员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并遵守多变性以及协调性的发展原则。通常情况下,新闻编辑人员在撰写稿件时,其收集到的信息主要以时代发展事件以及政治类型居多。因此,新闻编辑人员对这些信息展开创新时需要注意整体页面的布局,让新闻稿件具有协调性,满足人民群众的视觉美感。其次,新闻编辑人员需要重视新闻稿件的内容以及形式结合产生的美感,在传统新闻稿件的版面固有的特征作为基础,对新闻内容进行合理的搭配,从而实现新闻变现的多元化。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呈现出诸多新特点,而广播新闻编辑作为新闻传播中的关键角色,需要对自身工作进行重新梳理,认识到传统以内容的记录与呈现为主的编辑方式与现代人新闻需求之间的落差,并重新定位,探索新闻编辑新路径,以实现组织者、评论者、引导者、记录者的角色转变。
参考文献
[1]刘雪梅.探讨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的创新策略[J].传播力研究,2019,(5):126.
[2]潘虹.新媒体环境下广播新闻编辑的新定位探讨[J].新闻研究导刊,2018,9(05):151.
[3]涂佃春.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技巧探究[J].新闻采编,2019,244(01):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