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概述:《对美术课课时长短优化分配改革的一点建议》这篇论文是笔者经过调查和实践得出的结论,并对此提出的建议。文中主要是针对现行“45分钟”常规课时安排对某些学科所产生的影响。以美术为例,45分钟的安排时有过剩,时有不足,这样的情况往往造成教学计划完成不够理想,学生作业出现“半拉”现象,因而提出了几点建议,望广大同仁给予指点。
中学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典范,在陶冶学生情操和兴趣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门课的开展,长期以来延用“45分钟”的课时安排。这种“向45分钟要效益”的说法,无疑是对课时优化资源的重视。但是,这种“45分钟”的常规模式,却越来越不适应现行的素质教育。笔者在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后得出,有限性的“45分钟”在针对不同课型的时候,时有浪费,时有不足。以美术课为例,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若设置20分钟、45分钟、60分钟、90分钟长短不等的课时,则能达到教师教透知识、学生掌握知识的最佳效果。
1 “长短课”优化分配的原则
“长短课”配置要坚持两个原则:①遵循现行美术学科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为中学美术教育制定了总框架,具体体现了当代美术教育的目标。②不超出美术学科的总课时计划。美术总课时量是中学素质教育的科学量化标准,多了会影响其他学科发展,少了也会影响全面素质发展。因此,长短课时的配置,是对总课时的灵活运用,是在有限的总课时中进行科学调配,从而达到更好地贯彻课程的目的。
2 “长短课”的优化分配
根据《美术教学大纲》美术课的教学目标通常有三个层次,即:了解、理解、掌握。
“长短课”配置就是依据这三个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用短课时灵活组织达到了“了解”;用长课时集中使用达到“理解”和“掌握”。“长短课”避免平均刻板使用课时,以适应美术教材的多样化。这种“长短相济”的课时形式,解决了美术教学中“广博”与“深透”的矛盾。“长短课”配置在其它学科中已见端倪。
“长短课”具体排入课表,可以设想为:短课,用现有20分钟的晨读或午会课时间进行。通常由于45分钟的课时限制,教师面对学生的半拉子作业,常会出现欲罢不忍,欲教不能的状况,这种情况在长短课配置中,将不再出现。学生只有如期完成作业,才能提高作业质量,达到“掌握”双基的教学目标。因此“长短课”配置是以不超总课时为前提,再把45分钟精炼成20分钟的短课,将省出时间,补给长课使用的分配原则。
短课优势:可以充分运用幻灯、录像等电教手段,以生动的形象,简练的语言,组成节奏明快、节奏完整的电教课,教师亦可适当临场发挥,使课程内容短而完整,少而精彩。
长课优势:可以辅助教师示范或者课件教学,最大限度提高教学效率。
“长短课”的配置实例构想:“长短课”最适合用于含有相当技能性内容的课程。试以水粉画教学为例,可用长短不同的三节课完成的方案如下:第一课:以“了解”为教学目标,(20分钟短课)介绍水粉画的发展、现状。学生无作业。第二课:在“了解”的基础上的“理解”(45分钟课)介绍水粉画工具、性能及使用,并欣赏优秀水粉画作品。教师示范典型的水粉画法,学生试笔。第三课:以“掌握”为教学目标(60分钟)教师当场示范。全面辅导学生课堂作业,指出优点与不足。
3 “长短课”的科学性、合理性、优越性
笔者从教学实践中发现,初中学生在听课开始的二十分钟内,注意力最集中,听课效率最高,超过20分钟,注意力开始涣散,就要做小动作,身体会摇晃,坐的姿势不断变换,甚至会趴在桌子上睡觉。20分钟的短课,刚好在学生的注意涣散前结束。为了提高20分钟短课效率,笔者认为采取电化教学比较合适。比如播放一些美术知识或艺术图片等。
另一方面,心理学认为:带有实际操作动作的活动,注意力可以保持数小时,因此美术操作课即便是超过45分钟,由于学生的兴趣已被激起,动手一试的欲望非常强烈,长课时也不会使他们厌烦。在老师的现场示教辅导下,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都会得到充分满足。
“长短课”的精髓是灵活地优化配置总课时,它的具体目标是增加学生作业率,使学生学习兴趣变浓,学习能力增强,在有限的总课时里,学得更好。它的终极目标是高效率地使用课时资源,在普遍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成功率上体现它的优越性。
4 实施“长短课”,希望各方面的支持和努力
“长短课”方案,切实排入初中课表,还存在若干具体的技术问题。全学期美术课时,安排多少节短课、多少节长课为宜?以往美术课都以45分钟的形式出现,教务处排课,调课操作起来相对比较简单。现在出现长短课,如何使各科课时相互衔接?现在显然会使每周的美术课时数出现变化,因此引起单双周课数不同,甚至是一学期中有几种不同的周课程表,给教务处增加了负担。笔者在提出“长短课”配置的设想后,希望能有赞同者付诸实践,实践比设想更富创造性。期望实践能产生切实可行的“长短课”方案,期望实践能产生出更高的课时资源效益。
中学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典范,在陶冶学生情操和兴趣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门课的开展,长期以来延用“45分钟”的课时安排。这种“向45分钟要效益”的说法,无疑是对课时优化资源的重视。但是,这种“45分钟”的常规模式,却越来越不适应现行的素质教育。笔者在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后得出,有限性的“45分钟”在针对不同课型的时候,时有浪费,时有不足。以美术课为例,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若设置20分钟、45分钟、60分钟、90分钟长短不等的课时,则能达到教师教透知识、学生掌握知识的最佳效果。
1 “长短课”优化分配的原则
“长短课”配置要坚持两个原则:①遵循现行美术学科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为中学美术教育制定了总框架,具体体现了当代美术教育的目标。②不超出美术学科的总课时计划。美术总课时量是中学素质教育的科学量化标准,多了会影响其他学科发展,少了也会影响全面素质发展。因此,长短课时的配置,是对总课时的灵活运用,是在有限的总课时中进行科学调配,从而达到更好地贯彻课程的目的。
2 “长短课”的优化分配
根据《美术教学大纲》美术课的教学目标通常有三个层次,即:了解、理解、掌握。
“长短课”配置就是依据这三个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用短课时灵活组织达到了“了解”;用长课时集中使用达到“理解”和“掌握”。“长短课”避免平均刻板使用课时,以适应美术教材的多样化。这种“长短相济”的课时形式,解决了美术教学中“广博”与“深透”的矛盾。“长短课”配置在其它学科中已见端倪。
“长短课”具体排入课表,可以设想为:短课,用现有20分钟的晨读或午会课时间进行。通常由于45分钟的课时限制,教师面对学生的半拉子作业,常会出现欲罢不忍,欲教不能的状况,这种情况在长短课配置中,将不再出现。学生只有如期完成作业,才能提高作业质量,达到“掌握”双基的教学目标。因此“长短课”配置是以不超总课时为前提,再把45分钟精炼成20分钟的短课,将省出时间,补给长课使用的分配原则。
短课优势:可以充分运用幻灯、录像等电教手段,以生动的形象,简练的语言,组成节奏明快、节奏完整的电教课,教师亦可适当临场发挥,使课程内容短而完整,少而精彩。
长课优势:可以辅助教师示范或者课件教学,最大限度提高教学效率。
“长短课”的配置实例构想:“长短课”最适合用于含有相当技能性内容的课程。试以水粉画教学为例,可用长短不同的三节课完成的方案如下:第一课:以“了解”为教学目标,(20分钟短课)介绍水粉画的发展、现状。学生无作业。第二课:在“了解”的基础上的“理解”(45分钟课)介绍水粉画工具、性能及使用,并欣赏优秀水粉画作品。教师示范典型的水粉画法,学生试笔。第三课:以“掌握”为教学目标(60分钟)教师当场示范。全面辅导学生课堂作业,指出优点与不足。
3 “长短课”的科学性、合理性、优越性
笔者从教学实践中发现,初中学生在听课开始的二十分钟内,注意力最集中,听课效率最高,超过20分钟,注意力开始涣散,就要做小动作,身体会摇晃,坐的姿势不断变换,甚至会趴在桌子上睡觉。20分钟的短课,刚好在学生的注意涣散前结束。为了提高20分钟短课效率,笔者认为采取电化教学比较合适。比如播放一些美术知识或艺术图片等。
另一方面,心理学认为:带有实际操作动作的活动,注意力可以保持数小时,因此美术操作课即便是超过45分钟,由于学生的兴趣已被激起,动手一试的欲望非常强烈,长课时也不会使他们厌烦。在老师的现场示教辅导下,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都会得到充分满足。
“长短课”的精髓是灵活地优化配置总课时,它的具体目标是增加学生作业率,使学生学习兴趣变浓,学习能力增强,在有限的总课时里,学得更好。它的终极目标是高效率地使用课时资源,在普遍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成功率上体现它的优越性。
4 实施“长短课”,希望各方面的支持和努力
“长短课”方案,切实排入初中课表,还存在若干具体的技术问题。全学期美术课时,安排多少节短课、多少节长课为宜?以往美术课都以45分钟的形式出现,教务处排课,调课操作起来相对比较简单。现在出现长短课,如何使各科课时相互衔接?现在显然会使每周的美术课时数出现变化,因此引起单双周课数不同,甚至是一学期中有几种不同的周课程表,给教务处增加了负担。笔者在提出“长短课”配置的设想后,希望能有赞同者付诸实践,实践比设想更富创造性。期望实践能产生切实可行的“长短课”方案,期望实践能产生出更高的课时资源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