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来勐海的时候

来源 :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uan7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段时间听熟悉茶山的张敏讲,拉祜族头人对人问起他们是否信仰佛教时说:释迦牟尼来勐海的时候,拉祜族人已剃好了头发,等着他来举行仪式,但这时释迦牟尼突然有事,中途回去了……
  如果你了解拉祜族历史,就会震惊于这个头人的智慧。因为古时拉祜人受压迫,不能自由信教。向往佛教的拉祜人只能通过剃发、在村子中搭建类似寺庙的建筑来表达心愿。所以,一般人讲述这段历史是为难的。但这个充满外交智慧的故事完美地解决了所有的尴尬并表达了适度的自豪,因为曾经释迦牟尼曾为了他们,决定动身前往勐海……
  有天真的朋友还会问:那释迦牟尼是否去过勐海?这个问题机灵的朋友都能回答:释迦牟尼只要离开住处一步,他就在去往勐海的路上了。
  是的,今天的人们听到很多拉祜族的逸事,其实是与很多拉祜族村寨拥有很多古树茶有关。针对拉祜族的问题,往往也是那些买茶人提出来的。
  来到茶山的人们一方面敬佩于拉祜族、布朗族、哈尼族替人类保留了那么多古树,另一方面又觉得他们的刀耕火种方式破坏了森林。保留古树往往被解释为懒,刀耕火种被解释为落后——但我们面对的少数民族的智慧却说明这些解释是软弱无力的。
  前不久听了一次国际农业认证机构的讲座,课程很好也很贵,内容高端大气,听众深受启发。说到云南农业,其中一个指标是毁林开荒,讲座人是美籍华人,他似乎心照不宣地说:这个不容易过关吧?
  毁林开荒其实说的就是所谓的“刀耕火种”(或称轮歇农业)的另一种当代说法。但“刀耕火种”四个字所包含的内容,却远远不是这四个简单汉字所能涵盖的。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还盛行刀耕火种,就说明这种耕作方式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野蛮、愚昧与不开化。
  目前有人给出的定义未必是科学全面的,但不妨让我们对它有个初步认知:“暂时性清除森林而短期种植作物后休耕的森林农耕系统。”其中包含三个内容:清除森林、种植作物、休耕。
  目前这种耕作方式正被国际人类学界所重视,至少,东南亚(云南是其中重要部分)20世纪50年代之前的农业被认为是有效果与合理的。尹绍亭先生的《人与森林: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刀耕火种》-书受到国际学术界的重视,著名学者、康奈尔大学教授马思中将此书翻译成英语,可见全世界也正渴求了解云南少数民族的耕作技术在历史中所起的作用。先了解后判断,国际学术界保持了起码的理性。
  在《人与森林》一书的开头,尹绍亭教授告诉了我们一个震惊的事实:虽然历史文献与口头传播中会经常出现刀耕火种,但今天的相关研究却“比较薄弱”。2009年出版的10卷本《新纂云南通史》中的《农业考》中,对刀耕火种无一字内容。很显然,中国古代众多民族的生计方式——刀耕火种被认为不是农业,而是一种“原始习俗”。
  涉及刀耕火种的文章不多,所持意见可谓针锋相对:一种认为刀耕火种并非森林的“杀手”,另一种认为它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著名学者于光远持后一种观点。
  两种观点有了,那么事实是怎样的?
  2019年上半年我一直在茶山行走,曾看到过一些刀耕火种的场景。我与一些拉祜族茶农有过交流,其中一個姓木的拉祜族姑娘对“刀耕火种”的说法不屑一顾,他们的说法很简单,就是“放火”。“放火”需要层层申请审批,操作的时候护林员会到场监督。但“放火”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我们可以看看《人与森林》中的一些可靠的记录:
  布朗族的做法是:2月伐木,砍伐树木由下往上砍。小树擦地皮砍,稍大的树留30厘米至50厘米树桩,大树则不砍主干,搭架上树砍枝。
  3月烧地。过程非常复杂、繁琐。会留“防火道”。(这与我的了解一致)会烧几次,过程会花一个月时间。
  5月播种。7月至9月除草。7月至8月在陆稻灌浆期间,为了增加地温,常在地中或地边烧火。后期会烧粗糠、破布,以气味阻挡野兽。
  10月至11月收获陆稻。
  《阿卡人与轮歇农业的魅力》一文涉及哈尼人的刀耕火种种植方式,其中提到“每年11月,村长通过组织户主会议集体商定来年耕作哪片地。依据树木的长势确定土地的肥瘦选1至2片。”以及“地选好后,村组干部会按天然林保护政策,代表全村向政府和林业部门申请砍地。获得批准后,过了新年(为阳历1月2至4日)便开始砍地。”对尹绍亭先生的记录有一定补充。
  我们至少可以说,刀耕火种不是人们以一种想当然的方式就能理解的那种懒散、低效率、缺乏知识与技术传统的耕作方式。之所以人们不愿意费精力去理解山地民族的种植方式,可能还是他们觉得山地民族土地经营模式的低效率。但是,今天普洱古树茶价格一再提高,使得人们不得不改变看问题的角度。
  刀耕火种的内容引发人们观念的丰富与增进,是一个国际过程。全球学者一直在理解刀耕火种。“刀耕火种农业的文化生态内容,远比灌溉农业丰富”正在成为共识。云南山地茶农混合轮歇(无轮作、短期轮作、长期轮作)、造林休闲与杂谷栽培方式曾经是能够达到生态平衡的。
  茶人周重林在易武考察的时候发现听村里的老人说,在过去,山里到处都是大茶树,为了种地,他们砍倒茶树,挖了树根,还漫山遍野火烧荒山,种上庄稼。可是,来年,又一年,再一年,却发现,在庄稼地里又长出了茶树。
  这里,刀耕火种与古茶树的存活问题有了关联。我们不要再问茶农刀耕火种,古树茶为何还能存活下来,我们应该设想,也许正是刀耕火种保留了云南的古茶树,至少刀耕火种与古茶树是和谐相处的。
  周重林在2018年出版的《易武与古六大茶山》一书中感叹道:“再长出来的茶树有着更深的根,更旺盛的求生力,释放出更迷人的魅力……”
  在茶山老人的回忆里,古茶树会毁于野火或砍伐,但不会毁于刀耕火种。在20世纪70年代,瓦董茶园和高山茶园还有“六七十亩至少40厘米的大茶树林,受刀耕火种以后还发着众多的、直径近20厘米的枝干”。
  值得再次提醒,原来被视为落后原始的刀耕火种种植方式中包含有轮歇。我们今天仍然能看到一些文化人对轮歇的轻蔑描述:“轮歇地,在古代肥料知识缺乏,不知道积制农家肥料技术的年代,由于种植农作物后耕地土壤养分亏缺,休耕2至3年,依靠自然力使土壤养分得以恢复的一种方式。”(百度百科)
  2016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确定全国试点耕地轮作500万亩、休耕116万亩。2018年试点规模翻番。这是“国家土地领域的又一大里程碑式实践”。专家的看法是,相比已经在轮作休耕上取得较好成果的国家,我国尚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因此可以对比参考其他国家经验,不断完善这一民生政策,缓解土地压力。
  观察者用欣羡的眼光注视那些“在轮作休耕上取得较好成果的国家”里,有美国、欧盟和日本,研究者总结了这些先进农业国家的种种做法。但是,我们是否有必要认真思考与关注眼皮下云南山地农民的轮作休耕方式呢?即使他们的方式没有发达国家先进,但至少他们长达数百年的耕作实践从来没有中断过。目前重新开始尝试时间最长的是日本,也仅仅只有48年。
其他文献
茶圈流行这么一句话:“香不过肉桂,醇不过水仙。”前者代表的是一种霸气、刚劲的气质,后者则是内敛、柔顺。  实际上,现实的情形远没有这么简单。除开茶树品种方面的差异,山场、制法、泡法甚至贮藏方式的不同,都会对茶的风味品质产生影响,从而形成丰富多变的感官体验。当然,这也是武夷岩茶令人着迷之处。  水仙之所以能在武夷诸名丛中“艳压群芳”且与肉桂同列岩茶“茗门望族”,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老枞”——因树龄及
期刊
全家“福安”,一生“长乐”。新春伊始,习近平主席这句暖心的祝福语,巧妙地嵌入了福建的两个地名,让全国人民以及全球华人都认识了它们。  福安,三面环山,如同屏障,可抵寒潮,南面滨海,吹拂着柔和的海洋性季风。独特的地形,温暖湿润的气候,正是孕育坦洋工夫的佳境。这个与“世博”同龄的名茶,曾创造了坦洋村“茶袋铺路当床倒”“白银用斗量”的繁华盛景。  也正是在这里,80多年前,“茶界泰斗”张天福建立了福建省
期刊
5月20日,方舟子在其自媒体上向云南农业大学校长盛军隔空喊话:“请云南农业大学校长盛军拿出检测普洱茶论文。”一时间,犹如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两年多前关于“普洱茶防癌还是致癌”的激烈论战,再度浮出水面,引发热议。  尽管“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癌”这个字眼着实触目惊心,几乎人人谈癌色变。而且,频频被曝的农残、重金属、茶叶染色等安全卫生问题,早已让人们的神经变得敏感脆弱
期刊
四川的茶,从陆羽茶经谈到的彭州茶到今天名气甚大的峨眉竹叶青、从经典的蒙顶甘露再到驰名中外的宜宾茶,都有着甘芳的茶味与不尽的茶事,各地的茶园也如珍珠般的散落在四川境内。  如果要谈起四川古老的茶事,不妨从“天府南来第一州”的邛崃说起。邛崃的名字就很特别,邛崃原称“临邛”,这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是沃野千里的川西平原一部分,白沫江在这里流淌千年,在漫长的时光里,天府之国丰饶的物产从这里源源不断
期刊
在新茶饮的日常战争中,产品、运营、供应链等各个环节的基本功,已经替代流量效应,成为新茶饮行业持续发展中的更重要变量。或许,传统茶企也可从中得到一些参考,不论新茶饮还是传统茶,最终,都是品质、規模、品牌与文化输出的综合竞争。  5月25日,2019极客公园科技商业峰会在成都举办。喜茶CTO陈霈霖向记者透露,喜茶有做社交的打算,会在“喜茶go”场景中让用户与用户之间产生互动,可能会在未来三个月内推出。
期刊
中国书画艺术与陶瓷艺术,有着极为紧密的历史文脉关联。图案纹样中,涵盖动植物、人物故事、历史文学等题材,同时将诗、书、画统一表现于瓷器之上,将文入画结合融入瓷画,创造出瓷画的全新面貌。  在时代不断发展的今天,艺术形式越发多元化,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的融合成为这一时代独具特色的艺术亮点。从小喜欢绘画的田福良,就喜欢在德化羊脂玉瓷上画莲花。他认为,在洁白的瓷胚上展现中国画的墨色飞白,这才是中国画和瓷器的
期刊
茶路漫漫,总是让人一眼望不到边际。茶叶知识覆盖面积广而深,许多知识要多年的茶叶品饮经验积累。现代人在城市里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所以远在深山的茶叶越来越受到城市人的喜爱,许多学茶的朋友难以忍受学茶过程中的艰辛与枯燥,但是又想在朋友面前显露一把对茶的理解与见识。于是,这样一类培训机构由此“应运”而生:“七天,让你成为品茶大师”、“跟着某某大师学品茶”、“只需三天,茶山游学,归来你就是行家”……诸如
期刊
那歌里唱“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我便疑心人生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的  重逢——某个人、某棵树、某条河、某件事,都是从前的因缘结出的果实……  夏至之后,上海就会进入一年中最长的雨季。不便外出,便在家里喝茶,想很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事情。  近几年对“时间”这个命题格外关注,想很认真地把《一盏茶的时间》写成系列,作为我习茶十余年的小結——但很多想法临到落笔时,却又变得模糊和不确定。  于
期刊
福建和黑龙江,一个位于东南沿海,一个位于东北边陲,虽遥隔3000公里的山河,却因一杯芳香隽永的闽茶和一条纵贯欧亚大陆的“万里茶道”而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5月31日,适逢2019第十届中国(哈尔滨)春季茶产业博览会开幕,作为茶博会重头戏之一的“闽茶中国行”哈尔滨站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启,闽黑两省有关领导、专家、学者、爱茶人、企业代表、新闻媒体及冰城市民共100多人,齐聚一堂,共同感受了多彩闽
期刊
说起陈茶的高香,还需要从纯干仓概念说起。事实上,纯干仓的概念兴起于20年之前。纯干仓概念一开始,大家其实只有湿仓、干仓两个概念。也就是湿仓就是传统意义的港仓存出来的茶,而干仓就是未经过港仓存放的茶就就是干仓茶。  然后干仓茶的概念维持了大概5~6年时间。当时市场上大家对于干仓茶也没有太多的细分概念。现在回头来看,当时干仓茶数量非常稀少,基本上未经过港仓的不管其存放状态如何,都定义为干仓茶。  又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