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很多老师在感慨如今的数学教学就是在不停地做题!老师忙、学生苦,到头来学生题目做了不少,但成绩却未得到明显提高,不会做的题目依然不会做,会做的题目也仅局限于做过的题目,甚至有的同学连做过的题目改个条件换个背景就束手无策了。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学生和老师都是就题论题,没有停下来反思、总结,弄些变式搞些研究.解题教学是高中教学的重心,我们不能仅仅满足得到了结果,教学中应注意适时引导学生作深入研究,找到解题规律,掌握规律才能走出题海,提高应变能力。如何在紧张有限的高三复习时间里真正实现做一题会一类,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高效的复习效果,值得我们深思。下面举两例与正在高三紧张复习进行中的师生们共同探讨。
例1 已知点O是平面上一定点,A、B、C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满足 , ,则P的轨迹一定通过 的…………………( )
A.外心 B.内心 C.重心 D.垂心
解法一 设 为 上的单位向量, 为 上的单位向量,则 的方向为 的角平分线 的方向.又 ,∴ 的方向与 方向相同.
而 ,∴点P在 上移动.∴P的轨迹一定通过 的内心,选B.
解法二 由于P点轨迹通过 内一定点且该点与O点位置和 的形状无关,故取O点与A点重合,由平行四边形法则,很容易看出P点在 的平分线上,故选B.
解法三 设 , ,则 ,易知P点在 的平分线上,轨迹通过内心,故选B.
评注 本题的题眼是 以及向量合成的几何意义,抓住这两点,问题迎刃而解.若 将条件 适当变形,笔者与学生一起研究探讨得到了意外的收获.
变式一 已知点O是平面上一定点,A、B、C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满足 , ,则P的轨迹一定通过 的 心.
答案:重心.
变式二 已知点O是平面上一定点,A、B、C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满足 , ,则P的轨迹一定通过 的 心.
答案:内心.
变式三 已知点O是平面上一定点,A、B、C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满足 , ,则P的轨迹一定通过 的 心.
答案:重心.
变式四 已知点O是平面上一定点,A、B、C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满足 , ,则P的轨迹一定通过 的 心.
答案:垂心.
.
∴ ,从而点P的轨迹一定通过 的垂心.
评注 通过变式教学,拓展了学生思维,使学生深刻理解了数学问题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学生看到了问题的本质,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有极大的帮助.
例2 将全体正整数排成一个三角形数阵(如图1):
按照以上排列的规律,第n 行( n≥3)从左向右的第3个数为 .
方法一 前n-1 行共有正整数 个,即 个.
因此第n 行( n≥3)从左向右的第3个数是全体正整数中第 个,即为 .
方法二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找到通项,设第 n 行按排列规律的最后一个数为 an,
则
所以,第 n-1行按排列规律最后一个数为
因此第 n行(n≥3 )从左向右的第3个数是 .
评注 把一些形状看起来类似,而实际所应用的知识、解法、思维等都不同题目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思辨,避免思维定势.
变式一 已知等差数列 的通项公式为 ,现将数列 的每项排成一个三角形数阵(如图2),按照此排列的规律,第10行( n≥3 )从左向右的第3个数为 .
分析 研究图2的数阵中每一个数的下标发现其排列规律与图1类似,
所以第10行( n≥3 )从左向右的第3个数为
变式二 将全体正整数排成一个三角“蛇形”数阵(如图3):按照以上排列的规律,2011排在该数阵中第 行,第 列.(行是从上往下数,列是从左往右数)
分析 根据数阵中各数的排列规律发现,偶数行是从左到右排列,奇数行是从右到左排列.
但第n 行按排列规律结束时的数字依然为 ,所以2011排在第63行第6列.
变式三 图4给出一个“直角三角形数阵”:每一列成等差数列,从第三行起,每一行的数成等比数列,且每一行的公比相等,记第i 行第j 列的数为 ,则 .
分析 第i 行第一个数由第一列成等差数列可知,即
又第i 行为等比数列,公比 ,所以 .
问:(1)第一组到第k组共有几个数?
(2)第k组中的首数和尾数各是什么?
(3)求第k组各数之和及前k组各数之和.
分析 (1)∵第k组中有k个数,∴第一组到第k组共有:1+2+…+k=■个数.
(2)第k组的第一个数是 ,最后一个数是 .
(3)第k组中各数之和为:
∴前k组各数之和为:
变式不是一撮而就,而是通过缜密思考,细心揣摩,慢慢品味.从简单的问题入手,创设问题情景,在知识的交汇点、在知识的生长点上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不断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这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收集整理,以不变应万变.通过变式能够让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也会逐渐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若此,岂不悠哉、乐哉!
例1 已知点O是平面上一定点,A、B、C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满足 , ,则P的轨迹一定通过 的…………………( )
A.外心 B.内心 C.重心 D.垂心
解法一 设 为 上的单位向量, 为 上的单位向量,则 的方向为 的角平分线 的方向.又 ,∴ 的方向与 方向相同.
而 ,∴点P在 上移动.∴P的轨迹一定通过 的内心,选B.
解法二 由于P点轨迹通过 内一定点且该点与O点位置和 的形状无关,故取O点与A点重合,由平行四边形法则,很容易看出P点在 的平分线上,故选B.
解法三 设 , ,则 ,易知P点在 的平分线上,轨迹通过内心,故选B.
评注 本题的题眼是 以及向量合成的几何意义,抓住这两点,问题迎刃而解.若 将条件 适当变形,笔者与学生一起研究探讨得到了意外的收获.
变式一 已知点O是平面上一定点,A、B、C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满足 , ,则P的轨迹一定通过 的 心.
答案:重心.
变式二 已知点O是平面上一定点,A、B、C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满足 , ,则P的轨迹一定通过 的 心.
答案:内心.
变式三 已知点O是平面上一定点,A、B、C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满足 , ,则P的轨迹一定通过 的 心.
答案:重心.
变式四 已知点O是平面上一定点,A、B、C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满足 , ,则P的轨迹一定通过 的 心.
答案:垂心.
.
∴ ,从而点P的轨迹一定通过 的垂心.
评注 通过变式教学,拓展了学生思维,使学生深刻理解了数学问题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学生看到了问题的本质,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有极大的帮助.
例2 将全体正整数排成一个三角形数阵(如图1):
按照以上排列的规律,第n 行( n≥3)从左向右的第3个数为 .
方法一 前n-1 行共有正整数 个,即 个.
因此第n 行( n≥3)从左向右的第3个数是全体正整数中第 个,即为 .
方法二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找到通项,设第 n 行按排列规律的最后一个数为 an,
则
所以,第 n-1行按排列规律最后一个数为
因此第 n行(n≥3 )从左向右的第3个数是 .
评注 把一些形状看起来类似,而实际所应用的知识、解法、思维等都不同题目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思辨,避免思维定势.
变式一 已知等差数列 的通项公式为 ,现将数列 的每项排成一个三角形数阵(如图2),按照此排列的规律,第10行( n≥3 )从左向右的第3个数为 .
分析 研究图2的数阵中每一个数的下标发现其排列规律与图1类似,
所以第10行( n≥3 )从左向右的第3个数为
变式二 将全体正整数排成一个三角“蛇形”数阵(如图3):按照以上排列的规律,2011排在该数阵中第 行,第 列.(行是从上往下数,列是从左往右数)
分析 根据数阵中各数的排列规律发现,偶数行是从左到右排列,奇数行是从右到左排列.
但第n 行按排列规律结束时的数字依然为 ,所以2011排在第63行第6列.
变式三 图4给出一个“直角三角形数阵”:每一列成等差数列,从第三行起,每一行的数成等比数列,且每一行的公比相等,记第i 行第j 列的数为 ,则 .
分析 第i 行第一个数由第一列成等差数列可知,即
又第i 行为等比数列,公比 ,所以 .
问:(1)第一组到第k组共有几个数?
(2)第k组中的首数和尾数各是什么?
(3)求第k组各数之和及前k组各数之和.
分析 (1)∵第k组中有k个数,∴第一组到第k组共有:1+2+…+k=■个数.
(2)第k组的第一个数是 ,最后一个数是 .
(3)第k组中各数之和为:
∴前k组各数之和为:
变式不是一撮而就,而是通过缜密思考,细心揣摩,慢慢品味.从简单的问题入手,创设问题情景,在知识的交汇点、在知识的生长点上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不断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这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收集整理,以不变应万变.通过变式能够让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也会逐渐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若此,岂不悠哉、乐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