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长、短节段融合内固定术后中期疗效的分析

来源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xd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DS)后路减压长、短节段融合内固定术后中期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黄山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2012年1月—2016年12月接受后路减压长、短节段融合内固定术的成人DS患者46例。根据融合节段长短不同分为两组:长节段组26例,男9例、女17例,年龄46~78岁;短节段20例,男7例、女13例,年龄50~76岁。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融合节段数、减压节段数、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根据影像学资料比较两组手术前、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腰椎侧凸Cobb's角、腰椎前凸角及脊柱平衡改善情况,评价矫形效果;结合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结果

46例患者随访1.5~3.3年,平均2.2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减压节段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患者在融合节段、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患者Cobb's角、腰椎前凸角的术前、术后1年、末次随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1年、末次随访的Cobb's角、腰椎前凸角、冠状面平衡、矢状面平衡均较术前得到明显改善(P值均<0.05);长节段组的冠状面、矢状面平衡术前均优于短节段组(P值均<0.05),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腰痛、腿痛VAS、腰椎JOA评分、ODI评分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1年、末次随访中长节段组较短节段组均明显改善(P值均<0.05)。

结论

采用长节段融合内固定术治疗DS较短节段融合内固定术可获得更好的中期临床疗效。

其他文献
2019年3月17日,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和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了《2019ACC/AHA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指南》。该指南主要对血糖、血脂、血压的管理和抗血小板治疗等的一级预防提出了推荐建议。本文基于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结合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工作中实际存在的问题,重点对指南给出的使用药物进行一级预防的推荐意见进行解读,以期相关领域的医务人员能更好地理解和遵循指南。
超声在血透通路术前诊断、术中定位操作、术后随访中具有重要的优势,是通路医师的必备技能。超声引导腔内技术无需特殊设备,可在床旁进行,适合内瘘并发症处理要求速度快的特点,同时避免造影剂应用,具备实时显示、多角度影像,费用低廉等优点,临床实践证明安全有效,可应用于穿刺入路、狭窄或闭塞病变及假性动脉瘤的治疗。其操作流程与常规放射引导腔内技术,各有优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更注重整体,超声在细节更胜一筹,临床需
长期血液透析主要依靠自体动静脉内瘘和移植物动静脉内瘘。可靠的血管通路对于血液透析至关重要。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PTA)已经成为血液透析通路内膜增生性狭窄的标准治疗。然而使用常规PTA球囊、高压及聚力球囊等对此类病变治疗后其短期内再狭窄率仍然较高。近期研究及荟萃分析显示药物涂层球囊在该领域显示出令人鼓舞的应用前景。
血透通路的维护是指在其建立之后,保证其通畅并满足透析需求的措施。血透通路全周期管理则包含对血透通路建立方式、位置、时机的规划,通路建立后穿刺、使用的设计和规范管理,规律随访监测及失功后后续通路的规划设计。目前,由于国内各级医院血透通路维护与管理水平的不均衡、不规范、不系统的问题,限制了患者预后,亟需意识层面上的重视和实践层面上的坚持,以提升中国血透通路的维护和管理水平。
目的总结应用预置导丝辅助的可控性预开窗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的经验,评估其治疗正常锚定区不足的胸主动脉疾病的近中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8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管外科采用可控预开窗TEVAR重建左锁骨下动脉(LSA)的47例胸主动脉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并发症发生率、临床驱动的靶病变再手术率(CD~TLR)及死亡率。结果所有弓上分支获得重建,术中支架释放
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例诊断婴儿痉挛症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患儿,男,1岁3个月,因"反复抽搐9月余"入院,家族史及出生史无特殊,生长发育史落后。最初以痉挛发作为发作表现,查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未见明显异常,经促皮质素治疗2周后惊厥仍有反复发作,先后加用氨己烯酸及其他抗癫痫药物联合治疗,3个月后查头颅弥散加权成像(DWI)发现双侧丘脑及海马对称异常信号,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成人大脑皮质厚度的偏侧性差异。方法前瞻性研究。2017年9月—2018年12月寿光市人民医院CT磁共振室招募右利手汉族21~80岁的健康志愿者360人,分为青年组(21~40岁)、中年组(41~60岁)、老年组(61~80岁)三个年龄段组,采用3.0 T MR对志愿者行颅脑扫描,获取原始数据。使用FreeSurfer脑成像软件分析,获得左右大脑半球、各感兴趣区脑回皮质的厚度。观察
目的通过解剖实验,探讨旁正中椎板切开复位技术应用于腰椎椎管手术的安全性。方法选用10具经10%甲醛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进行两部分实验。(1)选取4具标本,分别截取L1~5 5个椎体,采用去除软组织并代之以柔性彩泥包裹的方法,制作实验模块共计20个,进行椎板撑开实验。将每个椎体单侧椎板依次撑开8、10、12 mm时,测量显露椎管底壁的宽度。继续增加椎板撑开宽度,直至椎管环形骨性结构断裂,记录此时椎板
目的探讨3D打印导板技术辅助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寰枢椎骨折脱位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6月长沙医学院附属石门医院,采用3D打印导板技术辅助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11例寰枢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2例,年龄52~69岁。寰椎骨折4例,其中前弓骨折2例、前后弓骨折2例;枢椎骨折5例,其中ⅡC型齿状突骨折4例、Hangman骨折1
目的探讨蝶窦外侧隐窝真菌球患者的CT及MRI影像学特征,以及鼻内镜辅助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治疗蝶窦外侧隐窝真菌球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8年1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福建省龙海市第一医院以及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O九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5例真菌性鼻窦炎合并蝶窦外侧隐窝真菌球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例、女4例,年龄26~64岁。5例术前均行鼻窦CT检查,其中3例行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