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游戏是以体育活动作为基本内容,以游戏为形式,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要目的的特殊体育活动。随着教育界的深入研究和同行在课堂中实践的运用,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体育游戏的教学功效已被教师广泛认同,游戏将人的生理机能和智力运动、情感态度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小学生愿意主动参与体育运动锻炼,在游戏中学会体育运动技巧,提高体育运动能力,缓解学习压力和消极情绪。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基础体育教育实践,就游戏教学的特点、组织和教法进行探讨,以期有所创新,为学校体育发展注入新的内容,使体育教学真正成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认识体育游戏
教师承担着主导和引领课堂的使命,为了提高体育游戏教学的质量,体育教师要从根本上摆脱传统体育教学的落后窠臼,主动探索和改进游戏教学模式,对体育教学目标和游戏有效结合的教法深入研究,构建和完善本校的体育游戏教学体系,将游戏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不断深化和拓展。
教师应该重新审视自己和学生在游戏教学中的地位,让小学生真正成为游戏的主角,教师的设计和课堂生成过程都紧密围绕着学生的反应、学生的态度、学生的心理感受、学生的生理承受能力等展开,放手让学生在体育游戏中锻炼和感知。如,在教学背越式跳高时,随着身体素质和技术动作的提高,相对过竿高度升高,越竿的难度就越大。这时学生往往出现晕竿、紧张、惧怕等心理现象。为克服学生越竿时的畏惧心理,课上开展了“夺取阵地”游戏。把同学们在电影中看到的解放军战士为夺取阵地,勇越铁丝网的情景迁移到跳高练习场,把跳高架上的竹竿换成松紧绳作为“铁丝网”,海绵包为要夺取的“阵地”,学生在笔者陈述的故事情境中,开始抢夺“阵地”。第一次越过的动作不限;第二次练习时,教师出示挂图,要求按照挂图上的动作越过,看谁能越过“铁丝网”守住“阵地”。这时学生已完全进入情境,忘记了恐惧和紧张,一次又一次地越过松紧绳。
体育教师要与时俱进地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提升体育教学技巧和课堂把握能力,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将体育游戏的最大价值发挥出来。教师还要加强体育游戏的分层设计,对不同年级、班级、学生采取适合小学生实际的游戏种类和难度,注重培养小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和信心。例如,教学一年级单脚踏跳双脚落地内容时,带学生掌握动作后,在巩固练习时,教师创设“猎人捕猎”情景。如,猎人去捕捉猎物,在猎物经过的地方布置了一条横绳为陷阱,让学生越过横绳练习,没跳过去的学生扮演猎人。猎人非常狡猾,布置了不同高度的横绳,小动物怎么办呀?启发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高度来练习,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
营造愉快课堂氛围
体育游戏可以用在课堂导入阶段,一方面游戏本身的娱乐性使学生对体育课堂产生好感,另一方面因为体育锻炼前的预备活动非常重要,传统的跑步和做操方法会令小学生产生审美疲劳,小游戏能点燃小学生热身运动的兴趣,比教师的强制和说教更有效。
热身运动要与本节课训练技术对生理机能的要求相一致,尽量做到每节课不重复,使小学生感觉到新鲜和刺激。通常可以做锻炼不同部位的韵律操,配置优美、活泼的音乐,让小学生的身心放松,更愿意参加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小学生的自主意识较差,缺乏对课堂和事物的持久注意力,体育游戏以其娱乐化的外壳承载了体育运动的内核,能较好地将小学生吸引住。例如低年级立定跳远课堂中,学生会感到不耐烦,此时,笔者将动物游戏引入课堂中,创设出“森林运动会”的练习情境,让小学生自行选择一种喜爱的动物,模仿这些动物参加跳远比赛。小学生会纷纷扮演小青蛙、小兔子、小狐狸、小鹿等形象,模仿动物的跳跃动作,提高了对跳远练习的积极性,产生对跳远技术主动学习和观察的意识,初步培养了自主学练的精神。
在课堂上引入体育游戏,能够激发孩子的兴趣。如:“赶猪”就是学生们很有兴趣的游戏。
在耐力跑教学中,为增强学生耐力,同时避免枯燥乏味的形式,笔者根据该项训练特点设计了“赶猪”的游戏。在操场上画两组或两组以上的相距50米的同心圆为“猪圈”,实心球为“小猪”,接力棒为“赶猪棍”。游戏开始,每组第一名同学把“猪”赶进对面的“猪圈”里,快速跑回来把“赶猪棍”传给后面的同学,再把“小猪”从圈里赶回来,这样依次进行,在规定的时间(5分、10分、12分……)内,先把“猪”赶完或“赶猪”的次数多者为胜。学生在游戏中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在玩中加强了上下肢力量及协调性,锻炼了耐力,提高了速度,增强了竞争意识。
科学融入教学目标
体育教师可以结合每堂课的教学标准和内容,合理融入趣味性的游戏活动。學生以为在玩耍而不是在上课,这种心理使小学生对蕴含在游戏中的体育动作练习更加投入,学生在快乐的锻炼氛围中主动探究体育技术。例如六年级“篮球———行进间运球绕杆”教学中,在讲授行进间运行的基本动作要领后,学生往往不愿意进行基础技能的反复训练。针对学生心理,笔者设计互动小游戏,在篮球半场内每个学生单手运球,同时还要用另一只手去拍其他同学的球,如果球被同学拍走,或者发生双手拍球、抱球等违规现象视为挑战失败被罚出场,坚持到最后的同学视为冠军。这一游戏锻炼了学生的协调能力、空间感知力,夯实行进间运球的动作,提升了小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热情。
运用竞赛游戏激发小学生的好胜心。在“走跑交替”教学中,笔者用合作探究法练习弧形跑和折线跑的动作,给游戏命名“抗日地雷战”,在地上画出两个大的五角星,学生分为两组,每组各派出一名成员,给学生发五个实心球作为地雷,参赛者沿着五角星的线路将“地雷”放在五角星的每个顶点位置,学生以走跑轮换的方式完成每条折线,两组成员接力进行,先跑完的小组就是赢者。这个游戏练习强化走跑交替技术动作,提升了学生兴趣,改变了对耐久跑枯燥乏味心理,同时也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和对国家的责任意识。
为了保证教学目标的完成,教师会根据课堂教学内容配合设计相关游戏。如:教学山羊分腿腾越时,学生一见到山羊肯定会有畏惧心理,怕失手滑倒。因此,笔者先设置跳背的游戏练习,两人一组,一人做“山羊”,弯腰双手扶住脚踝,令一人跳过,轮换练习,然后利用自制土山羊——高低不同的轮胎进行练习。从高到低逐步升级练习,克服畏惧心理,使学生从不敢到敢,最后用山羊进行练习。经过一段时间,把那些动作熟练的学生分成一组练习,使他们练得尽兴。这样,既保证了课的质量,又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巧妙利用生活资源
国家提倡“阳光体育理念”,体育教学应该做广义的理解,不能将体育锻炼局限在体育课堂上,还要让小学生在课余时间增加体育运动,培养小学生终身运动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在每天的运动积累中提升身体机能,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个性。如:在上课的开始准备部分可安排些灵敏反应,集中注意力的游戏练习,如“看谁反应快”游戏,一个学生作为考官,一名学生作为裁判,考官发出口令,一群学生做出相反的动作,鼓励学生自己创新游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运动感,实现智力和体育的双重锻炼功效。
教学改革不是将传统文化全盘抛掉,而是让传统儿童游戏重新焕发风采,例如“四件宝”皮筋、跳绳、沙包、踢毽子,以及跳房子、123等游戏在课间活跃起来,并制定出一定的游戏竞赛规则,将体育锻炼动作融入其中,创造出新式的游戏项目,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合作和练习,定期举办比赛和展示。学生在集体游戏中增进了友谊,提升了与同伴合作、沟通的能力,团体活动有利于培养儿童健康心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和情商。体育游戏中可以吸纳朗诵、音乐、舞蹈、历史等方面的教育,例如:在武术教学过程中,把《中国功夫》《陈真传》等歌曲及影片片段融入到课堂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在课的结束部分,根据学生知识面,结合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摆POSE造型游戏练习,使学生身心得到了放松,同时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将体育和德育教学目标有机统一起来,实现寓教于乐、陶冶情操的教育效果。
再如:在游戏“抗洪救灾”中,笔者与学生共同创设了洪水泛滥的情境,并为各组学生提供了相应的“抗洪”物资:沙包(海绵垫、球等);救灾物资:粮食(羽毛球、空盒等)。至于先“抗洪”还是先“救灾”,如何“抗洪”,如何“救灾”,则由学生自由讨论,发挥想象,各抒己见,提出合理建议。这样既能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兴趣,又能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把握游戏体育尺度
游戏要遵循体育教学的本质,为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而服务,不是单纯为了娱乐而进行,因此,教师在设计趣味游戏时一定注重合理性和科学性,要规范游戏的规则和操作过程,让学生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自律精神。游戏让学生感受到了团体活动的快乐,潜移默化地改变自私、孤僻、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产生强烈的合作意识、集体荣誉感,学会包容与和谐相处,教师在学生合作过程中,实时关注学生的表现,对错误行为和思想加以纠正,进行人格教育和道德价值观的渗透。
另外,体育具有较强的挑战性和竞技性,体育游戏竞赛开展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竞争,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公平意识,使学生能真正从参与锻炼中增强体质,体验到体育项目的正能量。而且,体育教师应该提高对游戏的认知层次,鼓励学生总结和抒发对体育游戏参与过程的体验,将学生的真实感悟与收获运用到日常的生活中、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体育游戏会触动学生的兴奋点,因此可能出现课堂氛围高涨、比赛现场异常激烈的情况,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保护意识比较弱,身体和心理机制发育不成熟,因此教师要平衡好趣味性和安全性的关系,在课前认真检查运动场地、运动器械,在游戏开展时注重安全区的划分,尤其是对低年级小学生的活动范围严格限制,避免同时上体育课的班级之间相互交叉和干扰而发生意外伤害。教师在设计游戏时,一定要把握好运动难度和运动量,不能让学生过度疲劳,影响小学生身心发育和成长。如:在教学三年级篮球双手低手传接球时,为巩固提升传接球动作,创编穿越呼啦圈传接球游戏:四人一组,两人拿呼啦圈,要求及规则:限制呼啦圈高度;传接球时,球不许落地,失误一次扣一分。教师发令后,其余两人穿越呼啦圈进行传接球,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组完成的动作准确、安全、快速。然后輪换,再进行比赛。
综上所述,体育游戏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体育教学规律,运用得当可以促进学生顺其自然地掌握体育技能,提高小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热度,逐步养成自主体育锻炼的爱好。体育教师要充分了解自己不同班级学生的情况,结合具体的体育教学内容,设计和实施生动活泼的小游戏,使小学生的童年充满体育锻炼的阳光。
(作者单位:北京市密云区穆家峪镇中心小学)
科学认识体育游戏
教师承担着主导和引领课堂的使命,为了提高体育游戏教学的质量,体育教师要从根本上摆脱传统体育教学的落后窠臼,主动探索和改进游戏教学模式,对体育教学目标和游戏有效结合的教法深入研究,构建和完善本校的体育游戏教学体系,将游戏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不断深化和拓展。
教师应该重新审视自己和学生在游戏教学中的地位,让小学生真正成为游戏的主角,教师的设计和课堂生成过程都紧密围绕着学生的反应、学生的态度、学生的心理感受、学生的生理承受能力等展开,放手让学生在体育游戏中锻炼和感知。如,在教学背越式跳高时,随着身体素质和技术动作的提高,相对过竿高度升高,越竿的难度就越大。这时学生往往出现晕竿、紧张、惧怕等心理现象。为克服学生越竿时的畏惧心理,课上开展了“夺取阵地”游戏。把同学们在电影中看到的解放军战士为夺取阵地,勇越铁丝网的情景迁移到跳高练习场,把跳高架上的竹竿换成松紧绳作为“铁丝网”,海绵包为要夺取的“阵地”,学生在笔者陈述的故事情境中,开始抢夺“阵地”。第一次越过的动作不限;第二次练习时,教师出示挂图,要求按照挂图上的动作越过,看谁能越过“铁丝网”守住“阵地”。这时学生已完全进入情境,忘记了恐惧和紧张,一次又一次地越过松紧绳。
体育教师要与时俱进地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提升体育教学技巧和课堂把握能力,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将体育游戏的最大价值发挥出来。教师还要加强体育游戏的分层设计,对不同年级、班级、学生采取适合小学生实际的游戏种类和难度,注重培养小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和信心。例如,教学一年级单脚踏跳双脚落地内容时,带学生掌握动作后,在巩固练习时,教师创设“猎人捕猎”情景。如,猎人去捕捉猎物,在猎物经过的地方布置了一条横绳为陷阱,让学生越过横绳练习,没跳过去的学生扮演猎人。猎人非常狡猾,布置了不同高度的横绳,小动物怎么办呀?启发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高度来练习,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
营造愉快课堂氛围
体育游戏可以用在课堂导入阶段,一方面游戏本身的娱乐性使学生对体育课堂产生好感,另一方面因为体育锻炼前的预备活动非常重要,传统的跑步和做操方法会令小学生产生审美疲劳,小游戏能点燃小学生热身运动的兴趣,比教师的强制和说教更有效。
热身运动要与本节课训练技术对生理机能的要求相一致,尽量做到每节课不重复,使小学生感觉到新鲜和刺激。通常可以做锻炼不同部位的韵律操,配置优美、活泼的音乐,让小学生的身心放松,更愿意参加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小学生的自主意识较差,缺乏对课堂和事物的持久注意力,体育游戏以其娱乐化的外壳承载了体育运动的内核,能较好地将小学生吸引住。例如低年级立定跳远课堂中,学生会感到不耐烦,此时,笔者将动物游戏引入课堂中,创设出“森林运动会”的练习情境,让小学生自行选择一种喜爱的动物,模仿这些动物参加跳远比赛。小学生会纷纷扮演小青蛙、小兔子、小狐狸、小鹿等形象,模仿动物的跳跃动作,提高了对跳远练习的积极性,产生对跳远技术主动学习和观察的意识,初步培养了自主学练的精神。
在课堂上引入体育游戏,能够激发孩子的兴趣。如:“赶猪”就是学生们很有兴趣的游戏。
在耐力跑教学中,为增强学生耐力,同时避免枯燥乏味的形式,笔者根据该项训练特点设计了“赶猪”的游戏。在操场上画两组或两组以上的相距50米的同心圆为“猪圈”,实心球为“小猪”,接力棒为“赶猪棍”。游戏开始,每组第一名同学把“猪”赶进对面的“猪圈”里,快速跑回来把“赶猪棍”传给后面的同学,再把“小猪”从圈里赶回来,这样依次进行,在规定的时间(5分、10分、12分……)内,先把“猪”赶完或“赶猪”的次数多者为胜。学生在游戏中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在玩中加强了上下肢力量及协调性,锻炼了耐力,提高了速度,增强了竞争意识。
科学融入教学目标
体育教师可以结合每堂课的教学标准和内容,合理融入趣味性的游戏活动。學生以为在玩耍而不是在上课,这种心理使小学生对蕴含在游戏中的体育动作练习更加投入,学生在快乐的锻炼氛围中主动探究体育技术。例如六年级“篮球———行进间运球绕杆”教学中,在讲授行进间运行的基本动作要领后,学生往往不愿意进行基础技能的反复训练。针对学生心理,笔者设计互动小游戏,在篮球半场内每个学生单手运球,同时还要用另一只手去拍其他同学的球,如果球被同学拍走,或者发生双手拍球、抱球等违规现象视为挑战失败被罚出场,坚持到最后的同学视为冠军。这一游戏锻炼了学生的协调能力、空间感知力,夯实行进间运球的动作,提升了小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热情。
运用竞赛游戏激发小学生的好胜心。在“走跑交替”教学中,笔者用合作探究法练习弧形跑和折线跑的动作,给游戏命名“抗日地雷战”,在地上画出两个大的五角星,学生分为两组,每组各派出一名成员,给学生发五个实心球作为地雷,参赛者沿着五角星的线路将“地雷”放在五角星的每个顶点位置,学生以走跑轮换的方式完成每条折线,两组成员接力进行,先跑完的小组就是赢者。这个游戏练习强化走跑交替技术动作,提升了学生兴趣,改变了对耐久跑枯燥乏味心理,同时也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和对国家的责任意识。
为了保证教学目标的完成,教师会根据课堂教学内容配合设计相关游戏。如:教学山羊分腿腾越时,学生一见到山羊肯定会有畏惧心理,怕失手滑倒。因此,笔者先设置跳背的游戏练习,两人一组,一人做“山羊”,弯腰双手扶住脚踝,令一人跳过,轮换练习,然后利用自制土山羊——高低不同的轮胎进行练习。从高到低逐步升级练习,克服畏惧心理,使学生从不敢到敢,最后用山羊进行练习。经过一段时间,把那些动作熟练的学生分成一组练习,使他们练得尽兴。这样,既保证了课的质量,又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巧妙利用生活资源
国家提倡“阳光体育理念”,体育教学应该做广义的理解,不能将体育锻炼局限在体育课堂上,还要让小学生在课余时间增加体育运动,培养小学生终身运动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在每天的运动积累中提升身体机能,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个性。如:在上课的开始准备部分可安排些灵敏反应,集中注意力的游戏练习,如“看谁反应快”游戏,一个学生作为考官,一名学生作为裁判,考官发出口令,一群学生做出相反的动作,鼓励学生自己创新游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运动感,实现智力和体育的双重锻炼功效。
教学改革不是将传统文化全盘抛掉,而是让传统儿童游戏重新焕发风采,例如“四件宝”皮筋、跳绳、沙包、踢毽子,以及跳房子、123等游戏在课间活跃起来,并制定出一定的游戏竞赛规则,将体育锻炼动作融入其中,创造出新式的游戏项目,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合作和练习,定期举办比赛和展示。学生在集体游戏中增进了友谊,提升了与同伴合作、沟通的能力,团体活动有利于培养儿童健康心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和情商。体育游戏中可以吸纳朗诵、音乐、舞蹈、历史等方面的教育,例如:在武术教学过程中,把《中国功夫》《陈真传》等歌曲及影片片段融入到课堂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在课的结束部分,根据学生知识面,结合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摆POSE造型游戏练习,使学生身心得到了放松,同时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将体育和德育教学目标有机统一起来,实现寓教于乐、陶冶情操的教育效果。
再如:在游戏“抗洪救灾”中,笔者与学生共同创设了洪水泛滥的情境,并为各组学生提供了相应的“抗洪”物资:沙包(海绵垫、球等);救灾物资:粮食(羽毛球、空盒等)。至于先“抗洪”还是先“救灾”,如何“抗洪”,如何“救灾”,则由学生自由讨论,发挥想象,各抒己见,提出合理建议。这样既能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兴趣,又能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把握游戏体育尺度
游戏要遵循体育教学的本质,为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而服务,不是单纯为了娱乐而进行,因此,教师在设计趣味游戏时一定注重合理性和科学性,要规范游戏的规则和操作过程,让学生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自律精神。游戏让学生感受到了团体活动的快乐,潜移默化地改变自私、孤僻、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产生强烈的合作意识、集体荣誉感,学会包容与和谐相处,教师在学生合作过程中,实时关注学生的表现,对错误行为和思想加以纠正,进行人格教育和道德价值观的渗透。
另外,体育具有较强的挑战性和竞技性,体育游戏竞赛开展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竞争,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公平意识,使学生能真正从参与锻炼中增强体质,体验到体育项目的正能量。而且,体育教师应该提高对游戏的认知层次,鼓励学生总结和抒发对体育游戏参与过程的体验,将学生的真实感悟与收获运用到日常的生活中、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体育游戏会触动学生的兴奋点,因此可能出现课堂氛围高涨、比赛现场异常激烈的情况,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保护意识比较弱,身体和心理机制发育不成熟,因此教师要平衡好趣味性和安全性的关系,在课前认真检查运动场地、运动器械,在游戏开展时注重安全区的划分,尤其是对低年级小学生的活动范围严格限制,避免同时上体育课的班级之间相互交叉和干扰而发生意外伤害。教师在设计游戏时,一定要把握好运动难度和运动量,不能让学生过度疲劳,影响小学生身心发育和成长。如:在教学三年级篮球双手低手传接球时,为巩固提升传接球动作,创编穿越呼啦圈传接球游戏:四人一组,两人拿呼啦圈,要求及规则:限制呼啦圈高度;传接球时,球不许落地,失误一次扣一分。教师发令后,其余两人穿越呼啦圈进行传接球,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组完成的动作准确、安全、快速。然后輪换,再进行比赛。
综上所述,体育游戏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体育教学规律,运用得当可以促进学生顺其自然地掌握体育技能,提高小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热度,逐步养成自主体育锻炼的爱好。体育教师要充分了解自己不同班级学生的情况,结合具体的体育教学内容,设计和实施生动活泼的小游戏,使小学生的童年充满体育锻炼的阳光。
(作者单位:北京市密云区穆家峪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