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农村教育形态出现了新变化。有专家指出:现在的农村学校寄宿制、小规模校和大班大校同时存在。乡村教育大致有四种形态:合村并居式的;校车接送;寄宿制;教学点模式。面对城镇化、留守儿童、信息化等诸多现实挑战,农村教育如何升级?难点在哪里?
农村教育转向城镇化教育是必然趋势
“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往城里跑……”这是著名教育陶行知先生1926年《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文中的一句话。如今,90年过去了,“乡村教育怎么走”依然是困扰中国教育的重大难题。
目前农村学校体系,是中心小学统管完全小学、非完全小学、教学点,责任重大,资源有限,穷于应付,师资流失现象严重。非完全小学、教学点更存在一个空虚化的问题,面临“被自然消亡”的危局。乡村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很多乡村学校的师资是临时代课教师,待遇很低,留不住人。
农村学校不光是留不住教师,也留不住学生。农村教育普遍存在着“城市取向”,很多农村的学生,其父母、老师、朋友都在告诉他们;要好好学习,去城市里生活。这是无解的难题:在国家推进城镇化的时代,教育农村学生长大后扎根农村,做新一代中国农民的做法,已经不合时宜。
从政策角度和社会发展趋势看,农村教育向城镇教育转型,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今后,不光是农村的学生要向城里走,整个乡村都要向城镇化转型。改革开放38年以来,中国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城镇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上升到2012年的52.6%,增加了34.7个百分点。本届政府成立以来,城镇化被寄予厚望,被视为“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和“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中国城镇化率刚超过50%,如按户籍人口计算仅35%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平均水平。今后一二十年,中国城镇化率将不断提高,每年将有相当数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及人口转移到城市。这将带来投资的大幅增长和消费的快速增加,也会给城市发展提供多层次的人力资源。每一个百分点的城镇化率,对应的都是上千万人口以及数以万亿元计的投资和消费。展望未来,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李克强还多次指出:新一届政府强调的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农村教育的发展方向,毫无疑问是教育的城镇化。这也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无法回避的关键步骤。
近年来,农民的收入明显提高,但仔细分析农民的收入构成会发现:2012年农户纯收入中有65.6%与农业无关,而在当年增长的收入中,这类收入的贡献更高达78.5%。这是因为,有工作能力的农村人口主要在城市工作生活。这部分人口,恰恰是学龄儿童的家长。据统计,2014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已经达到了55%,但是,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水平还比较低,目前大概只有37%。两者之间有18%的差距。按照就近入学政策,适龄儿童要就近入学,也就是说,要回到农村的户籍地入学。随着越来越多学生随父母到城镇中生活,实际生活的城镇化和在农村户籍地入学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这是当前农村教育中最主要的问题。以这一矛盾为基础,衍生出了大量的新矛盾,令中国农村基础教育举步维艰。
师资薄弱依然是瓶颈
教师是教育之本。有好的教师,才会有好的教育。我国有900多万乡村教师,他们长期在艰苦清贫的环境中,恪尽职守,默默耕耘,为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近年来,我国以推进教育公平为重点,在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办了几件大事:在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推出了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4年累计招收免费师范生4.6万人,首届1万余名毕业生都到农村中小学任教,90%以上到中西部中小学任教;启动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2010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5.5亿元,培训中小学教师115万人,其中农村教师占95.6%;实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的“特岗计划”,2006年以来招聘近30万名特岗教师,赴中西部22个省区3万多所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满特岗教师的留任比例连续两年达到87%;实施绩效工资后,农村教师工资增长34%,高于城镇教师工资增速;实施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
尽管做了很多努力,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依然是影响农村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教师的整体素质仍然有待提高。教育部门要求农村教师,把献身农村教育事业作为自己的终身信仰,作为终生奋斗的事业,干一辈子而不是干一阵子。每一位农村教师都应发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把自己看成是一盏明灯,心甘情愿将知识的种子播撒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里,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一番不平凡的事业。教育部门还要求农村教师提高素质,鼓励高学历人才从事农村教师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了巨大困难。
在进入城市的农村人口中,学历较高者更为适应城镇化转型,也拥有更多的信息量,了解城市的魅力所在。也就是说,农村中小学教师是最有能力,也最可能进入城市中生活的人群,他们往往自己走出农村,把自己城镇化了,留下了没有教师的学校。很多农村学校建有宏伟的教学楼,以及多媒体教室、电脑房等教育教学设施,但利用效率很低,根本没有教师来辅导。硬件条件上去了,但是最大的“软件”——教师问题却没有解决,教师是教育的灵魂,讲台上没有了教师,乡村教育能有什么改变?
专注中国农村教育的慈善机构“美丽中国”的理事长刘泽彭,从上世纪80年代就关注农村教育。那时,他就发现,很多希望小学建好后,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是因为没有合格的农村师资。农村教师不但要有合格的教学知识水平,还要有超常的教学激情,才能在农村学生心中激起起希望的火花,这火焰才能培养出有理想和志向的学生。于是,一批像美丽中国一样的慈善组织,专注与向农村地区派去有理想有激情的高水平青年教师。虽然他们纷纷交出了惊人的成绩单,但相对于广大中国农村地区,无异于杯水车薪。
为促进教育公平,政府多年来在贫困地区教育上投入不菲,每年的投入达到上千亿元。这当然是应该的。但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公平?表面上看,要发展数目惊人的高水平乡村教师队伍,让农村孩子享有教育的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但是,这可能吗?就算真的用钱买来了一支高学历的教师队伍,这些教师就真的全身心投入农村教育了吗?这样做,对农村教师和农村孩子都不公平。教育的本质应该是让每个人生活更加美好,让每个人都成为优秀人才,基础教育是核心。在中国,发展最好的是大城市中的著名高等学府及所谓重点学校。对此,一碗水端平般的均衡乡村教育,不可能出现。 走好向城镇化转型的每一步
顺应社会的变革,是深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唯一出路。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初步解决了农村孩子“有学上”的问题;但也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比较突出的是留守儿童和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以及学校撤并引起孩子辍学问题等。这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外转移的阶段性产物,也是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农村教育面对的突出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中国社会城镇化转型不可避免,学校死守农村绝非出路。撤点并校虽然导致了诸多问题,但本身与城镇化转型的历史浪潮是一致的。随着今后城镇化浪潮不断袭来,已经建成的农村地区中心校将大有可为,是以基础教育引导,是建设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农村的核心。
与此同时,农村教育城镇化还有很多伴生性问题。农民工随迁子女就学难就是一个难解的问题。对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明确提出了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即“两为主”的政策,并要求在收费、受资助等方面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保障他们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近年来,中央财政每年投入50亿元左右专项经费,用于补充接受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学校公用经费和改善办学条件。但应该看到,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上好学”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社会各界对此高度关注。下一步工作重点,是对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做到“两为主”加“全覆盖”。要逐步健全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共财政保障机制,由输入地政府负责,规范、扶持以接收农民工随迁子女为主的民办学校,抓紧研究制订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输入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此外,我国农村还有数量超过2000万的留守儿童,他们的最大问题是亲情缺失。各地中心校“寄宿制”“代管家长制”“亲情沟通平台”等都是有效措施。但目前以政府为主导的关爱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各地工作开展也不平衡;留守儿童对老人“逆向监护”,留守女童的特殊关注等新问题不断产生。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丰富农村留守儿童的课外、校外生活……总之,要努力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对于在农村户籍地就读的留守儿童,办好寄宿制学校和村教学点是应急措施。寄宿制学校已经有些年头,从实践看,有利于集中使用教育资源,也有利于保证教学质量。这项工作既要常抓不懈,又要因地制宜。总的来看,投入要逐步加大,规模要适当扩大,水平要尽快提高。村教学点保证的是让每一个孩子有学上。如果因为学校撤并、上学路途遥远而使孩子们辍学,就与教育政策方针是背道而驰。世界各国都有一些规模很小的学校,有的甚至只有几个学生。如果广大农村群众和农村孩子确有需求,有的村教学点还是要坚持办,而且要办好。这件事,在山区、边远地区、牧区尤为重要。
今后5年,普及高中成为全国教育的新任务。农村普通高中教育与城市相比,差距非常大:不少农村高中办学条件不足,教学资源比较匮乏,大班额、超大班额现象还比较普遍,实验设备、图书资料、信息化设施等明显赶不上城市;办学经费紧张,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经费投入机制;办学模式趋同,“千校一面”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突出,学生的负担和学习压力大。农村地区需要普及高中教育,特别是“普九”较晚的中西部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应扩大普通高中办学规模,提高普及水平,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教育的需求;同时,全面改善农村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使其全面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办学条件标准,缩小与城市学校的差距。
农村教育转向城镇化教育是必然趋势
“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往城里跑……”这是著名教育陶行知先生1926年《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文中的一句话。如今,90年过去了,“乡村教育怎么走”依然是困扰中国教育的重大难题。
目前农村学校体系,是中心小学统管完全小学、非完全小学、教学点,责任重大,资源有限,穷于应付,师资流失现象严重。非完全小学、教学点更存在一个空虚化的问题,面临“被自然消亡”的危局。乡村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很多乡村学校的师资是临时代课教师,待遇很低,留不住人。
农村学校不光是留不住教师,也留不住学生。农村教育普遍存在着“城市取向”,很多农村的学生,其父母、老师、朋友都在告诉他们;要好好学习,去城市里生活。这是无解的难题:在国家推进城镇化的时代,教育农村学生长大后扎根农村,做新一代中国农民的做法,已经不合时宜。
从政策角度和社会发展趋势看,农村教育向城镇教育转型,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今后,不光是农村的学生要向城里走,整个乡村都要向城镇化转型。改革开放38年以来,中国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城镇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上升到2012年的52.6%,增加了34.7个百分点。本届政府成立以来,城镇化被寄予厚望,被视为“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和“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中国城镇化率刚超过50%,如按户籍人口计算仅35%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平均水平。今后一二十年,中国城镇化率将不断提高,每年将有相当数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及人口转移到城市。这将带来投资的大幅增长和消费的快速增加,也会给城市发展提供多层次的人力资源。每一个百分点的城镇化率,对应的都是上千万人口以及数以万亿元计的投资和消费。展望未来,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李克强还多次指出:新一届政府强调的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农村教育的发展方向,毫无疑问是教育的城镇化。这也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无法回避的关键步骤。
近年来,农民的收入明显提高,但仔细分析农民的收入构成会发现:2012年农户纯收入中有65.6%与农业无关,而在当年增长的收入中,这类收入的贡献更高达78.5%。这是因为,有工作能力的农村人口主要在城市工作生活。这部分人口,恰恰是学龄儿童的家长。据统计,2014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已经达到了55%,但是,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水平还比较低,目前大概只有37%。两者之间有18%的差距。按照就近入学政策,适龄儿童要就近入学,也就是说,要回到农村的户籍地入学。随着越来越多学生随父母到城镇中生活,实际生活的城镇化和在农村户籍地入学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这是当前农村教育中最主要的问题。以这一矛盾为基础,衍生出了大量的新矛盾,令中国农村基础教育举步维艰。
师资薄弱依然是瓶颈
教师是教育之本。有好的教师,才会有好的教育。我国有900多万乡村教师,他们长期在艰苦清贫的环境中,恪尽职守,默默耕耘,为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近年来,我国以推进教育公平为重点,在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办了几件大事:在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推出了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4年累计招收免费师范生4.6万人,首届1万余名毕业生都到农村中小学任教,90%以上到中西部中小学任教;启动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2010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5.5亿元,培训中小学教师115万人,其中农村教师占95.6%;实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的“特岗计划”,2006年以来招聘近30万名特岗教师,赴中西部22个省区3万多所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满特岗教师的留任比例连续两年达到87%;实施绩效工资后,农村教师工资增长34%,高于城镇教师工资增速;实施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
尽管做了很多努力,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依然是影响农村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教师的整体素质仍然有待提高。教育部门要求农村教师,把献身农村教育事业作为自己的终身信仰,作为终生奋斗的事业,干一辈子而不是干一阵子。每一位农村教师都应发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把自己看成是一盏明灯,心甘情愿将知识的种子播撒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里,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一番不平凡的事业。教育部门还要求农村教师提高素质,鼓励高学历人才从事农村教师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了巨大困难。
在进入城市的农村人口中,学历较高者更为适应城镇化转型,也拥有更多的信息量,了解城市的魅力所在。也就是说,农村中小学教师是最有能力,也最可能进入城市中生活的人群,他们往往自己走出农村,把自己城镇化了,留下了没有教师的学校。很多农村学校建有宏伟的教学楼,以及多媒体教室、电脑房等教育教学设施,但利用效率很低,根本没有教师来辅导。硬件条件上去了,但是最大的“软件”——教师问题却没有解决,教师是教育的灵魂,讲台上没有了教师,乡村教育能有什么改变?
专注中国农村教育的慈善机构“美丽中国”的理事长刘泽彭,从上世纪80年代就关注农村教育。那时,他就发现,很多希望小学建好后,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是因为没有合格的农村师资。农村教师不但要有合格的教学知识水平,还要有超常的教学激情,才能在农村学生心中激起起希望的火花,这火焰才能培养出有理想和志向的学生。于是,一批像美丽中国一样的慈善组织,专注与向农村地区派去有理想有激情的高水平青年教师。虽然他们纷纷交出了惊人的成绩单,但相对于广大中国农村地区,无异于杯水车薪。
为促进教育公平,政府多年来在贫困地区教育上投入不菲,每年的投入达到上千亿元。这当然是应该的。但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公平?表面上看,要发展数目惊人的高水平乡村教师队伍,让农村孩子享有教育的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但是,这可能吗?就算真的用钱买来了一支高学历的教师队伍,这些教师就真的全身心投入农村教育了吗?这样做,对农村教师和农村孩子都不公平。教育的本质应该是让每个人生活更加美好,让每个人都成为优秀人才,基础教育是核心。在中国,发展最好的是大城市中的著名高等学府及所谓重点学校。对此,一碗水端平般的均衡乡村教育,不可能出现。 走好向城镇化转型的每一步
顺应社会的变革,是深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唯一出路。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初步解决了农村孩子“有学上”的问题;但也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比较突出的是留守儿童和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以及学校撤并引起孩子辍学问题等。这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外转移的阶段性产物,也是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农村教育面对的突出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中国社会城镇化转型不可避免,学校死守农村绝非出路。撤点并校虽然导致了诸多问题,但本身与城镇化转型的历史浪潮是一致的。随着今后城镇化浪潮不断袭来,已经建成的农村地区中心校将大有可为,是以基础教育引导,是建设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农村的核心。
与此同时,农村教育城镇化还有很多伴生性问题。农民工随迁子女就学难就是一个难解的问题。对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明确提出了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即“两为主”的政策,并要求在收费、受资助等方面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保障他们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近年来,中央财政每年投入50亿元左右专项经费,用于补充接受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学校公用经费和改善办学条件。但应该看到,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上好学”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社会各界对此高度关注。下一步工作重点,是对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做到“两为主”加“全覆盖”。要逐步健全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共财政保障机制,由输入地政府负责,规范、扶持以接收农民工随迁子女为主的民办学校,抓紧研究制订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输入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此外,我国农村还有数量超过2000万的留守儿童,他们的最大问题是亲情缺失。各地中心校“寄宿制”“代管家长制”“亲情沟通平台”等都是有效措施。但目前以政府为主导的关爱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各地工作开展也不平衡;留守儿童对老人“逆向监护”,留守女童的特殊关注等新问题不断产生。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丰富农村留守儿童的课外、校外生活……总之,要努力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对于在农村户籍地就读的留守儿童,办好寄宿制学校和村教学点是应急措施。寄宿制学校已经有些年头,从实践看,有利于集中使用教育资源,也有利于保证教学质量。这项工作既要常抓不懈,又要因地制宜。总的来看,投入要逐步加大,规模要适当扩大,水平要尽快提高。村教学点保证的是让每一个孩子有学上。如果因为学校撤并、上学路途遥远而使孩子们辍学,就与教育政策方针是背道而驰。世界各国都有一些规模很小的学校,有的甚至只有几个学生。如果广大农村群众和农村孩子确有需求,有的村教学点还是要坚持办,而且要办好。这件事,在山区、边远地区、牧区尤为重要。
今后5年,普及高中成为全国教育的新任务。农村普通高中教育与城市相比,差距非常大:不少农村高中办学条件不足,教学资源比较匮乏,大班额、超大班额现象还比较普遍,实验设备、图书资料、信息化设施等明显赶不上城市;办学经费紧张,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经费投入机制;办学模式趋同,“千校一面”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突出,学生的负担和学习压力大。农村地区需要普及高中教育,特别是“普九”较晚的中西部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应扩大普通高中办学规模,提高普及水平,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教育的需求;同时,全面改善农村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使其全面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办学条件标准,缩小与城市学校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