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卫生安全之物毒门

来源 :家庭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ei8809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牛奶激素慌人心
  
  在我国,农业和食品加工业属于完全两个不同的行业,但后者本质上是农副产品的深加工,与前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以奶粉安全的隐患为例,不单局限于后期的食品检测,也要重视奶源。
  为使奶牛能不间断的挤奶,使不孕奶牛出奶和提高产奶率,养殖户普遍使用多种激素(如黄体酮、苯甲酸雌二醇、利血平)。而激素在奶牛体内残留时间较长,很容易进入到牛乳中,最终在奶制品中形成激素污染。多种研究表明,牛奶中残留的激素为食源性雌激素,是可被人体吸收的。此类激素污染食品后进入人体会产生多种副作用。黄体酮、苯甲酸雌二醇等激素可以刺激乳房过早发育,甚至可能与前列腺癌的发生有关;利血平则是肾上腺素神经抑制药,对啮齿动物是一种致癌物质,诱发乳腺肿瘤。
  我国养殖环节还是处于小农经济模式,尚未达到集约化养殖。由于个体养殖户的素质参差不齐、法律监管体系的缺失等多种原因,无法从源头上彻底杜绝激素污染。消费者对国产奶制品有恐慌心态,是可以理解的。但购买国外乳制品,或利用国外乳品原料在国内生产成品,也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因为即使在国外某些地区,激素污染也无法避免。去年,大量洋奶粉通过各种渠道进口到中国,但很多批次也都存在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包括激素污染。
  盲目迷信国外产品未必可取,建议消费者更侧重于购买国内外大型品牌的乳制品,因其内部控制手段较严,技术水平较高,也很珍惜企业产品的信誉,对产品质量的把控能力更强,相对来讲较为可靠。例如,多次发现的三聚氰胺事件,大品牌产品后期基本没出过问题。
  
  陈米变身“靓河粉”
  
  大米在长期储存过程中淀粉会老化,多种霉菌会缓慢生长,产生虫蛀及氧化等各种变化。陈米不但口感差、营养价值低,更可怕的是会陈化而积累各种毒素,特别是因霉菌生长导致的黄曲霉毒素易超标。
  黄曲霉毒素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致癌物质,它损害人的肝脏,导致肝炎、肝硬化等。临床表现有胃部不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及肝区触痛,甚至出现水肿、昏迷。长期食用变质米会诱发各类免疫系统疾病,诱发以肝癌为代表的多种癌症。我国法律规定陈化米及其产品只能用于工业用途,如通过发酵制备酒精用于乙醇汽油,禁止食用。
  年前有报道陈化米被加工成河粉,实际上此举由来已久。其原因首当其冲的是原料价格低廉,二来河粉属于传统民间食品,多数加工企业都是作坊式生产,为逃避监管提供了可能。更有甚者,为使河粉看起来更白,为掩盖河粉的陈米味及延长保鲜期,添加氧化性的漂白剂、吊白块等,这更使得陈米制作的河粉毒上加毒。
  为解决陈化米加工成河粉的问题,首先政府部门要加强监管,陈化米加工的河粉中黄曲霉毒素、吊白块的检测并不难。只要加强监管,很容易得到控制。相关企业也应建立起良好的品质管理体系,不能唯利是图。
  
  问题猪肉制“腊肉”
  
  年前腊肉再起风波,问题猪肉经亚硝酸盐浸泡、涂胭脂红熏烤,即变身“腊肉”。
  问题猪肉是不能食用的。制作腊肉的过程中使用亚硝酸盐和胭脂红是国家允许的,不过对其用量有严格的控制。亚硝酸盐可以使肉类看起来颜色更红更漂亮。还有一定的防腐作用,但具有致癌性,使用过多可使人中毒;胭脂红是一种色素,肉中添加也是为了“色相”。
  现在某些作坊式企业因技术水平低,道德法律意识不强,很有可能过量添加而造成安全隐患。故消费者在购买腊肉时不应过分追求颜色鲜艳的制品,还应购买大型企业的品牌产品,不要购买“三无”产品。
其他文献
啃出来的无骨凤爪    有些散装的、小作坊生产的无骨凤爪竟然是雇工牙齿啃出来的!凤爪先用开水煮至半熟,再用刀在鸡爪背上划三道口子,然后用手掰开皮,用牙齿啃咬下骨头。  口腔是一个细菌云集的地方,据哈佛大学医学院报告:清洁的口腔中,每颗牙齿表面有1000~10万个细菌;而不清洁的口腔,每颗牙齿表面可有1亿~10亿个细菌。这些细菌有些是致病菌,有些是非致病菌,还有些是条件致病菌。有研究表明,4种可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