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第四方物流作为高度知识密集型新兴产业需要不断实现突破创新来应对物流市场的变化和物流运营商的高速发展。文章在复杂动态行业环境下,研究二次创新能力、获得参与技术创造过程机会的能力、利基市场挖掘程度对物流服务企业创绩效的影响。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在对256家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上述概念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第四方物流;二次创新动态转移;知识创造过程参与度;利基需求;主动创新行为
[DOI]10.13939/j.cnki.zgsc.2018.20.171
1 引言
在复杂动态行业环境下,物流产业形式不断发生变化。对于物流服务企业而言,更新物流服务内容,形成自身竞争力,创造全新的物流服务是当前我国物流服务企业发展的趋势。本文在已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从全新的视角探讨影响物流服务企业突破性创新绩效的因素。当前文献多强调知识获取和交易、外部技术获取、企业技术学习渠道的不同形式、企业的组织学习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的正向影响,然而关于企业在消化、吸收外部知识之后的二次创新对企业实现突破性创新绩效影响方面的研究还很少,忽略了二次创新对于企业实现突破性创新的作用。
2 二次创新动态转移与物流服务企业创新绩效
吴晓波(1995)认为二次创新是在引进知识的基础上经历长期学习、积累,掌握关键技术对原有技术进行创新性改进。孙冰、尚青岩(2003)在经过反复多次二次创新后,发生质变,实现突破性创新,打破原有技术轨迹与范式。二次创新是一个量变与质变共存的多维度演变过程。二次创新在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向后二次创新状态转变,即发生了二次创新的动态转移,这一阶段是二次创新向一次创新过渡的阶段,创新主体引进非成套新兴技术,逐渐摆脱对原技术引进主体的技术依赖。这一过程实质上也是技术再造过程,企业经过多次反复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交替过程,再创造出解决新问题、适应环境变化的新技术知识。这需要企业不断应用引进技术,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原有技术,经过如此长期循环上升过程,企业形成技术再创能力。这为企业取得突破性创新绩效奠定了基础。
3 利基物流需求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
Christensen(1997)认为,对于发展中国家技术追赶企业来说,实现突破性创新的驱动力量不是来源于主流市场,而是来源于尚未满足或者尚未被开发的利基市场。彼得·德鲁克认为,随着服务技术生命周期的缩短,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为了保持可持续性竞争力,必须在新技术开发过程中时刻关注市场新动态,挖掘市场新需求,为实现突破性创新奠定灵感来源基础。PETYIGREW A M(1990)认为利基市场的选择对技术能力演化具有推动作用。企业从最初进入利基市场,到进入多利基市场,这一过程中企业的技术能力实现从仿制到扩散。KEKRE s和SRINIVASAN K(1990)认为当企业进入核心利基市场时,刺激原有主导技术惯例调整,演变到突破性创新能力发生质的提升。程跃、银路(2009)认为,合理选择的利基市场培养了企业的研发能力,拓宽了企业的技术视野,有助于企业的技术能力上升。与传统行业不同,第四方物流需求不明显甚至尚未成形,鉴于此,第四方物流企业需要主动发掘潜在隐性需求或创造尚未形成的需求,开拓新的市场空间,这一过程又反过来刺激企业突破原先既有的技术模式,探求新的技术范式以适应利基物流需求开发与创造的需要。
4 企业主动性创新行为与企业突破性创新绩效
GriffinMA、NealA、Parker sK.(2007)提出与被动性创新行为不同,主动性创新行为奠定了企业整体创新绩效的基础。赵斌、李新建(2014)提出创新复杂性、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特点需要企业员工更加主动地创新模式,以带来更高的创新绩效,有利于企业形成可持续性创新能力。DeciE.L.、Ryan R.M.(2008)认为主动性创新行为包含思想准备、资源准备、不畏风险、克服困难的勇气但是还尚未有文献对主动性创新行为与第四方物流企业突破性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Mathisen G E、Bronnick K s.(2009)提出为了能有效促进企业自主创新,需要激发企业员工的创新积极性和创新动力。Choi s、Lee s H、Williamsc.(2011)提出企业员工若具有愿意冒险、不怕失败的精神与较强的创新动机,有助于推动企业各项具有高风险的创新项目顺利开展。Aall)ers R、Dolfsma w、Koppius 0(2013)提出主动性创新行为带来的积极性和创新动力能够推进组织内新知识再创能力,推动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Aghion P、Harries C,、Howitt P、Vickers J(2001)认为提升员工创新激励,调动员工创新积极性,培养员工主动性创新行为,可以加快企业突破性创新行为的推进。
5 第四方物流企业提高知识开发过程参与度的影响与调节作用
现已有很多研究成果验证了供应商和顾客的参与对制造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却少有文献研究对第四方物流企业在物流知识开发过程中参与度与企业突破性创新绩效之问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Donald s s等(2003)提出企业提高知识开发过程参与度有利于成功地将科研机构的技术知识有效转移并将其商业化。但是马家息、金家元(2014)认为,企业主导的知识开发模式虽有助于短期渐进创新,但是过度干涉削弱了研发机构知识开发积极性,不利于企业设计方案的纠正,阻碍企业长期实现突破性创新。
虽然已有文献通过实证方法研究了知识密集型企业参与技术开发过程对企业的创新绩效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但是还未有文献实证研究企业参与度在二次创新与企业突破性创新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企业二次创新涉及知识学习、获取、吸收、转化和利用。(0’ReiHyⅢ和Tushman,2004;He和Wong,2004;Li,2008)提出企业实现从模仿创新到最后改进型创新质的飞跃,掌握关键的知识与发展诀窍,这一过程必然离不开第四方物流企业在知識开发过程中保持高水平、高密度、高频率参与度,从而对企业实现突破性创新绩效产生直接的影响。孙冰(2003)提出在企业二次创新漫长的过程中,企业参与度强度大小在二次创新向后二次创新动态转移的过程中具有调节作用。
[作者简介]陆琳(1976—),男,汉族,山东淄博人,桂林理工大学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系统工程管理、创新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管艳(1994—),女,汉族,安徽安庆人,桂林理工大学商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关键词]第四方物流;二次创新动态转移;知识创造过程参与度;利基需求;主动创新行为
[DOI]10.13939/j.cnki.zgsc.2018.20.171
1 引言
在复杂动态行业环境下,物流产业形式不断发生变化。对于物流服务企业而言,更新物流服务内容,形成自身竞争力,创造全新的物流服务是当前我国物流服务企业发展的趋势。本文在已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从全新的视角探讨影响物流服务企业突破性创新绩效的因素。当前文献多强调知识获取和交易、外部技术获取、企业技术学习渠道的不同形式、企业的组织学习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的正向影响,然而关于企业在消化、吸收外部知识之后的二次创新对企业实现突破性创新绩效影响方面的研究还很少,忽略了二次创新对于企业实现突破性创新的作用。
2 二次创新动态转移与物流服务企业创新绩效
吴晓波(1995)认为二次创新是在引进知识的基础上经历长期学习、积累,掌握关键技术对原有技术进行创新性改进。孙冰、尚青岩(2003)在经过反复多次二次创新后,发生质变,实现突破性创新,打破原有技术轨迹与范式。二次创新是一个量变与质变共存的多维度演变过程。二次创新在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向后二次创新状态转变,即发生了二次创新的动态转移,这一阶段是二次创新向一次创新过渡的阶段,创新主体引进非成套新兴技术,逐渐摆脱对原技术引进主体的技术依赖。这一过程实质上也是技术再造过程,企业经过多次反复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交替过程,再创造出解决新问题、适应环境变化的新技术知识。这需要企业不断应用引进技术,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原有技术,经过如此长期循环上升过程,企业形成技术再创能力。这为企业取得突破性创新绩效奠定了基础。
3 利基物流需求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
Christensen(1997)认为,对于发展中国家技术追赶企业来说,实现突破性创新的驱动力量不是来源于主流市场,而是来源于尚未满足或者尚未被开发的利基市场。彼得·德鲁克认为,随着服务技术生命周期的缩短,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为了保持可持续性竞争力,必须在新技术开发过程中时刻关注市场新动态,挖掘市场新需求,为实现突破性创新奠定灵感来源基础。PETYIGREW A M(1990)认为利基市场的选择对技术能力演化具有推动作用。企业从最初进入利基市场,到进入多利基市场,这一过程中企业的技术能力实现从仿制到扩散。KEKRE s和SRINIVASAN K(1990)认为当企业进入核心利基市场时,刺激原有主导技术惯例调整,演变到突破性创新能力发生质的提升。程跃、银路(2009)认为,合理选择的利基市场培养了企业的研发能力,拓宽了企业的技术视野,有助于企业的技术能力上升。与传统行业不同,第四方物流需求不明显甚至尚未成形,鉴于此,第四方物流企业需要主动发掘潜在隐性需求或创造尚未形成的需求,开拓新的市场空间,这一过程又反过来刺激企业突破原先既有的技术模式,探求新的技术范式以适应利基物流需求开发与创造的需要。
4 企业主动性创新行为与企业突破性创新绩效
GriffinMA、NealA、Parker sK.(2007)提出与被动性创新行为不同,主动性创新行为奠定了企业整体创新绩效的基础。赵斌、李新建(2014)提出创新复杂性、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特点需要企业员工更加主动地创新模式,以带来更高的创新绩效,有利于企业形成可持续性创新能力。DeciE.L.、Ryan R.M.(2008)认为主动性创新行为包含思想准备、资源准备、不畏风险、克服困难的勇气但是还尚未有文献对主动性创新行为与第四方物流企业突破性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Mathisen G E、Bronnick K s.(2009)提出为了能有效促进企业自主创新,需要激发企业员工的创新积极性和创新动力。Choi s、Lee s H、Williamsc.(2011)提出企业员工若具有愿意冒险、不怕失败的精神与较强的创新动机,有助于推动企业各项具有高风险的创新项目顺利开展。Aall)ers R、Dolfsma w、Koppius 0(2013)提出主动性创新行为带来的积极性和创新动力能够推进组织内新知识再创能力,推动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Aghion P、Harries C,、Howitt P、Vickers J(2001)认为提升员工创新激励,调动员工创新积极性,培养员工主动性创新行为,可以加快企业突破性创新行为的推进。
5 第四方物流企业提高知识开发过程参与度的影响与调节作用
现已有很多研究成果验证了供应商和顾客的参与对制造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却少有文献研究对第四方物流企业在物流知识开发过程中参与度与企业突破性创新绩效之问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Donald s s等(2003)提出企业提高知识开发过程参与度有利于成功地将科研机构的技术知识有效转移并将其商业化。但是马家息、金家元(2014)认为,企业主导的知识开发模式虽有助于短期渐进创新,但是过度干涉削弱了研发机构知识开发积极性,不利于企业设计方案的纠正,阻碍企业长期实现突破性创新。
虽然已有文献通过实证方法研究了知识密集型企业参与技术开发过程对企业的创新绩效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但是还未有文献实证研究企业参与度在二次创新与企业突破性创新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企业二次创新涉及知识学习、获取、吸收、转化和利用。(0’ReiHyⅢ和Tushman,2004;He和Wong,2004;Li,2008)提出企业实现从模仿创新到最后改进型创新质的飞跃,掌握关键的知识与发展诀窍,这一过程必然离不开第四方物流企业在知識开发过程中保持高水平、高密度、高频率参与度,从而对企业实现突破性创新绩效产生直接的影响。孙冰(2003)提出在企业二次创新漫长的过程中,企业参与度强度大小在二次创新向后二次创新动态转移的过程中具有调节作用。
[作者简介]陆琳(1976—),男,汉族,山东淄博人,桂林理工大学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系统工程管理、创新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管艳(1994—),女,汉族,安徽安庆人,桂林理工大学商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