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育教育作为小学教学的基础教学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价值导向与未来成长。因此做好小学德育教学十分重要。而生活化教学策略作为一种成熟的教学方式,在小学德育教学实施中优势明显。因此本文主要就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研究,以期更好地指导小学德育教学,实现德智体美综合性人才的输出。
关键词:小学教学;德育教学;生活化策略;研究分析 摘要:
小学德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具有教学的特殊性。理论层面的讲解对于德育教学来说效果并不理想。而德育教学本身的多学科交叉性意味着其教学必须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从生活中寻求教学素材与教学机会,让德育教学更契合学生的实际,更贴合学生的学习生活体验。而生活化教学策略更是德育教学当前背景下的主要趋势。综合这些原因,因此做好小学德育教学生活化教学思路及策略的梳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在行为规范的约束中渗透德育教育
其实对于小学德育教学来说,最难把握的就是教学的度。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具有自我发展的天性,如果太过强硬地推广德育,不仅引发小学生的反感,也无法发挥小学生的天性优势。而教师如果对德育教育过于忽略,则带来小学生的自我放纵,同样不利于其自身成长。而行为规范则可以解决度把握不准的问题。既是小学生必须的,又不会过分扼杀小学生的天性。在具体的行为规范中让小学生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德育的生活化教学。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一种成形的约束,可以规范小学生的行为,也在行为引导中潜移默化地实现德育的渗透。而行为规范也可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道德行为规范因为密切联系生活,也能在德育教育中带给小学生亲切感。例如要求小学生懂礼貌,文明用语,考虑别人感受,会换位思考。例如让小学生自觉保护树木,制止破坏花草树木的行为,不乱扔垃圾等。在日常行为规范的引导与示范中,实现德育教育。这些行为规范是必须的,又是契合小学生实际的,因此以此为载体的德育教育也更好開展。
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德育教育
校园文化作为小学生校园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德育生活化教学的实施途径。坚持德育生活化教学的观点,将其融入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中,通过校园文化方式的分析,凸显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校园文化建设也承担起德育教育的载体责任。在执行实施中,具体来说需要着手两方面。一是要积极推进美丽校园的建设。通过对校园合理布局,环境认真设计,营造绿色且富有魅力的校园环境。校园环境中的一些设施也是环境建设不可忽略的方面。例如黑板报、文化长廊及学习园地必须作为校园环境建设的内容得到重视,积极履行小学德育教学宣讲的载体义务。借助其德育宣讲功能让学校成为流动的诗歌、文化气息的画卷。实现德育教育潜移默化的渗透。通过典型德育环境的营造实效小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与情感的熏陶。二是要关注校园文化氛围的积极营造。学校的实验室、图书馆、阅览室及教室等都是文化氛围营造的主场所,保持干净与整洁是前提,在此基础上可以悬挂文化名人的壁画,可以张贴各种名言警句,或者展示校风校训等,实现特定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起到德育教育的目的。两者结合,让德育教育在生活中落到实处,让德育教育更受小学生的喜爱。
三、组织专题性的多元性的德育活动
德育教育如果局限于理论教学,其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这也就意味着小学德育教育必须在实践活动中加以强化体现。而实践最有效的形式就是专题性德育活动的开展。具体来说可以从两方面寻找思路。一方面可以组织各种主题班会活动。班级作为最小的校园集体单元,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制约下,班会都常常陷入重视过程与形式,忽视实际效果的误区。为了实现班会实效性的提升,发挥班会的德育宣传价值,小学教师必须根据《中小学德育实施大纲》的标准与要求,根据德育教学具体开展情况,在班级内开展德育教育的主题班会,起到德育渗透与教育的目的。班会德育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创新班会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内容上形成各种互相联系的主题单元,实现完善德育系统的建构。小学生德育参与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在班级德育活动中获得真实的德育体验,最终养成良好的德育习惯,提升自己的德育素质。另一方面要组织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在各种德育活动中强化小学生对德育的认识。例如可以在清明节的时候组织学生祭奠革命先烈,通过集体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等活动,从而让他们了解革命烈士的事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他们养成优秀的品质和坚强的意志,从而在生活中严格约束自己,树立远大抱負。或者在一些常见的学习活动中开展德育教育,例如组织无人监考,启发学生要自觉与自律。组织感恩主题的教育,让学生学会感恩,孝敬长辈等。在这些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中实现德育价值的实现。
四、学校、社会及家提供协调合作开展德育
德育教育单纯依靠学校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家庭及社会在小学生德育教育方面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德育教育要求家庭、社会及学校协调起来。创设良好的德育氛围,起到积极的正面的引导与鼓励。社会层面应做好德育教育的引导宣传,净化社会环境,加快德育课程教学改革,让德育教育与社会生活紧密融合。而学校方面,应承担其德育教育主阵地的责任,加强各种内容的德育教育,环境保护、尊老爱幼、劳动教育、公益宣传等,寻求社会家庭的支持与帮助,积极有效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德育活动。而家庭德育教育的实施者则是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学校应该加强与家长的联系,进行德育教育方面的沟通交流,从而实现家庭德育效果的改善。只有三者联合,德育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才能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体现。
参考文献:
[1]李术芳.关于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尝试[J].中国校外教育,2016,(09):132.
[2]孙敏.浅谈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16,(06):57.
[3]胡荞丽.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作者单位:广东省河源市龙川镇水口小学)
关键词:小学教学;德育教学;生活化策略;研究分析 摘要:
小学德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具有教学的特殊性。理论层面的讲解对于德育教学来说效果并不理想。而德育教学本身的多学科交叉性意味着其教学必须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从生活中寻求教学素材与教学机会,让德育教学更契合学生的实际,更贴合学生的学习生活体验。而生活化教学策略更是德育教学当前背景下的主要趋势。综合这些原因,因此做好小学德育教学生活化教学思路及策略的梳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在行为规范的约束中渗透德育教育
其实对于小学德育教学来说,最难把握的就是教学的度。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具有自我发展的天性,如果太过强硬地推广德育,不仅引发小学生的反感,也无法发挥小学生的天性优势。而教师如果对德育教育过于忽略,则带来小学生的自我放纵,同样不利于其自身成长。而行为规范则可以解决度把握不准的问题。既是小学生必须的,又不会过分扼杀小学生的天性。在具体的行为规范中让小学生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德育的生活化教学。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一种成形的约束,可以规范小学生的行为,也在行为引导中潜移默化地实现德育的渗透。而行为规范也可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道德行为规范因为密切联系生活,也能在德育教育中带给小学生亲切感。例如要求小学生懂礼貌,文明用语,考虑别人感受,会换位思考。例如让小学生自觉保护树木,制止破坏花草树木的行为,不乱扔垃圾等。在日常行为规范的引导与示范中,实现德育教育。这些行为规范是必须的,又是契合小学生实际的,因此以此为载体的德育教育也更好開展。
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德育教育
校园文化作为小学生校园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德育生活化教学的实施途径。坚持德育生活化教学的观点,将其融入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中,通过校园文化方式的分析,凸显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校园文化建设也承担起德育教育的载体责任。在执行实施中,具体来说需要着手两方面。一是要积极推进美丽校园的建设。通过对校园合理布局,环境认真设计,营造绿色且富有魅力的校园环境。校园环境中的一些设施也是环境建设不可忽略的方面。例如黑板报、文化长廊及学习园地必须作为校园环境建设的内容得到重视,积极履行小学德育教学宣讲的载体义务。借助其德育宣讲功能让学校成为流动的诗歌、文化气息的画卷。实现德育教育潜移默化的渗透。通过典型德育环境的营造实效小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与情感的熏陶。二是要关注校园文化氛围的积极营造。学校的实验室、图书馆、阅览室及教室等都是文化氛围营造的主场所,保持干净与整洁是前提,在此基础上可以悬挂文化名人的壁画,可以张贴各种名言警句,或者展示校风校训等,实现特定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起到德育教育的目的。两者结合,让德育教育在生活中落到实处,让德育教育更受小学生的喜爱。
三、组织专题性的多元性的德育活动
德育教育如果局限于理论教学,其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这也就意味着小学德育教育必须在实践活动中加以强化体现。而实践最有效的形式就是专题性德育活动的开展。具体来说可以从两方面寻找思路。一方面可以组织各种主题班会活动。班级作为最小的校园集体单元,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制约下,班会都常常陷入重视过程与形式,忽视实际效果的误区。为了实现班会实效性的提升,发挥班会的德育宣传价值,小学教师必须根据《中小学德育实施大纲》的标准与要求,根据德育教学具体开展情况,在班级内开展德育教育的主题班会,起到德育渗透与教育的目的。班会德育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创新班会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内容上形成各种互相联系的主题单元,实现完善德育系统的建构。小学生德育参与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在班级德育活动中获得真实的德育体验,最终养成良好的德育习惯,提升自己的德育素质。另一方面要组织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在各种德育活动中强化小学生对德育的认识。例如可以在清明节的时候组织学生祭奠革命先烈,通过集体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等活动,从而让他们了解革命烈士的事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他们养成优秀的品质和坚强的意志,从而在生活中严格约束自己,树立远大抱負。或者在一些常见的学习活动中开展德育教育,例如组织无人监考,启发学生要自觉与自律。组织感恩主题的教育,让学生学会感恩,孝敬长辈等。在这些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中实现德育价值的实现。
四、学校、社会及家提供协调合作开展德育
德育教育单纯依靠学校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家庭及社会在小学生德育教育方面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德育教育要求家庭、社会及学校协调起来。创设良好的德育氛围,起到积极的正面的引导与鼓励。社会层面应做好德育教育的引导宣传,净化社会环境,加快德育课程教学改革,让德育教育与社会生活紧密融合。而学校方面,应承担其德育教育主阵地的责任,加强各种内容的德育教育,环境保护、尊老爱幼、劳动教育、公益宣传等,寻求社会家庭的支持与帮助,积极有效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德育活动。而家庭德育教育的实施者则是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学校应该加强与家长的联系,进行德育教育方面的沟通交流,从而实现家庭德育效果的改善。只有三者联合,德育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才能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体现。
参考文献:
[1]李术芳.关于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尝试[J].中国校外教育,2016,(09):132.
[2]孙敏.浅谈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16,(06):57.
[3]胡荞丽.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作者单位:广东省河源市龙川镇水口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