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高的茶味人生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x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接触温森特·凡高,如同接触一壶毛尖茶,当茶干人走时,总有一丝眷恋涌上心头。
  凡高1853年出生于荷兰赞德特镇一个新教牧师之家,他的一生中,倍受冷落和贫穷的打击。他漂泊着,一生孤独,他用自己的全部热情选择了追逐艺术,追逐色彩,追逐梦想。
  那次喝信阳毛尖,是在孩子的小姨父马向东家,向东从河南信阳弄来了一斤毛尖茶,说是名茶,说是要谷雨前后的八万多个茶芽才能制成一斤,说是凡高也喜欢喝这种茶,一定要我喝一杯。我平时喜欢牛饮家乡的梅山茶,见向东竟说凡高也喜欢这茶,便动了心思。我往杯子里倒入一些茶尖。果见茶尖纤细嫩绿,茸毛如鲜,一个个茶尖在杯底蹦跳着,溢透着一股从山野带出来的调皮劲。我往杯里刚倒入一点点水,向东就说:“别倒了,把水倒掉。”原来喝信阳毛尖,要先用少量水洗茶。我没倒,尝了一口,极苦,便依言把余下的水倒掉,再倒满开水,茶尖在水中翻腾悬吊,不一会儿,茶水变得莹绿剔透,像一块绿翡翠。喝茶时,我细细地品味着,茶入口中,果然茶香醇厚,回甘生津,我便一连冲了四、五杯,喝下肚。以后我路过信阳多次,信阳毛尖也品过多次。也知道了一斤信阳毛尖,从嫩嫩的茶尖到成茶,采摘、烘焙的加工过程,不知要付出多少心血才能制成,品一杯信阳毛尖,是在品一份艰辛。
  要说凡高喜欢喝信阳毛尖,显然是瞎说的,因为凡高没到过中国。大概是凡高喜欢画小麦、向日葵等乡间物什,才有此联想罢。不过,凡高的人生,确实如一泡信阳毛尖茶。我们不妨品一品他的茶味人生。
  凡高生活中没有风光和得意,甚至过得很糟,他生前备受社会的冷漠,只卖出过一张叫《红色葡萄园》的画。他的生活与幸福无关。他的画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他对事物的感受,而非直接的如摄影般的视觉形象,在他的画笔下,色彩、透视、形体、比例和实物比较都变了形。他的天才艺术家的特立独行,不被世人所了解,于是他与苦难结缘。他没有家庭、没有爱情、没有金钱,他只有奥维尔金色的麦田。他的一边是生活磨难的煎熬,一边是对艺术的火一样的热情追求。他1874年向一个女子求婚失败。他1883年割下右耳朵给一个和他相好的妓女,可是也不能挽回她的情份。他一直没个像样的工作,他长久地靠弟弟提奥每月提供的并不丰厚的法郎养活,他的租住房里除画布和油彩外,只有被他涂得发黄的墙,只有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他动作笨拙,煮出来的土豆汤有颜料的味道,他辛苦如麦田里的一只找麦粒吃的乌鸦。凡高几乎没有受过什么正规的绘画训练。他为弄到画布、油彩和画具而日复一日地奔波劳碌,常饥肠辘辘。超负荷的工作量损害了他的健康.为追求艺术的完美而承受的心理上的压力、整日的忧愁和郁闷使他最终患了精神病。这位生前凄清的“农夫”大画家,1890年,在巴黎以北的乡村小镇奥维尔,朝自己开了一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临开枪前一天,凡高在这里画出他最后的作品:《麦田上的鸦群》。这些,如同信阳毛尖中洗茶时被洗掉的那一部分,那种苦的滋味,人们都没有尝过,只有凡高自己尝过。
  凡高的画是现今世界上最贵重的物品之一:1987年他的《向日葵》画卖了3990万美元;1987年《鸢尾花》卖了5300万美元;1990年《加歇医生像》卖了8250万美元。1998年他的一幅没有胡子的自画像,以7150万美元卖出。他是后期印象画派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为了表现强烈的感情,对实物作没有做如实的绘制,而是揉进了一些精神意念和夸张。凡高死后,一些画家就开始模仿他的画法,这种创造性的画技被称作表现主义风格,后来成了现代绘画中一种历久不衰的画技。这时段的凡高,相当于信阳毛尖茶最清爽的部分。人们滤过凡高的苦难,品尝他的清爽。
  凡高远离世俗,为艺术而走火入魔,为艺术而疯狂,开创独树一帜的画风。我们记住了:凡高,他的生活与幸福无关。我们记住了凡高的一句话:“尽管我又病又疯,但仍不失去对人类的爱……”没有人会永垂不朽,凡高的作品,是凡高的精神,但我深知,凡高的人生,和许多艺术大师的人生一样,生前磨难,死后辉煌,这样曲折的茶味人生,的确是一杯陈年的信阳毛尖。
其他文献
岳飞是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将,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是我国万民敬仰、永垂不朽的民族英雄。他文武兼资,不但英勇善战,而且所写“札、奏、檄、表”等文字,其文采堪与诸葛亮的《出师表》媲美;又兼工诗词。他的不朽词作《满江红·写怀》是一首气壮山河,传诵千古的名篇。词中表达了作者抗金救国的坚定意志和必胜的信念,体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激情。岳飞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尤其是在国难当
期刊
提起陈独秀和李大钊,可能人所共知,但提起张申府,可能鲜有人所闻。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张申府一直是一个让人忌讳的名字,即便是党史中,也很少见到他的影子。那么张申府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又有着怎样非凡的人生经历呢?  张申府,原名张崧年,河北献县人,清华大学教授、哲学家。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也是周恩来、刘清扬和朱德等人的入党介绍人,还是黄埔军校的首位中共教官,并且一手将周恩来推上了政治舞
期刊
徐元庆是唐武则天当政时期下邽县的一个百姓,老母亲早已过世,与父亲相依为命。  他极尽孝道,是个远近闻名的孝子。  天有不测风云。有一天,徐父在街上与人发生了争执,互相殴打起来,徐父下手过重,将对方打死了,还没来得及逃走,就被人扭送到县衙。  下邽县尉赵师韫负责处理徐父的案子,认为徐父当街将人打死,影响太坏,所以应该问斩。徐元庆哭着来到县衙,请求县尉赵师韫开恩,说父亲不是故意要致对方于死地,是失手打
期刊
从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到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帝国三代皇帝花了60多年,终于解决了新疆问题,扫平了准噶尔汗国。从此,天山南北和巴尔喀什湖一带,永入大清版图,被称为新疆。  乾隆皇帝是怎样解决新疆问题的呢?  一、西北威胁  从明朝以来,准噶尔汗国一直是中原帝国的威胁。  准噶尔蒙古是一支古老的蒙古部落,长期生活在新疆、青海一带,它和今天外蒙古、内蒙古的蒙古人分别叫做漠北、漠南、漠西蒙
期刊
黄侃一生虽然狂放不羁、目无余子,但却“能服善”、“能下人”,恪守师道尊严。他曾说:“中国学问如仰山铸铜,煮海为盐,终无止境。”出于对中国学问的尊崇,黄侃先后拜章太炎、刘师培为师。不仅如此,黄侃还特别重视这种拜师请来的学问,他甚至对人说,自己的学问是磕头得来的。  黄侃对其恩师章太炎起初印象并不佳。1906年5月,章太炎居东京时,黄侃曾跟同学前往拜谒。刚到门前,见墙上写着四句话:“我若仲尼出东鲁,大
期刊
战国时期,公认的美男子是宋玉。宋玉是战国时期楚国人。相传他是屈原的学生,是当时有名的辞赋大家。《登徒子好色赋》中描绘宋玉是“为人体貌娴丽,口多微辞”,意即人长得漂亮,口才又是顶呱呱。文中还用一则例子来衬托宋玉的美貌。说是宋玉的邻居家有位“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的少女,简直到了倾国倾城的程度。可就是这样一位绝世美女,居然暗恋了宋玉三年之久——经常趴在墙头上
期刊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爆炸当天,新闻公报只宣布:中国“在本国西部地区”爆炸了一颗原子弹,成功地进行第一次核试验。直到20多年后,人们才知道,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是在我国西部新疆罗布泊戈壁滩上试验爆炸成功的,那里是我国核爆炸试验基地。但大家对第一颗原子弹试爆细节了解甚少,本文今特此披露,以飨读者。  一、原子弹爆炸前的中共首次核试验委员会会议  1964年10月14日下午,我
期刊
张奚若(1889年~1973年)字熙若,自号耘,陕西大荔县朝邑镇人,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社会活动家、政治学家、西方政治思想史学者。  1941年3月1日,国民党召开国民参政会二届一次会议。会上,张奚若当着蒋介石的面,猛烈抨击国民党的腐败独裁。蒋介石感到难堪,按铃提醒,语气平和地说:“欢迎提意见,但别太刻薄!”张奚若一怒之下,拂袖而去,从此不再出席参政会。  参政会下次开会时,国民政府照例给他寄来了
期刊
龙是中国古代神话的四灵之一,是人类虚构的生物。它综合了许多生物的特征:蛇身、兽腿、鹰爪、马头、蛇尾、鹿角、鱼鳞。龙的原始形象参照物是哪种动物?这一问题始终困扰着人们。  其实,龙的形象并不是空穴来风。事实上,龙的原始参照物,是龙马即海龙和海马,可以说,龙的第一代形象源自海马。有一个成语叫“龙马精神”,以为词中的“龙马”是龙与马,那就错了,此处的“龙马”最初是特指海龙和海马,指吃了海马之后精力旺盛。
期刊
鸦片战争让中国输得挺惨,然而兵备道姚莹领导的台湾军民的抗英斗争却取得了五战五捷的重大胜利,从而成为这场屈辱战争的一个亮点。  道光帝因此龙颜大悦,特赐姚莹花翎顶带,二品冠服,以表彰他的奇功。海内外也一致盛赞姚莹为国之栋梁。  闽浙诸地均丧师失地,惟有台湾一枝独秀,客观上就让姚莹成了出头的椽子。脸上无光的大臣嫉恨不已,吃了苦头的英国侵略者必欲除之而后快。  这些“志同道合”的内外势力合流在一起,连皇
期刊