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改革中学图书管理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以人为本是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图书管理的根本出发点,他要求图书管理充分尊重馆员的主体地位;建立科学合理的中学图书管理运行机制;坚持读者第一的原则,切实做好读者工作;在坚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前提下,加强横向联系,利用学生社团发挥图书资源的作用,创造性地做好学校图书馆的日常管理。
关键词:新课程;图书管理
新一轮课程改革打破了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传统观念,倡导全体师生共同全面发展,注重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养成。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学图书馆作为校内课程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日益突出。有效开发中学图书馆资源,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功能,使之服务于中学师生的发展,就成为中学图书馆工作者探索和实践的目标。
一、改革中学图书管理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长期以来,教师、学生及家长把课程资源主要定位于教科书及其配套的同步练习等教辅资料,从而造成课程资源来源单一,实施空间仅局限于课堂。然而,当今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很快,而教材更新周期却很长,难以体现本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逐步深化,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我国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已不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新课程改革,一方面要求广大中学师生突破传统课程以教材为本的局限,从本地、本校的实际出发,积极开发各种课程资源,以充分满足学校师生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倡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要求学生树立积极主动的学习意识,在多样化、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养成探究学科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升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图书馆的图书、期刊、报纸和网络资源能及时更新,起到配合课程、辅助教学、扩大知识、促进独立思考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培养。于是,学校和图书馆是人生不可或缺的教育机构和学校的心脏。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我校大力加强了图书馆建设,一方面要求我们图书馆每年所进新图书必须达8万元以上,另一方面加强了原有图书馆改造,增添了电子借阅系统和电子阅览室,大大方便了广大师生借阅图书和上网查阅资料,增强了图书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以人为本是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图书管理的根本出发点
以人为本是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图书馆管理发展的主流方向和必然趋势。以人为本管理中学图书馆,一是强调在中学图书管理过程中,坚持一切从学校师生需要出发,崇尚自然,尊重人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二是要求加强中学图书馆的内部管理,提升图书馆馆员的素质,树立“读者第一”的思想,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读者群的精神文化的诉求,实现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体现人文关怀,真正把图书馆读书育人的功能落到实处。三是要注重“以馆员为本”的主观能动意识,注重图书馆员潜能的开发,促进图书馆员的全面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为确保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中学图书管理中落到实处,我们一定要求做到以下一点:
第一,充分尊重馆员的主体地位。馆员是图书馆工作的主体,是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和财富,是联系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图书馆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体现者与实践者。因此,在中学图书管理过程,必须以人性的管理发挥图书馆员的能动性,尊重他们的个性,关心他们工作、学习与生活,满足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合理要求,要公平、公正地对待他们的劳动,相信他们对工作的责任心和工作能力,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引导他们更积极、更主动地工作,在满足读者需要的同时,推进馆员与图书馆共同和谐发展。
第二,建立科学合理的中学图书管理运行机制。具体而言,一是要建立一套合适于图书馆管理的运行机制,如创新机制、激励机制、人才机制。二是要鼓励图书馆员在服务工作中不断创新探索,不断更新知识、能力和结构,积极进行图书馆学和相关学科领域新的理论研究;建立能激发馆员潜能的评价体系和分配制度,尽量采用客观指标,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让馆员心悦诚服,这样才能真正对馆员起到激励作用,调动馆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定他们的事业心,增强他们对图书馆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三是营造民主和谐的工作环境。提倡以工作为重、以岗位为荣的爱岗敬业精神,建立团结、和谐、融洽、友爱的人际关系,提高馆员的整体素质和历史责任感,引导和激发馆员的进取精神。
三、充分发挥中学图书馆的功能以更好地服务于中学教育教学
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给中学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图书馆应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开发馆内资源,向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此,我们探索性地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图书馆管理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利用书刊资料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知识等方面的教育,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因为,中学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图书馆通过提供优质文献资源,可促进学生人格、意志品格的完善,并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第二,创造性做好学校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具体而言,一是坚持及时向学校师生推荐书目。作为中学图书馆管理员,应该了解、熟悉各门课程的内容,为学校教师和学生提供一连串的参考书目或相关的影视图片等资料。如:《荷塘月色》被编入课本后,对原著是有删改的,教师课前要求学生读原著,对比原著和课本形成讨论式的教学,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及时听取师生建议,采购新书,以满足广大学校师生学习与发展的需要。二是积极主动地为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和知识充电创造条件。如积极组织订购适合教师发展需要的新图书和和专业期刊,让教师能及时了解和掌握当前学术前沿和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三是注意培养学生利用图书馆的能力。我们或通过图书馆内的“黑板报”等向学生推荐与介绍一些图书查阅与利用方法,或通过言传身教指导学生如何查阅文献资料等,使学生在了解文献的检索、图书的分类方法后更快速找到自己所需的图书。四是为学校师生开展个性化服务。如图书馆在大厅设有图书采购推荐本,馆员根据师生的推荐及时补充资源。如果某学生想找的书本馆缺藏,市场也无书供应,馆员就与区域内的其他图书馆联系,利用馆际互借为师生解决需求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图书管理
新一轮课程改革打破了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传统观念,倡导全体师生共同全面发展,注重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养成。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学图书馆作为校内课程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日益突出。有效开发中学图书馆资源,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功能,使之服务于中学师生的发展,就成为中学图书馆工作者探索和实践的目标。
一、改革中学图书管理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长期以来,教师、学生及家长把课程资源主要定位于教科书及其配套的同步练习等教辅资料,从而造成课程资源来源单一,实施空间仅局限于课堂。然而,当今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很快,而教材更新周期却很长,难以体现本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逐步深化,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我国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已不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新课程改革,一方面要求广大中学师生突破传统课程以教材为本的局限,从本地、本校的实际出发,积极开发各种课程资源,以充分满足学校师生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倡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要求学生树立积极主动的学习意识,在多样化、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养成探究学科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升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图书馆的图书、期刊、报纸和网络资源能及时更新,起到配合课程、辅助教学、扩大知识、促进独立思考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培养。于是,学校和图书馆是人生不可或缺的教育机构和学校的心脏。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我校大力加强了图书馆建设,一方面要求我们图书馆每年所进新图书必须达8万元以上,另一方面加强了原有图书馆改造,增添了电子借阅系统和电子阅览室,大大方便了广大师生借阅图书和上网查阅资料,增强了图书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以人为本是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图书管理的根本出发点
以人为本是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图书馆管理发展的主流方向和必然趋势。以人为本管理中学图书馆,一是强调在中学图书管理过程中,坚持一切从学校师生需要出发,崇尚自然,尊重人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二是要求加强中学图书馆的内部管理,提升图书馆馆员的素质,树立“读者第一”的思想,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读者群的精神文化的诉求,实现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体现人文关怀,真正把图书馆读书育人的功能落到实处。三是要注重“以馆员为本”的主观能动意识,注重图书馆员潜能的开发,促进图书馆员的全面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为确保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中学图书管理中落到实处,我们一定要求做到以下一点:
第一,充分尊重馆员的主体地位。馆员是图书馆工作的主体,是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和财富,是联系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图书馆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体现者与实践者。因此,在中学图书管理过程,必须以人性的管理发挥图书馆员的能动性,尊重他们的个性,关心他们工作、学习与生活,满足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合理要求,要公平、公正地对待他们的劳动,相信他们对工作的责任心和工作能力,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引导他们更积极、更主动地工作,在满足读者需要的同时,推进馆员与图书馆共同和谐发展。
第二,建立科学合理的中学图书管理运行机制。具体而言,一是要建立一套合适于图书馆管理的运行机制,如创新机制、激励机制、人才机制。二是要鼓励图书馆员在服务工作中不断创新探索,不断更新知识、能力和结构,积极进行图书馆学和相关学科领域新的理论研究;建立能激发馆员潜能的评价体系和分配制度,尽量采用客观指标,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让馆员心悦诚服,这样才能真正对馆员起到激励作用,调动馆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定他们的事业心,增强他们对图书馆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三是营造民主和谐的工作环境。提倡以工作为重、以岗位为荣的爱岗敬业精神,建立团结、和谐、融洽、友爱的人际关系,提高馆员的整体素质和历史责任感,引导和激发馆员的进取精神。
三、充分发挥中学图书馆的功能以更好地服务于中学教育教学
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给中学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图书馆应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开发馆内资源,向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此,我们探索性地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图书馆管理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利用书刊资料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知识等方面的教育,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因为,中学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图书馆通过提供优质文献资源,可促进学生人格、意志品格的完善,并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第二,创造性做好学校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具体而言,一是坚持及时向学校师生推荐书目。作为中学图书馆管理员,应该了解、熟悉各门课程的内容,为学校教师和学生提供一连串的参考书目或相关的影视图片等资料。如:《荷塘月色》被编入课本后,对原著是有删改的,教师课前要求学生读原著,对比原著和课本形成讨论式的教学,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及时听取师生建议,采购新书,以满足广大学校师生学习与发展的需要。二是积极主动地为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和知识充电创造条件。如积极组织订购适合教师发展需要的新图书和和专业期刊,让教师能及时了解和掌握当前学术前沿和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三是注意培养学生利用图书馆的能力。我们或通过图书馆内的“黑板报”等向学生推荐与介绍一些图书查阅与利用方法,或通过言传身教指导学生如何查阅文献资料等,使学生在了解文献的检索、图书的分类方法后更快速找到自己所需的图书。四是为学校师生开展个性化服务。如图书馆在大厅设有图书采购推荐本,馆员根据师生的推荐及时补充资源。如果某学生想找的书本馆缺藏,市场也无书供应,馆员就与区域内的其他图书馆联系,利用馆际互借为师生解决需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