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所公认,王国维于20世纪初写成的《宋元戏曲考》,宣告了现代戏曲史学的诞生。此后几十年间,经过无数学人的辛勤耕耘,昔日被视为小道、末技的戏曲终于登上大雅之堂,在中国文学史和文化史上都占据了应有的一席之地。
1980年,张庚、郭汉城先生主编的3卷本《中国戏曲通史》问世。该书在全面总结了王国维以来戏曲研究成就的基础上,对我国古代戏曲剧种、戏曲文学和戏曲舞台艺术发展情况作了全面梳理,并从古代戏曲和各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入手,对戏曲发展规律作了有益的探索。作为有史以来最为详备的一部戏曲史,它代表了当时戏曲研究领域的最高成就,成为专业工作者的案头必备之书。
此后10余年间,戏曲研究一度成为显学,研究队伍迅速壮大,研究的深度、广度都远远地超过此前的大半个世纪。虽然90年代后这股热潮开始消退,但已在许多方面取得了十分丰硕的成果。正如大潮退去后的海滩上散落着许多色彩斑斓的贝壳有待人们去捡取、收集一样,学术界也迫切需要有一部更新、更完整的戏曲史来集中展示这20年间戏曲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并对20世纪的曲学研究作一个系统的回顾与总结。
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我们果然如愿以偿,看到了一部厚厚4巨册、洋洋140万言的《中国戏曲发展史》。尤其令人惊喜的是,它的作者廖奔先生和刘彦君女士,恰巧正是当年《中国戏典通史》两位主编张庚先生和郭汉城先生的入室弟子。这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自1981年考入张庚、郭汉城先生门下,廖奔先生和刘彦君女士在戏曲研究领域整整跋涉了20个年头。20年来,无论外部世界如何云卷云舒,曲学领域如何潮起潮落,他们始终心无旁鹜、勤耕不辍。先后出版了许多专著和大量论文,其数量之多,质量之高,为学界瞩目。此番《中国戏曲发展史》的撰写,既是他们对自己20年治学生涯的一番回顾,也是对近一个世纪戏曲研究成果的一个总结和整合。因此使此书具有以下几方面显著特色。
中国戏曲的起源与形成问题。以往同类著作中或忽略不提,或语焉不详的原始戏剧形态在这里得到了空前未有的重视:交感巫仪模仿、图腾拟态、驱傩仿生、宗教祭仪、部族乐舞、饮宴歌舞……许多古代文化现象中包含的戏剧因子被分离出来,并得到充分的体认。而曾经一度被否定的异域文化对中国戏曲的影响等问题被重新提上桌面细细探究。特殊戏剧样式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如傩仪及其戏剧性转化,木偶戏的起源和成熟,目连戏的缘起和发展,皮影戏的产生与繁盛等等,都列专章、专节予以论述。
被人们称作“中国戏曲形成前的最后一级阶梯”的宋金杂剧,得到了空前未有的重视。作者用整整5篇的篇幅,对北宋、南宋、辽、金杂剧之间的关系与区别及其舞台特征作了尽可能详尽的描述,并配以大量的实物图片,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戏曲“一朝分娩”前在母腹中的长时期躁动。而这种详尽的描述,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对近20年戏曲文物学、戏曲考古学所取得的成就基础上,尤其得力于作者自己对宋元戏曲文物的大量田野调查与研究工作,使读者对宋金杂剧有了十分翔实和立体的认识,其功甚伟。
以往学术界对宋元南戏和北杂剧研究较多,而对于明清时期盘根错节的声腔源流知之甚少。近20年来,随着各地戏曲志的纂修,不少地方戏曲声腔剧种的历史渊源得到了澄清,许多历史疑团得到了解答。但迄今为止,尚无一本专著对之进行总结与综合。本书尽可能吸收了学术界在这方面的已有成果,并结合方言与地域文化等历史文化因素予以考察,追本求末、条分缕析地阐明了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戏曲声腔流变的具体情形及其影响地域,勾勒出一幅较为完善的声腔流变分布图。
对于作家作品的研究,本书已不满足于那种先对时代背景、作家生平作流水账式的介绍,然后再和其作品作些简单的比附的做法,而是将作品看作作家的心史,看作作家主体精神的外化。于是我们更多地看到了作者对古代剧作家内心世界的探究和心路历程的寻绎,看到了对剧作家生存环境与其作品内在精神现象的整体观照。这里有关汉卿的激烈、马致远的慨叹、白朴的怨愤、郑光祖的方正……。以往的同类著作大多只把目光投向一流大家,对二三流作家关注较少,而此书却给了在历史上占有很大比重的二三流作家应有的注意,于是一些名气不一定很大而成就并不低的作家如康海、王九思、徐霖、高濂、张凤翼,和一些虽非出自一流大家之手,却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作品如《宝剑记》、《浣纱记》、《鸣凤记》、《四声猿》等都列专节予以论述。这就更全面、更真实地反映了戏曲史的实际面貌。
对戏曲艺术特性的重视,是本书最大的特点。诗歌、散文和小说都可以,而且只能借助于文字直接作用于读者,而戏曲则必须通过舞台表演诉诸受众。正如美国著名美学家苏珊·朗格所说的那样:“从本质上讲,戏剧就是一首可以上演的诗。”“戏剧既不是舞蹈,也不是文学,更不是各种艺术功能的集合物,而是以动作为形式的诗歌。”(《情感与形式》第十七章)因此,一部戏曲发展史,就不能只是一部戏曲文学史,或作家作品史,而同时还必须是一部剧场艺术发展史。 《中国戏曲发展史》用了将近一半的篇幅详细论述了各个历史时期艺人的活动,表演艺术的发展,舞台美术的进步和剧场形式的演变,及其对戏曲创作的重大影响。在评述作家作品时,也同时顾及案头和场上两个方面,而不再仅仅着眼于文学性。这种体例充分照顾到戏曲介于文学与艺术之间的特质,使一部戏曲史不再是平板的陈述,而变得立体可感。而全书为之配发的插图,竟多达三百余幅,更是前所未有的创举。
总之,这部在20世纪末叶问世的《中国戏曲发展史》,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内容最为完善的一部中国戏曲通史。它系统而全面地总结了近一个世纪以来,特别是近20年以来戏曲史学科的研究成果,为20世纪的戏曲史学做了个很好的总结,又为21世纪该学科的发展开了个好头。它的出版,是戏曲研究领域在世纪之交最重要的收获。
《中国戏曲发展史》(4卷) 廖奔,刘彦君著 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0.10 定价:98.00元(精装)
题图:明万历吴兴臧氏刊《元曲选·魔合罗》插图,选自《中国戏曲发展史》第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