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勘测未知的大陆?

来源 :奇闻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山海经》是一部十分古老的地理著作,相传为禹时期所作,经长期口头流传完善,在战国时整理成书,其中的《南山经》、《北山经》、《西山经》、《中山经》包括了中国的全部山川湖海。而此外的《东山经》中记载有一片地区,几千年来人们在中国境内却怎么也找不到实际的地方。其中所记述的地区主要包括四条山脉,第一条长1800千米,有12座主要山峰;第二条长3320千米,共有17座主要山峰;第三条长3450千米,共9座主要山峰;第四条山脉长810千米,共有8座主要山峰。这些记述指的都是什么地方呢?许多学者几经研究,终无所获,只能认为《东山经》中的山水无从考证,并且开始怀疑其真实性。
  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亨利艾特·墨兹博士在研究了《山海经》之后,根据《东山经》中所述其在中国大海之东、日出之处的这一线索,在北美依照书上所记述的山系走向、山与山之间的距离、河流流向及发源地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考察。结果发现,书中所记述的这片地区与北起加拿大,南到墨西哥的地理完全吻合,特别是美国中西部的落基山脉、内华达山脉、喀斯特山脉、海岸山脉等四条山脉与《东山经》中记载的四条山脉的走向、山峰数、山峰与山峰的距离、河流的走向还有动植物的记载完全吻合。比照《东山经》中的记载,它们分别是:第一条山脉,起自今美国怀俄明州,至得克萨斯的格兰德河止,共12座主要山峰;第二条山脉,起于加拿大的曼尼托巴省的温尼泊,止于墨西哥的马萨特兰,共17座主要山峰;第三条山脉是沿太平洋海岸的海岸山脉(人们曾经对《东山经》中第三条山脉的记录全部是从海上航行考察得出的感到不解,这正好解释了其原因),起于阿拉斯加的怀尔沃德山,至加州的圣巴巴拉,共9座主要山峰;第四条山脉,起于华盛顿州的雷尼尔火山,经俄勒冈州到内华达州北部,共8座主要山峰。这其中如果将测得的英里换算为古华里,与《东山经》中记载的情况完全吻合。原来这块千古谜地竟然是北美中西部!
  读了《东山经》中那些大量关于山川、物产的详细记载,不难做出判断,除非有亲身考察的经历,是任何人凭想像都写不出来的。《山海经》这部古地理巨著从最初的形成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无独有偶,苏联学者也在被认为是公元前1500年前后所著的西藏古文书中,找到了关于美洲的记载。也就是说在哥伦布到达美洲之前几千年,中国的先民就已经对这块大海之东的土地有所了解,在浩瀚的典籍与民间传说中也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謎。那么在那么早的时候,也就是在人类原始蒙昧时代,是谁对美洲这片未知的大陆进行了系统的科学考察勘测?当时又是谁能有这样的技术手段,对这么广大的地区进行了科考活动,这又是一个千古之谜。
  古地图的故事
  公元1513年在君士坦丁堡绘制的皮里·雷斯地图,上面标出了南极洲,这是让人十分疑惑的。因为直到公元1818年,即在此地图出现300多年后南极洲才被发现。但更引人注意的是地图上显示的南极洲沿海地区是未被冰层覆盖的,该图所描绘的南极洲毛德皇后地、帕玛半岛以及玛塔公主海岸的地形,与1949年瑞典与英国南极考察团在冰层上利用回声探测手段搜集到的资料极为吻合。这说明南极海岸被冰层覆盖之前,已经有人对该地区进行了勘测。这是一个难解的谜,因为根据地质资料,即使假设南极洲是由于某种原因位移到今天这个位置上的,上述几个地区的无冰状态的最晚时间也是公元前4000年,后来被日渐扩大的厚达一两千米的冰层完全覆盖。正是因为千百年来一直为厚厚的冰雪所覆盖,所以该地图上绘出的一些南极的山峰,直到1952年依靠回声探测仪才被发现。
  奥伦提乌斯·费纳乌斯在1531年绘制成的世界地图上的南极洲,形状、轮廓和现代地图上所绘的南极洲极为相似,奥伦提乌斯的地图显示了南极洲的海岸地区,诸如毛德皇后地、思德比地、威尔克斯地和位于罗斯海岸边的维多利亚地以及玛丽伯德地被冰雪覆盖前的情况。地图上标有环绕海岸的山脉,还标有发源于这些山脉的河流,这已为现代南极科学考察所证实。而地图上所呈现的内陆,却完全没有河流和山脉的痕迹,这表明内陆地区已处于冰雪覆盖之下。同皮里·雷斯的地图一样,奥伦提乌斯·费纳乌斯的地图所呈现的南极洲,在地貌特征上都跟现代科学家对冰层下的南极陆地进行的回声探测相吻合。
  除了上述的两幅地图,1569年著名的制图家荷兰人墨卡托亲手制作的地图中,也描绘了南极这块大陆,有些地理特征比费纳乌斯的地图还要清晰。此外,18世纪的法国人布雅舍在南极大陆被发现前,也绘制了有关南极洲的地图,值得注意的是他所绘制的南极洲不是由一块陆地组成的,这一点直到1958年科学家在对南极的全面地质调查后才有所认识。
  在土耳其人哈基·亚哈马德于公元1559年所绘制的地图上,标出了几乎全部南北美洲的海岸线,但是我们所知的实地测绘者到达这些地方,却是整整两个世纪以后的事。该地图的制作者说是参照了亚历山大图书馆所保存的地图,其中有些是公元前4世纪的古代地图。而绘制这些更古老地图的参考资料,则被认为可能是依据最后一个冰河时代进行的全球性地理勘探所取得的。因为它相当清晰地显示出在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亚之间存在着一块狭长陆地,即白令陆桥。同样,皮里·雷斯的地图不但描绘了美洲东海岸,还画出了西部当时欧洲人还不知道的安第斯山脉,并标出亚马孙河发源于这座山脉。而且皮里·雷斯的地图上还标有一座位于南美洲东边、大西洋中距巴西东海岸1000多千米的面积颇大的岛。今天这里已是一片汪洋,但这岛屿的位置正好位于大西洋中部海底山岭上,现在还有两座礁石露在水面上,解释也只能是在绘制地图的众多资料来源中,有一部分是来自最后一个冰河期,因为那时的海平面比现在低许多,距今可能已经有15000年的历史。皮里·雷斯当年亲笔写下的一些信件告诉我们,他只是从大量的原始地图中搜集资料绘制成了那幅有名的地图,同样,奥伦提乌斯·费纳乌斯的地图也是依照更早的几幅原始地图绘制而成的。皮里·雷斯在绘制地图时曾交错使用了不同时期的地理资料,且时间跨度很大。
  发生在远古的勘测   在《山海经·海外东经》中有记载,说是天帝命竖亥步行测量大地,从东极到西极,共是五亿十万九千八百步,竖亥右手把算,左手指青丘北。这是否是在说明发生在远古的大地勘测呢?而美国学者哈普古德教授研究了上述古地图后,认为这些地图绘制时需要具备层次非常高的数学知识,其中有些图似乎使用了今天仍在使用的墨卡托式投影法,即等角正圆柱投影。其原理是假想用一个圆柱切于地球赤道上,用数学上的三角坐标转换法,将地球的经纬线转换到这个圆柱面上。此种投影法涉及纬度的扩张,十分复杂。对于费纳乌斯的地图,认为采用的是类似现代的“心形投影法”的技术绘成的,而他所参照的更古老的地图是根据几种不同投影法绘成的。皮里·雷斯的地图看起来很不精确,上面的美洲被表现得十分奇怪,拉得很长。但经过转换,美国的绘图专家们将此地图复制到一个现代地球仪上,地图所标的内容绝对准确,反映在坐标图上时,其结果与美国空军摄制的以开罗为中心的等距地图相同。更引人注意的是“阿波罗8”号飞船拍下的地球照片,同此地图十分相似,尤其是南北美洲奇特的延伸形状。原因是地球是球形的,从高空往下看离开中心点越远的地方,大地就会在视觉上越扭曲,这样南美洲就会有很大的纵向失真,这与皮里·雷斯地图上表现的一致,可见皮里·雷斯地图的资料来源是从高空拍摄的。20世纪在库容吉克山发现的泥书板的第七块上,记述有人被“老鹰”带到天空上观看大地的感受,在其眼中随着观察高度的变化,大地由山、花园变成了粥糊,海洋由湖、水潭变成了水槽。这是一个在极高空才有的视觉体验。这是不是古代人类在高空观测大地的一次记载呢?
  通观皮里·雷斯、费纳乌斯、墨卡托和布雅舍的地图可以看出,自公元前13000年至公元前4000年连续好几千年的时间中,南极洲等地可能一再被勘测过。布雅舍采用的资料可能出自于公元前13000年左右,因為当时整个南极大陆未被冰层覆盖,所以其地图才能揭示南极洲的真实情况。而费纳乌斯的地图表明,南极洲内陆部分已被冰层覆盖,资料时间显然是在布雅舍的资料之后了。皮里·雷斯和墨卡托的地图上,南极洲就只剩下沿海的边缘部分未被冰层覆盖,其参考的资料所反映的情况最迟是公元前4000年左右的。
  种种证据表明,在人类文明的曙光出现之前,一个高度发达、能测绘南极和美洲大陆的、至今不为人知的神秘文明,在公元前13000年左右就已出现在地球上,并对整个地球做过勘探测绘,其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最早的地图也是被这样一个神秘的文明制作的,其精确的数据至少可以维持上万年,并且由后来地球上不同的民族世代相传。它可能被收入诸如《山海经》这样的古籍,给人们留下许多不解之谜。同样,一些古地图后来被收藏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图书馆,成为后人制图的模板。这样在尚未发现未知大陆前,我们就已经知道了它们的山川地貌,如在18世纪库克寻找南方大陆的航海之前,希腊、罗马时代的很多学者就认为在地球的南部有一块未知的南大陆,其认识来源于年代更古老的资料。这可以说是一种不为人所知的文明传输给我们的一种信息,而《山海经》和古地图都是其表现的载体。
其他文献
【英】《经济学人》7月24日  过去几周,世界多地都目睹了气候变化带来的可怕后果:德国一些小镇的地面像纸巾一样被洪水撕开,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莱顿创下了前所未有的高温,中国中部城市郑州的街道因为暴雨变成了运河。更不幸的是,2021年可能是21世纪余下的时间里最凉爽的一年,未来,热带会变得更热而不适合户外工作,珊瑚礁和与此相关的生计将消失,严重的粮食歉收会成为家常便饭,南极洲和格陵兰岛的冰盖将逐
2015年1月2日,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双龙营镇野猪塘村“,跳乐”表演队合影2021年3月13日,舍得乡白泥塘村,两名妇女在种苹果树,这是村里引进的一个种植项目2020年11月19日,双龙营镇野猪塘村六湾坡屯,两名妇女在地里收南瓜  在历史记载里,僰人一度失去踪影。这个与荆棘为伴、勇武善战的民族,因为不服从明王朝推行的“改土归流”制度,遭到明朝军队围剿和镇压。在僰人曾经的聚居地四川宜宾兴文县建武城,
“傅爸爸,你是不是要笑死我们啊?”  “我是傅爸爸小迷妹!”  “爸爸,你也太可愛了吧!看《我家那闺女》傅爸爸承担了12期的笑点,你的笑容太治愈了。”  ……  “洪荒少女”傅园慧和父亲傅春昇一起上了两档真人秀节目,傅爸爸因其真实的个性、自然的表达,意外走红。傅园慧打趣说,爸爸随和开朗的个性,比自己更适合做明星,“我爸爸这样的宝藏男孩,不是很多。”  虽然里约奥运会后傅春昇一直在为女儿打理经纪事务
讀者遇到好书是一种缘分,对译者而言,更是。过去十几年,德文译者强朝晖对这种缘分的感觉越来越强烈。  最早是2006年,她那时还在国内为德国的《时代周报》打工,隔壁《商报》的驻中国首席代表、同时也是记者的弗朗克·泽林与她相识多年,关系要好,一次送了本他写的关于中国的新书。强朝晖接过时开玩笑说:“你要是想翻译成中文就找我呀!”  过了半年,弗朗克真的找过来,特地请她到一家特别高大上的西餐馆吃饭。他拿出
“蝴蝶效应”困境  第一次兴冲冲地穿越时空,最佳选择莫过于去拜访距今上亿年前的恐龙了!不过要切记一个原则:万事小心。因为在如此遥远的过去,只要踏错一步,就会使现在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设想一下如果你渴了,随便挖一个洞找泉水,泉水涌出后源源不绝地流淌,积成池塘,汇成湖泊,形成内海……结果到了今天,也许一个大陆的轮廓就此改头换面,连带人类历史也面目全非。这就是“蝴蝶效应”:随着时间推移,哪怕一点儿细微变
南太平洋波纳佩岛的东南侧有一个名叫泰蒙的小岛,在这个岛延伸出去的珊瑚礁浅滩上矗立着一座座用巨大的玄武岩石柱纵横交错垒起的高达4米多的建筑物,远远望去怪石嶙岣,让人误以为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留下的杰作,但近看又仿佛一座座神庙,这就是南·马特尔遗迹。传说这是居住在波纳佩岛上历代酋长死后的坟墓,大大小小共有89座;散布在长达1100米、宽450米的太平洋海域上,它们之间环水相隔,形成了一个个小岛。从高空俯瞰
香槟是一种庆祝佳节用的酒,具有喜庆和浪漫的色彩,被人们称为“胜利之酒”和“吉祥之酒”。每逢节日,人们总想喝点香槟庆祝一下。告诉你一个喝香槟的好地方——新西兰怀卡托区,那里有一个容积达5万立方米的“香槟池”,里面热气腾腾,大量的二氧化碳气泡从池中逸出,令人仿佛置身于巨大的酒缸面前。  这个“香槟池”是怎么回事?池中真的装满了香槟吗?赶紧出发到新西兰去看看吧。  不可思议的大池子  新西兰是位于太平洋
倘若制作出“中国球迷2019年春节心情曲线图”,不难发现其中的起伏轨迹,与远赴西班牙逐梦的武磊浑然契合:前后不过三个周末,首秀给出惊喜(准备登场时对方自破球门,上场后参与扳平进球)、次战再添惊艳(制造点球改变战局);节后回归惯常节奏,乏善可陈、了无建树倒也不算陌生。  是的,这就是真切的生活,凭借专项闯荡异国他乡,武磊的西行之路挑战十足,某种意义上,与离开家乡前往一线城市打拼的你我并无太大区别:在
特奥蒂瓦坎雄踞于今墨西哥城东北约40公里、海拔2300米的墨西哥高地中部,向世人展示着墨西哥古代文明全盛期的壮丽辉煌。这一宏伟的城市以“亡灵大道”为南北轴线,以太阳金字塔、月亮金字塔和羽蛇神金字塔三座神坛为核心,周边环绕着各类大型公共建筑和不同阶层的居住区,约始建于公元前100年,持续建设至大约公元450年,主要建筑在公元550年前后被焚毁。在公元2-6世纪的鼎盛时期,该城人口约10万至15万,面
十八洞村梨子寨  汽车驶过雾气氤氲的群山、连绵的隧道,大约两小时后,才抵达花垣。  进入十八洞村之前,一般要先到花垣县,或是位于东南方向的湘西自治州首府吉首市,再找车前往。路途颠簸,一来一回花销大,十八洞村外出打工的人往往几年才回一次家。  十八洞村是一座传统苗寨,由竹子寨、梨子寨、飞虫寨和排谷寨四个自然寨构成。在2013年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里与众多贫困村类似。崎岖的山路把村子与外面的世界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