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期望的差异性漫谈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师期望效应已被大家所接受并广泛应用于教学过程中。教师期望,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进而影响学习效果。本文就教师期望的差异性,即教师对学生期望不同的现象提出置疑,并分析其原因,最终得出尽量减少和避免教师期望差异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 期望 期望效应 差异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不自然地产生一种心理,即在对学生现有情况了解的基础上产生对学生以后行为结果的某种预测性认知,这种预测性认知就是教师的期望。其实,从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逊[1]的教师期望研究开始,人们就已经认识并熟知了期望效应。期望效应,就是指由教师的期望引起的,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教师的期望有高有低,研究表明[2],在一般情况下,教师的高期望会有积极影响,它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学习动机的加强,以及学习能力的提高都有正面作用。反之,低期望易有消极影响,如导致学生学习成绩降低,学习动机减弱,学习能力变差。
  一、教师期望的差异性
  诚然,学生需要的是教师对自己的高期望。但是,在教师有高期望并传达期望的过程中,产生了问题:部分教师只把高期望加在个别学生身上,例如,常向这些学生提问,常关心和帮助他们,对他们提出更高更严的要求,等等。而对有些学生则抱低期望,甚至对有些学生不抱期望,表现出冷漠、偏心、歧视或不闻不问的态度和行为。这样的教师会被学生公认为是“偏心眼”老师[3]。这种对学生持高低不同的期望,就说明期望的差异性是存在的。教师期望的差异性存在,对学生而言,会大大影响他们的心理和行为。
  处于同一年龄段的青少年,其智力水平是相当的,大部分人的智商在90—120之间,也就是说,他们的潜能大致相同。只要给予足够的期望和培养,他们的潜能就可以发挥出来。然而,教学的过程不只是一个教和学的过程,更是一个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和学生的行为举动都会在对方的眼里产生“反应”。尤其是学生,他们对教师的一举一动是非常敏感的,教师的一个表情,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他们都可以感受到,就更不用说教师对学生的“区别对待”了。由此,教师期望的差异会引起学生正反两面的心理反应,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习。一方面,受“偏爱”的学生因为教师的“喜欢”而更努力学习,教师也因为他们的进步而更“偏向”于他们。另一方面,被“冷落”的学生因为教师的“忽视”和“冷漠”而放弃学习,教师也因为他们消极的举动而更对其没有信心和期望。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越来越差,教师的期望也越来越低,最终造成恶性循环。学校里,相信有不少的“差生”就是这样产生的。有项关于学生对教师意见的调查表明,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在“对教师意见”一栏写着“老师偏心眼”、“老师重男轻女”之类的话。由此可见,教师期望的差异确实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和学业。所以,教师有责任,并且有义务关注这个问题,尽量做到公平地期望和对待学生。
  那么,怎样才能消除教师期望的差异性呢?这首先要从差异性存在于期望中的原因说起。
  二、教师期望差异性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方面因素
  1.教师个人因素[4]
  教师的个人因素很多,有教师的家庭条件,教师的性格,教师的知识背景,教师本人的目标,教师对自己的期望,教师的自我价值观和教师的教学态度,等等。任何一个因素,都有可能影响教师对学生抱有不同的期望。有些教师可能会因为自己的成长背景而同情与自己遭遇相似的学生,也可能会因为个性柔和而讨厌性格急躁的学生。还有些教师因为教学态度不端正而不愿意接近学生,更别谈期望了。
  2.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和认识
  教师了解学生,无非从对学生的初步印象,学生的档案信息、成绩,其他教师和学生的评价,以及与学生的接触上得到,之后对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作评估,接着根据自己的主观认识表达出期望。这样的了解和认识难免会有所偏颇,造成教师对原本能力相似的两个学生有截然不同的认识,不同期望的出现也就在情理之中。
  (二)学生方面的因素
  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教师呈高期望的学生,必定有某些特点为教师所赞同,或学生的家境,或学生的智力,或学生的性格,或学生的成绩,或学生某次比赛的出色表现……可以说,教师对表现于自己眼前的学生更容易产生期望,并“偏爱”他们。而对于有些性格内向,偏科,不善于表现,做错事,外表形象差,智力较差的学生,就很可能对他们的期望低或无期望。
  (三)社会方面的因素
  在学校,教师大都对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持低期望或无期望,即使这些学生其他方面非常优秀。这个原因,只能归结到现有的教育环境来,我们整个社会都提倡高成绩、高文凭,选拔人才都是“以分论英雄”,高考、单位招聘、工作职称……都是看成绩,看文凭,在这样的环境下,无怪乎教师也以分看人,对成绩好的学生易形成高期望。
  三、教师期望差异的减少
  通过原因分析可以看到,造成教师期望差异性的原因涉及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其中关系复杂多变,使得期望的差异难以完全避免和消除。因此我们只能尽己所能,尽量减少教师不公平对待学生的现象发生。
  (一)对教师的要求
  首先,教师要加强学习。教师只有加强自身学习,积极参加培训,学习新的教学理论,并有针对性地学习有关期望、期望效应的知识,以完整的理论体系指导自己,以正确的教育思想完善自己,真正认识到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才能从心理上认识到教师期望的重要性,妥善地解决和改正自己以往“偏心眼”的问题。
  其次,要全面而准确地了解学生,以“一视同仁”的心态对待学生。看待学生应从客观出发,不受外来因素的干扰,认真研究每个学生的优缺点,对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要注意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尊重学生的个人爱好,多鼓励学生,处理事情注意公平公正,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度的,有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期望,并且帮助学生达到目标。
  最后,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不因教师的低期望而自暴自弃;不因教师的高期望而骄傲自满。可以在学校开展心理课堂,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辅导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或障碍,培养学生发展成为心智健全的人。
  (二)对学校的要求
  作为为教师教、学生学提供场所和氛围的学校,也可以采取措施来促进教师期望的积极影响,减少期望差异性的存在。
  第一,学校可以培养教师参加培训。
  第二,从学校管理出发,提倡和实施形式上的“小班化”。如果班级人数过多,就可将其分为几个小组,分由几个教师负责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状况;如果班级人数少,就可由代课教师直接负责。这样不仅便于管理,而且利于教师更深入全面地了解每个学生,避免因教师心力不够,缺乏对学生的认识和注意,产生期望的高低不同。
  第三,有网络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师生互联系统,使学生把对教师在近段时间的不满通过网络表达出来,教师针对学生的反馈自我反思,改正做法。无此条件的学校,可以定期调查学生,同样反馈学生对教师的意见,长此以往,教师的期望“正”效应就会时时出现在每个学生身上。
  参考文献:
  [1]蔡建东,范丽恒.教师期望对教师差别行为的影响[J].心理研究,2008,(6).
  [2]姜其德,孙菊如.“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启示[A].甘肃:中等医学教育,1994:32-53.
  [3]王蕾.教师期望效应最优化的策略[J].宁波大学学报,1999,(4):12-16.
  [4]张庆林.当代认知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23-124.
  [5]刘晓燕.如何在培智低年段教学中运用教师期望效应[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1).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校学生干部队伍是高校教育管理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当前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就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针对性对策。  关键词: 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问题 对策    高校学生干部是学校各项工作在学生中的组织者、协调者和执行者,是学校各级党、团组织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职能部门联系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是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
以题名“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检索万方数据库,有关文献报道仅14篇,其中期刊论文13篇,学位论文1篇;以高校、学生、心理压力为关键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相关报道共计161篇。  一、 研究方法综述  归纳高校学生心理压力的研究方法,基本分为两种形式:其一是主观性的研究,如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其二是较为客观的研究方法,如通过量表的客观研究。  二、 研究内容综述  概括高校学生心理压力的研究内容,
摘 要: 本文就如何帮助大学生提高抗挫折能力,使他们保持健康的心态,快乐地生活和学习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耐挫折能力 态度 意志品质 社会实践    所谓挫折,是指个体在实现目标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阻碍或干扰,即需要和动机无法满足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近年来,赏识教育的逐渐盛行,当前不少学生家长的细心呵护,让充满自信、个性张扬成为了“80后”、“90后”一代的标签,我们看到的是阳光、聪慧
目的:本研究依据中医基础理论和朱琏老师的《新针灸学》教材为指导,通过观察缓慢捻进针法配合温和灸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探讨缓慢捻进针法配合温和灸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
摘 要: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的中介环节,是教育思想、教与学理论的集中体现。研究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丰富和发展教学理论,而且有益于提高教学技能和效率。本文从教育理论实践出发,阐述了双主教学模式以工科教学为基础,论证了双主的实践应用理论,对于双主教学模式针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 双主教学模式 复合型人才 应用    知识经济的时代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复合
摘 要: 人都在一定兴趣的激励下进行学习和探索。军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善于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应从突出学员主体地位、刺激学习求知欲、增强教学针对性、讲究授课艺术等四个方面进行,不断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 军校学员 政治理论课教学 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    提高军校学员的学习兴趣,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关键一环,学员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探究。思想政治理论课
摘 要: 本文指出了服装项目化教学方法现存的问题,如教学方式单一、课程内容单点设置、课程评价体系不够客观等。社会的发展对从业者提出了须具备复合型的知识结构、较强的综合能力的要求,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应成为当前高职教育的首要任务。本文以此为指导思想,提出:服装设计项目化教学改革是对旧有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研究,服装CAD与服装设计项目化教学的深度结合,充分发挥服装CAD与服装设计专业各门主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