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尼真的衰落了吗?

来源 :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gk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吉田宪一郎

  再次跌落世界100强的索尼刚刚发布了2019年二季度的财报,其营收也继续着下滑的态势。
  作为曾经消费电子的王者、改革开放后最为中国人民熟知的日本品牌,索尼始终负面缠身,重组、裁员、亏损已经成为其关联词。
  然而索尼的“衰落”背后酝酿着的却是深层变革,成本的节约带来了盈利情况的改善,甚至腾挪出足以支撑千亿转型的资金。索尼真的衰落了吗?

平井一夫的“减法工程”


  上世纪90年代,三星开始对标索尼,以数字化转型开启了对索尼的超越之路。而彼时,索尼在世界成名已经长达将近半个世纪。
  井深大在日本战败同年创办了“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即索尼前身。而真正将索尼带向全球的却是索尼的另—位创始人、第二任CEO盛田昭夫。1961年,在索尼成立美国分部的一年后,索尼正式登陆美国资本市场。
  在盛田昭夫治下,索尼逐渐成长为电子消费巨头,享誉国际。其推出的Walkman更是成为几代人的青春回忆,镌刻成无法割舍的“情结”。
  然而随着广场协议的签订,日本经济开始了连绵不断地“阴跌”。大而全的索尼在庞大的债务以及后辈的追赶中渐渐失去优势。最终,三星凭借始终比索尼早3-6个月的研发以及对手机的聚焦超越索尼成为全球消费电子龙头;苹果也在乔布斯回归后推出iPod,站立在Walkman的废墟上重振了昔日风头。
  索尼并非没有反思,在日本深陷泡沫经济而不自知的年代,盛田昭夫将索尼的版图扩展至软件、手机、内容,甚至是金融。在平成时代缔造索尼最后辉煌的平井一夫上台后毅然决然与盛田昭夫做出了“切割”。
  在抛弃了液晶面板、化学、能源等业务部门以及过万员工后,索尼出售了包括位于曼哈顿的索尼大厦在内的多处地产,共计获利25亿美元。在2017年,位于东京银座的索尼总部大楼也开始拆除再造的工程。
  与此同时,索尼市场重心的迁移也更加聚焦中国市场。2018财年,索尼在中国市场各项业务(包括电子业务、娱乐业务)总体销售金额同比增长14%,中国作为高潜力战略市场的地位愈加凸显。索尼(中国)有限公司总裁高桥洋曾表示,中国市场的具体数据不方便透露,但可以说“中国是索尼最大的利润贡献市场”。
  如同索尼最具象征性的总部大楼的拆除再造一般,平井一夫通过不断做减法,将索尼进行精简与再造。在2017年,索尼实现了营业利润7349亿日元,创下它成立72年以来的最高业绩,这一趋势也在2018年得到了延续。

“被退出”中国市场


  2019年初,索尼又一次“被退出”中国市场。为何索尼要退出“最大的利润贡献市场”?
  3月28日,索尼官网公布的一份声明显示,原董事长平井一夫将在6月18日正式退休。而同日,位于北京的索尼中国智能手机工厂宣布关闭。结束了24年的生产历史。
  对于关闭北京工厂,索尼方面表示将把生产转移至泰国的工厂,将继续把部分生产外包给合同制造商,目标是在2020年4月开始的会计年度将成本减半并实现智能手机业务的扭亏为盈。随后的4月初,索尼宣布移动通讯业务等三大部门要进入重组阶段。
  尽管不是退出中国市场,但是索尼的“精简”并没有对中国网开一面。北京工厂的关闭不过是索尼业务重组中的一步棋,这种事情已经从平井一夫上任以来延续了35年。
  索尼的手机业务如今已经被重组,索尼在今年春天宣布重组计划,将家电、相机和手机业务进行合并。
  手机业务作为平井一夫时代坚称“绝不放弃”的部门多年来持续表现稳定,始终亏损。而与此同时,索尼生产的手机相机传感器却被应用在全球各大手机品牌上,这其中包括苹果、三星。
  重组之前,甚至有索尼移动部门的员工透露,之所以索尼强大的CMOS并未令其手机的摄影摄像功能受惠,是因为技术储备丰富的相机部门,怕手机的拍照超过自己的微单,所以一直拒绝为手机部门优化相机。
  索尼各部门之间的隔阂程度之深由此可见一斑,整合的迫切不言而喻。

半导体投资豪赌


  索尼在10月30日公布了2019财年第二季度财报详情,第二季度(7-9月)收入为2.12万亿日元,同比下降3%。营业利润为2790亿日元同比增长了16%。这一数字创下历史同期最高值。
  同时,财报显示,索尼本季度的总收入下滑是因为收入贡献最大的两个部门营收均大幅下降,本季度游戏与网络服务部门营收为4544亿日元,同比降低18%。电子产品和维修部门本季度營收4935亿日元,同比降低12%或6250亿日元。
  尽管如此,索尼对全年的展望却持乐观态度。索尼在财报中上调了全年的业绩预期。
  通过分析财报不难发现,索尼获利的功勋来自图像传感器业务的飘红。财报显示,第二季度索尼的图像和传感器解决方案部门营收3107亿日元(约合29亿美元),同比增长22%。
  数据显示,2018年索尼在手机摄影芯片上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50%,而三星只有不到20%,索尼的目标是,到2025年,利用新工厂将其全球市场份额提高到60%。
  因此,索尼的半导体业务投资近期迎来了大手笔运作。《日本经济新闻》透露,索尼计划在日本长崎县南部投建一座新图形传感器工厂。索尼发言人Takashi Iida也证实:“我们正考虑在日本投建一座新工厂。”据消息显示,此笔投资金额将达到1000亿日元。
  索尼通过整合与精简业务实现了降本增效。消费电子上“一蹶不振”的业绩与雄心壮志的“不放弃”形成了鲜明对比,或许只有“情怀”才可以解释索尼的“顽固”。好在索尼在游戏、内容以及半导体业务上轮番邻航,情怀才得以支撑。
  近年来,日韩企业的“衰败”一直在演绎,但索尼、松下、三星、LG等企业并未就此消沉,而是尝试“走出舒适区”,并早已开始在半导体、电池等业务上韬光养晦。
其他文献
2000-2020年,是21世纪的第一个20年,也是《英才》杂志举办《中国年度管理大会》的第一个20年,英才见证了太多领袖企业的成长。  20年来,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迅猛发展,在科技、能源、医疗等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5G、空间探索、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高新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倡议“一带一路”,促进全球货物在陆路和海路上的流通。  中国的成长离不开中国领袖企业的助力,企业强则中国强,中国兴则企业兴
期刊
4个月偿还68亿紧急债务“解困”中国铁物;1个月快速决策出资18亿助推国航定增。国企身陷燃眉之急时,中国诚通往往冲锋一线;然而不同的是,中国诚通已经从“灭火器”变为“助推器”。  2005-2015年这10年间,作为国资委确定的资产经营试点企业,中国诚通进行了大量的不良资产处置和处僵治困工作。10年间,先后完成6户中央企业、14户中央企业二级企业等重组整合,共涉及法人企业600余户、资产债务800
期刊
3863家上市公司、约60万亿元总市值,占GDP总量60%,1.66亿投资者……筚路蓝缕30年,中国资本市场走到了而立之年。  除了主板企业大规模扩展,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相继于2004、2009和2019年开板交易,区域股权市场和新三板相继加入,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格局基本成型。  回望30年前,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开启中国股市元年。飞乐音响与上海申华等8只股票成为中国资
期刊
劉辉  判断市场首先要看大局,大局在哪里?第一,全球范围内,中美的战略竞争会是过去、现在和未来一段时间的重要特点,在带来压力的同时,过去20多年的全球分工体系将被重新塑造,本质上是西方发达经济体的高技术、高利润特征产业向中国转移和变迁,这对中国是相对有利的。第二,回到国内,以房地产抵押品为特征、以地方政府为推动的传统经济扩张模式,已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此外,还要看到两个重要因素。首先,全球财政
期刊
张文中整合外企的秘诀  《英才》:国内外的服务行业差异甚大,作为本土企业,物美在并购外企后如何消化“洋品牌”?  张文中:以麦德龙为例。麦德龙其实我们完成收购还不到一年,但在过去的这段时间里,麦德龙的业绩有很大的增长。  当时我曾提出麦德龙中国未来发展的“六个未来”:多点+ 麦德龙是未来;线上线下一体化是未来;零售和批发共同发展是未来;坚持食品安全高标准是未来;实现产业整合、形成规模是未来;开更多
期刊
一场新冠疫情,暴露了很多流通企业的“暗伤”,实体零售业不得不开始思考如何减小门店客户流失的影响?如何做数字化转型?如何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到家需求?如何保障生鲜类食品安全?  带着这些问题,《英才》记者专访了物美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张文中博士。张文中曾写过《人生跌宕:创业,冤狱,再出发》这样一段文字,这既是张文中真实的人生写照,亦是中国现代流通企业的缩影。  3月29日,港交所披露的文件显示,零售集团
期刊
即将过去的2019年注定是中国经济历程中不平凡的一年。内部经济增长方式换挡,外部经济政治形势风云变幻。在2020年即将到来之际,中国经济走向牵动人心。2020年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年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年份。站在时代坐标,对2020中国经济进行全盘展望。  中国经济将如何演进?企业如何结合自身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傅成玉企业家要练内功  傅成玉|中石化原董事长  中国的机会在哪里,改
期刊
2019年,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加,金融行业改革持续深化,企业所面临的投融资风险也在不断攀升。在这样复杂多变的大环境下,实体与金融之间的互动成为了企业领袖最为关注的话题。  实体和金融本就相辅相成,金融如何有效的服务于实体一直是市场探讨的重要问题。金融机构如何看待目前的市场环境?未来又有哪些机遇?实体经济、产业经济对金融行业有哪些诉求?金融与产业该如何进一步融合?来自企业和金融机构的管理者们分享了他
期刊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在整个宏观环境的变化下,实体企业以及金融机构正探寻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  产融结合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在资本市场动荡,融资环境趋紧的背景下,如何实现“技术+ 资本”的有效对接,实现技术价值的最大化?  寻找高质量发展路径,成为企业领袖的共识。在“高质量发展 预见未来”主题论坛中,企业家们就重塑新增长动能进行了讨论和思考。 
期刊
随着5G时代的日渐来临,智慧经济即将澎湃而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势必掀起新一轮信息革命,与此同时,催生出智慧城市、云服务、智能制造等全新的商业服务业态。  在新经济新业态层出不穷的当下,本场论坛将邀请云服务、大数据等智慧经济企业领袖,探讨以下问题:  智慧经济需要怎样的解决方案提供商?与过往的提供单一产品或服务的经济形态不同,智慧经济或者数字经济时代,需要厂商具备一整套系统性的解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