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线课程资源的高职公选课学生参与人数较多,课程科目较广,在线课程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状况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无法直接观察到学生的学习状态。该文利用某校所使用的超星泛雅新一代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的实际数据进行研究,旨在提高在线课程资源的高职公选课整体的教学效果,以实现高职人才培养中公选课程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在线课程资源 高职 公选课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7(c)-0085-03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特性发展、拓展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各个高职院校对公选课即公共选修课高度重视。但是,对于大多数高职院校而言,由于硬件设施和教师资源的缺乏,能够开设的优质公选课程较少,传统的单一灌输式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当前的教育环境需要,造成许多公选课的教学效果没有达到教学目标。
鉴于在线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新模式的发展,以网络为基础的教育平台逐渐应用于高职教学。在线课程提供的资源不仅是优质的教学资源,还有灵活的教学方式,改善了教、学的方法以及优秀师资分配不均的问题,学生参与积极性较高。以超星泛雅新一代网络教学平台为例,从2011年起以“平台+资源+服务”为研发理念,整合了“超星资源库+学校资源+互联网资源+个人资源”等在线课程资源,仅贵州省高职院校引入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合作率达到90%。该文运用数据分析法,针对贵州省内引入超星泛雅合作的某所高职院校在线平台公选课程的学习数据进行分析,以期实现在线课程资源的有效应用。
1 数据的研究与分析
1.1 在线资源公选课的综合成绩分析
该文选取贵州省内引入超星泛雅合作的某所高职院校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公选课在线课程教学数据,整理样本数据共计7377个,变化数据共计14个,分别包括学生姓名、班级名称、学号、院系、专业、课程名称、课程视频得分、章节测验得分、考试得分、任务点完成百分比、综合成绩、五级制等级、课程视频总数、课程单元测验。其中,综合成绩以百分制计算,包含课程视频得分、章節测验得分和考试得分。综合成绩能够对学生的线上学习进行比较全面而客观的分析,故在线公选课学生的学习成绩公式为:
综合成绩=课程视频得分+章节测验得分+考试成绩得分
其中,课程视频得分分值占比为40%,章节测验得分分值占比为30%,考试成绩得分分值占比为30%。以学生选修课程为《诗经》导读的成绩为例,结果如表1所示。
1.2 在线资源公选课选修情况分析
从后台管理系统的数据来看,学生在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上在线学习的公选课程共计45门。该文从中选取12门课程进行具体分析,包含课程视频数量、章节测验数量、任务点数量及学生选修数量,列表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课程视频数量与章节测验数量基本相同。由于在线课程每一章节的视频是在学生学习之后进行的,所以相匹配的章节测验设计在课程的每一章节之中,与章节视频平行。课程视频数量最多为120个,课程名称为《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课程视频数量最少为15个,课程名称为《创新思维训练》;在线课程视频数量一般为26~75。从这12门公选课程的选修学生人数来看,选修人数较多集中在以下课程:《大学启示录:如何读大学》选修人数585人,《大学生创业基础》选修人数533人,《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选修人数429人。最少选修人数的是《百年风流人物:曾国藩》,为104人。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学生对公选课特别是利用在线资源进行网络教学的公选课程兴趣浓厚,特别是针对学生就业和与自身发展具有相关联性的公选课程受到学生们的偏爱。不同学科的公选课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尽相同,主要原因在于高职学生对自我发展的思考需要和学校提供的指导课程不足。从表2也可以发现,提供的公选课没有涉及经济类、法律类以及国防军事类等,即公选课程所涉及的学科不够全面。
1.3 在线公选课的教学效果分析
基于在线公选课学生的学习成绩公式,对12门公选课中的3183个样本进行成绩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
12门在线公选课的总选修人数为3183人,合格率平均值为94.66%,优秀率平均值为59.21%,100分的分值区间比例的平均值为2.9%,80~100分的分值区间比例的平均值为80.56%,60~80分的分值区间比例的平均值为11.27%,60分以下的分值区间比例的平均值为5.18%。“南京农业大学所选11门课程整体通过率92.15%[1]”,而所选高职学生在线公选课在超星网络教学平台中平均合格率达到94.66%,与本科院校(南京农业大学)学生在线网络公选课的通过率相比高出2.51%。其中,合格率排在前3的课程为《<诗经>导读》《创新创业大赛赛前特训》《大学启示录:如何读大学》,均在97%以上;合格率最低的课程为《穿T恤听古典音乐》。通过比较法可以得出,《<诗经>导读》《创新创业大赛赛前特训》《大学启示录:如何读大学》学生参与度高,学习效果较好,可以进一步提升推广;在线公选课《穿T恤听古典音乐》和《创新思维训练》合格率偏低,需要网络教育平台进行修订和提升。此外,抽取的12门在线公选课平均优秀率为59.21%,可见学生在线公选课的学习效果整体良好。
在线公选课程进行开放时,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时间和空间进行在线网络学习。以《<诗经>导读》为例,访问方式为两种——移动客户端和电脑网页版。其中,采用移动客户端访问方式进行在线网络学习的占比为95.11%,采用电脑网页版访问方式进行在线网络学习的占比为4.89%。可见,校园中移动网络的覆盖是完成在线公选课教学的关键,也是学生进行公选课学习的重要保证。 超星泛雅提供的学校在线网络教学的后台管理系统,可以对学生在网络教学中的状态实施监控,如图1所示。可见,学生平均观看视频时长为1110.67min,平均完成率为99.48%,且没有完成的学生也可以通过后台管理系统查询到具体原因。比如,没有通过的学生在不良记录类型内容中标记为“使用不正当手段绕过章节测验权限认证导致章节测验访问异常”“使用不正当手段绕过考试权限验证导致考试访问异常”“有第三方软件刷视频任务点行为”等。同时,作弊类型次数也会清晰标记,保证在线公选课网络教学的顺利完成。
2 结论与建议
(1)高职院校选择在线资源公选课程学科门类不够全面,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学校在加强人文社科类的公选课投入时,要充分考虑如何弥补课堂教学知识点的空缺,适当增加经济类、法学类以及国防军事类等带有专业色彩的公选课,以达到开设公共选修课的教育初衷。采用在线网络公选课的高职院校要注意从已有数据筛选已选在线公选课程,在同一学科类别的在线公选课不能单从选修人数作为开课标准,应参考视频观看数据、学生的综合成绩分值比例、课程合格率、课程优秀率以及考核等级等变量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合理增设和取缔课程。
(2)重视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与自我评价。自我监控与自我评价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由学习者自己决策的自我调控、自我体验、自我反思,并且将之纳入自身学习品质的自主建構框架[2]。校园中教师要加强学生自身学习监控和评价的正确引导,大力弘扬优秀的学习品质。结合在线公选课程的后台管理系统,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构建良性的评价体系,以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效果。
(3)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新模式,完善在线资源公选课程。所谓混合式教学模式,就是采用线上网络学习和线下互动体验式课堂相结合进行学习的一种全新模式[3]。具体的实施内容是结合线上的网络教学、章节测验、在线讨论进行线下互动性课堂教学。而线上的网络教学是利用手机或网页完成,不能准确及时回复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知识点疑问,不利于知识点的融合。高职院校教务工作者要监控学生的学习状态,尽可能安排相关学科的教师进行周期性答疑指导,以促进在线资源公选课教学效果的发挥。
3 结语
该文的目的在于解决在线课程资源的高职公选课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与实际需求产生的问题,同时也是在探索如何更好地利用在线课程资源以提高公选课的教学效果。通过超星泛雅新一代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的统计数据,针对列举的12门在线公选课的课程设置情况、学生成绩、学生学习进度等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目前在线课程资源中公选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教学建议,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网络教学平台中课程的不断改进,促进高职院校引进在线公选课的教学目标的实现。该文首先以线公选课《诗经》为例分析了学生综合成绩的组成,再从列举的12门在线公选课程的设置情况、12门在线公选课程的选修人数和成绩显示、《<诗经>导读》学生视频观看时长等方面对在线公选课程的“教”的效果进行了概括,深入研究了在线公选课程学生的“学”的效果。其次,对在线课程资源所产生的教学新模式提出了尝试,在高职教学改革创新的过程中,这将会是继续探索的方面。
参考文献
[1] 吴悦.从选课与考核两个方面探索尔雅通识课[J].课程教育研究,2014(9):245.
[2] 章玳,赵倩,杨晓炎.基于在线课程的成人自主学习调查分析[J].成人教育,2016(3):31-35.
[3] 张海鸥.在线课程平台下的高职思政课混合式教学设计研究[J].文学教育,2017(5):114-117.
关键词:在线课程资源 高职 公选课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7(c)-0085-03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特性发展、拓展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各个高职院校对公选课即公共选修课高度重视。但是,对于大多数高职院校而言,由于硬件设施和教师资源的缺乏,能够开设的优质公选课程较少,传统的单一灌输式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当前的教育环境需要,造成许多公选课的教学效果没有达到教学目标。
鉴于在线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新模式的发展,以网络为基础的教育平台逐渐应用于高职教学。在线课程提供的资源不仅是优质的教学资源,还有灵活的教学方式,改善了教、学的方法以及优秀师资分配不均的问题,学生参与积极性较高。以超星泛雅新一代网络教学平台为例,从2011年起以“平台+资源+服务”为研发理念,整合了“超星资源库+学校资源+互联网资源+个人资源”等在线课程资源,仅贵州省高职院校引入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合作率达到90%。该文运用数据分析法,针对贵州省内引入超星泛雅合作的某所高职院校在线平台公选课程的学习数据进行分析,以期实现在线课程资源的有效应用。
1 数据的研究与分析
1.1 在线资源公选课的综合成绩分析
该文选取贵州省内引入超星泛雅合作的某所高职院校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公选课在线课程教学数据,整理样本数据共计7377个,变化数据共计14个,分别包括学生姓名、班级名称、学号、院系、专业、课程名称、课程视频得分、章节测验得分、考试得分、任务点完成百分比、综合成绩、五级制等级、课程视频总数、课程单元测验。其中,综合成绩以百分制计算,包含课程视频得分、章節测验得分和考试得分。综合成绩能够对学生的线上学习进行比较全面而客观的分析,故在线公选课学生的学习成绩公式为:
综合成绩=课程视频得分+章节测验得分+考试成绩得分
其中,课程视频得分分值占比为40%,章节测验得分分值占比为30%,考试成绩得分分值占比为30%。以学生选修课程为《诗经》导读的成绩为例,结果如表1所示。
1.2 在线资源公选课选修情况分析
从后台管理系统的数据来看,学生在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上在线学习的公选课程共计45门。该文从中选取12门课程进行具体分析,包含课程视频数量、章节测验数量、任务点数量及学生选修数量,列表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课程视频数量与章节测验数量基本相同。由于在线课程每一章节的视频是在学生学习之后进行的,所以相匹配的章节测验设计在课程的每一章节之中,与章节视频平行。课程视频数量最多为120个,课程名称为《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课程视频数量最少为15个,课程名称为《创新思维训练》;在线课程视频数量一般为26~75。从这12门公选课程的选修学生人数来看,选修人数较多集中在以下课程:《大学启示录:如何读大学》选修人数585人,《大学生创业基础》选修人数533人,《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选修人数429人。最少选修人数的是《百年风流人物:曾国藩》,为104人。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学生对公选课特别是利用在线资源进行网络教学的公选课程兴趣浓厚,特别是针对学生就业和与自身发展具有相关联性的公选课程受到学生们的偏爱。不同学科的公选课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尽相同,主要原因在于高职学生对自我发展的思考需要和学校提供的指导课程不足。从表2也可以发现,提供的公选课没有涉及经济类、法律类以及国防军事类等,即公选课程所涉及的学科不够全面。
1.3 在线公选课的教学效果分析
基于在线公选课学生的学习成绩公式,对12门公选课中的3183个样本进行成绩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
12门在线公选课的总选修人数为3183人,合格率平均值为94.66%,优秀率平均值为59.21%,100分的分值区间比例的平均值为2.9%,80~100分的分值区间比例的平均值为80.56%,60~80分的分值区间比例的平均值为11.27%,60分以下的分值区间比例的平均值为5.18%。“南京农业大学所选11门课程整体通过率92.15%[1]”,而所选高职学生在线公选课在超星网络教学平台中平均合格率达到94.66%,与本科院校(南京农业大学)学生在线网络公选课的通过率相比高出2.51%。其中,合格率排在前3的课程为《<诗经>导读》《创新创业大赛赛前特训》《大学启示录:如何读大学》,均在97%以上;合格率最低的课程为《穿T恤听古典音乐》。通过比较法可以得出,《<诗经>导读》《创新创业大赛赛前特训》《大学启示录:如何读大学》学生参与度高,学习效果较好,可以进一步提升推广;在线公选课《穿T恤听古典音乐》和《创新思维训练》合格率偏低,需要网络教育平台进行修订和提升。此外,抽取的12门在线公选课平均优秀率为59.21%,可见学生在线公选课的学习效果整体良好。
在线公选课程进行开放时,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时间和空间进行在线网络学习。以《<诗经>导读》为例,访问方式为两种——移动客户端和电脑网页版。其中,采用移动客户端访问方式进行在线网络学习的占比为95.11%,采用电脑网页版访问方式进行在线网络学习的占比为4.89%。可见,校园中移动网络的覆盖是完成在线公选课教学的关键,也是学生进行公选课学习的重要保证。 超星泛雅提供的学校在线网络教学的后台管理系统,可以对学生在网络教学中的状态实施监控,如图1所示。可见,学生平均观看视频时长为1110.67min,平均完成率为99.48%,且没有完成的学生也可以通过后台管理系统查询到具体原因。比如,没有通过的学生在不良记录类型内容中标记为“使用不正当手段绕过章节测验权限认证导致章节测验访问异常”“使用不正当手段绕过考试权限验证导致考试访问异常”“有第三方软件刷视频任务点行为”等。同时,作弊类型次数也会清晰标记,保证在线公选课网络教学的顺利完成。
2 结论与建议
(1)高职院校选择在线资源公选课程学科门类不够全面,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学校在加强人文社科类的公选课投入时,要充分考虑如何弥补课堂教学知识点的空缺,适当增加经济类、法学类以及国防军事类等带有专业色彩的公选课,以达到开设公共选修课的教育初衷。采用在线网络公选课的高职院校要注意从已有数据筛选已选在线公选课程,在同一学科类别的在线公选课不能单从选修人数作为开课标准,应参考视频观看数据、学生的综合成绩分值比例、课程合格率、课程优秀率以及考核等级等变量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合理增设和取缔课程。
(2)重视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与自我评价。自我监控与自我评价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由学习者自己决策的自我调控、自我体验、自我反思,并且将之纳入自身学习品质的自主建構框架[2]。校园中教师要加强学生自身学习监控和评价的正确引导,大力弘扬优秀的学习品质。结合在线公选课程的后台管理系统,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构建良性的评价体系,以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效果。
(3)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新模式,完善在线资源公选课程。所谓混合式教学模式,就是采用线上网络学习和线下互动体验式课堂相结合进行学习的一种全新模式[3]。具体的实施内容是结合线上的网络教学、章节测验、在线讨论进行线下互动性课堂教学。而线上的网络教学是利用手机或网页完成,不能准确及时回复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知识点疑问,不利于知识点的融合。高职院校教务工作者要监控学生的学习状态,尽可能安排相关学科的教师进行周期性答疑指导,以促进在线资源公选课教学效果的发挥。
3 结语
该文的目的在于解决在线课程资源的高职公选课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与实际需求产生的问题,同时也是在探索如何更好地利用在线课程资源以提高公选课的教学效果。通过超星泛雅新一代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的统计数据,针对列举的12门在线公选课的课程设置情况、学生成绩、学生学习进度等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目前在线课程资源中公选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教学建议,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网络教学平台中课程的不断改进,促进高职院校引进在线公选课的教学目标的实现。该文首先以线公选课《诗经》为例分析了学生综合成绩的组成,再从列举的12门在线公选课程的设置情况、12门在线公选课程的选修人数和成绩显示、《<诗经>导读》学生视频观看时长等方面对在线公选课程的“教”的效果进行了概括,深入研究了在线公选课程学生的“学”的效果。其次,对在线课程资源所产生的教学新模式提出了尝试,在高职教学改革创新的过程中,这将会是继续探索的方面。
参考文献
[1] 吴悦.从选课与考核两个方面探索尔雅通识课[J].课程教育研究,2014(9):245.
[2] 章玳,赵倩,杨晓炎.基于在线课程的成人自主学习调查分析[J].成人教育,2016(3):31-35.
[3] 张海鸥.在线课程平台下的高职思政课混合式教学设计研究[J].文学教育,2017(5):11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