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泥夯墙上嵌着一扇木质黑窗,像孩子的眸子,天井的光洒下来,眸子就亮了。窗下斑驳的青苔,因着老宅的潮阴和懒洋洋的春风,不断向上蔓延。一株枝繁叶茂的橘树,黛绿的叶子带着玉的质地,把泥墙房衬得绿意盎然。
这是一座建于解放前的宅院。所有的木质组件都被时间染黑。一堵突兀的墙把天井隔成两半,宅子一下子变得拥挤。目力所及都是无声的墙,最后只有仰望。长方形的天空,深邃遥远,无限辽阔。看久了,让人寂寞。
多年过去,老宅里的几户人家都已无人居住。那堵墙却仍然站立。房梁木柱慢慢被尘埃和蛛网包围。一件蓑衣等在门口的墙上。
金华市后溪村的这间老房子,突然被十几位不速之客造访,瞬间人满为患。人群的杂沓打破了寂静,灰尘乱舞。
她一个人走在村中的石子路上。淡紫的泡桐花开了一树,已是仲春时节。沟渠边,石子缝,石阶上:“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满眼都是新鲜的光景,脹鼓鼓的。
她看到,后溪的古宅不饰粉黛。青砖、石砖层层叠叠能一路看到屋顶。这些房子的主色调是土黄,带着农耕时代的粗粝和拙朴。穿花裙子的女子随便往墙下一站,就会是一张有冲击力的照片。
巷陌交错处,一位老太拄着拐杖一闪而过。花白的齐耳短发,青色的上衣,黑色的长裤,步履匆匆。也不朝她看,只顾往前走,几步就没了影。让她恍惚:大概是一瞬间的闪念,看到了自己的前世。
是啊,这房前屋后,这沟渠河塘,这一树一草,让人无端亲切。生命的轮回里谁又说得清楚自己有没有来过。如果追溯起来,这也许是基因里的记忆。
正如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里说:“机缘把他们随便抛掷到一个环境中,而他们却一直思念着一处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坐落在何处的家乡。说不定在他们内心深处仍然隐伏着多少世代前祖先的习性和癖好,叫这些彷徨者再回到他们祖先在远古就已离开的土地。有时候一个人偶然到了一个地方,会神秘地感觉到这正是自己栖身之所,是他一直在寻找的家园。”
后溪的土坯房,它只是一栋房子。黄泥夯起来的土墙,间中有稻草的痕迹。也垒有青砖,在紧要处承受着房屋结构的重量。这样的土房,脱胎于原始的干栏式建筑。屋顶有不知是被风还是鸟送来的植物,在瓦片的缝隙间昂然生长;土房就像头顶扎了朵冲天辫,一下子天真起来。一条长长的裂缝从人字檐蔓延下来消失在前窗上。十字格的小木窗,非常小。窗下那株芭蕉绿得耀眼,健硕的叶片挡住了半个窗子。褐色的木门紧闭,像紧紧抿着的嘴唇,不吐露关于房主的一字一句。春联还像刚贴时那样鲜红:一年好景同春到,四季财源顺时来。隶书体的民间书法,一笔一画中自有行云流水。屋前的晾衣杆充当了南瓜架子,藤蔓沿着衣杆蜿蜒,叶子疯长。
在后溪,随处可见的绿和随处可见的土房相互交融。一切那么自然。她在村子的巷弄间乱走,和一片又一片野生的绿相逢:爬满青苔的蛋子路,被凤仙和杂草占领的墙角,被豆角叶、南瓜叶覆盖的篱笆墙,屋后的檫树、桐树、枳棋树,路边的水塘,门口随意生长的地锦,废弃宅院里的芳草和不知名的小树。植物见缝就长,风吹就绿。处处是蓬勃的生命力。
眼前的这座砖房依山势立在高处,被抽芽的凌霄枝叶挡住了一部分视线。和两边粗朴的砖墙相比,门台显得十分考究,有大宅门的气派。门楣高高在上,门额上通过青砖不同的堆砌形成视觉美,但并没有徽派建筑中常见的石刻和砖雕,更没有文字。它素颜朝天,只是用手理了理留海,一派无邪。铜环静默,木门无语,只有凌霄拼了命似的绿。主人外出打工已经好久没回来了。
宅子是老的旧的,植物是青的新的。那个闯进这里的人像是走在梦中。
八百多年前,汤氏祖先一路从武义县翻山越岭想寻个风水宝地安家落户。走到万松岭向下一望:群山之下一片平地,山水哗哗时隐时现。如果把家安在这里,那就枕山,环水,面屏。凭着一双手,汤氏村祖搭屋垦荒,繁衍生息,给这里的山山水水都起了心仪的名字。子孙绵延,房子越造越多,慢慢就形成了村庄。从高空俯瞰,后溪村呈美丽的月牙形。古宅的黑瓦集中在村庄的中心,房子虽然密集,绿树仍然星星点点。万松岭下来的水,通过渠道流入村中七个蓝色的水塘,再流到村口溪中。这样的水系,凝聚着先人的智慧,一直沿用至今。
她穿梭在一条又一条的里弄小径,已经迷路。两座并列的土房间有一条小小的路。她张头探脑地进去,光线变暗,无意中抬头,屋檐把天空隔成了琴键,白的是天,黑的是瓦。此刻,她忽然明白土坯房也不仅仅是挡风遮雨的房子,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村民也有审美的需求。泥墙只有黄泥,但屋檐和门台,通过瓦片的设计和砖块的摆放可以变得美,就像村姑发辫上的那条红头绳。
村中静极,没有遇着村民。只有春风私语,从八百年前说起,告诉她一座村庄的秘密。如果沿着石后线再往北,还有一个福建铺,一个东阳铺,这是两个小村的名字,十几二十户人家。从地名大致也可以知道它们的由来。
古人跋山涉水寻求一个立身之处。垦荒,播种,从无到有,从零到一,让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一点点变成家园。只要手在,脚在,粮食就在,遮风挡雨的房屋就在。古人随便到哪里都能存活。今人不同,城市里混不下去的人同样回不了故乡。新一代农民既种不了田也种不了菜。镰刀和锄头并不比城市里的机械要好使;如果时间不对,土地也不会让你种什么就收获什么。田园生活不是诗意,是首先要弯下腰、俯下身和土地交流的一门技术。
拐弯处,眼前豁然开朗。一爿塘,一棵树,屋舍三两,一条丫路分别通向村庄某处,万松岭冒着黛青的尖站在后面。如果要找村庄的标志性景点,这就是了。砖房高低错落,大小有致,层层青砖清晰可见;墙面斑斑驳驳,岁月的风霜雨雪都刻在那里;漆黑的人字檐就像水墨画中的一撇一捺,完美的弧度让人惊艳。“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从后溪引来的水泛着光,映着屋檐,对影成画;塘岸的杂草东一蓬西一蓬兀自生长。天、地、人。人呢?不见人。
却有伊伊呀呀的戏曲声传来。那就是婺剧了。仔细听,和她熟悉的越剧好像没什么不同,但分明就是不一样。也有锣鼓,也有镲、二胡,伴奏的乐器分明一样,但调就不是那个调。婺剧也婉转,也柔软,转音处同样美得撕心裂肺。唱的是什么就听不懂了,用的是婺语。婺剧这种地方戏通过对其他剧种的兼容并蓄流传了下来,已经有四百多年了。她倚着砖墙默默地听,不知不觉入了定。
人群的嘈杂声突然传来,她和自己的队伍重新汇合。汤氏宗祠雕梁画栋,和江南所有的古建筑没什么两样,只是倾颓得厉害。潮湿的天井里青草葳蕤。后溪的绿无处不在。她进去转了一圈又出来了。
村里的汤书记正在向人们叙说洪拳。在后溪,不但有婺剧,还有硬气的洪拳。这是一种短手近攻、贴身攻防的武术。福建人洪熙官是洪拳的创始者。后溪为什么会有洪拳流传,这可能也和福建铺这个小小的村庄有关吧。村里至今还有老人会耍洪拳,一招一式中,能看到其中呼啸而过的岁月:拳法不再凌厉,马步不够稳扎,招势不够虎虎生风。但以前的以前,村里练拳是有专门的组织者的,既防范山贼,又自卫防身。现在,六十多岁的老人偶尔会在晚辈问起时打上几拳;一身拳脚已是多年未用。
为了春联上的愿望,古宅基本木门紧锁。人们在劳作,或出乡,或出畈。只有像她这样的城里人才会舟车劳顿来这里寻找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回来后,她看到一张村民挑柴的照片。捆得整整齐齐的两垛柴,用冲杠一穿稳稳地立着。戴着草帽的村妇站着正在歇脚,涨红的脸挂满汗水,双臂放在冲杠上,肌肉毕现。她愣愣地看着镜头,像是在说“拍什么呢?有什么好拍的?”
一只公鸡立在草堆上啄食,时而警觉地望望四周。天地无语。
这是一座建于解放前的宅院。所有的木质组件都被时间染黑。一堵突兀的墙把天井隔成两半,宅子一下子变得拥挤。目力所及都是无声的墙,最后只有仰望。长方形的天空,深邃遥远,无限辽阔。看久了,让人寂寞。
多年过去,老宅里的几户人家都已无人居住。那堵墙却仍然站立。房梁木柱慢慢被尘埃和蛛网包围。一件蓑衣等在门口的墙上。
金华市后溪村的这间老房子,突然被十几位不速之客造访,瞬间人满为患。人群的杂沓打破了寂静,灰尘乱舞。
她一个人走在村中的石子路上。淡紫的泡桐花开了一树,已是仲春时节。沟渠边,石子缝,石阶上:“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满眼都是新鲜的光景,脹鼓鼓的。
她看到,后溪的古宅不饰粉黛。青砖、石砖层层叠叠能一路看到屋顶。这些房子的主色调是土黄,带着农耕时代的粗粝和拙朴。穿花裙子的女子随便往墙下一站,就会是一张有冲击力的照片。
巷陌交错处,一位老太拄着拐杖一闪而过。花白的齐耳短发,青色的上衣,黑色的长裤,步履匆匆。也不朝她看,只顾往前走,几步就没了影。让她恍惚:大概是一瞬间的闪念,看到了自己的前世。
是啊,这房前屋后,这沟渠河塘,这一树一草,让人无端亲切。生命的轮回里谁又说得清楚自己有没有来过。如果追溯起来,这也许是基因里的记忆。
正如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里说:“机缘把他们随便抛掷到一个环境中,而他们却一直思念着一处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坐落在何处的家乡。说不定在他们内心深处仍然隐伏着多少世代前祖先的习性和癖好,叫这些彷徨者再回到他们祖先在远古就已离开的土地。有时候一个人偶然到了一个地方,会神秘地感觉到这正是自己栖身之所,是他一直在寻找的家园。”
后溪的土坯房,它只是一栋房子。黄泥夯起来的土墙,间中有稻草的痕迹。也垒有青砖,在紧要处承受着房屋结构的重量。这样的土房,脱胎于原始的干栏式建筑。屋顶有不知是被风还是鸟送来的植物,在瓦片的缝隙间昂然生长;土房就像头顶扎了朵冲天辫,一下子天真起来。一条长长的裂缝从人字檐蔓延下来消失在前窗上。十字格的小木窗,非常小。窗下那株芭蕉绿得耀眼,健硕的叶片挡住了半个窗子。褐色的木门紧闭,像紧紧抿着的嘴唇,不吐露关于房主的一字一句。春联还像刚贴时那样鲜红:一年好景同春到,四季财源顺时来。隶书体的民间书法,一笔一画中自有行云流水。屋前的晾衣杆充当了南瓜架子,藤蔓沿着衣杆蜿蜒,叶子疯长。
在后溪,随处可见的绿和随处可见的土房相互交融。一切那么自然。她在村子的巷弄间乱走,和一片又一片野生的绿相逢:爬满青苔的蛋子路,被凤仙和杂草占领的墙角,被豆角叶、南瓜叶覆盖的篱笆墙,屋后的檫树、桐树、枳棋树,路边的水塘,门口随意生长的地锦,废弃宅院里的芳草和不知名的小树。植物见缝就长,风吹就绿。处处是蓬勃的生命力。
眼前的这座砖房依山势立在高处,被抽芽的凌霄枝叶挡住了一部分视线。和两边粗朴的砖墙相比,门台显得十分考究,有大宅门的气派。门楣高高在上,门额上通过青砖不同的堆砌形成视觉美,但并没有徽派建筑中常见的石刻和砖雕,更没有文字。它素颜朝天,只是用手理了理留海,一派无邪。铜环静默,木门无语,只有凌霄拼了命似的绿。主人外出打工已经好久没回来了。
宅子是老的旧的,植物是青的新的。那个闯进这里的人像是走在梦中。
八百多年前,汤氏祖先一路从武义县翻山越岭想寻个风水宝地安家落户。走到万松岭向下一望:群山之下一片平地,山水哗哗时隐时现。如果把家安在这里,那就枕山,环水,面屏。凭着一双手,汤氏村祖搭屋垦荒,繁衍生息,给这里的山山水水都起了心仪的名字。子孙绵延,房子越造越多,慢慢就形成了村庄。从高空俯瞰,后溪村呈美丽的月牙形。古宅的黑瓦集中在村庄的中心,房子虽然密集,绿树仍然星星点点。万松岭下来的水,通过渠道流入村中七个蓝色的水塘,再流到村口溪中。这样的水系,凝聚着先人的智慧,一直沿用至今。
她穿梭在一条又一条的里弄小径,已经迷路。两座并列的土房间有一条小小的路。她张头探脑地进去,光线变暗,无意中抬头,屋檐把天空隔成了琴键,白的是天,黑的是瓦。此刻,她忽然明白土坯房也不仅仅是挡风遮雨的房子,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村民也有审美的需求。泥墙只有黄泥,但屋檐和门台,通过瓦片的设计和砖块的摆放可以变得美,就像村姑发辫上的那条红头绳。
村中静极,没有遇着村民。只有春风私语,从八百年前说起,告诉她一座村庄的秘密。如果沿着石后线再往北,还有一个福建铺,一个东阳铺,这是两个小村的名字,十几二十户人家。从地名大致也可以知道它们的由来。
古人跋山涉水寻求一个立身之处。垦荒,播种,从无到有,从零到一,让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一点点变成家园。只要手在,脚在,粮食就在,遮风挡雨的房屋就在。古人随便到哪里都能存活。今人不同,城市里混不下去的人同样回不了故乡。新一代农民既种不了田也种不了菜。镰刀和锄头并不比城市里的机械要好使;如果时间不对,土地也不会让你种什么就收获什么。田园生活不是诗意,是首先要弯下腰、俯下身和土地交流的一门技术。
拐弯处,眼前豁然开朗。一爿塘,一棵树,屋舍三两,一条丫路分别通向村庄某处,万松岭冒着黛青的尖站在后面。如果要找村庄的标志性景点,这就是了。砖房高低错落,大小有致,层层青砖清晰可见;墙面斑斑驳驳,岁月的风霜雨雪都刻在那里;漆黑的人字檐就像水墨画中的一撇一捺,完美的弧度让人惊艳。“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从后溪引来的水泛着光,映着屋檐,对影成画;塘岸的杂草东一蓬西一蓬兀自生长。天、地、人。人呢?不见人。
却有伊伊呀呀的戏曲声传来。那就是婺剧了。仔细听,和她熟悉的越剧好像没什么不同,但分明就是不一样。也有锣鼓,也有镲、二胡,伴奏的乐器分明一样,但调就不是那个调。婺剧也婉转,也柔软,转音处同样美得撕心裂肺。唱的是什么就听不懂了,用的是婺语。婺剧这种地方戏通过对其他剧种的兼容并蓄流传了下来,已经有四百多年了。她倚着砖墙默默地听,不知不觉入了定。
人群的嘈杂声突然传来,她和自己的队伍重新汇合。汤氏宗祠雕梁画栋,和江南所有的古建筑没什么两样,只是倾颓得厉害。潮湿的天井里青草葳蕤。后溪的绿无处不在。她进去转了一圈又出来了。
村里的汤书记正在向人们叙说洪拳。在后溪,不但有婺剧,还有硬气的洪拳。这是一种短手近攻、贴身攻防的武术。福建人洪熙官是洪拳的创始者。后溪为什么会有洪拳流传,这可能也和福建铺这个小小的村庄有关吧。村里至今还有老人会耍洪拳,一招一式中,能看到其中呼啸而过的岁月:拳法不再凌厉,马步不够稳扎,招势不够虎虎生风。但以前的以前,村里练拳是有专门的组织者的,既防范山贼,又自卫防身。现在,六十多岁的老人偶尔会在晚辈问起时打上几拳;一身拳脚已是多年未用。
为了春联上的愿望,古宅基本木门紧锁。人们在劳作,或出乡,或出畈。只有像她这样的城里人才会舟车劳顿来这里寻找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回来后,她看到一张村民挑柴的照片。捆得整整齐齐的两垛柴,用冲杠一穿稳稳地立着。戴着草帽的村妇站着正在歇脚,涨红的脸挂满汗水,双臂放在冲杠上,肌肉毕现。她愣愣地看着镜头,像是在说“拍什么呢?有什么好拍的?”
一只公鸡立在草堆上啄食,时而警觉地望望四周。天地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