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明确规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要传授学科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也就是说,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理解、运用,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思想品德,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标 数学教学 思想品德
引言:
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数学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因此,每一个数学教师都必须重视并在教学中切实完成这方面的任务。那么在新课标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数学学科的性质特点,把握思想品德教育时机,正确地进行德育渗透,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呢? 本文尝试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探索这个问题,通过学科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经师”与“人师”相合一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强调,数学教育包括两个不同的侧面,即数学学科课程的“教学方面”和数学学科课程的“教育方面”。数学教学的“教育方面”体现了新课标教育目标的本质属性。
著名教育家徐特立说过:“教师是具有两种人格的人,一种是“经师”,一种是“人师”。人师就是教行为,即是教做怎样的人的问题;经师就是教学问的人,就是说,除了教学问以外,学生的品质、学生的学风、学生的生活、学生的习惯,他是不管的,人师则是这些东西都管。
鉴于目前我国各级学校和行政部门衡量和选拔人才的背景,为了应付考试,从小学到高中很多数学教师都做“经师”。对学生拼命灌输知识 ,甚少做“人师”,课堂上缺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结果学生的崇高的思想品质,良好的习惯、学风没有形成,学生学得辛苦,教师教得困惑。从而使学生在生活上、学习上、工作上怕苦怕累,甚至造成一批又一批放弃学习的学困生、辍学生。更有甚者是高分低能,思想品质扭曲,出现云南马加爵杀人案,“京城四少”、“富二代”,“官二代”的事件数不胜数,令人担忧。
从血与汗的教训中,我们应清楚认识到,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是要采取“人师”和“经师”两者合一的,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教书是本职,育人是天职,两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两者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进步则中国进步。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也是思想品德形成发展时期,特别是处在青春发育的初中学生,正由儿童向青年过渡。他们思想单纯,爱好学习,追求上进,充满幻想,可塑性大,但由于他们知识经验少,辨别是非能力差,因而容易受到各种思想的影响,例如,我们在进行数学的教学过程中,经常要求学生上网寻找一些数学资料,大多数学生都喜欢按教师的要求上网寻找资料,但仍有部分学生从中混水摸鱼,不是上网寻找资料,而是上网进行各种游戏活动。若老师不加以正确引导,某些学生就会沉迷于网上游戏之中,甚至上网成瘾。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采用“经师”与“人师”相合一,既教书又育人,使青少年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
二、知识目标与德育目标同展现
新的课程标准将数学的教学目标具体阐述为相互联系的四个方面,即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的过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情感与态度。这种四位一体的目标要求,使得学生不仅要掌握数学思考的方法,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要有努力为人民服务,树立远大的理想。这充分说明,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必须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人才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数学课的教学过程中,从备课到各个教学环节的落实,思想品德教育必须始终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特别在进行备课时,总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再深挖教材的思想性,然后确定两个目标,即德育目标和学习目标,通过课堂上展现出来。
例如在进行对锐角三角函数的备课时,应该确定两个目标:
1、学习目标
①通过探究使学生知道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比值是固定值,引出正弦的概念。
②理解正弦概念并能根据正弦概念正确进行计算。
③经过概念的发现与学习,使学生认识数学中存在很多规律。从中学会思考,善于发现。
2、德育目标
①通过探索—感悟—学习,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培育坚忍不拔的意志。
②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③通过画图、观察、比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方法。
三、依纲靠本,教材与现实相联系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把德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并指出“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充分说明了德育在整个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应该重视德育的教育,特别是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更应该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那么如何在新课程中实施思想品德的渗透呢?当然是要以教材为载体,充分利用教材,发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结合学生的实际和现实生活的实例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进行渗透。
1、结合教材内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①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自然界里有许多类的事物,如果不事先指给孩子们看,讲给孩子们听,他们自己是不会留意的。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揭示数学美德本质,展示数学美的巨大魅力和作用,激发学生认识数学美的兴趣,培养学生爱国、爱科学和唯物辩证观、审美观。
现在初中数学人教版的教材中,有很多的情境图。这些情境图是以学生平易于接触的事物为对象,且内涵丰富,含义深刻,若能巧妙利用这些情境图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的《轴对称》内容上有英国博物馆的图形,在学生观察图形时,教师适时适度指出,在博物馆内藏有很多中国的文物,这是怎么回事呢?通过追其根源,让学生懂得,落后就要挨打,国家、人民就要受难,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发奋读书的斗志。这样学生既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加深印象,又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思想。
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学中就是要善于挖掘,引申这些内容作为榜样,以便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现在数学教材中,既有一些伟大的科学家和他们奋斗的故事,又蕴藏着一些数学史料,这些都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榜样内容。如学习圆时,介绍祖冲之研究圆周率,在学习方程式和几何时介绍刘徽的方程解术,在现代数学学习中介绍陈景润、华罗庚等,在学习角的分类时,引入中国“神舟五号”以及“天宫一号”,介绍钱学森、钱三强等人的事迹。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激发学生爱祖国,爱科学的情感。
2、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渗透前途理想教育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数学知识的应用与现实生活相关。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摄取有关思想品德的信息,及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例如,学生在学习上出现厌学、不求上进时,我们就介绍一下学生当中的一些事情,如:本校一个初中生,读到初一时,由于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放弃学习,和父母亲进行皮革加工,工作又苦又累,好不容易能和外商打交道时,无法运用英语进行洽谈,结果无功而返。假期,读大学本科的哥哥回来和外商洽淡,一帆风顺。这事让他悔恨不已。他立即联系学校,要求重新回到校园,努力学习,为自己的将来学好文化课。回到学校后,他履行自己的诺言,认真学习,利用空余时间到校外补习班学习,将已遗忘的知识重新补回来,后来,他考上重点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出色的商人。
古希腊教育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存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利用学生身边的实例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学生的思想触动很大,这样既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又促进学生的发展、以及为报效祖国而奋发读书的热情。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思想品质教育是历史赋予每位教师的光荣任务。我们应勇于承担重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人师”与“经师”相结合,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做到自然的、有效的、及时的、恰如其分的,使学科内容与思想品德内容做到和谐统一,恰如随风潜入夜的春雨,滋润万物,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巧英.《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准确谈及教材研究》.北京新华出版 2003年1月第1版
[2]冯克诚《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实用全书》.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1999年3月第1版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新华清布初级中学)
[关键词]新课标 数学教学 思想品德
引言:
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数学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因此,每一个数学教师都必须重视并在教学中切实完成这方面的任务。那么在新课标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数学学科的性质特点,把握思想品德教育时机,正确地进行德育渗透,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呢? 本文尝试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探索这个问题,通过学科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经师”与“人师”相合一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强调,数学教育包括两个不同的侧面,即数学学科课程的“教学方面”和数学学科课程的“教育方面”。数学教学的“教育方面”体现了新课标教育目标的本质属性。
著名教育家徐特立说过:“教师是具有两种人格的人,一种是“经师”,一种是“人师”。人师就是教行为,即是教做怎样的人的问题;经师就是教学问的人,就是说,除了教学问以外,学生的品质、学生的学风、学生的生活、学生的习惯,他是不管的,人师则是这些东西都管。
鉴于目前我国各级学校和行政部门衡量和选拔人才的背景,为了应付考试,从小学到高中很多数学教师都做“经师”。对学生拼命灌输知识 ,甚少做“人师”,课堂上缺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结果学生的崇高的思想品质,良好的习惯、学风没有形成,学生学得辛苦,教师教得困惑。从而使学生在生活上、学习上、工作上怕苦怕累,甚至造成一批又一批放弃学习的学困生、辍学生。更有甚者是高分低能,思想品质扭曲,出现云南马加爵杀人案,“京城四少”、“富二代”,“官二代”的事件数不胜数,令人担忧。
从血与汗的教训中,我们应清楚认识到,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是要采取“人师”和“经师”两者合一的,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教书是本职,育人是天职,两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两者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进步则中国进步。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也是思想品德形成发展时期,特别是处在青春发育的初中学生,正由儿童向青年过渡。他们思想单纯,爱好学习,追求上进,充满幻想,可塑性大,但由于他们知识经验少,辨别是非能力差,因而容易受到各种思想的影响,例如,我们在进行数学的教学过程中,经常要求学生上网寻找一些数学资料,大多数学生都喜欢按教师的要求上网寻找资料,但仍有部分学生从中混水摸鱼,不是上网寻找资料,而是上网进行各种游戏活动。若老师不加以正确引导,某些学生就会沉迷于网上游戏之中,甚至上网成瘾。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采用“经师”与“人师”相合一,既教书又育人,使青少年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
二、知识目标与德育目标同展现
新的课程标准将数学的教学目标具体阐述为相互联系的四个方面,即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的过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情感与态度。这种四位一体的目标要求,使得学生不仅要掌握数学思考的方法,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要有努力为人民服务,树立远大的理想。这充分说明,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必须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人才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数学课的教学过程中,从备课到各个教学环节的落实,思想品德教育必须始终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特别在进行备课时,总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再深挖教材的思想性,然后确定两个目标,即德育目标和学习目标,通过课堂上展现出来。
例如在进行对锐角三角函数的备课时,应该确定两个目标:
1、学习目标
①通过探究使学生知道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比值是固定值,引出正弦的概念。
②理解正弦概念并能根据正弦概念正确进行计算。
③经过概念的发现与学习,使学生认识数学中存在很多规律。从中学会思考,善于发现。
2、德育目标
①通过探索—感悟—学习,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培育坚忍不拔的意志。
②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③通过画图、观察、比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方法。
三、依纲靠本,教材与现实相联系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把德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并指出“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充分说明了德育在整个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应该重视德育的教育,特别是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更应该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那么如何在新课程中实施思想品德的渗透呢?当然是要以教材为载体,充分利用教材,发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结合学生的实际和现实生活的实例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进行渗透。
1、结合教材内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①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自然界里有许多类的事物,如果不事先指给孩子们看,讲给孩子们听,他们自己是不会留意的。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揭示数学美德本质,展示数学美的巨大魅力和作用,激发学生认识数学美的兴趣,培养学生爱国、爱科学和唯物辩证观、审美观。
现在初中数学人教版的教材中,有很多的情境图。这些情境图是以学生平易于接触的事物为对象,且内涵丰富,含义深刻,若能巧妙利用这些情境图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的《轴对称》内容上有英国博物馆的图形,在学生观察图形时,教师适时适度指出,在博物馆内藏有很多中国的文物,这是怎么回事呢?通过追其根源,让学生懂得,落后就要挨打,国家、人民就要受难,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发奋读书的斗志。这样学生既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加深印象,又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思想。
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学中就是要善于挖掘,引申这些内容作为榜样,以便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现在数学教材中,既有一些伟大的科学家和他们奋斗的故事,又蕴藏着一些数学史料,这些都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榜样内容。如学习圆时,介绍祖冲之研究圆周率,在学习方程式和几何时介绍刘徽的方程解术,在现代数学学习中介绍陈景润、华罗庚等,在学习角的分类时,引入中国“神舟五号”以及“天宫一号”,介绍钱学森、钱三强等人的事迹。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激发学生爱祖国,爱科学的情感。
2、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渗透前途理想教育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数学知识的应用与现实生活相关。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摄取有关思想品德的信息,及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例如,学生在学习上出现厌学、不求上进时,我们就介绍一下学生当中的一些事情,如:本校一个初中生,读到初一时,由于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放弃学习,和父母亲进行皮革加工,工作又苦又累,好不容易能和外商打交道时,无法运用英语进行洽谈,结果无功而返。假期,读大学本科的哥哥回来和外商洽淡,一帆风顺。这事让他悔恨不已。他立即联系学校,要求重新回到校园,努力学习,为自己的将来学好文化课。回到学校后,他履行自己的诺言,认真学习,利用空余时间到校外补习班学习,将已遗忘的知识重新补回来,后来,他考上重点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出色的商人。
古希腊教育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存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利用学生身边的实例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学生的思想触动很大,这样既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又促进学生的发展、以及为报效祖国而奋发读书的热情。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思想品质教育是历史赋予每位教师的光荣任务。我们应勇于承担重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人师”与“经师”相结合,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做到自然的、有效的、及时的、恰如其分的,使学科内容与思想品德内容做到和谐统一,恰如随风潜入夜的春雨,滋润万物,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巧英.《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准确谈及教材研究》.北京新华出版 2003年1月第1版
[2]冯克诚《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实用全书》.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1999年3月第1版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新华清布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