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荒唐的“文革”岁月真的远去了。春节的日子里,子侄辈向我询问:“八个‘样板戏’是怎么一回事?”我突然发现,当年非但个个耳熟能详、而且可以大段唱出的“样板戏”,居然变得生疏了,许多情节已经模糊不清。
但是,对曾经经历过那段岁月、从“文革”阴影中走出来的不少中国人来说,“样板戏情结”却是挥之不去的。君不见,在各种各样的聚会联欢中,甚至在颇为正式的演出舞台上,“样板戏”的唱段还时有所闻。既然如此,就有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这些“样板戏”会不会重新登上今天的舞台?
为了回答晚辈的询问,我认真思考了一番后认为,由于“八个样板戏”印刻着荒唐岁月的深深痕迹,代表了那个人们希望永远不要再来的时代,除其中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在某种特定条件下,也许还会在舞台上昙花一现以满足特定观众旧日情结,从总体上说,它们理当随着时代的进步,进入博物馆收藏,成为供后人思考和借鉴的史料,不宜再卷土重来了。
为什么这样说?是因为这些“样板戏”的致命缺点。
所有样板戏都推崇“仇恨”,都强烈地鼓吹“仇恨入心要发芽”,强调你死我活的激烈斗争。样板戏将复杂的社会生活简化为尖锐对立的非此即彼的两方:一方是“革命”的无产阶级,另一方则是“反革命”,这样的矛盾只能以消灭“反革命阶级”为终结。为了消灭对方,样板戏从“仇恨”意识出发,所有的戏都以消灭或“抓出了”敌人为结局,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端体现。今天,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向中等发达国家迈进,彻底摒弃了“阶级斗争为纲”的做法,这就从意识形态上消除了“样板戏”存在的概念化基础。
从历史印记的角度来说,“样板戏”的发生、发展乃至在舞台上“确立”的过程,恰恰是“文革”发展、延续的过程。“文革”摧残了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中华文明。舞台上在演“样板戏”,舞台下的社会生活中,充满了斗爭“走资派”、“清理阶级队伍”、“反击右倾翻案风”的腥风血雨,出现了难以胜数的社会暴虐,与之相伴的是百万计社会公民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以我的感受,每逢耳边响起“样板戏”的熟悉音乐和台词,头脑里就会条件反射般浮现出那个年代不堪回首的场景,这样的样板戏,实在是不演也罢!
从历史观的角度看,样板戏奉行“三突出原则”(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归根结底,将“英雄救世”观念推向了绝对化。样板戏的主角形象经过最大程度的拔高和夸张,几乎臻于完美。而且,一旦在革命征途中遇到艰难险阻,领袖的心灵感召又成了无所不能的法宝。在《沙家浜》中,阿庆嫂为送不出情报而“急得我浑身冒汗无主张”之际,一旦唱出了“毛主席,有您的教导、有群众的智慧,我定能战胜顽敌渡难关”,困难立刻就迎刃而解了。《海港》中遇到棘手难处的女主人公方海珍,“细读了全会公报”,马上就有了克敌制胜的思想法宝。这样的舞台例子不胜枚举。这种将心灵作用夸大到极端的设计,确实满足了江青之流的斗争艺术理念,但是远离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和社会实践。实际上,也将样板戏的主持者江青推向了与人民对立的绝境。
如此说来,我认为样板戏只能属于过去了。今后的青年人,或可在博物馆里找到它们。
然而,不能认为样板戏就没有可以咀嚼之处。以我看来,京剧样板戏比传统京剧更富于情节感和现代感,从而可以表现现代生活,这正是传统京剧的明显不足。样板戏京剧的唱腔和音乐也有长处,尤其有利于表现激昂饱满的心灵状态。此外还可以发现,凡是表现抗日战争民族矛盾的戏剧,在唱腔和剧情的构思和设计中比较为人们接受,这几出戏(如《红灯记》和《沙家浜》)中的一些唱段,在今天还有一定的“出镜率”。
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今天的人们有时还会唱起它们,但咏唱者的心境却是大相径庭的。
(贵编:孙展)
但是,对曾经经历过那段岁月、从“文革”阴影中走出来的不少中国人来说,“样板戏情结”却是挥之不去的。君不见,在各种各样的聚会联欢中,甚至在颇为正式的演出舞台上,“样板戏”的唱段还时有所闻。既然如此,就有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这些“样板戏”会不会重新登上今天的舞台?
为了回答晚辈的询问,我认真思考了一番后认为,由于“八个样板戏”印刻着荒唐岁月的深深痕迹,代表了那个人们希望永远不要再来的时代,除其中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在某种特定条件下,也许还会在舞台上昙花一现以满足特定观众旧日情结,从总体上说,它们理当随着时代的进步,进入博物馆收藏,成为供后人思考和借鉴的史料,不宜再卷土重来了。
为什么这样说?是因为这些“样板戏”的致命缺点。
所有样板戏都推崇“仇恨”,都强烈地鼓吹“仇恨入心要发芽”,强调你死我活的激烈斗争。样板戏将复杂的社会生活简化为尖锐对立的非此即彼的两方:一方是“革命”的无产阶级,另一方则是“反革命”,这样的矛盾只能以消灭“反革命阶级”为终结。为了消灭对方,样板戏从“仇恨”意识出发,所有的戏都以消灭或“抓出了”敌人为结局,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端体现。今天,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向中等发达国家迈进,彻底摒弃了“阶级斗争为纲”的做法,这就从意识形态上消除了“样板戏”存在的概念化基础。
从历史印记的角度来说,“样板戏”的发生、发展乃至在舞台上“确立”的过程,恰恰是“文革”发展、延续的过程。“文革”摧残了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中华文明。舞台上在演“样板戏”,舞台下的社会生活中,充满了斗爭“走资派”、“清理阶级队伍”、“反击右倾翻案风”的腥风血雨,出现了难以胜数的社会暴虐,与之相伴的是百万计社会公民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以我的感受,每逢耳边响起“样板戏”的熟悉音乐和台词,头脑里就会条件反射般浮现出那个年代不堪回首的场景,这样的样板戏,实在是不演也罢!
从历史观的角度看,样板戏奉行“三突出原则”(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归根结底,将“英雄救世”观念推向了绝对化。样板戏的主角形象经过最大程度的拔高和夸张,几乎臻于完美。而且,一旦在革命征途中遇到艰难险阻,领袖的心灵感召又成了无所不能的法宝。在《沙家浜》中,阿庆嫂为送不出情报而“急得我浑身冒汗无主张”之际,一旦唱出了“毛主席,有您的教导、有群众的智慧,我定能战胜顽敌渡难关”,困难立刻就迎刃而解了。《海港》中遇到棘手难处的女主人公方海珍,“细读了全会公报”,马上就有了克敌制胜的思想法宝。这样的舞台例子不胜枚举。这种将心灵作用夸大到极端的设计,确实满足了江青之流的斗争艺术理念,但是远离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和社会实践。实际上,也将样板戏的主持者江青推向了与人民对立的绝境。
如此说来,我认为样板戏只能属于过去了。今后的青年人,或可在博物馆里找到它们。
然而,不能认为样板戏就没有可以咀嚼之处。以我看来,京剧样板戏比传统京剧更富于情节感和现代感,从而可以表现现代生活,这正是传统京剧的明显不足。样板戏京剧的唱腔和音乐也有长处,尤其有利于表现激昂饱满的心灵状态。此外还可以发现,凡是表现抗日战争民族矛盾的戏剧,在唱腔和剧情的构思和设计中比较为人们接受,这几出戏(如《红灯记》和《沙家浜》)中的一些唱段,在今天还有一定的“出镜率”。
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今天的人们有时还会唱起它们,但咏唱者的心境却是大相径庭的。
(贵编:孙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