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氯沙坦对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及作用.方法 选择高血压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11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氯沙坦组(62例)和依那普利组(53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血压、左室心肌质量指数、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选患者给予氯沙坦(50 mg,1次/d,口服)或依那普利(10 mg,1次/d,口服),每周测量血压至少一次,记录血压值,疗程结束后检测患者心率、血压、描记心电图,比较两组室性心律失常的复发情况.结果 依那普利治疗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减少[(3 198.8±264.7)比(2 035.6±207.1),t=26.42,P<0.01]与血压下降(收缩压r=0.538,舒张压r=0.439,均P<0.01)及左室心肌重量指数降低(r =0.567,P<0.01)密切相关.氯沙坦治疗组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减少[(3 253.7±259.9)比(654.2±195.4),t=62.94,P<0.01)]与血压下降(收缩压r=0.098,舒张压r=0.101,均P>0.05)及左室心肌质量指数降低(r=0.081,P>0.05)无明显相关.结论 氯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后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但是和依那普利相比,氯沙坦治疗有减少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