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重维度看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的内在必然性

来源 :马克思主义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dy8306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党的坚强领导应有之义,也是推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政治保证.从政治和经济矛盾运动规律、政党执政一般规律、社会化大生产规律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四个维度看,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具有内在必然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自觉的市场经济.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断探索如何利用好和驾驭好市场经济,克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弊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以宏阔视野总结党百年奋斗的重大历史意义,指出“党的百年奋斗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这是我们党立足千秋伟业作出的重大理论判断,既阐明了百年重大成就的时代价值,又揭示了取得这些成就的根本原因,对于全党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历史自信,团结带领人民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价值.对于这一重大历史意义,我们可以从六个方面理解把握.
期刊
章太炎的法家观呈现出显著的现代性特质.他认为,法家虽然严酷,但临事有效,能够利民.章氏赞赏法家的"法治"精神、公正价值、崇实品格;但批判法家的国家主义倾向.章氏一方面为法家正名,另一方面又对其进行理论改造,为法家学说再生于现代社会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理论面向.他将庄子的个体自由以及儒家的伦理修养注入法家的"法治"观念,使法治与个体权利相得益彰.章氏政治思想复杂多元,蕴涵法家因素,但并非"新法家".他反对西式代议制,强调中国历史与现实的特殊性,但接受分权思想与民权观念.政治崇实、通史致用、法治精神、抑制豪强、痛
苏联亡党亡国的原因和教训十分复杂,其中历史虚无主义泛滥无疑是一个重要方面.戈尔巴乔夫时期的历史虚无主义以“公开性”为突破口,以否定列宁、斯大林等苏共领袖为切入点,以偏概全,混淆是非,全面否定苏共与苏联的历史,全面否定苏军的历史,结果把苏联共产党、人民以及军队的思想搞乱了,为敌对势力趁乱瓦解苏军、苏共和苏联,提供了可乘之机,教训极其深刻.
代表制民主是西方现代政治的典型形态,从古代民主到现代民主,其间经历了非常复杂的过程.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中,民主在制度与观念两个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和创新,共同推动了西方现代民主话语的形成.代表与民主、宪制与民主的组合,各有其政治背景和历史意义,但代表、选举远未穷尽民主的想象,立宪主义、自由主义也不是民主的旨归.当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危机与困境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其民主话语的固化,未来的民主必须突破现有的西方民主话语模式.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局部执政,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全面执政,对执政话语都进行了富有创新性的探索,形成了不同时期的特色话语.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突出“建设”主题.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话语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巩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核心话语.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的百年变迁画卷,昭示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把党的执政主张和执政要求转化为执政话语的成功经验,从执政理念、执政规律、执政目标、执政方略、执政方式五个方面搭建起了执政话语体系的逻辑框架.
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对社会生产与社会生活提出了新的历史要求.立足于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方位,新发展理念作为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通过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成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行动指南.新发展理念与美好生活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重大理论创新,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深刻展现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追求,彰显着中国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新发展理念对于美好生活的实践引领,主要体现在创新发展驱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①这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主题的高度凝练和集中概括,为研究和叙述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提供了根本遵循.同时,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一个重要原因是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作为指导.那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活动,除了运用军事与经济的手段,还高度依赖意识形态的宣传.在这其中,"文明等级论"就是常被使用的一种话语.它强调西方国家是"文明国家",同时将其他国家与地区按照"半文明"与"不文明"进行划分,进而宣称这些国家和地区要想臻于文明之境,必须心安理得地接受西方国家的殖民.这一说辞旨在文饰、美化西方列强的殖民活动,同时让被殖民地区俯首帖耳."文明等级论"对近代中国也产生了颇为明显的影响,让不少人产生一种高度扭曲的世界认知,严重妨碍中国人正确认识与分析中外形势.
马克思的企业竞争理论是我们理解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竞争的基础和前提.马克思对企业竞争策略的考察和市场竞争趋势的判断揭示了企业竞争的一般规律,但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变化也凸显了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企业竞争理论发展的必要性.在数字经济时代,产品创新竞争和注意力时间竞争成为企业间争夺剩余价值最重要的两种方式,而"多重竞争结构"的出现也改变了市场从竞争趋于垄断的发生机制.为了解决当下面临的一些关键性的竞争与垄断问题,必须立足于市场竞争结构的新变化,为企业竞争与市场运行提出更具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两个结合",是从整体上关乎马克思主义根本问题的一个重大论断.从现实维度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其实质就是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花、结果,既寻求正确的中国道路,以解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问题,推进中国发展进步,也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从历史维度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其实质就是既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扎根,又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理论维度讲,"两个结合"作为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路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