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俗”互动中的竹刻艺术

来源 :上海工艺美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123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竹刻即竹雕,是指以竹子为艺术载体并在其上进行各种装饰图形或文字的雕刻。竹刻作为小众的、我国特有的艺术门类,具有传统手工艺特有的中国精神特征,竹刻的起源和发展,与中国知识分子阶层紧密相关。而“‘雅’与‘俗’既是深藏在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知识分子心底的最为稳定的价值尺度和审美标准,又是影响着中国文化进程和文学发展走向的两股巨大力量。”竹刻的传承与发展受此影响深远,它是一部“雅”、“俗”互动的传统手工艺史。
  一、竹刻艺术起源于日常生活
  我国竹子种类数量达五百多种,是著名的竹林王国,是世界竹林分布面积最为集中的地方。
  我国用竹历史悠久,先民用竹可追溯至史前社会,是世界最早利用竹子的国家。竹子分布广泛、价值低廉、取材方便,挺拔秀直,质地韧性极佳,被古代劳动人民灵巧的双手制作成生活中的器物。大到西周大臣上朝所持之“笏”、春秋竹简,小到不离手头的“卮”,竹具的实用性渗入江南竹乡的日常生活。出于尚美的天性,人们在竹具上进行纹饰雕刻,这就是竹刻的起源。竹器不耐于长久存放,据考证,出土的原始社会古墓中,发现刻有雕饰的竹器。最早的竹刻作品可见于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中的西汉彩漆龙纹竹勺.勺柄工艺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浮雕龙纹图案,最前端亦采用中间部分制作手法,一处连接花纹为支撑,雕刻技法成熟,工艺精美。《南齐书》有关于竹根如意的记载,为佛教法器。唐朝时期传到日本的“尺八”,上面雕刻着精美的人物花乌纹,是竹刻作品中的精品,技法精湛,技艺卓绝,显示了大唐时期文化的繁荣,对他国产生深远影响。西夏八号陵发掘出土竹刻文物残品,上有阴刻和浮雕两种以上雕刻技法。我们发现,明中期前的竹刻作品,多是生产生活用具,以实用性为主体,雕刻花纹多为观赏和点缀。因为对竹器的加工和使用历史悠久,我国有一套成熟的加工和保存竹片的方法,为竹刻备材奠定基础。
  二、“雅化”——竹刻成为专门艺术
  我国竹刻艺术虽历史悠久,发展成为一种专门艺术则在明中期以后。竹子取材容易,在一方小小的竹片上进行艺术创作,进而形成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在雕刻的技法、竹材特点的把握、题材的选择、竹刻技艺理论的形成和成熟及作品的艺术表达上,有一大批竹刻者殚精竭虑的探索和成就。
  魏晋南北朝是土大夫阶层人文精神的觉醒时期,竹刻作品自此慢慢引起知识阶层的关注。宋代理学思想盛行,艺术上崇尚简朴、清雅,宋代的写意画兴盛,以书画入刻,适合竹刻艺术的表达,雕刻技艺的发达,让雕刻人的材质选择范围大大扩展。在金西崖口述,王世襄整理的《竹刻艺术》中谈到:“自宋以降,雕刻巨像若洞窟摩崖、寺观雕塑,渐趋消替,而可陈置几案之雕刻,则异彩份呈,灿然夺目。”这个时期艺术思潮趋势,由公共空间的大规模艺术,转向表达文人个性化审美意志。社会公众的“俗文化”审美逐渐被“雅文化”取代,成为社会主流标准。
  明代中期,文人雅土间兴起文房雅玩,兴鉴赏收藏,竹刻得以迅速发展,成为“时尚”的“雅”文化。
  第一,竹刻从业者,具有较强的文化修养和艺术审美。之前竹刻艺术只有少数文人和上层人士参与,明中后期,大量擅长书法绘画、金石篆刻的文人捉刀进行竹刻创作,一大批文人生活与竹刻联系起来。“玉人云鬓堆鸦处,斜插朱松邻一枝”此处朱松邻,嘉定人,深谙绘画篆刻,并不专门从事竹刻,兼有牙角竹木雕刻。《竹人录》中87为竹刻艺术家,明确指出有三十七人兼擅篆刻。陆扶照在《南村随笔》中写:“竹刻,自正、嘉间高人朱松邻创为之,继者其子小松缨,至其孙三松稚征而技臻绝妙。”自此,朱门三代后专世竹刻,家族竹刻艺术世代传承现象开始出现。
  第二,书斋文化的兴起,让书斋成为一种较为完善的“雅”化空间载体,成为“雅”文化、“雅”艺术的重要日常生活空间。书斋一开始是读书写字之处,慢慢成为文人交流、古物把玩、开展文艺活动等空间场所。成为文人士大夫阶层表达个人情志和审美趣味,向外界传递个人审美和社会地位信息的重要载体,因此书斋的布局陈设十分讲究。此时竹刻艺术作品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为陈设摆件等独立作品,多采用圆雕的技法,如人物、动植物雕像,坐屏。第二类为书斋内必不可少的文房用具,成为竹刻作品的集中表达。这些精美小物件的把玩和观赏性日渐超过其功用意义,多做书案陈设,如臂擱、笔筒、镇纸等,成为有文化底蕴的文人收藏。
  第三,竹文化以及竹精神让“竹”成为古代知识分子偏爱的精神世界投射物。陈望衡先生曾说:“人赋予自然物以符号形式,既可以根据自然物的本真属性,使这种符号成为科学认知的符号;也可以根据人们自己的某种意念、情感的需求,可相对忽视自然物本身的自然属性,从而使自然物仅成为表达人的意念、情感的标签。”人们生活在竹林环境之中,生活中遍布着竹器竹具的使用,竹渗透到了中华民族生活和精神中,竹远非是一种纯自然特征的植物,而是“人化”的文化象征,我国更是被称为“竹子文明的国度”。竹子四季常青,生命力顽强,生长蔓延迅速。外形上,竹子是禾草类植物,暴露于土壤之上的茎为地上茎,有些茎在根部横生,纵深生长为地下茎,生长为“竹鞭”。根部在地下盘结而生,生命力强大,即使把地面上的竹子全部砍光,第二年,颗颗竹笋冒头,一片竹林又在春季出现,并且根部在地下迅速蔓延,竹林扩张趋势明显。竹子的节一般在10到15个以上,竹茎每一节,圆轮形状的外茎是木质,中间是空的。节之间的竹节处,会发出侧枝,细于主干,渐渐到末梢时,侧茎较尖。竹叶为狭长披针形,叶片轻薄,表面有蜡,易于锁住水分。竹叶密集,一小节处生三五叶片,终年长青,远看像一片绿色的海洋,人称之为“竹海”,风吹之时,枝叶碰撞发出瑟瑟之音。战国时,屈原写竹,自比为竹。竹兼具“挺拔直上、直而有节、坚韧难折”与“淡泊无为、超凡脱俗、精神自由”人格符号,竹的人格符号与儒家和道家的理想人格相关。人们对于竹的喜爱,还可见于宋代“湖人竹派”的建立,和国画中墨竹题材的独树一帜。文人往往以竹自喻苏东坡“不可居无竹”,三顾茅庐诸葛亮茅庐外的竹林,《红楼梦》中潇湘馆前的潇湘竹……。   第四,书画艺术审美深入竹刻创作,很多文人本就擅长作画,以画入刻,意境清雅。一,构图方式上,由图案式构图转向绘画式构图。图案式构图为花纹雕饰的重复,绘画式构图转向独立作品的整体呈现,从“俗”的装饰性,到“雅”的艺术性。二,竹刻题材出现纯书法作品,并且竹刻作品悄然被竹刻艺人提款、刻印。三,开始出现专门著作研究竹刻作品和竹刻家。如清代金元钰作《竹人录》,朱门三代事竹刻。四,艺术分派现象产生,雕刻技艺发展丰富并日臻成熟。《竹刻录》记载竹刻分嘉定、金陵两派。
  三、“俗化”一一竹刻审美群体的扩大。
  明清时期折扇业的发达,由上层文人带来的清雅文化迅速蔓延开来,爱扇藏扇成为一种社会风尚。意大利人利玛窦记录下当时的情形:“在这里有一种特殊的行业远比别处普遍,那就是制扇业……在我们的住处有满满一箱这类扇子礼品,都是友人表示敬意赠送给我们的,很容易想象在各处从事于制扇业的工匠数目有多少。”折扇业的发达也带动一大批竹刻艺术家和竹刻艺人转向扇柄竹刻创作。
  雅文化盛行之下,相比于金银珠宝,竹刻作品这种“清雅”的艺术,得到许多人的喜爱。“皿器经其手即古雅可爱,公卿慕致,一簪一盂视为至宝。”(见于《太平府志》)。由此,竹刻的艺术价值得到大幅度提升,甚至一件难求。在《竹人录》中还有一则记录“封小姐,工刻蟾蜍,当时以一蟾蜍易银一两。余索之经年始得。”张楫如的扇骨精品可值上千银元。竹刻的市场打开,价格惊人。审美与市场的提升,吸引了众多的生产群体。折扇的制作分扇面和扇骨,扇骨多用竹,竹之上必刻装饰。折扇业的繁荣让扇骨供不应求,竹刻的创作模式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艺术创作逐渐和工匠创作分离,专门刻扇骨的匠人出现。根据赵荣口述赵德桢(1916-2006)的经历看,赵德桢14岁拜竹刻名家张稼秀为师学艺.1947年去北京琉璃厂专门从事竹刻,六十年代起先后在南京工艺美术公司和栖霞十月制扇厂工作。民国时期余仲嘉等本为篆刻家,后事竹刻。从明清到民国,竹刻艺术走出书斋,走向大众,走向“俗”化。
  四、繁荣、借鉴、融合一一当代竹刻“雅”、“俗”互动
  当代,竹刻艺术流派的打造、竹刻艺人的传承和整个竹刻行业的生态环境呈现出枯木逢春、欣欣向荣的大好景致。2006年宝庆竹刻和嘉定竹刻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无锡留青竹刻和常州留青竹刻2008年均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2009年金陵竹刻被授予“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竹刻主题的展会、研习所、博物馆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民间团体自发抱团,竹刻传承人的文化自觉意识强烈。
  以金陵竹刻为例,笔者经过走访调研,统计到金陵竹刻艺人现有五十余人。金陵竹刻艺人群体的队伍在文革之后缓慢增长,一开始只有成培新、龙双衡几个民间艺人在坚守,进入二十一世纪非遗热潮后,竹刻艺人的数量呈加速度增长。现在,金陵竹刻的当代民间艺人有赵荣、成培新、龙双衡三大谱系。其中龙双衡谱系规模最大,其创作题材多融入现代生活,采用高浮雕技法,他的作品有《长江大桥系列》,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还以医护人员“抗疫”为主题创作竹刻作品。以他为代表的竹刻艺人选择“入世”的日常生活为艺术作品创作主题,他坚定地走出了一条“让竹刻成为生活的民族志”的道路。成培新是一名书画家,他对于书法水墨的艺术追求和审美趣味极高,对摄影也颇有研究,因此他的构图、色彩、书画往往让人叹为观止,他的创作题材多取景于山水自然、文学古籍,是典型的文人竹刻,“雅”的韵味浓郁。芮强,1969年出生于江苏南京,祖籍江苏常州。其从艺多年,对竹刻艺术研究颇深,作品层次丰富、用刀轻灵,娟秀灵动,刻意从容。芮强的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展且屡获大奖。2018年他的作品曾展于法国卢浮宫,《荷韵和美》竹刻作品亦被法国收藏家协会收藏。在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研究所,芮强以一名手艺人的身份与其他人一起学习和工作。芮强与研究生沈晶、教授袁牧合作创作竹刻艺术品,相比之前,芮强掌握了更多种类的竹刻技法,其艺术创作融合“雅”与“俗”,不拘泥于单一风格,保持“兼容并包”的态度。
  竹刻艺术的发展史是传统手工艺的典型代表,竹刻在“雅”、“俗”互动中传承和发展。上个世纪末开始的非遗的热潮给了竹刻表现自我的机会,嘉定竹刻、常州留青、无锡竹刻、浙派竹雕、徽派竹雕等日益发展。现在是“后非遗时代”,这又给了竹刻艺人有史以来最好的一次机会——政策支持、技术介入、传承方式多样化、审美和认可提升,传统手工艺人有更大的概率在“稚”、“俗”之中发挥想象力,突破传统,实现自己对手工艺的艺术追求。
  参考文献:
  [1]郑淑霞竹刻艺术漫谈[[J]文物春秋2008(3):1 3
  [2]王齐洲雅俗观念的演进与文学形态的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2005(3):151-64
  [3]戴秋思,刘舂茂竹文化影响下的西蜀历史名人纪念园林[J]中国园林,2011,27(8):65-68
  [4]王世襄竹刻藝术王世襄集[M]北京:三联书店,2014:64
  [5]金西崖王世襄竹刻艺术[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16
  [6]陈望衡环境美与文化[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41(5):147-151
  [7]许江范景中中华竹韵[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1
  [8](意大利)玛窦何高济等译利玛窦中国札记[M]中华书局1988:15
其他文献
法国思想家丹纳有个著名的理论,说艺术是由种族、时代和环境决定的。这话肯定不全面,却又不能说它没有道理。放在今天中国的工艺美术身上,考虑这些所谓外部因素,不见得一定能解决问题,但不考虑,生存肯定成问题。为什么这样讲7因为工艺美术有个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它的应用性,它要有用,没有用途也就没有工艺美术,这是工艺美术的内在规定性。应用性当然不是个抽象概念,它要在外部生活世界中体现出来,要由时代决定工艺美术的
期刊
2020年4月中旬,上海援鄂医疗队英雄榜上的1649位“最美逆行者”全部平安返沪。4月16日,由上海市卫健委、市妇联、市儿童基金会指导,黄浦区妇联、区卫健委主办、老凤祥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战“疫”凯旋、展“翼”翱翔——向上海援鄂白衣战士捐赠老凤祥“天使之翼”纪念胸针仪式,在南京东路世纪广场隆重举行,借此向凯旋的上海援鄂抗疫英雄们表达最崇高的敬意。  中共黄浦区委书记呆云、上海市妇联主席徐枫、黄浦区区
期刊
林堡兄弟作为中世纪晚期极具影响力抄本画家之一,其作品《贝里公爵豪华祈祷书》代表了中世纪插图手抄本的最高艺术水准。从社会文化背景的角度来看,这部作品的诞生与其背后的艺术赞助人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将以抄本中最精彩的部分日历图为出发点,同时在这些插图的表现内容中探寻林堡兄弟与其赞助人的关系。  无关信仰或压抑的时代标签,中世纪艺术都见证了思想与文化的发展。日益流行的、形式上极具美感的手抄本,在羊皮纸上遍
期刊
一、洛克菲勒家族與玫瑰花窗的委托  1954年,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受洛克菲勒家族委托设计了一扇玫瑰花窗,这是马蒂斯生前的最后一份作品。由纳尔逊·奥德里奇·洛克菲勒(Nelson Aldrich Rockefeller)委托,在纽约柏油村的波坎蒂科山联合教堂(Union Church,PocanticoHills,Tarrytown,New York)建造一扇玫瑰花窗,以纪念
期刊
我国于2004年8月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已经成为拥有非遗代表作名录最多的国家。2006年我国开始了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认证.2018年5月,第五批非遗传承人认证,但就传承人年龄来看,仍然是70岁以上占较大比例,人才断代已然成为我国非遗传承的大问题。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以下称“研培计划”)是《国家“十三五”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提出的重要任
期刊
在“中国之雕”中,石雕古朴厚重、砖雕清雅素丽,而木雕则以精致细腻见长。紫檀雕是木雕的一个重要分支,早在春秋《诗经》中就有对紫檀雕技艺之描述,“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秦汉时期木雕已登堂入室,魏晋时期木雕佛像大兴于世,至唐宋时木雕技艺更趋精娴,除了圆雕与浮雕,还有混雕、隐雕与线雕,到明清时代,木雕家具与摆件层出不穷,让人叹为观止。中国的木雕艺术分为京雕、粤雕、苏雕、徽雕等八大流派,其中擅长以制作
期刊
在世界各个文明及其工艺美术的发展进程中,其源起大多与祭祀和墓葬相关。艺术表现多是以神仙的形象,亦或是神话故事来呈现的,比如山东嘉祥发现的汉画像石中就描绘了东王公、西王母,而在希腊的帕加马祭坛上,也皆是以希腊神话中的故事作为装饰的内容,可见,东西方于此点并无不同,大抵是为了凸显祭祀的神圣性。然而,在这背后,其实蕴含着人们对现世生活的征服态度,亦或是征服了自然,亦或是战胜了敌人,神的形象也是人的形象,
期刊
金银细工作为工艺美术的一个门类和品种,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传统的中国金银细工技艺主要有南、北两大派,北派以北京的掐丝珐琅工艺为主要代表,它的主要特征是以粗细不等的金银丝作为基材,通过掐、绕,缠、堆,垒等多种工艺手法做成首饰及摆饰件等工艺品。南方以海派实镶工艺为主要代表,它的特征是将金银锤打碾压成厚薄不一的片材,通过对片材的锤揲、錾刻、焊接、镶嵌、珐琅、砑光等技艺,做成小至戒指挂坠,大到舟楫楼台等金
期刊
The sea breeze from the South Pacific has been slowlyblowing in the midsummer. "Arts of the Great Ocean:Pacific Art Collections from Muse e du Quai Branly JacquesChirac" is being held at Shanghai Muse
期刊
“西方建筑史”和“近现代美术资源保护与转化”两门上海美术学院的专业课以往由任课教师分别教授,在教学思路创新发展的讨论下,这两门课的任课教师采取了联合教学的新策略,将课程内容及学生合并在同一课堂中,通过交叉知识点和互动来完成整体教学。联合教学,在本文中是将两门针对大学内不同科系但具有较强联系性的课程以课内教学、课外实践和校外专家指导进行整合,并针对所涉及科系、年级的学生特质而开发的教学方式。联合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