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间体育游戏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特别一些平衡类的游戏能促进幼儿身体控制力和平衡能力的提升。本文以我园一小班早产幼儿因前庭感统平衡失调,通过结合我园开展的民间体育游戏进行一系列的动作练习,对其平衡能力训练进行干预和研究,使孩子在静态与动态平衡能力方面发展有着促进的作用。
关键词:民间体育游戏 早产幼儿 平衡能力
在幼儿阶段,6岁前的幼儿都是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而健康领域的体育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动作训练是提高机体运动能力进行的专门性体育活动,对大小肌肉群力量的增强,对平衡感、方向感、空间感的改善,对协调动作和眼与手足的协调配合等的专门性体育活动。经研究,幼儿身体控制和平衡能力在4岁前后是一个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于早产儿,他或多或少也会存在着感统失调方面的表现。在感统失调临床表现里可分为:视听语言障碍、身体运动协调障碍、性格障碍、情感障碍、触觉防御障碍和认知障碍。而民间体育游戏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特别一些平衡类的游戏形式,它能促进幼儿身体控制力和平衡能力的提升。针对我园一小班早产儿身体运动协调的障碍,我结合了我园《民间体育游戏“旧法新玩”的探索与研究》的课题资源,在游戏集里汇聚与创新了一些适合发展孩子平衡能力的民间体育游戏,如:斗鸡、氹氹转、杂技等。我们将民间体育游戏活动融入到感统训练当中,根据孩子感统失衡情况提前干预并有针对性地实行练习,对其在平衡能力方面有着促进影响。
一、了解孩子问题存在情况,提供有效指导策略方向
佑佑是一位早产儿,因为早产影响其前庭能力,他从小便要穿着纠正鞋步行,再者,他自小眼睛就做了手术,长期戴着厚厚的眼镜,这更加让他的感统平衡能力方面相对较差。据班上老师以及其家长对孩子进行“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调查,他的前庭功能和本体感属于中度。我们经过与孩子父母沟通,大家都愿意帮助孩子一把,减少孩子的前庭系统失调,以最大限度让孩子的身体动作得到协调与发展。
二、挑选适合的民间体育游戏促进平衡能力发展
感统失调游戏具有趣味性、游戏性,而民间体育游戏中的斗鸡、杂技、氹氹转等游戏既有童趣又能锻炼平衡能力,而且非常适合小班年龄段孩子玩。针对班上这一孩子情况,我们结合幼儿园开展的民间体育游戏,提取和编制适合提高他平衡能力的游戏,从而纠正孩子感统失调,促进他平衡动作能力的发展。
(一)由浅入深开展平衡类游戏
感统训练游戏有多种形式,如:羊角球、滑板车、吊床、跳床、秋千、摇篮等。在民间体育游戏中,斗鸡、杂技和氹氹转游戏恰恰适合训练孩子的平衡能力。而开展这些游戏必须要适合前庭感统平衡失调孩子的能力与年龄特点,必须要有科学性,真正达到提升孩子的平衡能力。
1、静态平衡游戏
静态平衡游戏训练动作有:单脚直立动作、单腿站立提膝动作、燕式平衡动作、单腿下蹲动作等。民间体育游戏“斗鸡”是训练孩子单脚站立以及单脚连续跳的,保持身体平衡能力和耐力。还有“杂技”游戏,也是需要小朋友站在平衡板上单脚站立,并做各种“顶碗”、“转杯子”的动作。我们根据《广州市幼儿园五项体能测查》中单脚站立的标准和《3—6岁儿童体育动作指导》为参考值,为他设定相关单脚站立的民间体育游戏。在刚进入小班时,他在五项体能测查时,单脚站立只能保持几秒。我们发现,影响他平衡能力的原因除了是感统本体失调外,他所穿的X矫形鞋对他平衡能力的训练也带来影响。因此,我们和家长商量,让佑佑在进行动作训练时更换上运动鞋,以便促进他平衡力的提升,同时也有利于老师对他进行训练时真实数据的记录。
为了真正提高他的平衡性,我们先以训练佑佑静态单脚站立为训练重点。经过在家庭和幼儿园里的多次练习,他在单脚站立方面有明显的提高,他相对站稳了,坚持的时间也在不断地延长,很多时候基本能达到13秒。在他达到一定平衡性发展后,我们再改编“斗鸡”游戏,让孩子与同伴进行竞赛,即是“斗”出谁单脚站立时间是最长的,从而激发孩子平衡能力的稳定性与持久性。通过一周2-3次连续一个月的练习,他的平衡性也不断提高。
2、动态平衡游戏
动态平衡游戏训练方式有:袋鼠跳训练、过高低桥训练、过拱形桥训练、单脚跳训练、脚跟脚尖走等等。在静态游戏“斗鸡”里,我们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真正的“斗鸡”游戏,让他与家人或同伴比赛单脚跳的耐力与时长。再者,我们设计的游戏“氹氹转”是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里进行自体旋转。在练习到有一定平衡稳定性后再设计螺旋图纸,让他在螺旋图上沿着“旋转路线”走来逐步调整他失重的情况。还有“杂技”游戏,在佑佑已有单脚站立平衡练习基础后,我们增加了25cm宽的窄路、小桥,让他尝试在窄路上做一些简单的抬腿或使用自制的小碗让他做“顶碗”姿势来进行综合动态平衡的训练。现在,他通过旋转练习后晕眩感也减轻了。
(二)调整游戏策略,适时介入指导
1、注重游戏的趣味性
枯燥的游戏自然会让孩子玩不下去,我们不能一味地将同一个平衡游戏不断地去玩。如单脚站立的练习,佑佑玩一段时间就不想再继续,而我们会给游戏设计角色,就如“斗鸡”,让孩子和老师或家人一起扮演“小鸡”与“鸡妈妈”进行竞赛,由静止的平衡游戏过渡到动态的平衡游戏。又或者“氹氹转”游戏,在本来自转玩法后,我们也会设計从易到难的螺旋图,循序渐进地让孩子变化着练习。在“杂技”游戏里,也会一步步地增设障碍物:拱门、高低桩、平衡桥等器械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使孩子能够感受到游戏乐趣,同时也能训练孩子的平衡能力。
2、注重游戏强度性
平衡类游戏不适合过度地练习,因为这样会适得其反。因此,我们在让孩子练习时会观察孩子对游戏喜爱的程度、对游戏的负荷情况进行适时调整。如“氹氹转”,我们会先进行10分钟以内,如果孩子对游戏是极其喜欢的,失衡或晕倒情况减少的话我们会增加游戏时间和添加游戏器械,让游戏环节更好地衔接。在进行游戏时间上,我们会每周进行2或3次的游戏时间,持续约3个月的训练。
3、注重游戏的互动性
在训练平衡能力游戏时我们要注重游戏的互动性。日常练习时要关注老师与孩子、孩子与孩子、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互动。游戏过程中注意氛围的创设,给孩子一个愉快、宽松、快乐的情景。要发挥老师本身的主导性,发挥家园合作的契机,正确地指导特殊孩子游戏过程,给予他所需。如:在最初的游戏过程中他即将要跌倒,我们可以伸出双手给他支持;或者在往后的游戏里和孩子一起参与游戏,增加孩子对练习的自信心,让他的平衡技能稳步上升。
三、民间体育游戏对改善前庭感觉失调的影响
综合“斗鸡”、“杂技”和“氹氹转”几个游戏进行情况来看,都围绕着训练孩子的平衡能力而进行与开展。我们根据游戏的难易程度按照孩子动作发展水平的能力从易到难地渗透平衡训练,一直不断调整游戏多种玩法。由最初无器械静态平衡游戏发展到添置高低塑料桩、窄路、螺旋图、拱门等器械来设计进行动态平衡游戏。经过一段时间反复练习,尽量发挥游戏中发展平衡性的优势,也可见佑佑的平衡稳定性大大得到提高,已能达到合格标准,体现了将孩子具有前庭感统失衡情况逐步改善,让身体平衡能力真正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华燕,高峻.幼儿园民间体育游戏的尝试与创新[J].教育导刊,1999(S2)
[2] 毛斌斌.幼儿感觉统合能力的调查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2,18(04)
[3] 李玉峰.民间体育游戏对幼儿身心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海珠幼儿园 邓剑琴(广东 广州)
关键词:民间体育游戏 早产幼儿 平衡能力
在幼儿阶段,6岁前的幼儿都是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而健康领域的体育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动作训练是提高机体运动能力进行的专门性体育活动,对大小肌肉群力量的增强,对平衡感、方向感、空间感的改善,对协调动作和眼与手足的协调配合等的专门性体育活动。经研究,幼儿身体控制和平衡能力在4岁前后是一个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于早产儿,他或多或少也会存在着感统失调方面的表现。在感统失调临床表现里可分为:视听语言障碍、身体运动协调障碍、性格障碍、情感障碍、触觉防御障碍和认知障碍。而民间体育游戏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特别一些平衡类的游戏形式,它能促进幼儿身体控制力和平衡能力的提升。针对我园一小班早产儿身体运动协调的障碍,我结合了我园《民间体育游戏“旧法新玩”的探索与研究》的课题资源,在游戏集里汇聚与创新了一些适合发展孩子平衡能力的民间体育游戏,如:斗鸡、氹氹转、杂技等。我们将民间体育游戏活动融入到感统训练当中,根据孩子感统失衡情况提前干预并有针对性地实行练习,对其在平衡能力方面有着促进影响。
一、了解孩子问题存在情况,提供有效指导策略方向
佑佑是一位早产儿,因为早产影响其前庭能力,他从小便要穿着纠正鞋步行,再者,他自小眼睛就做了手术,长期戴着厚厚的眼镜,这更加让他的感统平衡能力方面相对较差。据班上老师以及其家长对孩子进行“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调查,他的前庭功能和本体感属于中度。我们经过与孩子父母沟通,大家都愿意帮助孩子一把,减少孩子的前庭系统失调,以最大限度让孩子的身体动作得到协调与发展。
二、挑选适合的民间体育游戏促进平衡能力发展
感统失调游戏具有趣味性、游戏性,而民间体育游戏中的斗鸡、杂技、氹氹转等游戏既有童趣又能锻炼平衡能力,而且非常适合小班年龄段孩子玩。针对班上这一孩子情况,我们结合幼儿园开展的民间体育游戏,提取和编制适合提高他平衡能力的游戏,从而纠正孩子感统失调,促进他平衡动作能力的发展。
(一)由浅入深开展平衡类游戏
感统训练游戏有多种形式,如:羊角球、滑板车、吊床、跳床、秋千、摇篮等。在民间体育游戏中,斗鸡、杂技和氹氹转游戏恰恰适合训练孩子的平衡能力。而开展这些游戏必须要适合前庭感统平衡失调孩子的能力与年龄特点,必须要有科学性,真正达到提升孩子的平衡能力。
1、静态平衡游戏
静态平衡游戏训练动作有:单脚直立动作、单腿站立提膝动作、燕式平衡动作、单腿下蹲动作等。民间体育游戏“斗鸡”是训练孩子单脚站立以及单脚连续跳的,保持身体平衡能力和耐力。还有“杂技”游戏,也是需要小朋友站在平衡板上单脚站立,并做各种“顶碗”、“转杯子”的动作。我们根据《广州市幼儿园五项体能测查》中单脚站立的标准和《3—6岁儿童体育动作指导》为参考值,为他设定相关单脚站立的民间体育游戏。在刚进入小班时,他在五项体能测查时,单脚站立只能保持几秒。我们发现,影响他平衡能力的原因除了是感统本体失调外,他所穿的X矫形鞋对他平衡能力的训练也带来影响。因此,我们和家长商量,让佑佑在进行动作训练时更换上运动鞋,以便促进他平衡力的提升,同时也有利于老师对他进行训练时真实数据的记录。
为了真正提高他的平衡性,我们先以训练佑佑静态单脚站立为训练重点。经过在家庭和幼儿园里的多次练习,他在单脚站立方面有明显的提高,他相对站稳了,坚持的时间也在不断地延长,很多时候基本能达到13秒。在他达到一定平衡性发展后,我们再改编“斗鸡”游戏,让孩子与同伴进行竞赛,即是“斗”出谁单脚站立时间是最长的,从而激发孩子平衡能力的稳定性与持久性。通过一周2-3次连续一个月的练习,他的平衡性也不断提高。
2、动态平衡游戏
动态平衡游戏训练方式有:袋鼠跳训练、过高低桥训练、过拱形桥训练、单脚跳训练、脚跟脚尖走等等。在静态游戏“斗鸡”里,我们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真正的“斗鸡”游戏,让他与家人或同伴比赛单脚跳的耐力与时长。再者,我们设计的游戏“氹氹转”是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里进行自体旋转。在练习到有一定平衡稳定性后再设计螺旋图纸,让他在螺旋图上沿着“旋转路线”走来逐步调整他失重的情况。还有“杂技”游戏,在佑佑已有单脚站立平衡练习基础后,我们增加了25cm宽的窄路、小桥,让他尝试在窄路上做一些简单的抬腿或使用自制的小碗让他做“顶碗”姿势来进行综合动态平衡的训练。现在,他通过旋转练习后晕眩感也减轻了。
(二)调整游戏策略,适时介入指导
1、注重游戏的趣味性
枯燥的游戏自然会让孩子玩不下去,我们不能一味地将同一个平衡游戏不断地去玩。如单脚站立的练习,佑佑玩一段时间就不想再继续,而我们会给游戏设计角色,就如“斗鸡”,让孩子和老师或家人一起扮演“小鸡”与“鸡妈妈”进行竞赛,由静止的平衡游戏过渡到动态的平衡游戏。又或者“氹氹转”游戏,在本来自转玩法后,我们也会设計从易到难的螺旋图,循序渐进地让孩子变化着练习。在“杂技”游戏里,也会一步步地增设障碍物:拱门、高低桩、平衡桥等器械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使孩子能够感受到游戏乐趣,同时也能训练孩子的平衡能力。
2、注重游戏强度性
平衡类游戏不适合过度地练习,因为这样会适得其反。因此,我们在让孩子练习时会观察孩子对游戏喜爱的程度、对游戏的负荷情况进行适时调整。如“氹氹转”,我们会先进行10分钟以内,如果孩子对游戏是极其喜欢的,失衡或晕倒情况减少的话我们会增加游戏时间和添加游戏器械,让游戏环节更好地衔接。在进行游戏时间上,我们会每周进行2或3次的游戏时间,持续约3个月的训练。
3、注重游戏的互动性
在训练平衡能力游戏时我们要注重游戏的互动性。日常练习时要关注老师与孩子、孩子与孩子、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互动。游戏过程中注意氛围的创设,给孩子一个愉快、宽松、快乐的情景。要发挥老师本身的主导性,发挥家园合作的契机,正确地指导特殊孩子游戏过程,给予他所需。如:在最初的游戏过程中他即将要跌倒,我们可以伸出双手给他支持;或者在往后的游戏里和孩子一起参与游戏,增加孩子对练习的自信心,让他的平衡技能稳步上升。
三、民间体育游戏对改善前庭感觉失调的影响
综合“斗鸡”、“杂技”和“氹氹转”几个游戏进行情况来看,都围绕着训练孩子的平衡能力而进行与开展。我们根据游戏的难易程度按照孩子动作发展水平的能力从易到难地渗透平衡训练,一直不断调整游戏多种玩法。由最初无器械静态平衡游戏发展到添置高低塑料桩、窄路、螺旋图、拱门等器械来设计进行动态平衡游戏。经过一段时间反复练习,尽量发挥游戏中发展平衡性的优势,也可见佑佑的平衡稳定性大大得到提高,已能达到合格标准,体现了将孩子具有前庭感统失衡情况逐步改善,让身体平衡能力真正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华燕,高峻.幼儿园民间体育游戏的尝试与创新[J].教育导刊,1999(S2)
[2] 毛斌斌.幼儿感觉统合能力的调查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2,18(04)
[3] 李玉峰.民间体育游戏对幼儿身心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海珠幼儿园 邓剑琴(广东 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