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福特学习加薪

来源 :支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t2003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心提示:给工人涨工资,或有助于刺激消费,推动增长方式从投资和出口拉动向国内消费转变。
  传奇人物李·艾柯卡在其自传中,曾对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创始人亨利·福特作出过一个与主流观点截然不同的评价。大部分人认为,福特一生中最杰出的贡献是他在1913年创立的汽车装配流水线,得益于这一制度创新,汽车装配速度提高了8倍,第一次实现每10秒钟诞生一部汽车的神话。但艾柯卡却认为福特对美国乃至世界最大的贡献在于他所推广的高薪制。
  1914年1月,福特宣布将工人工资增加一倍,使员工工资达到前所未有的日薪5美元的高度,这在当时上了全球新闻的“头条”。这一举动让企业家同行和媒体震撼不已,他们都认为福特疯了。但艾柯卡这样描述,“福特朴素的初衷是,如果连生产汽车的人都买不起汽车,还指望谁来买?如果没有人买得起,他造的车卖给谁?他的目的就是通过加薪创造一支庞大的富裕工人队伍,进而使得他们有能力去购买从福特流水线上出产的T型车。”福特的构想变成了现实。福特汽车公司历史学家罗伯特·克雷普基在一篇文章里写道:“福特此举让他的T型车更为畅销,因为他创造了一个稳定的工人阶层,推动了美国中产阶级数量的增长。”
  福特收获的显然比这要多得多。工资改革极大地增加了员工的归属感。在实施“新政”之前,福特公司的员工流动率高达380%,而在新政后,这一数据骤降至90%,旷工率更是从10%降到了0.3%。福特公司的工人们开始以在福特工作为荣,休息日还要将公司的徽章别在领带上,因为走在街上会引来羡慕的目光。对此,当时的美国媒体感叹,5美元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人口大迁移。找工作的人在福特公司门前排起了看不到尽头的长队。对福特公司意义更为重大的是,越来越多的优秀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被吸收进来,成为其不断寻求技术创新的原动力。克雷普基感慨道:“那些有了归属感的员工又为他生产了更多更好的产品。”
  数据显示,2014年前11个月我国汽车出口量呈下降趋势,累计出口81.04万辆,较去年同期下降9.3%。事实上出口持续下降的并非只有汽车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曾在解析“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拉动时表示,净出口贡献率为负数,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外部环境一恶化,中国经济就波动了。
  美国军事政治专家乔治·弗里德曼曾在接受韩国媒体采访时断言,“中国在以出口为主的结构和贫穷的冲突下,未来10年内将陷入危机。”他的理由是“中国是没有内部经济的国家,如果欧洲和美国不买中国产品,那么它就无法生存”,在他看来“中国就像外部世界的人质”。
  乔治·弗里德曼的话未免有些危言耸听,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如今我国过于依赖出口的经济结构的确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未来怎么走,这的确是个棘手的问题。
  福特的高薪制不失为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案例:给工人涨工资,提供其消费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将有助于打造一个富足的产业工人阶层,反过来,又将有助于我们由出口和投资拉动的增长模式向消费拉动的经济模式转型。
  只有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才能确保与之匹配的购买力,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消化过剩的产能,减少社会的不稳定性因素,同时亦可摆脱对出口和投资的过度依赖,摆脱对欧美国家的过度依赖,从而在货币政策、外交及国际事务中获得更大的独立和自主权。(支点杂志2015年3月刊)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