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海外肆虐,在特效药尚未问世之时,疫苗被人们寄予了最高的期望。
这一年来,各国在新冠疫苗上展开的竞逐十分激烈,关于新冠疫苗的好消息也不断传来。
从1月26日中国疾控中心宣布已经成功分离新冠病毒,进行疫苗研发准备,至今我国已有15款疫苗进入临床试验,其中5款疫苗进入III期临床试验,这在全球处于第一方阵。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国家卫健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忠伟表示,我国依法依规在自愿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已经在重点人群中开展近百万人次的疫苗紧急接种,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充分显示了我国新冠疫苗非常安全。
在国外市场,阿联酋给予中国国药集团新冠灭活疫苗正式注册,德国生物新技术公司与美国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疫苗在英国和巴林获批投入使用,法国、罗马尼亚、葡萄牙、墨西哥等国发布接种战略,俄罗斯和英国也已经启动大规模接种。
新冠疫苗的进展如何?安全性怎么样?距离我们普通人接种还有多远?在近一年的努力之后,这些问题基本都有了答案。
中国在研究疫苗方面大概处在国际上什么样地位和水平?
美国FDA近日公布批准使用“莫德纳”新冠疫苗,这也将成为继BioNTech及辉瑞公司的合作疫苗后,美国第二个预防新冠肺炎的疫苗。
那么,中国在研究疫苗方面大概处在国际上什么样的地位和水平?
郑忠伟表示,自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我国新冠疫苗就布局了5条技术路线同步推进疫苗研发工作。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截止到12月2日的统计,目前我国有15款疫苗进入临床试验,其中5款疫苗进入III期临床试验。进入临床试验的疫苗已经涵盖了布局的所有技术路线。“在全球,进入III期临床试验的疫苗我们是最多的,我们国家新冠疫苗的研发处于全球第一方阵。”
我国新冠疫苗的效果如何?
目前我国新冠疫苗的效果如何?郑忠伟表示,还有待疫苗的III期临床试验终点或中期揭盲结果分析,才能得出疫苗有效性的具体数据。
但是在I期、II期也有一些有效性的参考指标,比如说,比较疫苗接种组和对照组的免疫原性指标,如中和抗体,通过这个比较发现在I期、II期的临床试验数据,显示了我国新冠疫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郑忠伟表示,在紧急使用的过程当中,有6万多疫苗接种者去过境外的高风险地区,至今尚未收到1例严重感染病例的报告,从另一个角度证明疫苗有一定的保护效果。
接种多少人次,才在人群中建立免疫屏障?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表示,根据前期研究的结果,新冠病毒大概的人群免疫力阈值在70%左右,或比这个稍微低一些。阈值如何得来,实际上跟疫苗保护效力和疫苗的接种率有很大的关系,而且都是呈正比的。
“随着第一步实施重点人群免疫之后,后续还会扩展到其他人群。当人群中的接种率达到非常高的程度的时候,这个免疫屏障就建立起来了。”王华庆说,希望大家能够有机会接种疫苗的时候,应种尽种。
新冠疫苗何时才能上市?
郑忠伟表示,由于我国的新冠肺炎疫情控制得很好,在国内不具备开展III期临床试验的条件,所以我国疫苗研发单位在完成I期、II期临床试验以后,都是采取国际合作的方式,与境外国家或者地区联合开展III期临床试验。
“虽然说我们开展III期临床试验的时间是比较早的,比如国药中生的两款灭活疫苗,北京科兴的一款灭活疫苗,都是全球最早开展III期临床试验的疫苗。但是他们开展III期临床试验的国家和地区并不是全球疫情最高发区域,因此获得III期临床试验所需要的感染病例数的速度就不是最快的。” 郑忠伟说。
据了解,速度较快的研发企业刚获得可以用于III期临床试验中期分析所需的病例数,目前他们正在向国家药监局滚动提交相关资料。
郑忠伟表示,只有这些资料揭盲,并且达到监管机构要求的标准,监管机构才能给予其附条件上市或者上市的批准。
国产新冠疫苗保护期多久?
除了何时能够打上疫苗,疫苗的保护期也是公众关注的一个重点。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负责人、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曾益新说,病毒发现的时间还不到一年,现在说疫苗能够保护多长时间还为时过早,还需后续持续跟踪研究。
不过,2月份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的动物实验,给猴子打了疫苗之后,证明这个疫苗确实能起到保护作用,这些猴子现在都还在,仍然可以继续病毒攻击它。“最近我们做了一些实验,证明它有保护作用。如果从2月份开始,到现在有接近9个月的时间了。”
而对3月份启动的I、II期临床试验志愿者进行随访检测的结果显示,他们的抗体仍持续存在。还有很多医疗机构对出院的康復病人进行随访,深圳市传染病医院共随访了400多个病人,第一个病人出院是1月23日,结果发现许多病人最长的有10个月都还有抗体存在。
曾益新表示,这些证据都提示,疫苗保护期按世卫组织的规定要半年以上,基本上没有太多的疑问。“至于说保护期能不能像很多病毒性疫苗一样,能够终身免疫,或者至少保护五年十年,还不能下这个结论。”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0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