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技术及道路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iubao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近年来,我国在公路建设方面有了非常快的发展,尤其是在公路的施工技术以及道路路面的施工质量上。目前从整体上对我国社会的发展来看,公路建设在整个经济发展中是命脉的地位,所以公路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无论任何地区,其在交通运输上都不能脱离公路的修建。道路问题制约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加强道路的施工工作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对道路施工问题的分析,向读者阐述如何在道路施工中做到质量控制,并对道路的维护措施上提出了笔者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道路施工;质量控制;预防措施;道路问题
  道路施工管理主要分为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施工的技术问题,另一个是施工的工艺问题。施工的技术决定着施工的总体方向,施工的技术选择错误,不管施工过程如何都会造成道路不符合施工的发展的需求,施工技术又设计施工人员负责。施工的工艺决定了施工的质量,一段道路的使用寿命受到施工工艺的影响,施工的工艺由实际施工人员掌握。想要保障道路施工的总体质量一方面需要良好的设计,另一方面也需要良好的施工工艺。对道路的质量控制也应该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一、公路施工的特点及常见问题
  1.工期时间短,前期准备不足
  工期短且准备时间不足是道路施工的主要问题,我国的公路施工面积很大,很多偏远乡镇都已经铺设了道路,但是因为铺设速度过快,导致很多道路质量差,经过一定时间的使用就出现了混凝土断裂、路面坑洼,需要重修。而我国现在的道路施工就是以重修为主,这就造成了在维修期间交通堵塞,为了减少拥堵时间。相关负责人就要求道路施工人员快速施工,因此这就造成了施工时间过短,施工时前期调研活动做得不好,在施工中急于求成,加快施工,有的甚至在道路的混凝土好没有完全沉淀时,道路进进行下一项作业,道路的施工质量严重下降。同时对于道路的保护工作也不利。
  2.施工场地小,质量控制较难
  道路施工一般都会占据道路的一半以上的空间,如果道路施工在一侧施工的的情况下,还需要保护另一侧的交通,所以道路施工的范围十分狭小,狭小的空间就不利于施工的展开,很多大型设备的使用就束手束脚,这样就容易造成施工工艺的下降。相比较重新施工,重修施工更加复杂,而却容易出现施工的的失误。对整段道路的质量也会造成一定影响。
  3.投资大,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原材料是道路施工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但是很多建设单位,将施工和采购分开,一方面这种方式有利于施工单位私吞工程款,采购单独出来容易管理。但是这就造成了施工单位经常拿到不符合施工要求的材料,造成施工质量的下降,采购部门需要再次采购,造成二次采购增加了投资,所以造成了道路施工投资大,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的现象。原材料的采购需要专业人士,使采购的原材料能够满足施工对原材料的需要,有保障经济性。这就需要采购部门和施工单位仔细的协商。
  二、道路工程路面的施工方法
  1.选材
  选材不仅仅包括施工所用到的原材料还包括必须要用到的设备和其他费用的支出。在施工之前就要对材料和设备进行检查,对不合符施工的材料退回或者更换,对仪器和设备的性能进行测试,保证其高效的用于道路施工中,并对材料的数量进行分析,做出材料的储备工作,防止因某一材料阻碍了施工的整体进度。
  2.公路表面施工方法
  在对公路表面进行处治的时候,工序的衔接一定要緊密,根据现场施工作业的压路机数量和洒油设备的数量和工作效率来决定作业长度,公路过热和过冷都会无法保证道路施工质量。
  3.公路路面的修复施工方法
  这一过程主要应用于施工完成后的养护阶段,该阶段的施工技术要求也非常高,一般需要用铣刨机对沥青路面进行铣刨,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按照最初的设计范围进行,如无特殊情况,一次性完成效果做好。
  三、道路工程路面的常见病害和预防
  1.公路路面常出现早期破损类型
  公路路面的早期破损主要包括路面裂缝(可分为横裂缝、纵裂缝和龟裂缝等)、路面沉陷、填土下沉、车辙变形产生带状凹槽、坑槽;沥青路面的平整、抗滑、噪音、溅水和水雾等表面抗滑功能减退等。
  2.造成公路路面出现破损的主要成因
  对于公路出现坏损以及破坏,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种,我们对于不同的原因也有着不同的分析,我们不能将这些具体原因一一列举,我们也不能将造成这一原因的内容列举出来。那么,我们就对这些原因作一个概括,造成公路路面破坏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设计、施工、材料、管理、养护、交通量和超载问题等。
  3.公路路面早期破损的预防措施
  公路路面的预防措施和破损需要符合我们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保证公路路面的维护和破损都能够得到我们的保障以及控制。首先我们对于公路的设计要符合力学结构的设计原理,要增强沥青混合料的摩阻力、内聚力、粘结力,在保证设计和材料的前提下,在良好的交通气候条件下施工,才能保证沥青路面在早期不会出现破损。只有这些方面都做到了一定的利用和保证,我们才能将公路路面的维护做到最好。
  四、道路工程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1.重视材料混合配比设计
  对于公路的材料设计以及需求,我们常常使用的是沥青的公路,对于沥青公路的设计和应用过程来说,沥青的性能、集料质量、沥青混合料的配比、运输和摊铺都是影响沥青混合料治疗的主要因素,其中沥青混合料的配比设计起着重要作用,我们需要将沥青的材料混合的更加符合公路的设计要求以及公路的质量要求。
  2.充分压实沥青路面
  沥青混合料摊铺层的压实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沥青路面的抗车辙能力、抗水损害能力和耐久性。沥青路面的材料和抗压能力,很大一方面取决于我们对于路面的使用状况以及对于路面的压实和平整度。
  3.控制好路面摊铺的平整度
  在一定程度上,压实可以保证路面的平整度,而路面的平整度与建设的形象工程有直接的关联,其平整度越高,美观度就越好,过往车辆的行驶速度和舒适感官度度会非常高,所以掌控好基层平整面的质量非常关键。
  4.做好沥青公路混合料路面接缝处理
  在沥青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总想接缝和横向接缝都是施工中正常的工作接缝,难免会出现,但是这种接缝的处理,也是沥青施工中的难点之一,处理不好就会出现多种问题和矛盾。
  5.做好现场的质量控制
  现场的质量控制不同于前期的准备控制以及后期的安排,现场的控制在很大的程度上是需要我们的临时控制能力以及对于不同情况的一个全面整体的控制,临时变动的情况可能会造成许多不同的影响,临时变动的结果也是一开始所不能预料的。
  五、结语
  道路的施工是保证经济发展的桥梁,道路施工想要控制质量就要在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上双管齐下,既不能放弃设计施工的管理,也不能忽视工艺的重要性。通过上文分析道路施工的主要问题包括工期时间短、施工场地小、施工难度大、投资大、原材料采购不合理等,因此采取的措施就是加强前期工作、做好施工的选材、建立材料档案等。同时要注意道路施工完成后一段时间的养护和防治裂缝破损工作,保护道路的安全性,在混凝土沉降未完成之前做好公路的防压、防水工作。
  参考文献
  [1]探究公路施工技术及道路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J]. 付伟,夏启萍.江西建材. 2015(22).
  [2]公路施工技术及道路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J]. 黄俊峰.门窗. 2015(01).
  [3]浅析公路施工技术及道路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J]. 罗风全.科技资讯. 2014(24).
其他文献
摘 要: 地铁作为城市交通中快捷、安全、准时、舒适的交通工具之一,越来越成为人们出行首选的交通工具,地铁可以有效解决节假日道路拥堵、人员聚集一处难以疏散的问题。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原因,地铁在我国发展时间较晚,一些地铁运营的主要方法主要是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的方法,当地铁与其他城市轨道形成一个交通网络后,其面对的客流组织就不单单是一个车站那么简单可以完成,而需要多个车站,多个线路共同协调、控制才能最快的运
摘 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公路工程的数量和规模也在逐步扩大,对于其建设施工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边坡施工作为公路工程的重要构成部分,必须要不断的提高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的应用,具有施工便捷、效率高等优点,保证边坡工程的安全性能。为此,必须在充分了解预应力锚索作用机理的前提下,进一步规范施工工艺,做好各项施工工作,全面提升工程质量。  关键词: 预应力锚索技术;公路工程
摘 要: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程度不断加深,对于公路工程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强夯法具有操作简单、效率高等优点,在路基施工中应用较为广泛,能够有效提高其承载能力及稳定性。为了保证强夯加固处理效果,应充分掌握强夯法加固机理,做好各项施工准备工作,规范施工流程,以此满足公路工程施工要求。  关键词: 强夯法;软土路基;加固机理  近年来,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呈快速攀升状态,目前机动车数量已经达到了2.9亿辆,公
摘 要: 作为一种新型地下管线施工手段,拉管施工技术在我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空间,伴随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的快速提升及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传统开挖技术已无法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拉管技术作为管线穿越道路施工的主要技术之一,其施工技术水平地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为此,本文在充分掌握拉管技术原理的基础上,对管线穿越道路拉管施工准备、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 拉管;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