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第二课堂助力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来源 :名师在线·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rethe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第二课堂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也是拓展教学空间的重要方法。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信息技术教学和学生实践操作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利用第二课堂让学生学习、检验、巩固信息技术知识,成为当前信息技术教师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以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为例,就如何开辟第二课堂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所启示。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第二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18-0048-02
  引 言
   第二课堂又称第二教育渠道,简单来说,就是除课堂教学外的所有活动。开辟第二课堂,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愉悦学生的身心,锻炼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信息技术是现代人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在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教师应积极开辟第二课堂,以此锻炼和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那么,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开辟第二课堂呢?
  一、搭建学习平台,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复杂而烦琐,涉及多个方面的内容,加上信息技术的实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所以,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要以“讲”为辅,以“练”为主 [2]。第二课堂就是学生学习、练习信息技术的主要阵地。但是,在开辟第二课堂时,学校必须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制订合理的计划。进一步来说,学校开辟高中信息技术第二课堂应做到三方面:一是要以素质教育和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为目的,坚持让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参与的原则,为学生开辟个性发展空间;二是要关注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3]。最重要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确保学生能通过第二课堂真正学到知识,学校还要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学习平台和技能展示平台。在“互联网 +”时代,信息技术已经在教学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高中要抓住“云校园”“智慧校园”建设机遇,搭建公共学习平台,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开展自主学习、展示专业技能提供良好的条件。例如,在教学“网络应用中的安全”一课时,首先,教师可以将制作好的微课件上传至公共学习平台,让学生观看课件,并根据课件提示和要求学习病毒、防火墙、加密和解密技术等知识,并以小组为单位去专业网站注册会员,了解专业网站的安全加密程序,归纳、总结提高网络安全系数的方法。然后,教师让学生在学习平台上提交、展示自主学习的成果,以了解学生对网络应用安全技术的掌握情况,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开展竞赛活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如今,许多高中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信息知识和技能,但是关于专业的信息技术和知识,许多学生还缺少了解 [4]。例如,关于计算机,许多学生只会用其上网、聊天、打游戏,很少会在网上下载东西、录入文字、制作网页。高中生正处于求胜欲较强的一个时期,竞赛活动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学习方式。在第二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竞赛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外学习。例如,在学习计算机文字录入、画图、排版技术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开展板报排版比赛,还可以让学生为学校文体活动设计一张海报或宣传页,以检验和锻炼学生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针对学生的作品,教师要组织学生一起进行评价,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教师要倾听学生的心聲,让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除教师要对作品进行评价,其他学生也要进行评价,并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保证评价的多元化和客观性。最后,教师整合和总结评价,及时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指明方向,优化学生的学习成果,并鼓励学生再接再厉,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开展自主学习。
  三、提供实践机会,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
   与其他课程不同,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科。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是初级信息技术与高级信息技术的衔接点,它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及在高校的学习等。所以,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缩短学生的学习差距、弥补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不足非常重要。高中生非常渴望接触更多的信息知识,但是由于课时有限,教师无法仅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掌握所有知识,因此只有拓宽教学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促使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才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和能力。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依托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去企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通过实践认识生活、接受教育、强化信息技能。例如,在寒暑假,教师可以争取学校的支持,与企业联系,让已经掌握基本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学生去企业进行实践训练。在实践训练中,教师要求学生重新制订学习计划,虚心向专业技能强的师傅学习,在实践中锻炼计算机画图、文字录入、表格操作技术等,促使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四、开展社会调查,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
   社会调查是一项面向社会的学习活动,也是学生喜爱的第二课堂学习方式。如今,许多学校已经针对第二课堂中的社会调查进行了深层研讨,制订了一系列教学方案。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或带领学生制作一份社会实践调查表,让学生选择一些有意义的、与高中生和信息技术有关的课题展开社会调查,并认真填写统计表格,仔细归纳和分析调查结果,让学生认清信息技术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明确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例如,有的学生非常喜欢上网,甚至有网瘾,教师可以让此类学生以“高中生上网情况”为主题,制订问卷或调查表格,进行社会调查,了解高中生接触网络的时间、一般上网时长、上网方式、上网目的、网上消费情况、网络对其的影响等,然后让学生对比调查结果,反思自己的行为,改正缺点。有的学生喜欢网络交友,针对此类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制订“高中生网络生活调查问卷”,以问卷形式调查和了解高中生网络生活情况,并让学生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合调查分析结果,指出问题,给出建议。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可以体会网络的双重影响,学会正确对待网络,明确学习和发展的方向。同时,教师要根据每位学生的上网情况,给予相应的指导,提出可行性建议,帮助学生在掌握信息技术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结 语
   综上所述,第二课堂是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所以,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信息技术教学,还要开辟第二课堂,让学生借助第二课堂开展探索式学习、自主学习,以此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钱文婷.活动的课堂 生动的课堂:高中信息技术活动式课堂构建与实践[J].中小学电教,2017(11):38-39.
  [2]索志豹.高中信息技术“活动式”课堂的建构与探究[J].中学课程资源,2015(10):37-38.
  [3]邓倬霖.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实践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12):25-26.
  [4]张莉芳.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初探:以《因特网的应用与发展趋势》教学为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23):31-33.
   作者简介:陈征(1983.11-),男,福建仙游人,本科学历,中学二级教师,目前主要从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与研究工作、年级教学管理工作。
其他文献
摘 要:物理模型是高中物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建构物理模型,有助于对物理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本文阐述了高中物理模型构建的内涵,并从三个方面提出培养学生高中物理模型建构能力的具体策略,为高中物理教师提供一定的教学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物理;物理模型建构;高中生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18-0030-02  引 言   高中物理是一门
摘 要: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的语言。地理教材使用了大量图表,包括地图、景观图、示意图、统计图等,各种图表蕴藏着丰富的地理现象、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和地理智慧,储藏着大量的地理信息。地理图表作为学习地理特有的工具,有效的地理图表教学是提高学生读图能力和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对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自主探究和动手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利用地理图表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和突破口。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