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源头施策防范票据业务“表里不一”

来源 :中国农村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j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个别商业银行与企业客户因存单质押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发生纠纷,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银保监会已成立工作组进驻涉案银行开展现场调查,目前,调查和公安机关案件侦办工作正在开展.企业存款质押“风波”使银行票据迅速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rn作为银行内部人员,必须明确票据业务本身是无错的.只要按照业务规范正常运作,票据风险基本可控.违规操作才是票据案件的“始作俑者”.当然,违规操作引发的风险也并非票据独有,任何业务出现违规操作都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风险事件.
其他文献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当前,推动共同富裕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动力.2021年8月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提出,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
期刊
近年来,随着金融业竞争的加剧,大力推广批量化营销模式成为商业银行快速抢占市场、提高营销效率的关键.陕西秦都农商银行始终坚持“四个面向”的市场定位,将零售业务升级的重点放在客户的全面获取上,实行分层营销和差异化管理,稳定存量客户,营销优质客户,拓展潜在客户,使市场营销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单一发展转变为多元发展,充分挖掘“三农”、小微沃土,积极实施零售业务批量化营销.
期刊
二十年栉风沐雨、砥砺前行,二十年改革发展、矢志不移,农村金融机构走过的二十年正是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一个剪影.一路走来,重庆农商行紧紧把握时代机遇,乘着中国经济发展的东风,融入农村金融改革的大潮,始终以敢为人先的改革魄力和时不我待的奋斗姿态,不断开拓从“草根”金融走向现代金融的改革发展道路,实现了“农信社—农商行—上市银行”的跨越发展,完成了“问题机构一标杆银行”的华丽转变.
期刊
回望来路,风雨如磐.自2005年12月首批由大城市农信社改制成立,深圳农商银行已走过16个春秋.16年栉风沐雨,16年春华秋实.深圳农商银行在党的领导下,披荆斩棘、锐意进取,建立了现代法人银行治理结构,确立了社区零售银行的战略定位和“合规经营、稳健发展”的经营文化,已发展成为产权清晰、定位明确、内控严密、资产优良的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农商银行强化政治引领,践行普惠金融,专注服务中小微企业和实体经济,有力推动全行稳健可持续发展,集团资产规模突破五千亿元,经营发展迈上新台阶.
期刊
长沙农商银行成立于2016年9月12日,由原望城农商银行、雨花、天心、芙蓉、开福农合行五家法人机构合并组建,是长沙地区规模较大、综合实力较强、网点数量最多、服务范围最广的地方性银行.长沙农商银行的改制重组,是市场挤压、资本承压、不良高压下的历史选择,可谓是生于危难之际、长于艰难之时.
期刊
2021年10月,对于杨满平来说有着特殊意义.这是他担任江苏宜兴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的第20个月.这20个月,宜兴农商银行信贷客户数从1.9万户增长到3.9万户,翻了一番多.这20个月,微贷余额突破10亿元,比2020年初增长了200%.这20个月,员工干事创业氛围越发浓厚,一个个卖力干、抢着干、比着干.
期刊
宏观经济稳定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2021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挑战明显增加,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高基数效应和订单转移效应减弱,是稳增长压力加大的直接原因.但从更深层次看,我国正处于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过程中,经济结构调整和动能转换尚未完成,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这些都增加了稳增长的难度.
期刊
随着银保监会和各地银保监局接连召开工作会议,2022年银行业保险业监管工作图景逐渐清晰.rn自1月24日银保监会召开2022年工作会议以来,至今已有北京、上海、广州、海南、四川等多地银保监局召开会议,定调2022年工作方向.其中,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化解金融风险、银行业保险业改革开放等成为各地银保监局2022年工作部署的关键词.rn值得注意的是,各地银保监局2022年的工作部署中,关于农村金融机构、省联社改革的内容被多次提及.
期刊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加速发展,传统行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行业壁垒逐渐打破,跨界合作、服务生态打造逐渐成为行业共识,尤其是金融行业具备了链接其他行业、组织、个体的先天能力及资源整合能力,布局场景金融、建设金融生态逐渐成为银行业竞争的新战场.rn贵州农信黔农云平台充分结合农信系统两级法人的特点,构建了“大平台+小银行”的服务框架,具备了平台的开放性及拓展性,实现了与医院、学校、小区、房管局等机构的跨界合作,通过非金融服务衍生出高频交易场景,有效满足客户金融需求.
期刊
随着国家要求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金融机构的业务进一步下沉,银行的普惠贷款业务逐渐呈现出“金额小、笔数多、周期长、处置难、不良高”的特点.对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而言,处置此类小额不良贷款存在举证难、固证难、立案难、执行难、成本高及时效长等一系列问题,近年来,许多银行在面对小额贷款发生“坏账”无法及时收回本息的问题时略显“捉襟见肘、步履漫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